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多次重創武昌起義軍,大獲全勝後,為何還保不住溥儀的皇位?

韋如傑


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最初是派蔭昌前去平叛。但是,蔭昌始終調不動北洋軍,所以他也一直沒敢投入戰鬥。

這期間,北洋軍諸將領也一直保持著與袁世凱的聯絡。別看袁世凱天天在河南老家悠哉遊哉的,其實他才是能夠決定清政府命運的人。

所以,無奈之下,清政府只好厚著臉皮,再次起用袁世凱。應該說,清廷不是不知道起用袁世凱的風險,但此時除了袁世凱,清廷幾乎再無可用之人。



而袁世凱則以足疾未愈為由遷延時日,一是想要權力,二是在觀望時局發展。

當然清政府終於還是下了大本錢,把攝政王載灃攆回了家,給了袁世凱重組內閣的權力。

這時,北洋軍才傾巢而出,連續拿下漢陽、漢口兩鎮。起義軍內部又出現了分歧,黃興被迫出走,武昌危在旦夕。

但袁世凱此時想的不僅僅是平叛而已,清政府卸磨殺驢的本事他可沒忘。當年他練出一支驍勇善戰的北洋六鎮,卻輕易地被慈禧太后收歸國有。慈禧前腳剛死,後腳載灃就把他轟回了老家。經過了這麼多教訓,袁世凱才不會舒舒服服地幫清政府完成平叛。



賊要都殺沒了,軍隊也就可以歇了。袁世凱瞭解箇中三昧,所以他要打一會兒歇一會兒。於是他撤換了敢打敢拼的馮國璋,替上聰明的段祺瑞,兩人心照不宣,按兵不動。

而如果此時僅僅是湖北一省獨立,其實倒也好說,但問題是,武昌起義成了南方各省官紳離心主義傾向的總爆發。清末新政,政府做的太絕情了,載灃本意是要建立一個大政府,所以他獨霸著軍權,而且留給各地立憲派官僚的自治權又太小,於是地方勢力借武昌起義爆發之機各自宣佈獨立,南北遂形成對峙。

此時袁世凱如果幫著清政府平叛,勝算大小先不論,北洋軍肯定是要跟革命軍鷸蚌相爭。到時候自己的家底拼光了,再讓清政府再漁翁得利,卸磨殺驢,太不划算。



所以此時能讓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辦法,就是以武力促成南北談判,然後逼迫清帝遜位,建立民國。這樣既可保住清室,又對革命黨和立憲派官僚有利,自己也可成為共和元勳。

既然是對三方都有利的事情,那袁世凱為何還要一根筋地去死保溥儀的皇位呢?想來這也不是他的風格啊。


達摩說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辭職,袁世凱取而代之。並且當時的輿論,袁世凱的支持率相比孫中山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就是說,袁世凱能當大總統,除了孫中山的禮讓外,其實也算眾望所歸。

袁世凱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人氣?一個大胖子老頭長得又不帥,還是老官僚出身。憑什麼?

其實說來簡單,就是因為辛亥革命假如沒有袁世凱,中國不可能那麼順利的走向共和。說白了就是假如老袁不死不休忠君愛國,別說保住溥儀,大清朝說不定還能多幾年苟延殘喘的時間。

作為我國曆史乃至世界歷史重要的改朝換代革命,辛亥革命除了推翻封建專制外,還有一個非常值得說的成就,就是辛亥革命是一場“和平”的權力交接。革命黨建立了民主政權,而舊貴族也得到了新社會的善待。而不是新舊政權通過雙方不死不休的戰爭流血,最後把某一方拼到彈盡糧絕、窮途末路的地步。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戰爭的破壞力遠高於任何一種鬥爭。比如:中日戰爭,其結果哪怕是以中國的勝利告終,但所付出的人力、經濟消耗是巨大的。日本更是如此,侵華戰爭造成日本經濟的大崩潰,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華民國能順利成立有兩個關鍵點:1、清帝和平退位。2、袁世凱支持南北議和。而所謂的清帝退位,也靠得是袁世凱的逼宮。所以,辛亥革命的成功,袁世凱是關鍵。大清朝能否繼續姓愛新覺羅,袁世凱也是關鍵。但很可惜,袁世凱是個不折不扣的投機分子,他在整場的革命運動中,其所作所為就是待價而沽,清政府利潤大,他就幫清政府。革命黨開價高,他就傾向革命。而袁世凱兩面派的調性,在南下督軍平亂時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袁世凱在獲得清政府統領水陸全軍的全權授命後,從河南彰德啟程南下督戰,到了湖北孝感後,命令馮國璋所率領的第一軍進攻漢口,之後,收復漢口。可佔領漢口後,袁世凱並沒有一路吹古拉朽兵發漢陽,而是命令軍隊停止前進,一面跟清政府說兵力不足。另一面秘密與黎元洪表達了協商的態度。在革命黨沒有給予明確意見後,袁世凱再次兵發佔領漢陽。武漢三鎮,漢口、漢陽、武昌,只剩一個武昌沒被清軍佔領。之後,袁世凱故技重施,部隊停止前進。在漢陽龜山架起重炮隔岸轟炸武昌城,再次當起了兩面派。明面跟清政府告急,背地裡又跟革命黨暗通款曲交涉條件。

