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有哪些歷史名人?

扒音盒


河北保定名人確實有很多,別的我們不說,就說開國將軍,保定就有28人。新中國的建立過程中,這些人拋頭顱,灑熱血,馳騁疆場在疆場之上,經歷過無數次生生死死,才給我們換來了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

河北保定的開國將軍有:馬衛華、劉光裕、王璞、劉世昌、王子修、王之平、邊疆、王硯泉、王毓淮、白志文、劉秉彥、吳樹聲、劉佩榮、肖平、江潮、李雪炎、蘇錦章、李君彥、李孔亮、李克忠、宋學飛、戴金川、張遜之、傅繼澤、陳亞夫、殷希彭、孟慶山、胡友之。

馬衛華開國少將

馬衛華1937年開始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役,為新中國的成立,和保家衛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之後,被授予少將軍銜,並且獲得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劉光裕開國少將

劉光裕河北安新縣人,1932年開始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主要活動在冀中一代對抗日本侵略者,為鞏固和擴大冀中革命根據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參加了綏東、大同、保北、青風店、平津、太原、挺進西北、攻克蘭州、進軍寧夏,和平解放西藏等戰役。為中國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世昌開國少將

劉世昌河北省安國縣人,1938年投入革命開始參加抗日戰爭,並且先後參加了冀中反掃蕩,粉碎冀中五一大掃蕩、滄石路、清河、高紀莊、延安保衛戰等著名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白志文開國少將

白志文河北易賢人,1929年參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劉佩榮開國少將

劉佩榮河北雄縣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史學達人


河北保定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悠久的歷史,歷史名人自然不在少數,最知名的有劉備、張飛等人。

劉備

劉備是東漢幽州涿郡涿縣(今保定下屬的涿州市)人。建立三國之一的蜀漢政權的劉備,平生事蹟無人不知,就不需要細說了。

不過三國演義雖然表面上是頌揚劉備的,但其實大大貶低了劉備形象。歷史上的劉備不是演義中那位愛哭的皇叔,而是一位堅韌不拔的梟雄。演義中張飛鞭打督郵,歷史上是劉備做的;演義中還把劉備擊敗曹軍夏侯惇等人的博望坡之戰弄成了諸葛亮的功績。

(劉備)

張飛

張飛是東漢幽州涿郡人,和劉備同郡。張飛具體是涿郡哪裡人沒有詳細記載,但多半在今天的保定市範圍內,說張飛是保定人問題不大。

張飛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具體事蹟就不細說了。

盧植

盧植是東漢幽州涿郡涿縣人,劉備的同鄉

盧植是東漢末年的大儒,名滿天下,劉備和公孫瓚等人等人都曾經在盧植門下學習過。當然盧植門下學生可能過千,劉備當年未必給盧植留下過深刻印象。

盧植文武雙全,領兵作戰能力也很強,曾經平定過多地叛亂。黃巾起義爆發後,盧植是東漢朝廷選定的評定黃巾之亂的主帥之一。

盧植還是中古最知名的門閥士族范陽盧氏的真正始祖。范陽盧氏從盧植這一代開始興盛,一直到延續興盛到唐朝。

劉備先祖中山靖王劉勝

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漢武帝劉徹的兄弟。劉勝後來被封為中山靖王。

劉勝平生沒啥大的功績,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劉勝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女兒數目不詳,簡直是一架播種機。

劉勝的陵墓在今天的保定市滿城區,劉勝墓中發掘了無數正規

趙匡胤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本人作為軍人子弟出生在洛陽,但其父親趙弘殷和之前幾代先祖都是涿郡(保定涿州市)人,趙匡胤本人也自我認同為河北人,說趙匡胤是保定人也說得過去。

