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腕表?

神目如电2


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腕表?

首先我们要明白自己对于腕表的需求是什么?因为需求决定了购买腕表的标准,标准又会影响预算。



比如,如果我们是希望自己经常出席一些会议,或者见朋友的时候既要看时间方便又要提升自己的形象,那么这块腕表的预算肯定不会太低。而如果只是为了看个时间,没有后续的需求,那么就选择自己觉得看好实用的腕表就行了,预算自然就会低一点。



其次,我们需要用到腕表的什么功能?

赛车手,或者运动员通常比较适合佩戴具有秒表计时功能的腕表,因为会经常遇到这类需求



经常出席正式场合,那么一块正装腕表就是你的标配,造型一定要稳重,不能太过浮夸,功能也不需要太强大,三针搭配日记就可以了。



经常出入有水的地方,或者喜欢去海边游玩的朋友,一块防水深度150米以上的潜水表更适合你,潜水腕表拥有大气的造型,极高的辨识度,而且专业的防水深度也让你玩的更放心,不用担心腕表进水等情况。



参加宴会或者朋友聚会就需要佩戴一款吸引眼球,造型别致的腕表,这样才能让你更加出众,能让你与众不同的腕表才是你需要的。



先有了预算,然后确定了风格,最后就是购买渠道了。

在国内,香港是很多腕表爱好者的天堂,很多名品腕表在香港的定价和内陆定价是有差距的,而且能够享受人民币兑换港币的天然折扣,而且在香港有很多表行,都有自己的折扣,专柜没有的款式运气好也能遇到。



日本也是很多购表者的天堂,日本独特的腕表渠道导致很多高端腕表在那里能拿到不错的折扣,而且日本购买腕表基本不用担心真假的问题,这一点他们政府还是把控得很好的。



最后就是欧洲,其实个人觉得欧洲的腕表并没有什么价格优势,只是部分国家的退税政策,然后汇率差异,而且专程去那么远购买,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都不能说划算。



我是汪東東 十三年腕表人 正品腕表推崇者 ,有更多腕表问题可以关注并私信我,我尽我所能为您答疑解惑,像朋友一样。


汪東東


徐不工:现在流行大尺寸手表,就以这个开聊吧~(作为入门级手表“砖家”,我就推荐入门级的卡西欧啦)


大尺寸腕表曾经是一种新潮事物,现在却是男士手表的主流。当然,一些手表控会更偏爱轻巧型的手表,但是大尺寸腕表自然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即使它们不是您的日常之选,但大尺寸腕表总有相宜的时间和场合。我们的部分读者或许在佩戴大尺寸腕表的时候需要一点帮助,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提供参考的 5 点小建议,让你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戴上那款对的大尺寸腕表。

如果只买一个,那就选择经典

平心而论,有些大尺寸腕表并不大中看。既非经典也不时尚,仅仅是硕大而粗鲁。若您并不阔绰,只想拥有一款满意的大腕表,那就选择经典永恒之作吧。素雅的银色、蓝色、黑色最适合表身和表盘。若您已经拥有多块大尺寸手表,则可以选择混搭颜色来取得不同的搭配效果。


并非百搭

您会很快意识到大尺寸腕表并不一定能与各种场合相称,例如婚礼、成人礼或是锐舞派对等都不是适合佩戴大尺寸腕表出席的场合。如果您要参加时尚晚宴,还是选择其他类型的手表为佳。若是参加Bliss & Eso 的音乐现场,那么大尺寸腕表绝对是你一定要亮出的单品!


三思后行

大尺寸腕表与衬衫袖口的相配与否往往会影响到佩戴者的整体造型。尺寸过大的手表可能会让帅气的衬衫袖口无法从夹克下显现出来,进而失去了细节设计的灵气。在这种情形下就要预先设想好自己想要的搭配,最好戴上手表再去买新衣服。这种方法对于正装和休闲衬衫加皮夹克的搭配同样适用。


周末之选

没有什么场合比周末穿搭更适合大尺寸腕表了。牛仔裤、T恤衫、帅气的运动鞋配上大尺寸腕表定能让您在同伴中格外出彩。就如在体育馆挥汗如雨之时,运动型的大腕表不仅防撞击能力一流,更能充分展现出您的运动风采。

量“腕”取“表”

