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为环保禁止清明节祭祀烧纸钱,对此做法你怎么看?

GJ-FBI贾


几千年的风俗怎么说改就改?人们一下子是否能接受的了,烧纸是给逝去的老人送钱,一年一度清明节禁止上坟烧纸,那怎么去祭祀老人。我听老家人说了以后,我也没有烧纸,拿了一些供品,斟酒一瓶,磕头祭拜,痛哭流涕,思念父母之痛,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想:父母在天堂没钱花了怎么办?真的是否有灵魂,也许只是自我安慰吧。但是今天没送钱。

父亲去世后没几个月,我在梦中父亲给我要钱(在世时都是给我要钱),我也是纠结这个事儿。于是我在父亲周年之际,烧了几百万吧,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梦见父亲给我要钱。今天清明节,没烧纸钱,我的心里也是有点儿无奈。于是我就想:禁止几千年的烧纸钱风俗,是为了环保?还是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确实最近全国好几个地方发生了火灾,但是,我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在农村麦田里,烧纸钱是无可厚非的事,烧纸后用土掩埋即可,应该各地政府部门,派出村干部,群众骨干,党员等,监管坟地烧纸,也不会发生火灾事故吧。对于树林,干草地等易发火灾之地,禁止烧纸是情有可原,而平原之地——濮阳农村禁止烧纸,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清明节不让烧纸,怎么去祭祀老人呢?胳膊肘拗不过大腿,响应号召呗。不过有时我也想:清明节禁止上坟烧纸,那清明节上坟干啥?跪地光哭还是……难道只是到父母的坟地上去看一看。


石油前线工人


不得不说,濮阳在移风易俗上的确走在了全省的前面,像年前发布的彩礼不能高于六万的通知,这次禁烧的通知等等,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值得支持和理解。



清明节烧纸是我国的传统习惯,但在此时并不符合实际,给人们的生活、环境污染都造成很大威胁。

生活在河南的都知道,这段时间多风少雨,天气非常干燥,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重大火灾,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人悲痛。而据网友爆料,今年2月份在濮阳东湖村就发生了因烧纸引发火灾的事件,所以禁止烧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火。


总之,就像濮阳宣传的那样,文明祭祀,鲜花更美丽,为了环境、为了安全,我们也要适时对传统习惯做出一些改变,因为我们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改进和发扬。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清明节禁止祭祀烧纸钱这不是濮阳市独有的规定,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而且还不是从今年开始,早些年就有类似规定。另外,你可能还没见过比这更严格的,比如吉林省,今年就出台了规定,公职人员只要是祭祀烧纸或在林区抽烟一律开除公职。

我们老家,从前年就开始实行“鲜花换香纸”的活动,由乡镇负责购买鲜花,免费发放到上坟的老百姓手中,而老百姓只要将烧纸交上去即可。实行以来,虽然没有完全杜绝上坟烧纸行为,但总体来看有了较大的改观,特别在山林地区,老百姓基本上都有了这个意识。

这个规定乍看上去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我们若是了解了森林火灾的起因和后果,可能就能理解这种规定的初衷啦。据统计,90%以上的森林火灾都是由祭祀香火或燃放鞭炮引起,为什么最近几天大家感觉森林火灾此起彼伏,根本的原因就是清明祭祀的原因。另外大家也可以留意一下,每年上坟祭祀的日子里,是各地森林火灾的高发期。

30名消防战士不幸遇难,已经给我们敲响了森林火灾的警钟,虽然此次大火是因雷击引起,但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我们务必认请。在四川之前的山西沁源森林火灾,不就是因上坟引起的吗,不也牺牲了6名消防战士嘛。

传统也是可以慢慢改变的,祭祀的方式也不一定非要用烧纸来体现,我认为用鲜花祭祀更文明更环保更健康。


元芳有看法


禁止烧纸一事,无外乎安全和环保,我们支持文明祭扫,但延续千年的传统,还应客观对待。从安全角度出发,濮阳地处平原,不像山区,草原,林密草深,大多坟地都在麦田,造成火灾的几率很低。从环保角度出发,我们以往焚烧的多为纸制品,禁烧后,大多用往墓地摆放供品,敬献花朵,大家买的花朵多为塑料花,因为价格比鲜花低,但众所周之,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要几百,甚至上千年,而且对土壤的污染治理,难度远超大气污染治理。所以我们是否考虑从源头上规范市场,杜绝污染严重的祭祀用品流入市场。纯属个人观点。