趙匡胤篡奪後周帝位,稱帝后基本統一了天下,結束了五代亂世,也可謂是一代英主。


仁勇校尉


保定是一方文明的沃土,古往今來哺育的彪炳史冊的人物燦若星河,在中華文明悠長的冊頁上不乏保定人寫就的不朽華章,其中有一大批對中國歷史進程有影響的保定名人。

開啟中國原始文明之路的唐堯

  唐堯(約公元前21世紀)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相傳生於今順平縣西部的伊祁山,故姓伊祁氏。初封於唐(傳說在今唐縣),號陶唐氏,名放勳,堯為其諡號,史稱唐堯。他統一華夏大地,奏響了中華文明的宏遠鐘聲。他制定曆法,敬授民時;建造房屋,結束了巢住穴居時代;治理河道,佔用大洪水;清正廉潔,創立了傳賢不傳子的禪讓制度。《史記·五帝本紀》說唐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金臺招賢中興燕國的燕昭王姬職

  燕昭王,名姬職(?—前279),戰國時燕國國君,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279年在位。在燕國生死存亡之際即位,實施人才戰略,“卑身厚幣”廣納賢士,留下了金臺招賢的佳話,使燕國日趨強大,命樂毅率軍征伐齊國,幾乎滅掉齊國。又令秦開拓展北部大片疆土,設郡管理。創造了燕國的輝煌時期。

燕趙義士荊軻

  荊軻(?—前227),戰國時期衛國人。為人豪爽,喜好讀書擊劍,後遊歷到燕國,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受燕太子丹之託,前往秦國行刺秦王。易水送別,荊軻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慷慨悲壯。在秦王殿上荊軻刺秦王不中,被殺。荊軻刺秦王對後世影響極大,成為燕趙文化“慷慨悲歌”的源頭之一。

東漢末年名臣盧植

  盧植(?—192),字子幹。東漢涿郡涿(今涿州)人,少年時拜馬融為師,通古今學問,好鑽研精義而不拘守章句。在東漢末年名望甚高,在經學、政治和軍事上均有建樹。董卓亂政時,他敢於挺身而出,犯顏抗爭。著作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柳城過涿郡,下令:“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盧植後人以儒學顯,以忠義相傳,人才輩出。

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

  劉備(161—223),字玄德。涿郡涿(今涿州)人。蜀漢昭烈帝,三國時蜀漢政權的建立者,221—223年在位。與關羽、張飛意氣相投,在涿結成生死之盟,世稱“桃園三結義”。與關羽、張飛帶著千餘人的隊伍,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建安十二年(207),“三顧茅廬”,得諸葛亮輔佐,聯吳拒曹,佔荊州,奪益州,取漢中,建立蜀漢政權。其“桃園結義”“三讓徐州”“三顧茅廬”“甘露寺結親”“白帝城託孤”等在民間廣為流傳。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

  張飛(?—221),字益德,又稱翼德。東漢涿郡涿人。與劉備、關羽意氣相投,結成生死之盟,世稱“桃園三結義”。東漢末,張飛、關羽和劉備聚集鄉勇起兵涿縣。張飛在當陽長坂坡據水斷橋,橫刀立馬,拒退曹兵。進川路上,生獲巴郡太守嚴顏。劉備佔領益州後,在巴西(今四川閬中)大破曹操將領張郃。與關羽同稱“萬人敵”。在民間影響深遠,為後人樹立了“忠不顧死,義不負心”的典範。

“聞雞起舞”的一代名將祖逖

  祖逖(266—321),字士稚。西晉范陽逎(今淶水)人。青年時和劉琨同在司州做主簿,以豪傑自許,常共被而眠,談到深夜。半夜聞雞叫,兩人即起床舞劍。即“聞雞起舞”典故由來。西晉永嘉變亂後。祖逖率宗親逃往南方。向琅邪王司馬睿建議北伐,他率宗族部曲渡江北進,“擊楫中流”,發誓收復中原。在北方漢族人民大力支持下,前鋒北達黃河沿岸,完全佔領了黃河以南地區,迫使石勒不敢渡河。祖逖死後,中原人民十分悲痛,譙、梁等地老百姓為他建立了祠堂。淶水縣城內原建有祖公祠,有祖逖塑像。

