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多少中国的文物?

爱没完没了914


众所周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中日两国自古就有着文化交流,从东汉皇帝赏赐汉委奴国王蛇钮金印开始,中国文物就不断流传至日本,算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众多中国文物艺术品中,日本人最喜欢的就是瓷器、佛像、书法这三样。随着唐宋时期遣唐使归国与中国僧人访日,无数珍贵瓷器和精美佛像东渡,而王羲之、怀素等书法大家的墨迹摹本等也被一并,日本贵族迅速为中国文化所折服。

▲日本遣唐使

至于茶道等文人审美趣味的传入,则在日本文化界掀起了一股茶艺风潮,龙泉窑、吉州天目盏、建窑油滴天目等简约秀美的瓷器,也成为当时京都平安王朝皇室贵族与茶道、花道人士争相追求的珍品,正是因为有如此历史渊源,20世纪初的日本上层主流对中国茶具瓷器的兴趣远远大于其他珍宝,而且日本人对色彩极简的宋瓷颇为痴迷,而不像欧美藏家那样,偏爱色彩绚丽的明清官窑瓷器。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国门大开,大量文物珍品流向世界,其中瓷器主要流向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比如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日本“千岁丸”号来沪行商,据随行人员纳富介次郎的日记记载,回国时他在沪上古玩市场花低价就廉价购买了一批元明清书画作品,这些文物都是逃避战乱的中国东南各省难民所出售。

▲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潇湘卧游图》

从此之后,中国大量珍贵文物通过“正常”的古玩贸易流入日本,到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左右,在华从事古董生意的日本商人就有50多人,主要分布与天津、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凭借这些城市的便利交通,他们可以随时将“购买”而来的中国文物,卖往日本、美国等地。当然,也有着一些中国古董商人在发现商机后,主动将藏品送至日本出售,比如留学日本的著名藏书家董康,他曾在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将自己在北京旧书店购得的“永乐大典”中的17册,卖于京都帝国大学图书馆。

▲曜变天目茶碗

相比起那些花低价收购文物的古玩商来说,还有一些日本人的行为更加恶劣——他们通常是喜爱游玩的古玩商与探险家,通常直接到中国内地城镇搜购文物,如臭名昭著的大谷光瑞,就曾先后三次深入中国西北内陆从事文物盗掘活动。在西域高昌故址,他盗得墓志、题记12方,江藤涛雄则从西安古玩巨商阎甘园手中,购买到了大量珍贵的佛教造像、瓦当等古物,时人张扶万在其笔记中曾载,阎甘园家中所藏石铜佛像乃是六朝铜像,东洋人极其看重,最后以万元高价购买之。

▲侵华日军剧照

除去民间人士之外,日军也肩负着搜刮文物的“重任”。比如在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曾入侵辽宁海城,掳走三觉寺明清石狮一对,原存旅顺黄金山的唐开元二年《唐鸿胪卿崔忻题名刻石》也被日寇掠往日本——这块刻石记载了唐王朝册封渤海国的全部过程,是中原王朝对辽东地区进行统治的重要实物见证,但日寇却将其献给大正天皇,至今仍藏于日本皇室内库。“七七事变”后,日军更加肆无忌惮,干脆专门在师团一级设置“文物搜集员”,以搜索占领区的中国文物。在这些文物强盗的“辛勤工作”下,一批具有非凡价值的中国古文物被迫东渡日本,虽然,抗战后虽然有一部分被中国政府追回,但仍有许多流落至日本民间,从此杳无音讯。

▲日本泉屋博古馆外景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日本收藏家有很多都曾是明治维新时代的实业家,充满了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因此在晚年纷纷选择将收藏的中国文物悉数捐赠给国立博物馆或是私立博物馆珍藏,为此还先后建立起十余家专门的中国文物博物馆,其中陈列上千件都可列为一级国宝。不过就现状而言,这些珍宝再也无法回归故土,每念及此实在令人痛心不已。

《文物损失索还书》《中国书画在日本:关西百年鉴藏纪录》


趣观历史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大体上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840年前,一个是1840年后流失。

1840年鸦片战争前,国力尚盛,流失出去相对较少。1840到1945年,一百年时间,历次战乱,内贼外盗,或走私盗掘,或巧取豪夺,或公然抢掠,流失文物难以估量。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京沪区办事处组织编制了一本《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旨在抗战胜利后为向日本追讨自甲午(1894年)以来被劫夺珍稀文物和要求战争赔偿。

《文物目录》书中收录甲午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劫夺的中国甲骨、石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丝绣、书画、写经、拓本、杂物、古籍等类中国文物15245件。书中囊括的只是有据可查、铁案如山的劫掠文物。

委员会实际统计得出,在1937年至1945年间中国各地被日军劫掠和毁坏的历史文化古迹741处,书画类1.5万多件,古器物类1.6万多件,碑帖类9300多件,珍稀书籍类300万册,文件类60多万件。而日本方面通过其他未知渠道劫掠的中国未知文物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据不完全统计,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抢劫图书和手稿300万册、文物360万件。”――网上引用这段话最多,但笔者实在找不到出处,姑且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日本战败后,曾归还掠夺文物16万车,珍贵文物约2000件,部分保存在台北故宫和台北历史博物馆。

网上有很多未归还文物的介绍,但配的国宝文物基本上都是在1840年以前流失出去的,这些是要不回来了。只有发现了某件在日本展览的文物与《文物目录》中记载的相符,这样的文物尚有一争。但日本人也有这套《文物目录》,目录上记载的又未归还给中国的文物,他们暗藏,不公开拿出来你就没有办法了。

目前统计的在日本的(1840年前后,公开和暗藏)的约有200万件以上,同时,流失全球的中国文物也是巨量的。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数据,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流失的文物1000余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防止非法贩运文化财产报告》中指出: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3万件,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散落在世界各地民间的中国文物应是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的10倍,约1700万件。

据笔者知道的是,中国民间对流失海外的文物仍在积极追讨。

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很难说的清楚,应当很多,就说近代侵略中国在全国各省,市就有很多的文物流失!现在你要是在日本更本就别想看到,都收好了,不敢给任何人去参观的,因为见不得阳光!


路路发917


八国联军时期户部存银几百万两,山东招远金矿八年产量,东北仅仅大帅府就八万两黄金,上亿吨的煤矿,和粮食,上千万方的东北优质木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