所以,如上可知。袁世凱其實是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佔領武漢三鎮的,只不過他之所以按兵不動。無非是在拿武昌當籌碼,給自己謀求更多的政治利益。如果溥儀隆裕這對孤兒寡母想要把大清朝的基業再多傳承幾年,只能給予袁世凱遠超革命黨民國大總統的報酬。拋開她們未必能拿出這麼大利益不說。當時的大清國,22個行省,14個宣佈起義,滅亡早已大勢所趨。即便袁世凱勘定湖北,也只是在延緩清政府覆滅的時間。憑袁世凱的調性,搖搖欲墜的清政府除了當他和革命軍的交換條件以外,一無是處。


王老四的清民節


這麼給你說吧,洪水來了,如果大堤已經壞透了,只要有一個缺口,你堵已經堵不住了。再者說了能堵缺口的是袁世凱,而不是清朝。

秦末的時候,陳勝吳廣先起義,結果陳勝吳廣先被幹掉了。然後項梁起來了,項梁被幹掉了,項羽起來了,還一個比一個厲害。隋末的時候,楊玄感第一個反叛,結果他被幹掉了。楊玄感的軍師李密跑到瓦崗寨繼續幹軍師,繼續他的造反大業。瓦崗寨最開始也是被張須陀追著打,最後呢?自己活活累死了不說,各路反王都起來了。明末的時候,明軍也是追著農民起義軍打,結果呢?到頭來他們發現剿不完的匪。




他們是不把皇帝拉下馬,不罷休。清末的敗亡導火索其實是四川的保路運動。宣統三年五月,清朝以鐵路國有為由把民辦鐵路收歸國有,但是你收就收吧,反正中國人在這方面吃虧吃慣了,你說國有就國有唄。但是你轉手賣給了外國人,這就過分了啊?於是各地紛紛組織保路會,結果四川總督逮捕保路代表,槍殺請願群眾,激起民變。

武昌起義的爆發

清政府下令鎮壓,四川榮縣宣佈獨立,清政府調集湖北新軍入川。湖北一時空虛,然後當時的革命黨人決定趁機起義。新軍畢竟是接受過新觀念的人,新軍中有很多革命黨人。雖然都是一些低級軍官,但是畢竟是軍人,手裡有槍,上過戰場,說幹就幹,沒有領導就搶領導,於是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黎元洪被用槍逼著做了都督。最後人家還當上了大總統。



再看清軍打勝仗是什麼戰爭,清軍第一次大勝是陽夏之戰,陽夏之戰歷時一個多月,從10月18日到11月27日,剛開始進行的其實進行的還挺順利,兩天就佔領了劉家廟,但是到了10月26日形式陡然轉變,清軍陸,海兩路夾擊,戰鬥異常慘烈,馮國璋下令焚城。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10月27日袁世凱終於到了信陽,任欽差大臣,統領所有北洋軍。自從袁世凱上任,戰爭形式就發生轉變,僅用3天時間,11月1日漢口便告陷落。11月27日,革命軍被迫撤出漢陽,革命軍損失慘重。



但是袁世凱的勝利並不以為意著清朝的勝利,同樣革命軍的失敗也不意味著革命的失敗。在陽夏之戰發生的這一個半月裡,已經有十四省宣佈獨立,關內十八省只剩下河南,甘肅,直隸,山東四個省沒有宣佈獨立。這仗還有法打嗎?袁世凱即便想效忠清朝,最後也只能落得和張須陀一樣的下場,陷入起義軍的汪洋大海之中,活活累死。

何況袁世凱根本就沒想過想過效忠清朝,在武昌起義前他就和革命黨有過接觸,並且在袁世凱的暗中授意下,馮國璋等北洋軍將領施行的就是姑息養奸的策略。袁世凱在得到革命黨承諾由其出任大總統後,袁世凱轉手就開始對清政府逼宮。革命黨成了袁世凱與清廷談判的籌碼。溥儀焉能不敗?


