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孩子,你慢慢來”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的開頭中寫道:“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孩子,你慢慢來”

這是一個美好的畫面: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去試驗,而不用老追在後面:你快點啊!你怎麼這麼慢!

現在人的生活節奏是快而緊湊的,對於孩子也不例外: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孩子已經沒有了“慢慢來”的時間。

在現代父母們看來:當別的孩子都在努力學習,從起跑線上就努力衝刺的時候,自己的孩子絕對沒有慢的理由,因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但父母們可曾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閨蜜的孩子剛剛上中班,課餘時間就已經被各種興趣班填滿:跆拳道、英語、繪畫、鋼琴、圍棋,幾乎沒透氣的時間,幾乎沒有童年的快樂。

雖然還不滿五歲,孩子已經對業餘班有了排斥的心理。週日那天下午,本應該是鋼琴課的時間,孩子卻稱肚子痛,怎麼也不肯出門。

即便如此,閨蜜仍在咬牙堅持,各種威逼利誘,只為孩子能夠按時去上課,好好地學習,別辜負了她的一片苦心,別輸在起跑線上。

最好的教育應該是:“孩子,你慢慢來”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馬拉松,贏在起跑線上並不意味著最終的勝利,況且在整個過程中,還有無數的可能性,家長應該允許孩子“慢慢來”。

“慢慢來”,找到屬於自己的興趣,不斷鑽研,不斷享受其中的樂趣;而不是被動地去各種自己並不喜歡的興趣班。

“慢慢來”,在閱讀的海洋中不斷積累知識,不斷髮現、探索,而不要被限定時間,不要回答莫名其妙的問題。

“慢慢來”,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享受童年,感受原本屬於自己年齡段的歡樂和幸福。

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父母而言,最好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允許孩子“慢慢來”,這需要一定的勇氣和魄力,也需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

評價孩子原本不應該有固定標準,學習成績、琴棋書畫更不應該成為唯一衡量的因素,嘗試放慢腳步,陪著孩子共同成長,孩子一定會以更多的驚喜回報給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