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像阿诺·施瓦辛格一样强壮的手臂。有时候佩戴一款大尺寸腕表的感觉就像是挂上了一个哑铃,若您手腕纤细,请一定选择尺寸相称的大腕表或是挑选适宜的表带(布料或是橡胶)来营造出不那么厚重的视觉效果。


购表建议G-Shock MT-G

新款 G-Shock MT-G 是知名日本手表制造商卡西欧的旗舰产品。厚重在外,精细于内,恰如君子之持重。过去的几个月我们一直在测试这款表,结果令人满意。经典外形之余,MT-G 型号还拥有 3G 防护构造,6局电波校时,全金属外壳表带和 200 米防水等加分功能。

精巧设计,贴心功能,创新科技。所有的这些特质都让其他的钟表制造商压力倍增。这款不到 1500美元 的G-Shock MT-G绝对是想要尝试大尺寸腕表的表友们的购表首选。


徐不工


在选择腕表方面,有一些要点可以把握。首先就是预算,也就是你准备花多少钱买表。预算的不同,直接导致选择不同。


经常有表友让腕表天地推荐腕表,说了半天,唯独漏了最关键的因素预算。没有确定预算的情况下,是买不好表的。就像买房子一样,你在买之前总要先看看自己兜里有多少钱吧,买表的情况也差不多。


然后就要看你对腕表是否有特别的要求,比如说,喜欢商务正装款,还是休闲运动款,对走时的要求高不高。

Nomos偏商务正装,百年灵偏休闲运动

商务正装款搭配皮带会比较多,休闲运动款则经常搭配钢链,或者橡胶带,帆布带等等。走时误差方面,因人而异。有些人看到腕表每天误差一秒钟就像吞了一只苍蝇那样,难受得不得了。

精工Astron

如果对走时要求很高,一天差个1-2秒就心里不舒服,那么建议购买石英表,因为石英表走得会比较准。如果不在乎一天差几秒钟,想买一款长期佩戴,有点品位和档次的腕表,那么可以考虑机械表。

拥有天文台认证的帝舵

接下来就是品牌了,目前公认三个制表强国是瑞士,日本和德国。三个国家的风格不一样,瑞士人擅长传统的机械表,许多著名品牌都来自瑞士。

欧米茄星座尊霸

精工GS机械表


日本人总体来说石英表做得比较好(但是精工也有不错的机械表Grand Seiko)。德国人在机芯结构和装饰方面非常有特色。当然,如果预算有限,也可以看看一些国产品牌,比如天王、飞亚达、北京等等。

北京表复刻系列D301军表特别款“橄榄绿”腕表


在买表方面,请务必去正规的,值得信赖的地方,购买之前先上手试戴,看看喜不喜欢,适不适合,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腕表天地


作为男士四大件之一的腕表,自然成为了男人必不可少的配饰。然而,人生中最具意义的第一块表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很多腕表小白都在追随热门品牌,可是他们真的适合你吗?有选择困难症的你,是不是还在纠结,到底该选择优雅型表款还是运动型表款呢?

不要着急,今天跟大家说说如何才能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腕表,并在正确的场合佩戴,这就需要我们全面的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你会花多少钱买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选择手表档次的时候也要量力而行。那到底花多少钱买一块表比较合适呢?著名的钟表评论家朱磊先生曾提到一个原则——以两个月的月薪买一支表。

2.你需要什么款式的腕表?

手表款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挑选表款其实就是挑选最适合自己款式。除了必须要有眼缘之外,表款的整体风格要与背景因素相匹配,就是说要先明确这块表的主要佩戴场合。

如果是在入手第一块手表时,应根据自己的职业与交际需求等做出选择。一般而言日常佩戴的手表要具有功能实用,佩戴舒适,造型经典百搭等特点。

3.你适合什么品牌的腕表?

手表作为一种附加价值远高于使用价值的商品,对价格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就是品牌,类似功能与材质的手表,根据品牌不同,价格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假如购买手表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读时与装饰的需求,在做选择的时候只需要在预算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

4.你需要什么材质的腕表?

选择一枚合适的手表当然不能忽略其材质,而手表材质细分起来则有十余种之多,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贵金属与其他金属。

贵金属指的主要是金银材质,这种表普遍高档,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与保值性是其主要特点。而其他金属中最主流的则是钢,这种材质成本较低在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方面也比较不错,是手表制造中的主流材质。

5.你需要什么形状的手表?

