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如何改掉好色的毛病的?

acs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曾国藩号称中国近代最后一个“圣贤”。

但是圣贤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

曾国藩的人生,四十岁前和四十岁后是截然不同的两段人生,四十岁前是人,四十岁后是“圣贤”。

题主问曾国藩如何改掉了好色的毛病,那我就来回答曾国藩这方面的问题。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跟很多的公子哥们一样,喜欢花天酒地,风花雪月的生活。每天和小伙伴们下酒肆,上青楼,那玩的叫一个嗨。

当时在京师的湖南人中流行一种说法,说什么呢,说只要哪里死了湖南老乡,有两人必然会出场。谁呢?一个是到场吊孝的新宁人江忠源,另一个则是必定撰送挽联的曾国藩。

大家看看,年轻时候的曾国藩是多么爱出风头的一个人啊。

曾国藩写过很多的挽联,其中居然有两条是写给当时的青楼妓女的。

一个妓女叫大姑

“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

另一个叫春燕

“未免有情,对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   
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

可能有朋友看到这会问,哪里写着是大姑,春燕啊?还请你自己睁大了眼睛好好找找,呵呵

这种诗就是传说中的“狎妓诗”了。

你们看看这曾国藩,学问都用到哪里去了。

据说曾国藩到了四十岁就戒色了,因为那时候他要带兵,要以身作则,整顿军纪。

可是据我所知,曾国藩并没有真正的戒色。

因为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又娶了个小妾陈氏。

曾国藩怎么对外界说的呢?他说啊,他患了严重的牛皮癣,痒到晚上睡不着,需要人帮他挠挠。可是他正在安徽练兵,老婆不在身边,所以就娶个妾来挠痒痒。

从后来看,曾国藩的这位小妾陈氏的挠痒痒功夫应该十分了得,因为后来曾国藩据说病情好转,心情也好的很。

曾国藩在五十七岁的时候,还在给儿子的信中提到自己想娶妾的意思,只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实行。

所以,在我看来,曾国藩并没有戒色,只是戒掉了风流而已。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确实很好色,这些事情都被他给记录在了家书里了。那时候的曾国藩三十多岁,正是一个人的春风得意之时。他不但考上了进士,还当上了京官,这种年龄,这种身份以及背景,有点好色也无可厚非。

也许曾国藩的这种情况,是当时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好色的这件事。

他意识到自己好色的这件事,是通过在自己的父亲那里得知的。

那时候曾国藩在京城混的如鱼得水,他就把自己的父亲给接到了京城的家里来小住几日,可是他的父亲没有住几天就走了,这让曾国藩大为不解。

他问父亲为何要走,他的父亲也不好直说。

但是,当他的父亲到了湖南老家,就给曾国藩写来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就是劝解他,房事不要太频繁了,毕竟这个年龄,正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时候。也许曾国藩家的房间隔音不好,被他父亲看到了什么,也许是曾国藩不检点,被他父亲看到了什么。反正他的父亲,知道了他好色这件事。

曾国藩看了父亲写来的家书,他感到很惭愧。

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好色。

顺着好色这件事,他想起了之前,他的同事娶媳妇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新娘子很漂亮,但是,新郎不愿意让他们看。因为新郎了解他们,都是一群好色之徒。

曾国藩不依不饶,不让看就不走。

索性人家就让他看了一眼,就是这一眼,让曾国藩想入非非了。

他看上了人家的美色,然后梦想着给人家共度云雨呢。

这种事对于一个读过圣贤书的人来说,确实是有点过了,而且这样的事情,在曾国藩身上,还不止是发生过一次。

所以曾国藩就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卑鄙了。

不过,曾国藩是一个闻到自己的过错,就立刻改正的人,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戒色的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就是靠曾国藩的定力。

不是都说温饱思淫欲吗?没事干的时候,人最容易想入非非,所以,为了不让自己想入非非,曾国藩选择了让自己忙碌起来。

一有空闲,曾国藩要么就是写日记,要么就是做其它的事情,实在不行了就打坐,这就是所谓的静以修身,渐渐的这样坚持了下来。曾国藩也就不怎么接近女色了。

以后,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为国效力上。

大家知道曾国藩是因为他的湘军,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就是曾国藩的湘军给镇压下去的。