巧思解算學聞名世界的祖沖之

  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南北朝時期范陽遒(今淶水)人。他收集和閱讀了大量天文和數學方面的書籍、文獻,學習鑽研的同時,進行了一些精密推算和實際測量工作。在數學、天文曆法、機械製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數學方面,把圓周率推算到3.1415926至3.1415927之間,在世界上最早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所以人們稱之為“祖率”。他還編制出《大明曆》,是當時比較先進和精確的歷法。設計製造了久已失傳的指南車,製造了日行百餘里的“千里船”。在月球背面有以祖沖之名字命名的環形山。紫金山天文臺把他們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被稱為中國地理學之父的酈道元

  酈道元(約472—527),字善長。北魏范陽涿(今涿州)人。自少年時代起,就博覽群書,訪求名勝古蹟,養成了“訪瀆蒐集”的習慣。撰《水經注》40卷,文筆清麗,因山記水,因地記事,不僅描繪山川面貌,而且介紹風土人情、歷史古蹟和神話傳說。為後人研究歷史及自然環境的變遷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對中國地理學產生重大影響。為此,酈道元被人稱為中國“地理學之父”。

對佛教中國化起到關鍵作用的慧能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俗姓盧。范陽(今涿州人)。因聽人誦《金剛般若經》,心有所感,發願學佛。在蘄州黃梅(今屬湖北省),投禪宗五祖弘忍門下,因做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弘忍認可,授以法衣。後在韶州(今廣東韶關)曹溪寶林寺,開講佛法,弘揚禪學,提出“識心見性,頓悟成佛”說。開創了極具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禪宗作為佛教中國化的產物,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極為深遠。其說教後由弟子們彙編成書,稱為《六祖壇經》,是中國人自創的唯一一部佛經。

開創趙宋王朝三百餘年基業的趙匡胤

  趙匡胤(927—976),《宋史·本紀》載:“姓趙氏,涿郡人也。”《宋史·河渠志》載其父趙弘殷籍貫為“宣祖以上本籍保州(治今保定)”。後周顯德六年(959),隨世宗北征,收復益津(今河北霸州)、瓦橋(今雄縣)等關。周世宗病危時,封其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中的最高統領。顯德七年(960)初,率大軍前去禦敵,行至陳橋驛(今河南開封東北),發動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創建宋朝,改元建隆,史稱宋太祖。登基後開始統一中國的戰爭,先後平後蜀、南漢、南唐。並親征北漢,初步結束了五代以來軍閥割據的局面,同時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16年,廟號太祖。

主持重建保州城的張柔

  張柔(1190—1268)字德剛。定興河內村人。金貞祐年間(1213—1217),曾任金驃騎將軍,留守中都路。後降蒙古軍,被授予保州(治今保定)等處都元帥。主持重建當時因兵燹荒廢的保州城,修整街道,建衙署、民居、軍營,引泉入城,疏浚溝渠,排洩汙水,使保州成為北方一座軍事重鎮,燕南一大都會。參與蒙古軍隊對金、宋戰爭,屢立戰功。

元雜劇“梨園領袖”關漢卿

  關漢卿(約1230—約1300)號已齋,一齋,已齋叟。祁州蒲陰(今安國)伍仁村人。“元曲四大家”之一。約在元成宗元貞年間(1295—1296),隻身移居大都(今北京)。關漢卿是元雜劇作家中最傑出的代表,其創作題材十分廣泛,大多關注社會,力倡人道,詛咒戰爭,嚮往和平,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敗,著意表現人民。關漢卿的作品在國內外具有巨大而廣泛的影響。1958年,關漢卿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關漢卿共創作雜劇60餘種,著名者有《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單刀會》等,對元雜劇和後來戲曲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元代著名戲曲作家王實甫