手表的主流形状基本有三种:经典的圆形、典雅的方形、复古的酒桶型。

圆形是最百搭最稳妥的形状,不管什么类型的人戴都合适;而方形很适合手腕不那么大的中国人佩戴,它更加优雅也更加能凸显东方人的内敛之美。酒桶型,适合追求个性的人佩戴。

PS:

选择腕表的也要注意表盘不能比手腕宽,否则会有不协调感,而且也会因为磕碰而磨损腕表。当然腕表也不可过小,表盘要覆盖手腕四分之三以上。


匠衣天成


大C最近有些心得体会,想与大家交流下。前几天有位顾客收到爱表时,对表很满意,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其实这位顾客有一块正品浪琴,工价不到一万吧,由于非常喜欢腕表,想换一块,在官网选了又选,自己喜欢的还是超出了预算,这才找到了大C。这位兄弟是位工薪族,月工资五千以上吧,他把喜欢的告诉大C让我帮他参谋,哪个好。其实我想说,对一个东西好的定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就像那句话说的“1,000个人的眼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说一件东西好,更多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它不像数据那么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对于工薪族来说,什么才算是一块好表呢?

第一、自己要喜欢

首先,一定要自己喜欢的。有些人买东西喜欢人云亦云,衣服还好说,随大流总不会出太大差错,但是手表不一样。手表是计时工具,当你常常看时间时,就能看到它,有的耐用的手表甚至会陪你很久,如果你不喜欢,岂不是在花钱折磨自己。当然,大C这里说的喜欢不仅仅是看到图片或一见钟情的喜欢,而是亲眼见到、亲手戴上、亲自体验后深思熟虑的喜欢。只有你喜欢了,才能算得上好表。

第二、要适合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像那个女人间千古不变疑问一样“到底是该嫁给爱自己的人还是嫁给自己爱的人”,经历丰富的“老人”说,嫁给适合自己的。手表也一样,要买适合自己的,不要别人说流行大表盘就买了一块50毫米的腕表,结果你的手腕根本hold不住。互联网的社会获取信息更加容易,可能广告效应、名人效应等等都会对你的选择产生影响,这是正常的,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什么最适合自己。

第三、不一定要最贵

很多人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以前在广州做生意时,进了一批皮鞋,质量很好,他卖100元一双,结果卖不出去,很多人都不相信他的鞋子质量,认为这么便宜的皮鞋质量肯定不好。后来他侄子去了,一看这种情况就说你这不行,立刻把价格改成500元,没多久就卖完了。事实上很多国人确实有“最贵的才是最好的”这种想法。这是片面的,像劳力士、欧米茄这些腕表,在制表技术和机械计时的恒久性上,完全不输于那些动辄上百万的珠宝表。腕表价格牵涉到品牌、材质、功能、稀缺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即使你是土豪,喜欢一个品牌,去专卖店买表也不要这样说:“把最贵的给我拿出来”。

第四、不一定是大牌

这里的大牌是单就知名度而言的。我们都知道劳力士、百达翡丽,但又谁知道瑞宝天狼?一般情况下,大牌的腕表通常质量更有保证,但凡是无绝对,他们也不能保证旗下的每款腕表都质量优良。而最要紧的是,大牌未必都能满足你的个性需求。现代人思想开放,追求与众不同,你完全可以摒弃那些“烂大街”的品牌,选择一些听起来很小众实际上也是大牌甚至更大牌的腕表,或者有些名声不那么响,但性价比很高的“好表”。最重要的是在购买前多看看、多对比。

第五、不一定是瑞表

一提到手表,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瑞士,瑞士表才是好表。瑞士确实是钟表王国,但德国也有悠久的制表传统,日本也用石英风暴证明了自己。所以说好表都是瑞表或瑞表都是好表是有失偏颇的,像德国的朗格、格拉苏蒂原创以及日本的卡西欧等,这些品牌完全不输于一些瑞士品牌。其中,朗格和格拉苏蒂原创具有浓厚的德国色彩,技术方面已经可以和瑞士的百达翡丽等顶级品牌媲美。日本的卡西欧G-SHOCK知名度甚至比瑞士的一些品牌更大。所以,在购表前,如果看到一款非瑞士表,在不了解之前,千万不要下“它不是好表”的结论。