在一定的层面上,可以说曾国藩曾经挽救过大清的命运。正是曾国藩做事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定力,有自己的追求,所以才成就了他一生的高度的。

曾国藩还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位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史学达人


曾国藩戒色方法如下:

一,曾国藩原名曾子城,他结婚当天,贺客和亲戚都来了,办了几十桌酒席,但接亲时,新娘子王姑娘却嫌曾子城家穷,曾子城几次没考上进士,要退婚,死活不嫁曾家了。这可咋办?最后,媒人是曾子城的私塾老师欧阳先生想出办法解了围,他让他女儿欧阳姑娘临时当新娘和曾子城结婚。欧阳姑娘是曾子城同学,就是嘴唇有点厚,嘴大,四方脸,没王姑娘长的美,曾子城只好将就结婚了。一般人做不到这样将就娶老婆的。

二,曾子城家半耕半读,不太富,小时候他就编竹筐子簸箕到镇上卖,街上有个算命的,人称铁嘴半仙,算的很准。曾子城给他报了八字要算自己的命:辛未年己亥月丙辰日己亥时,铁嘴一算说道:你这八字,不死在新婚洞房花烛夜,必死在万马千军战阵中!当时曾子城(后改名曾国藩)不愿意了,气的直骂,抬腿就走,说铁嘴这是咒他死,哪是算命!当年曾子城才16岁,铁嘴一把抓住曾子城的衣领子,说:把算命钱先付了,再走!

两人当街打的头破血流。这时,当地寺里方丈认识曾子城,就拉开二人,替曾子城付了算命钱,曾子城才回了家。后来,果然有结婚当天新娘子退婚之事,曾子城恨不得杀了王姑娘全家,幸亏媒人又把他女儿搞成临时新娘替代,曾子城才将就结婚。不然,曾子城杀了王姑娘全家,他也活不成。再后来,欧阳姑娘有助夫运,结婚后,曾子城到京城科考,中了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当了大清中央部委的处级秘书。曾子城拜当年主考官、军机首辅穆彰阿为师,执弟子礼进见。穆彰阿说:子城名太土,我给你改名叫曾国藩吧!曾国藩从此成了道光帝知道的人物,穆相的门生,老曾在北京最后混到礼部侍郎(宣传部副部长)。这时老曾在老家的妈死了,根据清律,曾国藩回湖南老家丁母忧守孝三年。这时,太平军打到湖南,围攻长沙未下。咸丰帝赶紧下旨,令曾国藩夺情起用,在湖南编练民兵乡勇,协助湖广总督官文(武汉)、湖北巡抚胡林翼、湖南巡抚骆秉章、湖南省慕僚长左宗棠(省政府秘书长),围攻太平长毛贼。

后来曾国藩练成湘军,以军功升巡抚、两江总督,在战斗中,曾大帅有一次被长毛贼打败了,就跳湖自杀,被手下救起没死成,应了张铁嘴说曾国藩:不死新婚花烛夜,就死万马千军敌阵前。但张铁嘴没算到曾大帅被手下救起。

曾国藩总督(大军区司令)坐镇安徽当时省城安庆,派大弟子、自己的跟班秘书李鸿章到上海当江苏巡抚,弟曾国藩到南京城下围住天王洪秀全,加上咸丰帝搞的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对太平军进行围攻。最后灭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屠了南京城(天京),进城当两江总督,手下给他献了年轻美女陈氏作如夫人(小妾),没几年如夫人病死。

这时候,曾大帅功成名就,色心大张,就到各地玩女人,喝花酒,而且特别迷恋杭州名妓“大姑”,还为大姑写了情诗:

大抵浮生如梦,

姑从此处销魂。

这是曾国藩解决色心的方法。

曾国藩当了总督、功盖天下后,回老家湖南光宗耀祖,而且专门去找街上曾给他算命的铁嘴,认为他算的也准,不是手下救了自己,自己在被长毛围攻时跳湖不就淹死了?准备了十两黄金,以酬算命钱。但算命的铁嘴半仙,一听说曾国藩回来了,吓的赶紧跑路,半仙认为曾国藩这是要来抓他砍头报仇。

三,曾国藩记日记,凡自己色心起事,都记下来,提醒自己,不要太过。


作家谢金敏


许多人以“十个男人九个色”,“食色,性也”作为藉口,认为没有必要多此一举改掉好色的习惯。

但是曾国藩偏偏是个例外,他对孔子所说的“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深信不疑,终生信受奉行。


1.写日记

《曾国藩日记》非常有名,其中里面有不少戒色日记,曾国藩毫不忌讳把自己龌龊一面写进日记里。

例如有一次,曾国藩的同学娶了小妾,他到同学家拜访,看到人家的妾年轻貌美,想入非非%……&@

回到家后,曾国藩看到还在病榻的妻子苦苦呻吟,认为自己真不是东西。

写下“是日,目屡邪视”,“耻心丧尽”。

曾国藩相信一番精神,一番事业。而女色是很损害人的精神,他在中年继续反思,在日记写到

“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

“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竹如来,久谈。久不克治,对此良友,但觉厚颜”。

就连夫妻之间的性生活,曾国藩也非常克制,他知道人的情色欲望一旦爆发就难以遏制,对这方面非常谨慎。

曾国藩毫不留情在日记里鞭笞自己,写下自己的“忏悔录”。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曾国藩有几件长期坚持的好习惯。

第一是早睡早起,曾国藩认为人这辈子要有出息,就不能懒惰。他在《曾国藩家书》里,告诉自己的弟弟,

“要想去掉‘惰’字,以早起床为第一要义”!

第二是练字,曾国藩在家书里说,

“九弟体已复元,前二月间,因其初愈,每日只令习字养神”。

他认为习字是养神、精诚、澄心、遣欲的好办法。写书法的过程,平心静气,摈除杂念。

第三是读书

,曾国藩说

“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读书可以改变个人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圣贤书,慢慢就会改变自己一个价值观,不愿与禽兽为伍。

第四是静坐,曾国藩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静坐,每天静坐一小时。静坐是改变心浮气躁、降服欲望的强大力量,能使人做事保持专注。


3.树立远大的志向

曾国藩引用《礼记》说:

“君子庄敬日强。天天过着很安逸、也很放纵的生活,于是,人就一天天地颓废下来。正像那些草木,志之不立,本之拔矣。”

没有理想与咸鱼有什么区别?

有理想的人,怎么会迷恋胭脂粉黛?

曾国藩的志向是越立越远大, 年轻的时候,他想中举。中举之后,他向成为翰林院学士...

到临危受命,上战场征讨太平天国,他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

生命不止,志存高远!

所以曾国藩还哪有时间沉迷美色呢?

苏轼说过: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啊!


曾国藩就是不愿向美色低头的真道学家!

意志力强的爆棚!


深夜冥想家


曾国藩的一生历尽坎坷,几经波折,再加上官场沉浮数十年,阅历无数,可谓深谙成败之道,成为晚清的栋梁之柱,可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也比较好色,也犯过许多男人犯的错,沉迷于美色之中难以自拔,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改掉好色的毛病呢?


曾国藩是清朝有名的战略家、政治家,曾家在他之前并没有出过什么有文化的人,他的父亲更是经历了二十多次的科考才中了举人,次年曾国藩也中举了,可见他是家族多少辈里才出来的最聪明的一个人,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知识也让他为官以后迅速地崛起,起点靠的还是湘军,这对一个文人来说更是难得,但是其中付出的努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从白手起家的建立湘军开始,他先是肃清了困扰大清多年的太平军叛乱,还主持建造了中国的第一艘轮船,有了军队和武器,他还主张培养兵工人才充实海军力量,说他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绝对是名副其实,可以说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他的一番努力挽救了时局,让这个行将朽木的王朝延续了几十年的光芒。
但是曾国藩刚进京当官的时候,也见识了许多的灯红酒绿,这些诱惑也曾扰乱过他的心境,当时他算是新晋官员,要和老官员结交关系,少不了要和那些达官贵人喝酒交际,经常出入色情场所,寻花问柳,他也曾一度想纳妾,还以此患了一种难以启齿的病,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他的事业和声誉,也陷入了一种低迷的情绪。

