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市不停地增发新股,这种情况能说明什么?

手机用户60669424220


大盘从新回到十年前的位置,指数也从牛市顶部下跌50%以上,新发股行依旧常态化,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融资功能依旧正常。股票市场属于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事实用于雄辩,当前IPO依旧能进行,而且能够上市几乎涨停不断,说明当前市场IPO依旧受到资金青睐,融资功能完全正常。

二是散户教训吸取不够。但有个现象,新股上市后,接连涨停以后,大部分股票从高位一直进入漫漫熊市,很多散户被套在高位。同样的模式,“一样的味道”,但却始终有人前赴后继,这说明散户吸取教训不够,还存在追涨杀跌的投机操作。

三是资本市场总体健康。股市是自由交易的市场,没有强买强卖。股票市场已经存在了28年,从当初的老八股到现在接近4000只股票,股票市场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市场能够这么发展壮大,说明得到了资金的青睐和支持,总体是健康的。

四是IPO的方式还可改进。IPO常态化是既定政策,这种说法本身没有错,但IPO还需要不断改进。最近中国外运破发,是个好的开始。但从本质上,中国外运还不是IPO,只是合并上市,定价那么高,比同股同权的港股贵一半以上,上市破发就正常。

码字不易,赏赞为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需要交流,可以关注后私信我,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投资悟道


股市不停地发新股,本质上还是说明管理层心目中对股市依旧以融资为股市的核心价值乃至于全部价值。

为什么我国股市长期以来牛短熊长?为什么长期熊市乃至于股灾频发?也正是因为股市的基本定位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15年以来,股市新增上市公司近800家,目前股市总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700家,也就是说,三年以来股市里上市公司总数量增加25%而于此相对应的是15年股市高点以来,股市总市值下跌34万亿,其中,18年发行104家,股市市值下跌14万亿。

相反,从2000年以来,我国股市数量从300多家增长到3700家,数量增加了近乎十倍,而沪市指数依旧在2000年前的2500点左右徘徊了十年没有前进。

股市的这个定位偏差,导致了管理层认为,股市主要和唯一的功能就是为企业融资,为企业融资是股市唯一为实体经济输血的方式。而不知股市不仅仅应该为企业融资,其中,为国民创造投资机会和财产收益,以及为国民经济产业升级做最优的资产和意愿配置功能,以及为国家金融战略,对外抵御和平滑经济周期的功能,却被视而不见。也就是说,股市的几大功能只被选择了其一,其他都被弃之不顾。

从全球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股市来看,美国股市为全国养老金的财富储存和财富增长,以及在08年金融危机以来开动印钞机也要救助股市和活跃股市,最终成功走出金融危机,乃至于在全球产业升级和占领全球金融话语权定价权上,创造了人类的神华和典范。

反观我国,股市三年以来市值损失达34万亿,对比三年新股发行募集的5000亿左右资金和体量,究竟哪个对国家经济和实体经济贡献更大价值?是否因为国家股市市值损失34万亿造成了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和消费的降级?

更别说,因为新股发行的定价机制和新上市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的包装以及上市后的解禁和股权质押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为未来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因此说,股市定位问题,是导致新股持续不断发行,在各种机制没有理顺改善的条件下依旧所谓常态化和高速发行。






龙哥fei0598


1.2018年市场全面亏损。券商,公募,私募,QFII以及游资等都亏的悲催。其中,股市大跃进是最重要的原因。甚至一度引发金融质押风险。国家出台多項利好才稳定了市场。

2.我中华经济面并不差但股市无厘头下跌。那一定是市场政策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不断扩容,造假严惩力度不够以及奇芭的只重融资不图回报的机制把市场搞成了一个投机赌博的场地。这极容易诱发金融风险。

3.有领导对QFII大买A股而国内机构不敢买大发感慨。我看这领导思想也太单纯了点。QFII之所以敢买,只为了日后拿够了筹码好砸。一旦诱发金融风险,QFII们只会落井下石而不是雪中送炭。

4.严重损害了管理层公信力。这届zjh是历史上被吐槽最多的一届。如果说90%的市场参与者都对管理层颇多微词。那新股大跃进为什么不能改进并收敛一点。

5.现在因为有了春节躁动行情,有些人又头脑发热。认为市场猪坚强。IPO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可以很负责的讲,现在离诱发金融的风险警戒线并不太远。盲目自信,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到头来就是想亡羊补牢,可能为时已晚了。


历史正义审判


增发新股是资本市场逐渐成熟的表现之一,我国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于1990、1991年,在这30年来,陆陆续续不断有新股上市。股市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除了股权融资就只剩企业贷款或者债券融资这两个途径,因此使得优秀或者具备成长潜能的企业资产证券化是发新股的本质。