第六、不一定要极准

修表师傅常常碰到这样的客户:我买的这块表一点也不好,竟然快了几秒,还花了我这么多钱。其实,这是对机械表的误解,瑞士机械表允许的误差范围为±30秒/日,经过天文台认证的机芯平均误差范围在-4秒/天到+6秒/天之间,而普通石英手表每日误差小于0.5秒。走时精确对机械表来说,是必须和重要的,但并不是说好的机械表就要追求极端的精准。这主要是因为现在手表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一件看时间的工具,如果走的准就是好表,石英风暴后机械表也不会崛起了。人们热爱机械表,特别是一些具有把玩价值的好表,人们更在意的是它的工艺、艺术价值、装饰性、收藏价值还有它所代表的身份地位。







大C论手表


大家好,我是90后香港小胖,长期混迹二手表圈,至今收藏劳力士20多枚。对于怎样选择腕表,我今天就要分享一下,毕竟每个人选择的方式都不一样。

  • 手表的保值程度

很多人会好奇问我,买手表不就喜欢个款色,喜欢什么材质什么颜色就买什么。我个人玩表十几年,每个月都会存起挣的一半钱去买手表,从来没有考虑款色,更多考虑一个保值性,毕竟我把手表当成是一个投资,准确说是一门不错的投资,所以挑选品牌是必须考虑当时的热门程度,跟随潮流而走,至少现在收藏的手表没有一只是贬值的。

  • 手表的升值程度

这就是保值程度延伸出来考虑的因素,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今在手表买卖市场中,没有法律去干扰,只有公平的买卖,不像房屋会定时有调控,更多就是看自己的眼光,还有随潮流而走的心态,我在这不适鼓励大家炒表,而是想说如果把一样爱好变成你的终身成就,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 变现的速度

有一些手表结合前面两个因素,但却不容易出手,就是像劳力士一些古董表,虽然价格涨了不少,不过变现起来不像新款的快。这也就是一个过程,所以在考虑入手的时候,要把时间因素都考虑进去。

以上都是我这些年来的心得,分享一下最新入手的两块迪通拿,一块是16528黄金迪通拿,这手表1993产的,二手机价还要20多万。另外一块是116506冰蓝迪通拿中东面,这一只入手时70万港币,不到两星期现在涨到94万,而且香港二手市场只有一只在售。所以这就考验眼光,喜欢手表的可以留言互相交流。


90后香港小胖


着装细节上,最能体现男人品位的单品有三个:腰带、手表、领带。

所以选择不对,搭配白费。那么要如何挑选适合的腕表呢?

优选高知名度腕表

因为你买一只表一定是希望别人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在同等价位上面,尽量选择高知名度的腕表,如果在同等的知名度的情况,那就看各个品牌的各优势和各劣势,实在没有办法决定的时候 ,那就优选好机芯

造型很重要,购你喜欢

最核心的就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适合自己尺寸的腕表,如果你要讲究搭配的话,那么机芯,材质,就没有必要那么在意,喜欢简约风的就选择简单设计的大三针或者正装表,你喜欢复杂功能的,就选择计时功能的复杂腕表。

最重要的是要适合自己的风格,忽视适不适合而单纯去比拼参数,会陷入某种类似“我们是发烧友”的怪圈,从而走火入魔。

关于腕表的选择,还有很多衍生的问题,如何挑选适合的腕表尺寸?如何选择风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长篇大论去详解,这里篇幅有限的,所以暂时和你说这几点,按照这2点去选择腕表,绝对是没有错的

如果像了解更的腕表知识,和腕表测评,腕表真假对比,请关注我头条号,为大家科普,也可以私信我 ,一对一交流。


菲菲解表


作为消费选择需要考虑几个要素

预算,想花多少钱决定了表款的档次,比如顶级表在十万左右,高档表在五万左右,中档表在5000左右,基础档一起千即可。

材质,表壳的材料有不同的价值和视觉感,塑料表自然便宜,金属表则有不锈钢与贵金属的区别,后者分为黄金,红金,白金还有铂金,价值也越来越高。表带材料也是选择要素,金属带往往耐用,适合各种环境,皮表带虽然斯文,但属于耗材,两三年就要更换。



性能,现代环境磁场越来越强,有些机械表款强调防磁,自然属于实用范畴。防水100米的表款才可以亲水运动。石英表较为精准,机械表则日差在10秒以内。(微信:钟表时计堂,微店:时计堂书店)

环境,不同场合佩戴不同款式,如正装,晚装,运动,可以根据偏好而选择。


常伟谈钟表


腕表品牌太多、种类太庞杂,我们应该选购什么样的表?