曾国藩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他知道好色的人都没有大的作为,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毁在这上面了;自此以后,曾国藩决定洗心革面,他要“学作圣人”之志,当时他也给自己定了几个规矩。


曾国藩明白自身的缺点,性格比较浮躁,为人比较傲慢,与人交际的时候又比较虚伪,所以他要改正这些缺点。

不过有一个缺点改起来就比较困难,那就是好色,男人都比较好色,这个是比较正常的,再加上当时他也是官员,春风得意,三十多岁正是如狼似虎,,自古以来,世人难以灭掉的就是色欲,越是权势大的人物越是难以抗拒情色的引诱。

可是既然要做圣人,不能光说不做,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每天写日记,记录有关色的东西,用来警醒自己,在朋友家的时候,看到人家的女主人,看在日记里写道自己看了人家几次,实在是太无礼了;又在另外一个朋友家里,看到人家美貌的小妾,又在日记中批判自己,所以他就有了一个习惯,看到了别人的妻妾,就不能容忍,就是强迫自己不能看别的女人,导致对自己的妻子也有了一些疏远。


曾国藩知道自己身体虚弱而不加节制,这是很不好的一件事情,虽然他极力控制自己,但在道光22年的时候,他还是不小心犯戒了,所以他在日记里大骂自己是禽兽,还说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总之就是自己做了不适合的事情,回家就在日记里记下来。

不过就算是记了下来也是免不了犯错,所以为了战胜色欲,他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工作的机器,他每天勤奋地学习,把自己的精力都耗尽,只要睁开眼就不停地思考工作,曾国藩白天忙于操劳国家大事,晚上就临摹书法写日记,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全部都化成文字记录下来,他还会给家里的每一个兄弟、子女写信,教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时间无比的充裕,以此打压邪恶的想法。


曾国藩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功的戒掉的色欲,不得不说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可能大多数的人在记日记这个方面早就不想写了,但是曾国藩竟然能用这个方法成功的戒色,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是能克服自己弱点的人,他的这种方法看似十分简单,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难以办到。

虽说明白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曾国藩从屌丝逆袭到圣贤,只能佩服他的自制力很强大。





遗产君


关于曾国藩改掉好色毛病的故事,我觉得可以稍微来说一下。

很多人对曾国藩,往往都是抱着崇拜的心情。尤其是现在很多人,都把曾国藩当成圣人。还有一句话说:“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

还有学者说,曾国藩是最后一个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他与自己的学生李鸿章相比,他还是强调“义理”的,也就是在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之外,还要兼顾儒家心性之学;相反,李鸿章则纯粹只知道利用西方的洋枪洋炮,不再顾及中国的传统精神和思想。

后来人,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比较推崇的人,非常喜欢曾国藩。

年轻时候的曾国藩:脑子笨,还火气十足

可是,如果你了解曾国藩个人经历的话,你会大跌眼镜。因为年轻时候的曾国藩,智商不高,还好色,喜欢打架,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小混混。

那么,曾国藩最后是怎么改变自己性格的呢?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先说一下曾国藩早年的状况。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脑子很笨。据说,他光考一个秀才,就考了七次,相当于花费了十几年。

曾国藩考中进士之后,最开始是前往北京当官。他来到北京,首先在翰林院任职。清朝规定,凡是高中进士的人,都需要到翰林院历练两年。

在翰林院主要干什么?主要就是负责每年的科举考试,撰写皇帝下达的一些命令,写一些祭祀文字,然后给皇帝充当文史方面的顾问。

说白了,就是泡在经史子集里面,每天就是看书写字。

清朝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用两年的时间消耗掉进士们的火气,让他们内心沉静下来,先把性子磨好了,再外放到地方做官。