依理论上正常逻辑来讲,企业通过股市输血,研发更好的产品服务,提高自身营收、净利润水平,最后再以分红的形式回馈给股东,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但是中国的股市往往陷入了一些怪圈,就比如新股的溢价估值较高,炒作和夸大企业未来发展亦或是关联交易的一些漏洞。国家的初衷是好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高估值和过于散户化导致毫无业绩的企业被爆炒后一地鸡毛,这个时候就会转化为场内存量资金的博弈。在这种情况下不停增发新股,又会使得其他企业进一步失血,一些龙头股的估值下滑也对其他企业造成一定的拖累作用。

总体来说,股市增发新股是资本市场的正常表现,但必须做到有进有出,严格把关企业的质量。

汇通网


楼上的回答从哪里转贴来的,我国可不是这种情况。

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可以通过如下形式:

1、IPO(首次公开发行)

2、增发(增发新股)

3、配股(向现有股东配售股份)

4、发行企业债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股票回购在我国是不允许的。由于在我国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融资大多存在“圈钱”的动机,故一般企业是不会太在乎所谓的市场状况的,即使在熊市(如我国从2001到2005年市场一直处于下跌行情),增发的企业仍然很多。

增发新股和IPO是相似的,也就是向市场公开再次发行股票融资。由于再次发行股票,股本扩大了,总的所有者权益当然就增加了。和IPO一样,增发新股使得原有股东的股权比例下降(分子不变,分母增大),起到了股份稀释的效果。对于原有股东的控制权来讲,其控制力可能会下降的。


在我看来,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在于一点,成功者在不断的重复着成功的方法,而失败者呢,则是在不断的重复失败的方法。以上内容仅做参考,具体个股选择上,还是以清风盆友圏分享的个股为准。

熟悉清风的朋友都知道,清风每天早盘前准时分享三只可操作个股,前期给大家低位分享的海利生物,浔兴股份等涨幅均超过了30%,相信关注了清风的朋友都已获利不少;没有把握到的股友也不用遗憾,马上关注清风的动态就好;每天都有分享。

【具体案例】

【案例解析】

经常研究股票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金力永磁近期以来走势都平平无常,10.29日,清风选择在底部信号出现时候介入,从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底部信号的出现带来了好转的迹象,走势明显开始上涨,8个自然日涨幅达到了54.55%。相信一直在看本人选股文章的朋友都是抓到了这波收益的,再次恭喜抓住了的粉丝朋友们。

【案例解析】

上面的案例自然不是偶然,长高集团是清风最近比较看好的一只股票,在底部信号出现之后下跌趋势逐渐缓和,上月30号到11.5号短短一周的时间,上涨了33.64%,如果说上一个案例是巧合,那么再加上这个,似乎就不只是巧合这么简单了!相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潜力黑马】

清风最近又用该选股法发现一只潜力牛股,已经同时出现了底部和引爆双信号,套用指标,符合标准。前面的机会错过的朋友,希望这次不要再错过了,我们看此股的走势图:

在此清风也预计此股涨幅可观,后面清风也会持续关注此股就不在这里多点评了,后期会在选股文章持续跟踪讲解。但是由于平台规定,代码就不能在这里公布了。如果不知道该选股法的朋友建议不要盲目操作,我花了20年的时间,总结了上面这套短线牛股的甄选方法,精准率最高达86%以上。

想要获取文中个股及指标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玄阳看股市,在评论区回复或者私信关键字“指标”也可免费领取,帮你选择正确的股票和买卖时机。


洪洪火火


股市的存在其中一大功能就是为企业融资,一个正常运转的资本市场都是会不停地发新股的,如果股市不停地增发新股,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只能说该股票市场运转比较健康,很正常。

但是,到了A股,这一幕就变得不太正常了,A股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帮助企业融资,并且在后来至今的发展中过于侧重为企业融资的功能,而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增值功能有所忽视,这些年A股也没有像其他股票市场那样经历数年牛数年熊的轮转,一路熊长牛短,还高速核发IPO,且退市企业过少,甚至退市的企业又可以成功恢复上市,场内垃圾企业太多了。IPO上的企业过快过多,没有合理的退市数量,只会越来越摊薄场内的资金,容易引发个股进一步的失血,大盘继续下行。所以,对于A股而言,不停地增发新股,这种情况只能说明这个市场过于注重为企业输血融资,没有顾及二级市场的感受,需要改善。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风生焱起


股市发行新股,让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把企业做大做强,我们举双手欢迎。但是A股要想不停地发行新股,有可能面临二个问题。

一是退市问题,应让那些能盈利,业绩好的上市公司留在A股,让那些连续亏损的,造假的上市公司立刻退市。不能让投资者再去投资他们,再赔钱蒙受损失了。一进一退,让A股质地更优良,投资者能得到回报,实现双盈。