今天给初级表友带来五条建议,如果文中内容可以在购表、玩表过程中给到你一些帮助,那会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1、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艺术作品、写真集、黄书,都是秀色可餐,核心价值不同造成功能差异。腕表也是,不同款式对应不同属性,有的以观赏为主,有的注重实用性,与其到处询问他人该买什么,不如先想自己适合什么,能够负担什么。

2、别惦记着靠买表来投资

上至百万,下至千元,99%的腕表都不会升值,别总奢望着靠玩表来赚钱,哪怕是表王百达翡丽为你提供的选项,真正升值的寥寥无几。

新手表友时常怀有这样的心理,咬咬牙花个几万元买一枚腕表,边戴边坐等升值。其实,这些表基本不具备升值条件。

真正升值的腕表,大部分购表者一般都无力问津,并非千元、万元级别的量产款,物以稀为贵是最基本的收藏原则,量产腕表意味着市场存货充足,不存在稀缺性。

也别总想着在二手市场低价淘到价值连城的好表,二手水深,指不定别人大书特书的孤品或限量款,还是造假者意淫出来的。总结过后大概得出下面这条公式:

腕表投资

≈不错的经济基础(抗风险能力)

+专业炒家的意见(不懂行容易被忽悠)

+好到不行的运气(遇到好表有多难)

如果要通过投资来增长财富,最好不要选择腕表,去搞别的。

当然,也有这样的鸡汤文会说:男人买表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

确实如此,至少腕表能在时间观念、个人品味等方面给男人带来提升,不多强调。

3、选择机械表就要学会拥抱误差

零误差的机械表?不能够的。

一天24小时算下来,共86400秒,存在那么几秒的误差,已经是一件顶了不起的事情。

想要绝对精准大可选择电波表,实时接收信号对时,只要原子时钟不出错,该表30万年都不会有超过1秒的误差。

话虽如此,机械表的把玩性摆在那里,市场巨大,消费者往往又苛求精准性,品牌自然得提升自我。

从普遍的COSC,到小范围品牌抱团玩的QF印记,又到自己玩自己的积家1000小时测试、百达翡丽印记;从机芯,再到整表检测,品牌对走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准性不是判断腕表价值的依据,但对品牌而言十分重要。

精准性也会影响腕表售价,一般来讲,通过COSC的机芯会比未通过COSC的同等机芯贵。

总而言之,机械表肯定会有误差,具体误差因出厂标准、不同佩戴方式等都有关系,比如办公室白领和高炉冶炼工佩戴同一枚表,所处环境的温度差异会影响机芯内部游丝、摆轮,导致走时有差别。(对原理感兴趣的话,改日再专门聊一下)

“我理解机械表有误差,那就瞅着各种印记证书去就行了。”

也别这样,它们只是腕表的一部分,具有部分参考意义,真正让你下定决心入手一枚机械表的原因,不应该是各种印记证书,还得希望你多多了解品牌和钟表知识。

4、腕表跟车一样,是要保养的

老鸟可以通过自身经验,总结出较合理的周期,及时保养。对于初级玩家,要拿捏准确恐怕有点难,一般来讲,2~3年为正常保养周期。

当然这个时间段不是写死的,腕表的机芯素质、防水性能、佩戴环境等都会产生影响。比如防水性能较差的腕表,容易有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到机芯内部,这类腕表的保养频率可能会相对高一点。

如果发现腕表进水怎么办?

反戴?

灯泡烘烤?

放进米缸?

或放进装有硅胶颗粒的密闭容器?

……

这些土方法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很多“内容创作者”甚至不加思考就Ctrl+C和Ctrl+V,这得害多少表友?最起码的逻辑:腕表进水已经说明表壳密封性出现了问题,你家的米长啥样心里没点数吗,放进米缸这种操作不就是明摆着要让内部积灰吗?