年轻的曾国藩,火气很大,在翰林院这种冷静的衙门,曾国藩开始根本坐不住。曾国藩经常四处跟朋友聊天喝酒,甚至还经常跑到菜市口看砍头。

有时候,还跟同事吵架,吵完了甚至动手。

曾国藩的好色:看见女的,眼睛就变成“数码”的了

这样一个毛躁的青年,身上的荷尔蒙肯定非常旺盛。因此,对于美女,他也常常喜爱。用郭德纲相声里的一句话,一见女人,“眼睛就变成数码的了”。

曾国藩好色的行为有哪些呢?

曾国藩曾经在《日记》中记载::“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后来又记载到:“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竹如来,久谈。久不克治,对此良友,但觉厚颜”。

可见,曾国藩非常喜欢男女之事。

还有一次,曾国藩得知了一个朋友纳了一个小妾,长得很漂亮,于是就特意跑到这个朋友家里,非要让朋友把小妾叫出来自己看一下。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还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女人,那个朋友就像现在的“情场圣手”一样,说自己如何可以俘获女人的芳心。曾国藩听后,羡慕不已。

曾国藩的“戒色”:用写日记鞭策、痛骂自己

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开始反省呢?

主要还是他在翰林院的耳濡目染。翰林院这个地方,真可以算得上是聚天下之英才。全部都是科举进士,一个比一个学问大,一个比一个爱学习。

而且,翰林院又藏有全天下最多的书。你坐在里面,难免也不会受到影响。曾国藩有一次读到了王阳明的《传习录》,深受感染。王阳明说,天下第一等事,是要读书学做圣人。

曾国藩看完之后,就决定自己也要做圣人!

那么,怎么才能做圣人呢?有什么办法呢?

曾国藩想到了写日记,通过日记每天鞭策自己,给自己安排每天的任务。

如果每天有所懈怠,没有读完规定的书,写完规定的字,就会在日记里痛骂自己。

那么,对于“好色”这事呢?

那么,针对喜欢男女之事,曾国藩在日记里写到,要“日日自苦”,通过读书学习,把自己的精力耗尽,使自己晚上没有体力再去做男女之事。

此外,他如果在去看别人的妻子美女,他就会骂自己“真禽兽矣”。

可是,你光记日记似乎也不行。开始,可能这种自己对自己的鞭策还有约束力,时间长了,自己可能就会觉得,无所谓,我每天晚上在日记里骂自己,白天该干啥就干啥。

于是,曾国藩做了更大胆的举动,让别人看自己的日记。他经常不怕暴露隐私,会把日记交给自己的朋友,并且要求他们做点评。用这样的方法,让别人对自己进行监督。

就这样,曾国藩最终改掉了自己身上的各种毛病,开始走向了“圣人之路”。

曾国藩的“圣人之路”:重点在于对自己“诚”

我觉得,曾国藩之所以能够用写日记“戒色”,最核心的就是“诚”。这个“诚”不是对别人“诚”,而是对自己“诚”。对别人诚易,对自己诚难。

比如,我们如果哪一天做了不道德事,或者精神出现了懈怠,我们经常会自我欺骗,自我安慰,我这也是迫不得已,或者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干这活吧。即使写日记,很多人也会为自己讳,不愿意把内心邪恶的想法写成白纸黑字。

曾国藩突破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能用“日记”戒掉了自己身上诸多毛病。


兮兮说事儿


说到曾国藩戒色这件事,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

话说曾国藩考上进士,当了京官,他就开始飘了。

确切地说,那也不算是飘,毕竟一个寒门学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本就应该享受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最主要的是,曾国藩那时候三十多岁,正是人生最为得意,精力最为充沛之时。

他即是大官又是才子,再加上他的身份以及他的交际圈,难免会经常出入交际场合。

当然了,在古代的时候,这也不叫事。

毕竟古时候大部分官员都是三妻四妾的。当时的曾国藩,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好色这件事,没办法大环境就是那个样子。

