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这首词,唱出来很唯美,但是有多少人读懂了它?

提起唐朝的诗人,大家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等人,提起宋词,最先想到的就是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名气可以说是很大。与其对应的是他的作品,所写题材很广,其中也有很多的道理与人生态度。

苏轼有名的作品很多,今天要说的也是其中一首,即我们很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可以说是中秋时分的经典之作,当时苏轼在作这首词时,大概也是因为觉得中秋佳节适宜团圆,所以他在序中说到是写给弟弟苏澈,所以可以说他在写中秋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这首词传唱千年,很多人都能背诵而出。更是经过了现代人的演绎,将它谱曲之后唱得很唯美,但词中暗含的苏轼的人生态度,不知道你究竟有没有真的懂。

苏轼这首词,唱出来很唯美,但是有多少人读懂了它?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有李白对酒当歌,宋有苏轼饮酒望明月。这简单的一个动作,也代表了苏轼的豪放性情。但是问过月也不清楚,所以好奇天上是何年,表达了苏轼对美好的向往与憧憬,和对明月的一种赞美之情。

苏轼这首词,唱出来很唯美,但是有多少人读懂了它?

苏轼对明月的赞美并没有结束,他想乘风归去,去到天上的明月中去。可是那明月太高,他又担心那里太冷。这不仅仅是赞美明月,其实也是苏轼对美好空间的追求,因为明月美好,所以他想飞去。但是也暗衬了人间不完美,才想让他追求别的地方。

有月,也自然能让人想到团聚。所以上片写了月亮,下片就在表达苏轼的情感。在这个美好的时候,自己不能和亲人团聚,美景之下更令人心伤。所以他也问月亮,为什么偏偏要在两个人没有在一起的时候圆月,衬托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苏轼其实是一个豪迈豁达之人,他还是能够想通,知道月亮有圆有缺,正如人有合有分,这种事不能强求。这也是苏轼的生活态度。

苏轼这首词,唱出来很唯美,但是有多少人读懂了它?

最后一句就比较有名了,经常被我们拿来用。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苏轼希望自己能够和家人长久相伴,同时也希望世人都是如此。可以看出苏轼虽然难过,但是对未来还是充满了希望。

苏轼的这首词,倒像是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因为觉得人生不美好,所以想逃离到舒服的地方去。但是世事其实就如同月亮一般,有圆有缺,不必过于执着。这是苏轼的人生态度,也是他想要教给世人的人生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