漁耕樵讀


在清朝末年,八旗軍隊早已不堪重用。支撐晚清危局的主要是北洋新軍,北洋新軍的統帥是袁世凱。而袁世凱就是大清的掘墓人。這也正好應了那句話:“以攝政王始,自攝政王終。”在清朝末年,中央已經無力控制北洋新軍,同樣也對南方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無能為力。

當時的形式是這樣的:北洋新軍,南方革命黨,清廷三方勢力。袁世凱雖然是清朝命官,實際上誰都知道,哪方贏,就看袁世凱站在哪一方。



武昌起義,也就是辛亥革命的爆發有一個偶然的因素。1911年,清廷頒佈“鐵路國有法案”,宣佈把此前商辦的鐵路收歸國有。於是四川爆發了“保路運動”,武昌新軍都調到四川鎮壓叛亂去了,兵力空虛。所以武昌起義成功了。當時,孫中山還在美國籌集起義款項,直到年底才被請回來當了臨時大總統。但是,孫中山手裡沒錢,無法保證新政府的運轉,在這一點上,他有求於袁世凱。


在和革命黨軍隊激戰時,部下馮國璋,張勳作戰勇猛,差點就要擺平了革命黨軍隊。這時,袁世凱體現出了他的政治頭腦。立即停戰,開始談判,和孫中山,和同盟會談判。

談判的結果就是,同盟會答應由袁世凱勸說清帝退位,而以支持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為交換條件。

1911年11月底,此時的攝政王,隆裕太后已經完全作不得主。雖然對袁世凱出而反而的態度切齒痛恨,但也無可奈何。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佈接受南京參議院通過的《清室優待條約》,併發布《遜位詔書》,宣佈溥儀退位。從這一刻起,大清帝國走到了歷史盡頭。


品讀春秋001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事實上,武昌起義所起的作用只是點了第一把火而已,在清王朝倒臺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在武昌起義之後所發生的一連串的政治事件。

首先是武昌起義後,南方各省接連發生“宣佈獨立”,即脫離清王朝統治。實際上在清末新政過程中,隨著改革的深入,各省地方士紳想要掌握更大的自主權,由此地方和清王朝中央本就處在一種爭權的暗戰中,而武昌起義後,給了各省的官紳以“起鬨”的機會,隨著武昌戰事的久拖不決,湖南、江蘇、浙江、福建等省相繼發生獨立,這對清王朝統治的破壞力要比革命軍的造反大得多。

其次就是南方各省獨立後,眼見著南北大戰不可避免。作為北方軍政大佬的袁世凱則另有主張,即利用麾下的軍力作為底牌,藉著天下大亂的局勢,向孤兒寡母的清王朝實施暗中逼宮。此時的清王朝,在外各省獨立風起雲湧,在內又遭軍頭逼宮,缺乏擁有足夠政治智慧和手段的人物來挽救改變這一局面,於是最終只得下詔退位。

而由此看,事實上革命黨一腔熱血發動的起義,最大的得益者是南方的各省官紳,以及北方的軍頭們。


海研會


近代熱兵器時代打仗就是打錢,晚晴由於稅收和金融問題財政常年入不敷出,打仗一缺錢只能停戰,中法戰爭 甲午戰爭都是如此。

武昌起義晚晴雖然打了幾場勝仗佔領了武漢並且有能力佔領南京但是不管是孫中山和袁世凱都沒錢了,孫中山一開始就沒錢 晚晴是因為外債和賠款太多了借不來外債 對內又籌不到足夠的稅收供應戰爭需求,晚晴的國有化礦山和鐵路已經徹底得罪商人階層向他們借錢更是不可能。

大規模持續戰爭是對中國財政的嚴重考驗,清和北洋的垮臺背後是當外債過多西方不肯再借時往往意味著垮臺,武昌起義西方原本指望晚晴抵押鐵路和礦山借錢給晚清可是沒有實施造完成就爆發了武昌起義,北洋借不來外債導致北洋中央羸弱垮臺前馮玉祥 張作霖和閻錫山輪番在北京建立中央政府,民國正好趕上央行統一貨幣和金本位垮臺可以濫印紙幣應付,即便是新中國應付戰爭國內還要實施票證政策應對戰爭消耗。