其实曾国藩知道自己好色这件事,是来自父亲的一封家书。

那时候,他的父亲在曾国藩所在的京城的家里小住了几日,然后就离开了。

曾国藩也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何要离开?他有问过父亲,父亲并没有告诉他。

曾国藩的父亲到家没几天,就给曾国藩写来了一封信。

大意就是让他多注意身体,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女人的身上。

尽管曾国藩的父亲说的很委婉。

但是,当曾国藩看到自己的父亲在劝解自己这件事的时候,他还是觉得羞愧难当的。

于是,他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种种,你还别说,他在男女方面还真的没有加以节制过。

他还清晰的记着刚发生过没多久的一件事,他的一个同事,要结婚了。

然后曾国藩就参加婚礼去了,可是,当曾国藩看到人家的新娘子的时候,他就不由得想入非非了。

还有其他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曾国藩越想越不多。

自己读了那么多书,走到今天不容易。难道就是为了今日这种生活吗?

这肯定不是曾国藩想要的了,他懂得了应该把更多的事情,放在给国家效力上。

所以,曾国藩就开始戒色了。

那他又是怎么戒色的呢?

曾国藩戒色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让自己有空闲。若是处理完国事,就记家书,然后读圣贤书。若是还有时间。就静坐,静以修心,俭以养德。

其实曾国藩就是在静坐的时候,把色给戒掉的。

他静坐的时候,都能达到心如止水的地步。说实话,若是你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你也可以,不信就试试。


汉史趣闻




年轻时的曾国藩也算是少年得志,虽然考秀才非常不顺利,考了n多年才过。但自从中了秀才后,第2年就考上了举人,三年后又中了进士。当时的曾国藩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观尽长安花”,马上就成为了京城政界的社交达人。

在京城当官的湖南人不少,定期不定期的聚会很多。在湖南同乡会的圈子里,年轻时的曾国藩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喜欢交朋友,但他性格偏执,很容易和老乡引发争执,甚至打架斗殴。


同乡聚会,无非是喝酒吃饭,下棋听戏,当然也免不了聚众嫖娼。文人嫖妓在当时是一种社会风尚,宋朝的柳永更是把它发挥到了极致。文人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为妓女写对联,甚至赋诗。

曾国藩曾经多次为妓女送上对联,比如“都道我不如归去,试问卿于意云何”,还有“马上琵琶千载恨,掌中歌舞一身轻”。他还为家乡的妓女大姑写了挽联: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他还为京城的妓女春燕写的写了挽联:未免有情,对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



在京城呆了几年后,曾国藩拜理学名臣穆彰阿为师,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深感羞愧。于是他把自己的字改为涤生,开始每天记日记来反省自己的行为。他也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希望自己洗头改面,重新向上。

在他前几年的日记中不乏这样的记录,看到朋友家的媳妇或者小妾漂亮,都会“目屡斜视”,偷偷的多看几眼。甚至有时候会骂自己“人欲横炽,不复能制”,批评自己跟老婆睡觉是做了不应该做的事。


曾国藩每天睡前都会浏览自己的日记,来反省自己的行为,重新制定人生计划和学习计划,不断的推动个人进步。就连他因参加朋友家孩子的婚礼和生日,都做了自我批评,认为自己意志力不坚定。

有理想的人很多,但坚持的很少。曾国藩却把这一习惯坚持了十几年,当然他的理想也非常远大,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不当圣贤,便为禽兽。



曾国藩戒色的第一秘诀就是上边说的记日记,通过记录自己每天的所作所为,然后在当天晚上进行反省和总结。每日三省吾身就是曾国藩的行为规范,时刻做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生修为。

第二个秘诀就是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曾国藩在工作之余,不仅学习儒家经典和理学名著,更是读了很多经世济民的致世之书。通过这些学习,它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更是让曾国藩学到了很多治国的实用之策。


第三个秘诀是时刻让自己去做那些正能量的事,做时间越久越能实现增值的事。李鸿章在曾国藩身边的时候,就发现曾国藩每天早早起床,组织操练,然后开始处理政务,晚上的时间就用来跟同学弟子传授经验,还有就是读书学习。