冯子骞


我们不说烧与不烧哪个更好,也不说几千年的传承和现在的大气污染及火灾隐患。我们先说一个炎黄子孙都了解的故事《大禹治水》,为什么大禹的父亲没有治水成功,为什么大禹就行呢?都是治水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现在社会反响强烈的事情太多了,比如:摆摊、黑出租车、电动车……等等,太多了。怎么治理?你阻止了他一时的行为看似达到了某种目的,但实际上呢?他们没有怨言?没有反抗?我们去想办法不让他怎么做不如想办法让他怎么规范的做。矛盾少了,自然就和谐了。这仅仅是个人观点。


骄傲的蚂蚁80311932


寒食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论是附近出嫁的,还是千里之外的孝子孝女,从不同方向赶回老家团聚,一块扫墓祭祀及上坟烧纸缅怀先人。

今年禁上坟烧纸之事议论强烈,牢骚声音不断。的确,近几年清明上坟烧纸有了攀比之勢,我个人认为,政府禁烧纸但没有禁止上坟祭祀缅怀先人并不为过,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只不过是让人们改变了祭祀方式。上香,敬酒,献花缅怀先人,也不失一种文明祭祀传承方式。


千口肛肠科马琴聚


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我是非常支持文明,祭扫活动的,清明节前后气候干燥,极易引起火灾,最近几天?好几个省都发生了,森林大火,河北发生的森林火灾,就是因为烧纸引起的,我们祭奠逝去的亲人,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四川凉山的31条鲜活的生命,为了扑灭山火,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有两个还是不满20岁的娃娃呀,我们总不能因为为了满足自己心灵的慰籍,而让我们的消防人员去赴汤蹈火吧!他们也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为了让他们少冒一些风险,大家还是应该文明祭扫,让濮阳的天更蓝,卫生城市更名副其实


卿山457


很多地方都想禁止,不光是什么濮阳市。

清明节禁止民众烧纸钱,目的不在提倡什么“文明祭祀”,而主要是为了防止火灾。

我们不能说政府防止火灾是不对的,但也不能把禁止烧纸钱就说成是正确的。中国几千年来都是烧纸钱祭祀祖宗的传统,难道因为要防止火灾就中止吗?显然这是一种强词夺理的说法。

那么,所谓“文明祭祀”又对不对呢?肯定不对。这不过是现代人的无奈之举。为什么无奈?因为忙;因为要赚钱;因为墓地集中;因为堵车;因为没有假期;因为自认为的“文明”行为;因为政府禁止烧纸钱,等等。当然,有些人也正好为自己的懒惰找到了借口。

一个风俗习惯的形成,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并不是简单的。无知的现代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可悲的,因为真正的文明,就是这样逐渐被埋葬的。

我知道,我这样说,政府肯定不喜欢,有些人也会把我看成老古董。不过,无所谓。我要说,就说心里话,不想藏着掖着。


亦喻之


当传统习俗与当下环保措施相遇时,无疑后者占据了绝对优势,毕竟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的方向已经在为儿孙造福的长远目标看齐了!

毕竟,东西方博弈中,谁撑握着高科技术的主动权,谁就是当今世界的主宰!

故此,对于一些矫枉过正的行为来说,我们可以适时的给予一份暂时的理解!待到真正国强民富时,所有的传统又何止是我们自己认同?


微白洋淀


支持文明祭祀,但凡事搞一刀切就显得不人性化了……对与城市本地村庄拥有宗祠堂的,有固定的焚烧场所滴,具备灭火器材应该倡议文明祭祀,尽量少焚烧纸钱或不焚烧改用鲜花祭祀,不应明令禁止,个人认为实为不妥!对与祖籍不在本地,假期又不会故乡祭祖的,应该明令禁止不得在公共场合十字路口进行焚烧纸钱,将哀思改成其他文明出行活动,带上家人孩子踏青一,多陪陪家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国家已经给你清明节放假了,你不会乡祭祀,所以你也没有理由再在公共场合十字街头进行焚烧遥寄哀思……)支持传承文明孝道,崇尚素质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的强制生硬的执行政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