迷路的時間


先介紹下武昌起義背景,清朝廷為撲滅四川的人民起義,派出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致使清軍在湖北防禦力量減弱,革命黨人決定在武昌發動起義。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臺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發動了起義,並向楚望臺齊集。武昌城內的29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衝出營門,趕往楚望臺;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臺。起義人數只有3000多人。

為消滅這三千多人,清廷居然無人可以指揮,八旗早已腐敗不堪,北洋新軍卻尾大不掉,逼得攝政王載灃不得不起用老對手袁世凱,老袁上臺後三下五除二就能解決了新軍叛亂,可是他先不解決,為什麼呢?因為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他要利用這場戰爭為自己博取政治籌碼,載灃是皇帝皇帝的父親,皇上不可能滅了他,所以他只有自己做老大,他對南方的革命黨採取壓,對滿清皇室採取嚇,這一壓一嚇就成就了袁世凱的大總統之位。

為甚麼清軍大勝了,還保不住溥儀的皇位,原因就是:1.這裡的清軍已經從袁世凱小站練兵起,就慢慢的不再是清朝的兵了,而是袁世凱的兵;2.保不住溥儀的皇位,不是清軍保不住,而是袁世凱就沒想保,他想的是利用這個戰爭,保證自己的最大利益,所以說袁世凱就是個野心家。


古代人2017


先說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可以說是辛亥革命的開端,當時武昌作為重鎮,新軍眾多,由於四川突發的保路運動,清政府急於鎮壓四川保路運動,從湖北調走部分新軍,湖北的軍事實力大大減弱,間接導致了武昌起義的發生。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義爆發,次日,漢陽,漢口起義,武漢三鎮掌握在革命黨人手裡,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並號召全國起義。

武昌起義發生後,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令陸軍大臣蔭昌迅速趕赴湖北,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任其節制;令海軍提督薩鎮冰率領海軍和長江水師,迅速開往武漢江面。

面對這一形勢,新成立的湖北軍政府於1911年10月15日決定首先掃蕩漢口敵軍,然後向北推進,以阻止清軍南下。從10月18日出戰漢口,到1911年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戰鬥41天,史稱“陽夏戰爭”。這場為時長達41天的戰爭,是辛亥革命期間最大的一次戰爭。雖然這場戰爭最終以革命黨人失敗告終,卻有力的拖延了清政府的軍事力量。

而在此期間,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市,先後獲得獨立。雖然清軍重創了武昌起義軍,但是軍事力量被拖延在武漢,使得其他各地紛紛獨立,面對這樣的大勢所趨,誰也沒法改變,怎麼也改變不了溥儀退位的結局。





愛運動的五華


武昌起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 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 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 辛亥革命的開端。 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以 文學社和 共進會為主的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 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清 宣統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並建立起亞洲第一個 民主共和國—— 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武昌起義軍事總指揮為 蔣翊武,參謀長為 孫武,總理為 劉公。起義軍掌控 武漢三鎮後, 湖北軍政府成立, 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辛亥革命。武漢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現為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因為滿清失去了對軍隊的有效掌控。

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個論斷非常經典。歷朝歷代,如果中央政府不能掌握軍隊,或者手下的軍隊都被打沒了,那就離覆亡不遠了。

八旗和綠營,是清朝賴以起家的兩大軍事力量。八旗不多說,努爾哈赤時代就有,是後金(滿清)開國的主要軍事力量;綠營是清初收編的明軍和其他漢人軍事力量改編而成。八旗軍在入關後新老交替,又迅速腐化,戰鬥力下降明顯,三藩之亂時,滿清開始重用綠營兵。滿清平定三藩之亂以及以後康、雍、乾時代多次對外戰爭,綠營兵都是重要軍事力量。但承平日久,綠營軍的戰鬥力也逐漸下降。從乾隆後期開始,綠營兵的戰鬥力就明顯下滑。嘉慶初年白蓮教亂時,由於八旗和綠營在鎮壓時表現不力,嘉慶帝就開始重用漢族地主的團練和鄉勇。到太平天國時期,綠營兵更是被太平軍追著跑,屢戰屢敗。有人評價過八旗和綠營,所謂“聞敵而散謂下勇,見敵亦逃乃中勇,接敵即潰真上勇”。由此可見清朝後期八旗和綠營的戰鬥力。也就是從太平天國時期開始,清朝開始倚賴地主武裝,像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兩者也是撲滅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軍事力量。可以說,靠著漢族地主武裝,清朝又續命了半個世紀。而滿蒙貴族最後的名將僧王戰死後,滿清在軍事上更是不得不倚賴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族大員,埋下了滿清兵為將有,軍權旁落的伏筆。