曾国藩本来是一个平凡的读书人,跟当今社会的大多数青年一样,喜欢聚餐唱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但他最终发现这些无效的社交不能够推动自己成长,就奋发图强,日新又新,最终成为晚清第一名臣,成为被很多人学习的榜样。戒色不过是他努力向上的副产品,正产品是成为一代圣贤。


新知传习阁


据说,在历史上符合所谓“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标准的圣人,只有两个半。他们分别是孔子,王阳明,以及半个曾国藩。而“半个曾国藩”摇身一变,又成了“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的“立功”,就是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将清朝从大厦将倾的危局挽救了回来。

曾国藩的湘军在作战中,英勇杀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路从九江打到了南京。而且是攻一城,屠一城,抢掠一城,特别是在江西九江、安徽宁国和江苏南京,正所谓是“直教戮灭无遗种,尸涌长江水不流”。

当时湘军的待遇最为优厚,据说是八旗兵薪饷的至少三倍以上,这是绝对可信的。因为即使曾国藩非常清廉,朝廷也不拨发饷银,他也是有钱发饷的。可以明抢,何必去贪呢。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攻陷安庆,屠城之后,心中非常的忐忑不安,害怕报应。曾国藩写信给曾国荃:“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

自此之后,曾国荃带兵屠戮抢掠,再无愧疚之意,火力全开,战力十足,消灭太平天国,自然不在话下。

曾国藩的“立言”,自然就是赫赫有名的《曾国藩家书》了。

看家书当然是要看、要学其中积极、正能量的部分。仅仅看了这些,然后得出曾国藩是“圣人”,是“完人”,很崇拜,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这无可厚非。

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东西,自然是要作为榜样,好好学习的。

曾国藩的“立德”,就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来时时警醒,要求自己,即所谓的“克己复礼”。

曾国藩戒色,就是源于他要“立德”,而他的办法其实也并不麻烦,就是写日记天天骂自己,骂完了,第二天继续,然后就继续写日记骂自己。一直持续骂了自己几十年,到了五六十岁,自然就消停了。噢耶,戒色成功!

我们来看看曾国藩都是怎么做的。

曾国藩一次参加进士同学团拜,由于所拜之家的姬妾非常美貌,使得曾国藩眼界大开,不由得色由心生,左顾右盼,目不能移。回到家,曾国藩就在《日记》中写道:“是日,目屡邪视”,“耻心尽丧”。

可是刚骂过自己不久,跑去一个朋友家赴宴,席间看到朋友的美姬,不由得又是“谐谑为虐,绝无闲检”,调戏了一番。

当然,《曾国藩日记》中所写的绝不止这两例。

曾国藩除了经常对自己同学、朋友的姬妾起意之外,还经常出入烟花之地,并且还为自己中意的青楼女子经常题写挽联。这……果然是曾剃头呀,辣手催花,花尽残呀。

他写给一名唤作大姑的青楼女子的挽联:“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

另外一幅送给春燕的:“未免有情,对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

其他的还有什么如意、马掌等等一大波烟花女子,那是枚不胜举。只能说,人长得帅,那就是人见人爱。

而曾国藩在湘军攻破南京城之后,为了在江南的一片焦土之上,重新振兴江南经济,于是“效管仲之设女闾”,大力发展青楼产业。文正公为了消除广大顾客的顾虑,以身作则,亲自前往示范。

曾国藩到了50多岁的时候,坚持要纳一名姓陈的女子为妾,而且无论如何劝说都无效。据说是曾国藩得了一种皮肤病,身上长出了如蛇鳞一样的东西,奇痒无比。就经别人介绍,认识了这名当时才19岁的女子陈氏。看来是这名小女子,挠痒痒挠的好,至于之前有没有其他女子帮曾国藩挠过痒痒,那就不知道了。

他的一名学生后来提着宝剑找到曾国藩,说你是圣人,以后要进文庙受文人世世代代朝拜的,你这么做是不行的,让我把那个女子杀了吧。结果曾国藩据理力争,还说他的学生也私养情人(说是他的学生考秀才时,把房东家女儿给泡了)。两个人吵了一架,然后陈氏很快被吓死了。

要说呢,曾国藩的戒色方法,绝对管用,只管放心大胆的使用,此方法绝对是人人适用,而且是一定会生效的,秘诀就在于“坚持”!