最保险的方法,还是送到专业钟表维修店铺进行处理,因为你无法确定机芯零件是否氧化生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腕表寿命将大打折扣。

再有,即使防水性能再好,也不能保证100%永久防水。毕竟随着时间变长,腕表的防水垫圈也可能逐渐老化,适时检测并更换是必要的。

前面提到“专业钟表维修店铺”,又是一个令表友头疼的问题,因为店铺良莠不齐。

以前开医院的,现在不开了,改成钟表维修。开医院成本多高,上千万,又要做竞价,还要担心出人命。

做钟表维修就简单多了,几十万搞定,装修得富丽堂皇一点也就百来万,招牌一定要大要闪,最好有“世界”、“顶级”等字眼,除去基本的维修功底,再学多几个类似“假表真修”、“以次充好”、“偷换零件”等技能就可以开业了。

至于市场拐角、巷子深处的小型维修铺子,师傅们不懂如何推广,每月接个几单就能应付温饱,一辈子下来很单纯,靠手艺吃饭。虽然可能会受限于设备、见识等问题,对于一些复杂功能的维修无法承接,但就职业操守而言,比某些PT系维修店铺好太多太多。

题外话:这类师傅中有不少人的酒量很好,因为他们活得单纯,除了与钟表打交道,其余就无太多消遣,平日喝喝小酒也算快活。匠人和文人差不多,喝个酒最正常不过,人们常提工匠精神,殊不知这种精神可能就在小巷深处,师傅们也不在意罢了。

总之各位表友,腕表定期保养很重要,另外送修做保养的时候得擦亮眼睛,别被繁华街区的一些“XX世界名表维修”、“XX顶级钟表维修”给骗了,最好找品牌售后维修点。

5、金表永不褪色?

如果表壳材质从里到外都是一致的,不会褪色。比如顶级品牌的18K黄金、18K白金、18K玫瑰金等,色彩不同,是因为掺入的其他元素比例不同,但整体分布是均匀的。

你可以这样理解:不管表壳如何磨损,里面的材质还是跟外面一样,所以呈现出来的色彩相同,即不褪色。

但如果是包金、镀金等工艺处理的腕表,一定会褪色。包金和镀金其实差不多意思,指在原来非金材质的表壳外面覆上一层薄薄的金,彼此差别只是厚度不同。

包金厚一点,所以相对耐磨一点,时间较长才褪色。上世纪的许多包金表款都十分有诚意,含金量充足,厚度有40、80甚至上百微米的。但金价上涨,市场竞争又激烈,所以品牌越做越薄,正常佩戴五年差不多就“显山露水”了。

镀金工艺用金更少,一般在10微米以内,意味着更不耐磨,价格自然比包金表便宜。

再说“电镀”这个词,金元素的成分比例可能相当于一枚戒指扔进游泳池,甚至没有。

所以遇到不专业的或者为促成交而撒谎的导购,他们指着包金、镀金表信誓旦旦地跟你说:这表永不褪色。

别上当。

不过你心里也要有谱,几千块、万来块买贵金属表壳,总归不现实。


万表世界


第一,要买买得起表

  这是一个最简单,又最容易忽视的视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为了一块表而耗费对于自己来说已然太多的资本,因为不论我们对腕表有多喜欢,它毕竟是一个配饰,顶多是一个艺术品,以前常听说要“卖肾买苹果”,在慨叹苹果营销做得好的同时,也要提醒一些自认为腕表发烧友的朋友,不要过度迷恋腕表的所谓神奇或魅力,生活依然是第一位的。


  当然,说到这个话题,就不免要谈到预算问题,这一点十分重要,撇开预算谈买表,基本都是无用功。因为表的价格从几百几千甚至几十到几十万上百万以至上千万都会有不同的产品,这一点和汽车完全不一样,几十几百买来的汽车一定是玩具车,就算国产车,几万元起也是一个基本事实。所以买表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预算,才能就买个具体什么样的表达成比较有效的沟通。

  对此我们也有必要在探讨一下腕表的分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也一直被很多朋友问起,什么一类一等,一类二等,二类一等......有时候说的小编都迷糊,其实这种手表等级划分标准已经过时了,以前是海关为了收税方便划分的,因为海关有海关的标准,但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行情不断变化,这样的分类标准已经out。现在比较流行,也比较容易懂的划分标准是这样的:顶级奢华(简称“顶级”,代表品牌有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积家,朗格,伯爵,雅克德罗等,价格10万左右起),经典奢华(简称“奢华”,代表品牌有劳力士,欧米茄,卡地亚,万国,宇舶等,价格3万左右起),经典豪华(简称“豪华”,代表品牌有帝舵,浪琴,万宝龙,豪利时,雷达,朗坤,nomos等,价格1万左右起),时尚豪华(简称“时装”,代表品牌有Gucci,LV,香奈儿,爱马仕,宝格丽等,价格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亲民(代表品牌有齐博林、卡西欧,西铁城,海鸥,天梭等,多为ETA基础机械机芯或电子表,价格多在几千、甚至几百人民币),智能(代表品牌苹果,三星,华为等,价格和亲民表类似)等。