  王實甫(生卒不詳)名德信,字實甫。定興易上村人。約活動於元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所作雜劇今知有14種,現存《西廂記》《破窯記》《麗春堂》三種,《芙蓉亭》《販船記》各存一折曲詞,另存散曲數首。王實甫曾在金朝任縣令,聲譽頗佳,升陝西行臺監察御史。40多歲時棄官隱居,從事雜劇創作。王實甫的雜劇以詞藻華麗著稱,《太和正音譜》謂:“如花間美人,玉環(楊貴妃)之出浴華清,綠珠(晉代美人)之採蓮洛浦。”“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被譽為“花間奪魁之作”。代表作《西廂記》,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有很高成就,對元雜劇和後來的戲劇發展有巨大影響。

明朝第一硬漢楊繼盛

  楊繼盛(1516—1555)字仲芳,號椒山。容城北河照村人,明代著名諫臣。正值嚴嵩當道,廣收義子,結黨營私。楊繼盛看透嚴嵩專權竊國、貪婪殘暴的本性,決心仿效比干,不惜一死,以求得君之一悟、政之一改。遂上《請誅賊臣疏》,歷數嚴嵩“十罪五奸”,被史家稱為“明史上的一篇大奏牘”。嚴嵩得知後,假傳聖旨將楊繼盛投入死牢。楊繼盛身受酷刑,三年後被殺。在他被害後12年,隆慶皇帝昭雪前代冤案,他被列為遭嚴嵩所害的8位直諫諸臣之首,贈太常少卿,諡號“忠愍”,建旌忠祠於保定。清順治皇帝極力褒揚繼盛,御製《褒忠錄序》《褒忠錄論》,清乾隆皇帝曾為其題詩畫像。

明末軍事戰略家孫承宗

  孫承宗(1564—1638)字稚繩,號愷陽。高陽西莊村人,晚年居縣城南街。明末軍事戰略家。孫承宗專理邊防戰守,修築寧錦200裡防線,統領軍隊11萬,功勳卓著,遭到魏忠賢的妒忌,辭官回鄉。崇禎九年(1636),後金改國號清,舉兵南下,欲困高陽城。孫承宗率家人英勇拒敵,因寡不敵眾,城破。孫承宗以弓弦自縊。他的6個兒子、11個孫子也同時戰死。孫承宗作為抗擊後金的軍事統帥,重用並培養了袁崇煥、馬世龍、祖大壽、滿桂等軍事將領,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戰略戰術。一生著述甚豐,軍事著作有《車營百八扣》,文學著作有《高陽集》等。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孫奇逢

  孫奇逢(1584—1675)字啟泰,號鍾元,世稱夏峰先生。容城北城村人,祖居賈家莊(今容城賈光村)。明末,孫奇逢率領親族鄉人抗擊清兵。晚年,孫奇逢講學於蘇門夏峰(今河南輝縣夏峰村),興辦百泉書院,廣收生徒以教之,從學者數百人,終老於教授著述生涯。從明至清,孫奇逢前後11次被皇帝徵召做官,均堅辭不就,被稱為“孫徵君”。孫奇逢一生專心教授著述,理學成就突出。他初仰陸九淵、王守仁之說,後傾慕程朱理學,終成兩派調和論者。孫奇逢與黃宗羲、李顒並稱為清初三大儒。

“顏李學派”宗師顏元

  顏元(1635—1704)字易直、渾然,號習齋。博野北楊村人。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顏李學派創始人。顏元一生以教學為業,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和學生李塨創立的顏李學派,講求經世致用,是清代初期思想領域頗具影響的一個學術流派,提倡“實學”,主張“實文、實行、實體、實用”,與清初官方提倡的宋明理學相對立,在社會上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被稱為“顏李之學數十年,海內之士靡然成風”。

