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东姚村有座清代古城

闻喜县东姚村有座清代古城


闻喜县东姚村有座清代古城

闻喜县东姚村东坡巷有座清代古城,清康熙45年(1706年),康熙皇帝视察西安时,途径闻喜专程到东姚村看望其老师王钟灵。


闻喜县东姚村有座清代古城

康熙皇帝为不惊扰恩师,轻车简从,只带随从数人,身穿便服悄然来到王钟灵府上。府门前几个老太婆在纺棉花,康熙末惊动她们,便进了府。王钟灵见到多年不见的万岁,顿感惊愕,随后欲行跪拜大礼。康熙念其年迈,礼节全免。寒暄之后,王钟灵令人备置酒宴,一边和万岁闲谈。闲聊中康熙不见师母,便问师母哪去了?王钟灵笑而答道:“您来时没看到吗?在府门处和邻人纺棉花”。康熙听后很觉愕然!便惊奇地问道:“寡人赏赐老师的钱财难道连师母都养活不了吗?怎么让她纺起棉花来啦。”王钟灵站起解释道:“万岁恩赐的银两足够老臣一生所用,只因当地连年干旱,庄稼绝收,刘县令粉饰功绩,不肯上奏实情。大灾之年,钱粮不免,民不聊生,我身为旧臣,皇恩末报,应为国分忧,与庶民同甘苦。”

康熙听了王钟灵一席话,深为恩师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随即下旨减免闻喜赋税三年,并给王钟灵恩师建筑城池一座。

古城墙和古城门建于康熙45年,至今300多年。门楼坐东朝西,高12米,深4米,宽6米,上下两层,下面可进出行人车马;上建门楼,砖木结构,五楼搭架,木雕花纹,挑檐欲飞,四角檐悬铁马风铃;瓦基雕塑花虫鸟兽,美轮美奂,栩栩如生;门楼两侧镶有石记。听老人们说,过去有专人守护城门,夜间还有打更报时之人。

古城墙高7米,厚4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30余亩。城内人们朝起暮归,生活安详。

1937年日寇芦沟桥事变的烽火燃烧闻喜,因战乱古城古墙多处被毁,城门楼残缺不全,但下面拱形通道仍可通行。(那同生 王春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