如果你使用了,坚持到三四十岁无效,那就到五六十岁。五六十岁时还没做到,说明你身体还很好么,那就继续坚持到七八十岁吧。啊,还没做到,可以的么,老当益壮,雄心不已呀,看好你,一百岁在向你招手。不过呢,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按照曾文正的方法,你一定会戒色成功,总有那么一天你可以做到的!相信我,绝不骗你。


奕天读历史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曾国藩出生于耕读之家,他的父亲曾麟书是一个教书先生。按理说教师的儿子应该很聪明,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发小是语文老师,他的儿子是文科状元。

但是曾国藩“与众不同”,他小时候就是一个“笨小孩”,有多笨?说出来你都不相信。

有一次吃过晚饭,曾国藩背诵老师留下的古诗词,刚好有个小偷潜入他家偷东西,看到曾国藩还没睡,于是就偷偷溜到了屏风后面藏了起来,打算等曾国藩睡觉后再动手。

曾国藩一直不停反复背诵,眼看着就要天亮了依然没背过,这时屏风后的小偷实在忍不住,转身走了出来。“一夜没睡也没背过,天底下还有这么笨的小孩”?小偷说完,把古诗词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

这件事说明曾国藩小时候并非天资聪明。

长大后的曾国藩会试考举人连考了三次,在他27岁时总算考上了,被道光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曾国藩仕途一帆风顺,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有道是“富贵思淫欲”;又云:“食色、性也”。男人有钱就变坏,富贵不易妻如锦衣夜行。然而作为“高官”的曾国藩则有另一番高论——“不为圣贤,则为禽兽。”

曾国藩果然成了历史上的圣人,那么,他是如何做到抑制心中的欲念呢?

一、其实他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写日记,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剿灭太平天国战役中,曾国藩始终没间断写日记。据说蒋介石后来得之真传,一生坚持写日记。

曾国藩坚持写自我检讨的日记。比如有一次他看到了一个美妇人,身姿窈窕,脸似芙蓉,曾国藩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当时欲念大动,其实是男人都会心动。到了晚上回家后,他把自己在日记狠狠骂了一顿,“曾国藩啊曾国藩,心动下一步就是行动,可耻!”



二、曾国藩刚为官时,每每有色欲冲动时,他就用替代方法压制欲念。比如他把美色诱惑的女人想像成一具腐烂爬满蛆虫的尸体,这种方法很起作用,升腾的欲念很快消失的无影无踪。

有时他还会把这些女人想像成自己的姐妹,对她们不恭就是禽兽行为。

三、有时候我觉得曾国藩像一个清教徒,清心寡欲,这一切得益于他的一些语录。比如他奴努力践行三立——立功、立德、立言。这三样他都实现了,功成名就;道德君子;著述立传。他就是“三立”完人。他用远大的目标和人生追求来抵御欲念的进攻。

他还是“三有”男人——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他的最高境界是“慎独”,他坚信「举头三尺有神灵,人在做天在看」,他爱护自己的名声如孔雀爱惜羽毛,如此想来,他又怎能去干些嫖妓的事情呢?



▲曾国藩语录

四、曾国藩用养生的办法克服男人好色的毛病。曾国藩有他的一套养生之道,乾隆的养生之道是清淡的饮食;纪晓岚的养生之道是大鱼大肉加“打炮”;而曾国藩的养生之道是节欲。

曾国藩认为“一滴精十滴血”,男人阳气久泄必衰。有时候他和老婆行房后都要写到日记中自责一番:“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当责罚,可耻、可恶、可恨!

想想看,连同老婆温存都这样“节制”,难道他会去拈花惹草“放任自流”?

结语: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他的行为,那些“小头指挥大头的男人”是“色”的俘虏,曾国藩是古今一完人,他克服好色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