以小說《紅旗譜》享譽中華的梁斌

  梁斌(1914—1996),原名梁維周,蠡縣梁家莊人,當代傑出的人民作家。梁斌1930年進省立保定第二師範學校學習,參加過愛國學潮,並親歷家鄉的農民革命鬥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參加地下革命鬥爭、遊擊活動,並擔任中共蠡縣縣委領導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主席等職。他一生獻身於中國革命事業,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文學巨匠和造詣精深、風格獨具的書法家、國畫家。他創作的革命題材長篇小說三部曲《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是新中國建立初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紅色經典,深受讀者喜愛並廣為傳頌。

被譽為“材料之父”的師昌緒

 師昌緒(1920—2014),河北徐水人,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955年,師昌緒放棄美國優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衝破重重阻撓返回祖國。他是我國高溫合金的奠基人,致力於材料科學研究,在高溫合金、合金鋼、金屬腐蝕與防護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主持研製出多項國家急需的戰略材料及部件,豐富和發展了凝固理論、相變理論、性能評價方法;引領和推動了我國納米科學技術、碳纖維、金屬腐蝕與防護、生物醫用材料、鎂合金等學科的快速發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材料與工程科學的傑出人才;就我國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新材料研究等重點科技領域發展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多項重要建議,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丫的幸運屋


詩曰:

一代梟雄劉玄德,

二趙尋根涿郡說。

狼牙壯士大無畏,

名將殉國佟麟閣。

抗日殺敵孫連仲,

戰國英雄數廉頗。

無私無畏楊繼盛,

張飛大鬧長坂坡。

簡單解釋一下,本人原創作品,提到了部分保定名人:

第一句說的是蜀漢昭烈皇帝劉備,也稱先主,涿州人。

第二句說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哥兒兩個,祖籍涿州,生於洛陽。

第三句說的是狼牙山五壯士,其中有三位保定人,葛振林,曲陽人,倖存。胡福林、胡德才,容城人,犧牲。

第四句說的是國民革命軍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高陽人,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的南苑戰鬥中壯烈殉國。

第五句說的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孫連仲,雄縣人,曾任集團軍總司令,參加過臺兒莊戰役,抗日將領。

第六句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廉頗,定州人,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和藺相如將相和的故事家喻戶曉了。

第七句說的是明代嘉靖年間忠臣楊繼盛,容城人,因為拒絕權奸嚴嵩拉攏,彈劾他的罪狀而被陷害逮捕,受盡折磨絕不屈服,最後就義。

第八句說的是蜀漢五虎將之一張飛張翼德,是劉備鐵桿兄弟,驍勇善戰,三國名將,民間傳說和三國演義裡面都有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當然保定名人還有很多,歡迎補充。



磨史作鏡


在保定的大地上,千百年來演繹著動人的故事和傳說,有眾多著名的保定名人被載入歷史,他們寫著壯麗的詩篇!

保定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傑地靈,文化積澱深厚的名城,享有古城的聲譽。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為我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在推動著我們一步步向前進。燦爛的歷史文化離不開人的創造,從古至今,保定歷史文化名人燦若群星,他們是保定人的傑出代表。有人說:愛一個人,愛一座城。親愛的你,會因為追隨誰的腳步而愛上這座古城呢?

戰國時有助燕昭王中興復國的郭隗,有以築擊秦王的高漸離。

漢代有縱橫家劇通 , 音樂家李延年,不畏權貴的盧植。

三國時有建立蜀國的劉備 , 猛將張飛。

晉代有愛國詩人劉琨 ,愛國將領祖逖。

南北朝時有科學家祖沖之、祖𣈶之父子,有散文家酈道元和楊炫之,文史學家許懋、許亨父子。

隋唐時期有史學家、文學家許善心、許敬宗 , 高僧、翻譯家義淨,高僧、禪宗六祖慧能,唐代詩人有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及盧藏用、盧仝、崔護,大曆十才子中的郎士元、崔峒,有被稱為“ 詩豪”的劉禹錫,有“苦吟派”代表賈島,還有畫家盧鴻一。