二是新股限售股到期大小非无底线减持。这是困倒A股很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新股上市是连续涨停,散户买不到。等到开板手能买到也就快到顶了。接下来连续下跌,大家就被套了。一旦限售股到期大小非开始抛售,又是大跌,小散损失惨重。如果周尔复始上演这种悲剧,视必会影响到新股的不断正常发行。

所以,这些不合理制度能解决,A股才能正常发新股健康发展\\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本人03年入市,在股市摸爬滚打十余年,潜心研究股票终有所获,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盈利战法,可以做到短线操作的高胜率,特此建立了公众号:【天语看盘】坚持讲解选股思路, 学会的人赞不绝口,也是都有收获利润的

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线的新股民,希望你发3分钟看完,之前选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这只:

普路通 ,此股可以看到,股价下跌至底部6.95元附近,股价开始出现企稳,主力资金大幅度进场,本人及时发文讲解,截止目前也是收获60个点!在当天看过文章讲解的新股民都是抓到了这波的收益。恭喜抓住的粉丝!

赛象科技,我们可以看到该股股价前期也是一直在横盘震荡,从底部启动之后,小幅拉升徘徊,在20号成功站稳支撑线后进入拉升,到目前也是短短的4个周期,就收获了46个点的利润,选股不难,难在你愿不愿意踏出学习的那一步!

【潜力黑马】

今天,本人再次用此法,选出了一只底部启动的股票,前面的机会错过的朋友,希望这次不要再错过了,我们看此股的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势是不是很符合本人的选思路呢!都是经过一段时间下跌洗盘回踩底部支撑后企稳拉升,目前该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撑线附近,相信讲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该股后期走势,就不在这里多点评了,会在公众号:天语看盘 中继续讲解。

本人在定期跟踪研究很久的几只类似的股票已经选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看最后,如果手中有个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买卖点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与天语取得联系,本人看到后,必当鼎力相助!


心念是繁华


股市新股不断发行说明当前的点位被管理层认为正常,市场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 A股下跌因素不全在于新股发行,但毫无疑问新股发行会分流市场内有限的资金导致大盘萎靡不振。

据统计,股票上涨多的年份新股发行也多,当市场处于熊市时新股发行也较少,因为如果市场不好时强行发新股会有破发危险,那么新股申购大家也就没有了热情。

一边是公司上市的需求,一边是跌跌不休的股市,这两者之间要取一个平衡,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市场反应。如果市场还可以承接新股,那么就继续发行,最多是减少发行,当年4000点以下不发行新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对比2017年和2018年新股发行的数量,我们可以看到新股是大幅度减少,因为市场也确实有了不少跌幅。但是,减少新股发行容易,暂停却很难。数量减少是管理层想呵护市场,可一旦停止又会造成堰塞湖的现象。新股常态化发行很难改变,但根据市场情况会适当调整。


小兵一枚


股市发行新股,让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把企业做大做强,我们举双手欢迎。但是A股要想不停地发行新股,有可能面临二个问题。


一是退市问题,应让那些能盈利,业绩好的上市公司留在A股,让那些连续亏损的,造假的上市公司立刻退市。不能让投资者再去投资他们,再赔钱蒙受损失了。
一进一退,让A股质地更优良,投资者能得到回报,实现双盈。


二是新股限售股到期大小非无底线减持。这是困倒A股很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新股上市是连续涨停,散户买不到。等到开板手能买到也就快到顶了。接下来连续下跌,大家就被套了。一旦限售股到期大小非开始抛售,又是大跌,小散损失惨重。如果周尔复始上演这种悲剧,视必会影响到新股的不断正常发行。


所以,这些不合理制度能解决,A股才能正常发新股健康发展\\



用户97219153732


股市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上市企业融资的,若不发新股,股市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当然股市也不能没有节制,无限制滥发新股,有计划有节奏的一步一步发行。同时最重要的是配合新股的发行,要有相配套的不合格的股票退市机制。

A股目前的问题主要在退市上,虽然制度有了,也算比较完善,但一直没有严格执行,股市,二十几年来退市的股票寥寥无几。由于原因种种,上市公司为了保壳,甚至出现了卖房扭亏的这种奇葩行为,导致A股市场垃圾股遍地,每年还吸引投机资金疯狂炒作,劣币驱逐良币。

退市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股票池子越来越大,却没有优化功能。因此每次新股发行都感觉好像是对存量资金的稀释。

尤其看到昨天的新闻,长油退又回来了。著名股市一哥徐翔,在入狱前买了2000万股的长油退,凭借这次长油退的回归,徐翔的盈利又将翻五倍。这给了投机资金很大刺激,估计以后也少不了对壳资源垃圾股的轮番炒作,这也算是我大a股独有的特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