此時的滿清中央政府和漢族地主的關係,是君臣關係,也是一種合作共治。慈禧太后以老辣的政治手腕,爐火純青的權謀,對實權大員們進行打拉,平衡各方勢力。但滿清對他們始終不能完全放心,既要依賴他們,又始終心存芥蒂。中日甲午戰爭,最後的結果是大清慘敗,有人曾評價過這場戰爭,認為不是大清與日本交戰,而是李鴻章的淮軍與日本交戰。具體原因在這裡不展開說,有興趣的可以查查看。從這場戰爭中,也能看出清朝統治者的這種微妙心態。雖然此時的滿清中央仍能控制地方,但控制力已經減弱。1900年,滿清政府向列強宣戰,但以地方實權派漢族大員為首的東南諸省和英美達成了“東南互保”協議,此舉使滿清中央顏面掃地,權威大為下降,卻又無可奈何。

甲午兵敗後,滿清組建新式陸軍,稱之為“定武軍”,後由袁世凱負責訓練。袁世凱在天津練兵,仿照德、日陸軍建制,擴建了定武軍,稱為“北洋新軍”,這是中國陸軍現代化的開始,也是清末民初中國最為精銳的軍事力量。不過對於清朝統治者而言,很遺憾,這支精銳部隊沒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慈禧太后辭世後,以攝政王載灃為首的滿清統治者,政治上比較稚嫩,在自己羽翼未豐的情況下,急切的想要奪回權力,加強中央集權,重現清朝中前期滿族的榮光。皇族內閣如此,趕袁世凱回家,剝奪他的軍權也是如此。這種奪權行動,勢必會使本來和滿清中央合作的漢族大員大失所望,繼而反戈一擊。況且,趕袁世凱回家就能奪回軍權了嗎?北洋新軍已遍佈袁世凱的門生故吏,趕走袁世凱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激化矛盾,使握有大權的漢族大員們意識到,該攤牌了。

武昌起義只是根導火索,這根導火索引爆後,圖窮匕見,漢族大員們瞅準機會,不和滿清玩了。而手裡沒有任何一支聽命於自己的實力部隊,滿清的結局可想而知。


趣向雜談


清王朝和武昌起義軍最終誰勝利取決於袁世凱。按照當時情況,武昌起義是鑽了保路運動的空子,南洋軍去四川,武昌空虛,才取得了起義成功。軍事實力上講,只有武昌是革命軍的佔領地,南方其他省都是當地清朝大員換湯不換藥的假革命,進行了武裝割據,然後觀望,革命形勢遠沒有那麼樂觀。袁世凱北洋軍臨危受命去剿滅革命軍,戰略方針非常有效,只打武昌,其它各省不碰,因為只有武昌是真起義,只要武昌革命軍被滅,其它各省立即倒戈。袁世凱的北洋新軍裝備精良,一路節節勝利,最後圍而不打,死困革命軍,形成對峙局面,其目的是袁世凱才是天平砝碼,他導向誰誰就贏。於是他有了非常雄厚的談判資本和清朝還有孫中山談判。光緒死後,載豐不待見袁世凱,罷官讓他退休,差一點要了他老命,只是武昌起義,沒辦法才讓他復出。他很清楚,一旦北洋軍打敗革命軍,他的下場仍是兔死狗烹,所以他的目的是和孫中山議和,改朝換代,而且要取代孫中山主政。很多人都說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成果,其實,革命成果也是要實力的,當初如果不是袁世凱手下留情,有私心背叛清朝,別說一個武昌,十個武昌革命軍也沒剿滅了。客觀說,不論袁世凱出於什麼目的,畢竟他當時手握兵權,可以主宰任何一方情況下,沒有選擇滅掉革命軍,而是推翻清王朝建立了共和體制,沒有袁世凱,孫中山即便不被滅掉,至少也要再革命個幾十年還未必成功,還要戰火四起,生靈塗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