五代時有書法家劇可久,史學家劉煦。

北宋時有宋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趙匡胤,思想家邵雍、邵伯溫父子,宋代理學的奠基人程頤、程顥弟兄。

金代有醫學家張元素。

元代有名將張柔、張弘範父子,史弼等,還有為捍衛南宋而獻身的張世傑。

元代雜劇興盛,保定是元雜劇重要發祥地之一 , 執雜劇創作演出之牛耳的當屬保定人,在雜劇、散曲創作上著名的有關漢卿、王實甫、李好古、王伯成、趙才卿等,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李好古的《張生煮海》,流傳千古,久演不衰。文學家有郝經、劉因等。

明代有史學家劉吉、兵學家孫承宗、散曲家薛論道,有被稱為明代第一諫臣的楊繼盛。

清代有學者孫奇逢、李霨、顏元、李塨、刁包、郭棻,其中顏元、李塨所創“顏李學派”體現了保定學者崇尚實學的特點,具有很大影響。尚有著述家郝浴、王振綱,畫家馮源濟,音韻學家趙紹箕,方誌學家王樹楠等。

近代以來,戲曲在保定興起,有北昆、老調、河北梆子、京劇、評劇及多種富有特色的地方劇種,著名北昆演員有陶顯庭、侯益隆、侯玉山、白雲生、韓世昌、白玉珍等,老調有周福才、王貫英等,京劇有李吉瑞、李春來、李萬春、蓋叫天等 , 河北梆子有田際雲、韓俊卿、王玉磬、齊花坦等,戲劇學家有齊如山等,曲藝有王尊三、王豔芬等。電影界知名人士有王元龍、梁山、張瑞芳、田華、村裡等。音樂界名人有羅宗賢、李抱忱、張寒暉、王昆、唐訶、晨耕、王鐵錘、呂烈等。文學家、劇作家有馮至、梁斌、王宗元、李英儒、慄茂章、和谷巖、崔璇、張天民、徐光耀、閻肅、傅鋒、蘇叔陽等 , 美術攝影界有陳嘉楷、胡佩衡、李智超、孟慶彪、袁苓、陳勃等。

著重詳述:

堯(生卒年不詳),保定順平伊祁山人氏,上古五帝之一。公元前3000-2500年,在保定唐縣、望都境內出現了世界聞名的唐堯文化。堯帝文化的出現,可以說揭開了保定境內人類文明的發端。距今已4000餘年歷史。

郭隗(約前351-前297),戰國中期燕國人(保定滿城縣,一說定興縣),燕昭王客卿,是頭一位在歷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傑出人物。他以讓燕昭王“築臺而師之”,為燕國召來許多奇人異士,終於使得燕國富強,故事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傳誦不絕。戰國時燕昭王招賢報齊仇,向他問計。他說“請先自隗始”,即你要招賢,先從我開始,你對我當賢人尊重,比我賢的人就會找你來了。於是昭王給他建了宮室曰金臺,堂號為“尊賢堂”,並把他當作老師來尊重。結果樂毅、鄒衍、劇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來歸附燕國,燕國因此強大起來。

劉因(1249—1293),字夢吉,元初理學家、詩人。容城縣溝市村人,幼年天資卓絕。初習經學,後研究程頤、朱熹的理學。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曾任承德郎、右贊善大夫,後託病辭官回鄉。理學上成就突出。