第二,要买合适的表

  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样的表合适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只是实用,买个没有复杂功能的即可,如果就是想图个方便,不想总是上链和调校,那么买个石英表最合适。而如果想要彰显档次和身份,那一定要选高级制表品牌的机械表。当然,还有的是为了收藏和保值等,那就更要擦亮眼睛,其实绝大部分表都做不到这一点,里面的门道也非常深奥,务必要认真研究和摸索,以免费尽心力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简单来说,这个问题其实也就两种情况,一种是实用功能,也就是你想要腕表具备哪些功能,你就买什么功能的表,比如比赛运动用计时表,热爱潜水的人用潜水表,经常出国的人要用有世界时区功能的表,喜欢智能应用的可以买智能腕表等。另一种是收藏的目的,一般来讲,月相,万年历,三问等复杂功能越多的腕表收藏价值也越高,也就是说,其实功能简单的名表入门级产品,除非保有量因为各种原因急剧减少,否则并不具有多大的收藏价值,除非自己特别喜欢,但是这一点与表的实际价值并无太大关系。

  关于腕表的材质,这里可以多谈一谈,腕表的材质大概分为不锈钢;18k黄金,18k白金,18k玫瑰金,铂金等贵金属材质和陶瓷,钛金属等别具特点的材质。这里面最便宜,普遍的当然是不锈钢材质,皮革材质主要用于表带的设计部分。纯金的材质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样的话手表容易变形,而所有18k金材质几乎都是以黄金作为主体,再加上其它一些金属合金而成,这样的话就保证了腕表材质的硬度和韧性。铂金材质目前算是最昂贵的腕表材质,而且多使用在限量发行的超级复杂功能腕表中。陶瓷和钛金属材质以耐腐蚀著称,可以长期保存而不生锈或变质。另外,手表的形状和大小也要根据喜好和搭配做出选择,而且,不管想买什么材质和形状、大小的表都要试戴,才能有真实的感觉。

第三,要买喜欢的表

  在预算确定,合适与否也知晓的情况下,最后就几乎只有一点可以起到最后决定作用了,就是自己喜欢不喜欢,或者喜欢什么样的。这就像相亲,把钱(车子、房子等物质条件)准备好了,看了学历、身高、体重、年龄啥的很多人也觉得合适,那么最后能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就只剩下自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了。在这个层次上,能起到决定作用的考量因素主要是自己平时所积累的品牌偏好或产品偏好,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品牌都不惜重金如此重视广告和公关的缘故,就是要在消费者正式选择购买时起到最占上风的导向作用,这也像踢足球时就差临门一脚了,然后一鼓作气踢进去。

 为了帮助更多的读者认识更多的腕表品牌,在这里和大家简单分析一下各个制表强国的品牌情况,目前机械表的主流派系就是瑞士表和非瑞士表,在非瑞士表中,又以德国东部地区格拉苏蒂生产的表最为著名。今天大部分历史悠久的制表品牌绝大多数都是瑞士品牌或在瑞士生产的,除了德国系的朗格,格拉苏蒂原创,朗坤,nomos,齐博林等。在机械表之外,还有电子表和智能表,电子表行业以日本品牌最为抢眼,曾经也给瑞士传统制表业造成巨大挑战,包括卡西欧,西铁城,精工等。而智能表当然是美国的苹果目前风头正劲,但是因为智能腕表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所以说直接一点,很多用户其实是在花钱充当“小白鼠”的角色。当然,不论是那种类型的腕表,也都离不开我们民族品牌的身影,如果不是特别计较和挑剔,以“性价比高”著称的民族品牌几乎都能满足你的要求。

  总评:买表有学问,尤其是买比较贵的表,务必要“三思而后行”,不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买表戴表玩表终究是为了让我们开心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