“诛灭九族”,“九族”是指当事者的哪些人呢!

“抄家”与“灭族”,常常伴随使用,古代史书里比比皆是,古装电视剧里也还会提及到。“抄家”就搜查并没收家产。“灭族”,“诛灭九族”,古代最高级别的酷刑,杀得昏天地暗,少则百十口人,多则几百口人。唐朝藩镇割据的时候,玩得最无耻,流行采用“灭族”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九族”指的是当事者的哪些人呢?

“诛灭九族”,“九族”是指当事者的哪些人呢!

在古代刑法层面上的“灭族”,有多种说法。比如“灭三族”是当事者的直系亲属,主要就是自己的一族,有的朝代规定的是父亲一族、儿子一族、孙子一族。“灭九族”有的朝代是指当事者的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所谓“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所谓“母族三”,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所谓“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古代“抄家”与“灭族”常常是伴随使用,目的就是“斩草除根”,除掉当事者的复仇人脉。“灭族”是最为残酷的刑法,意味着所有和当事者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都得脑袋搬家,彻底断了任何“隐患”。

“诛灭九族”,“九族”是指当事者的哪些人呢!

“赵氏孤儿”就是留下“隐患”,“复辟”翻盘的典型事例。春秋战国时期,赵氏族人遭屠戮。“赵氏孤儿”在众多义士的帮助下,虎口脱险,为赵氏日后成功翻盘留下火种。类似的还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都是除之不尽的后果,伍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基于这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就有了“族诛”的残酷刑法,先是“夷三族”,后来越来越残酷,有三族、五族、九族等。唐朝时甚至株连数十族,朋友和邻居等等与当事者有关系的人都要跟着倒霉。

“诛灭九族”,“九族”是指当事者的哪些人呢!

明朝方孝孺一案,影响比较大,株连到门下学生一族,凑齐十族。方孝孺是辅佐朱元璋孙子建文帝的重臣,明初第一大儒,桃李满朝廷,在“金陵政权”中势力最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江南的士风民气。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后,最想抓住的就是江南的士风民气领导者方孝孺。朱棣请他带头表态,要他代拟诏书。他只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方孝孺答:“要杀便杀,诏不可草。”朱棣:“难道不顾及你的九族吗?”方孝孺:“不要说九族,诛十族也不怕。”这一下皇帝火了,于是下令加上“门生”凑成十族,共计杀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亲被发配充军的人高达千余人。

“诛灭九族”,“九族”是指当事者的哪些人呢!

以灭族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利益,在唐朝藩镇割据时最为盛行,也是最无耻而灭绝人性的。藩镇与藩镇之间,藩镇自己内部,习惯用灭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混乱中的人性之恶毒,屠族灭门惨祸连连。一个贵族的形成需要五六代人的努力,百年时间以上。一次灭族相当于除草,不费多少力气,连根拔掉,成本最低,最为省力,就是人性丧失,禽兽不如。历史长河里,悲哀处处有恶心事。楚灭若敖氏,晋灭荀智氏,明灭方孝孺,内耗频仍,一群人干掉一群人容易,一支文化也随之消失。为了自己的一时私欲私利,大片的森林成为沙漠,可悲而无耻。

“诛灭九族”,“九族”是指当事者的哪些人呢!

其实,“灭族”,内心的恐惧,最终是留给活着的人的。强者的恐惧是怕弱者的反抗,因为强者还活着。弱者的恐惧,在株连众多无辜和不幸,当鲜血染红脚下的土壤之后,所有的恐惧依旧归活着的人所有,再强大又能如何!(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