荊軻(?-公元前227年),戰國時期著名刺客,戰國末期衛國人,也稱慶卿、荊卿、慶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 受燕太子丹之託入刺秦王,因為被夏侯且的藥囊擊中,被秦王拔劍所殺,行刺失敗,秦王殺他時連刺八下才停手。荊軻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遊歷到燕國,被稱為“荊卿”(或荊叔),隨之由燕國智勇深沉的“節俠”田光推薦給太子丹,拜為上卿。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與田光密謀,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太子丹不忍殺樊於期,荊軻只好私見樊於期,告以實情,樊於期為成全荊軻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首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蜀漢昭烈帝劉備(161—223),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一心想恢復漢室江山。東漢靈帝末年,與關羽、張飛一道討黃巾軍有功,於是被任命為安喜寨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奪取益州與南中,自立為西蜀國王。221年,在成都即位自稱漢皇帝,年號章武。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諡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漢族,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出身軍人家庭,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在近代,我國近代第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就建在保定市東郊。葉挺、蔣介石等都曾在此就讀。保定這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還曾是義和團活動的重要地區,北方辛亥革命的發祥地,河北省第一個共產黨支部誕生地,《紅旗譜》、《小兵張嘎》、《野火春風斗古城》等都記載著保定的革命史,而今天的大保定也在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上演繹著新的精彩。


保定味兒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著名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易水寒的易水就是保定易縣的易水河。所以說第一位歷史名人我們推薦荊軻。荊軻可以說是是戰國時期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刺客了。圖窮匕見這個成語也是來自於荊軻的故事,目前在保定易縣境內還有荊軻山、荊軻塔,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下來我們說說三國時期的桃園三結義,劉備張飛都是保定涿州人。劉備三國時期,蜀國的建立者,張飛也是三國時期一員猛將,當陽長坂坡據水斷橋,橫刀立馬,拒退曹兵。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說完三國我們說一個南北朝時候的人物祖沖之,這個小學時期經常在班級的掛畫中看到的人物是保定淶水人,祖沖之最早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月球上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環形山,宇宙中還有祖沖之命名的小行星。保定安國人關漢卿,元曲四大家之一。1958年,關漢卿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河北省的一個宣傳片裡提到,中國有關漢卿,讓我們面對莎士比亞這樣的大文學家時,不會覺得羞澀。目前保定市還建有關漢卿大劇院。

以上這幾位基本都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聞名的歷史名人,除了他們像酈道元、藺相如、王實甫、高漸離、趙匡胤等都是保定的歷史名人,保定有一個歷史名人文化苑,有興趣的可以去參觀下,相信你會對保定的歷史名人更加了解。


保定事兒


祖沖之。字文遠,今保定淶水人。


祖沖之(429—500),祖籍范陽郡遒縣,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他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面。在數學方面,他寫了《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後來失傳。祖沖之算出圓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這一紀錄直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打破。在天文曆法方面,祖沖之創制了《大明曆》,最早將歲差引進曆法。在機械學方面,他設計製造過水碓磨、銅製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里船、定時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也有造詣,他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

酈道元(約466或472-527),北魏時期地理學家、散文家。字善長,范陽人。(今保定涿州)《水經注》。上過學的應該都聽說過,


zjkwy


劉備是保定人(涿州)但是他祖宗劉勝可以是定州人,也就是說他祖籍定州(中山國)還小編說的好多人都是定州比如 :近代的張寒暉,劉禹錫,二盧,崔護等等,都是定州人。而定州做為一個不被保定代管的新型省直單列市形式崛起必要有自己的文化,獨一無二的中山文化,這一點是整個保定乃至河北其它地級市都沒有的,所以就不用說什麼啦。


牧卿評論員


堯王,酈道元,東漢盧植,劉備,張飛,趙匡胤,藺相如,李左車,明代孫承宗,清代田文鏡,蘆溝橋事變中的佟麟閣,民國十大軍閥之一陳調元,東晉祖逖,王實甫,保定府建造者張柔,等等,有一本書專門介紹影響中國歷史的100位保定名人,可惜至今未曾見過。


五福臨門141363815




宋太祖趙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趙匡胤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他還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以期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他統一國家,致力於打造出國泰民安的美好畫面,他實行自己利民的新政策,不分散兵權,避免各地方番王進行戰事活動,害民傷財。趙匡胤也成為百姓心中的聖君,他在去世後諡號為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加諡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詩作《詠初日》傳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