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凌迟?

刘屹珺


说起汤若望被判凌迟之事,是发生在大清康熙年间,确切的说这是一件彻头彻脑的冤案。

汤若望在大明朝时就做过钦天监之职,并且帮助明朝铸造大炮,先后造出大炮20几门,在明朝与满清作战时发挥重要作用,但炮再多也挡不住明朝的覆灭。

1644年,满清进驻京城之后,摄政王多尔衮要求内城居民三天之内全部搬离,汤若望以明朝旧臣的身份给多尔衮上了一个折子,大致意思为“为了保护天文仪器、教堂以及珍贵的文献资料,请求可以允许继续留在原居住地。”多尔衮恩准了他的折子。

随后,汤若望被数次传召进宫,面见顺治皇帝与摄政王,汤若望将西洋学说和天文知识讲解给顺治和多尔衮,其后受到赏识。

顺治七年,汤若望在顺治的资助下,于宣武门天主教徒附近重新修建一个新教堂,并对利玛窦所建教堂重新进行修缮扩建。顺治钦佩其文化阅历,命其担任钦天监监正一职。

汤若望与顺治之间除了是君臣关系之外,还是朋友关系。顺治管汤若望叫“玛法”(满文为祖父、长者、尊者等意思)。顺治还曾多次亲自登门造访汤若望,可见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

但汤若望也得到了嫉妒,在顺治朝时,吴明烜等人就弹劾过汤若望。康熙登基后,吴明烜又联合杨光先等大臣联名弹劾汤若望,奏折上声称汤若望等人利用“邪说”蒙蔽皇帝,因此要求将其拿办治罪。

康熙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已经中风瘫痪的汤若望被康熙下旨会审,同时被打入大牢中的还有另外一些西洋传教士。西方传教士南怀仁为汤若望辩护,但没有用,一审判处汤若望死刑,后改判凌迟。

但就在判处汤若望的当日,京城突然发生地震,而后又出现彗星,因此百姓传言这是上天的警告。孝庄皇太后请来鳌拜等大臣商议,最终改变原判,将汤若望等无罪释放。但汉人大臣李祖白等钦天监大臣未能幸免,被斩首。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康熙历狱”。

自此后,回回历取代西洋历,但最终发现西洋历难以取代,在康熙八年,西洋历重新复用,由南怀仁担任监正,知道道光年间,钦天监的掌门人全部为西洋人。

再说汤若望被改判无罪释放之后的两个月就病死家中,享年七十五岁,因为顺治皇帝所赐墓地已经被没收,因此他的尸体没处安葬,最终葬在什么地方没有记录。汤若望历经大明和大清两个王朝,在华生活了四十多年,并未中国人制定了现代所沿用的“农历”,可谓是功高劳苦,可惜晚年不保,实在令人可惜。


大狮


汤若望虽被判了死刑,但并不是凌迟。因为北京地震,他和所有在皇家天文台、钦天监工作的西方人,都被特赦。获释1年后,他死在北京的寓所。他活了75岁,其中在中国呆了近50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将无数西方科学技术带给了中国。

汤若望原名约翰·贝尔,1592年出生在德国科隆,少年时就读于耶酥会创办的中学。因学习成绩优异,他又被推荐到罗马的耶酥创办的大学念书。他在罗马的大学学习了哲学、数学、天文学,并对天文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他于1610年加入耶酥会后,在修道院清修的同时,继续学习数学和天文学。随后,他进入罗马神学院。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也曾在这所学院读书。因此,学校的图书馆里,有不少关于利玛窦的资料。贝尔对利玛窦在远东传播神学和科学取得的成就,十分神往。

在罗马神学院,他听过伽利略等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演讲,这令他下决心系统研究天文学。在罗马神学院学习4年后,他顺利毕业,并当上了神父。1618年,他受耶酥会的派遣,和一群传教士登上一艘葡萄牙船,前往中国传教。

他们于第二年抵达澳门后,立即开始学习汉语、阅读中国经史哲学、了解中国社会习俗。正是在澳门,贝尔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汤若望。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他,直到他生命的结束。不久,正在编撰历书的礼部尚书徐光启,恰巧到了澳门。

经人介绍,徐光启认识了汤若望和几名同样受过良好教育、有深厚数学和天文学知识的传教士们。徐光启十分赏识这帮有中国名字会说中国话的洋人,于是邀请他们一起入京,一起编撰历书,即后来的《崇祯历书》。

徐光启的介绍,加上汤若望自己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月食,他很快得到崇祯皇帝的的喜爱,为他在中国传教大开方便之门。汤若望用了5年时间,在中国各地旅行,传教、建教堂。后来,他再由徐光启推荐,回北京在钦天监任职。

崇祯还通过他,购买西洋武器,也令他监制大炮。这使他有机会开设讲堂,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也对外翻译中国文化。因为与朝廷的关系,汤若望也成为耶酥会在中国传教最大的保护者和推动者。崇祯皇帝还专门赐给汤若望牌匾,令送往各地,如同汤若望的传教金牌。

明朝被推翻后,汤若望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他成为清顺治皇帝最信任的顾问之一,还兼任皇家天文台台长、钦天监主管。在汤若望的领导下,皇家天文台聘请了数十名西方科学家兼传教士。一时之间,中国信教和信科学之风日盛。

据不完全统计,汤若望在中国的头14年,就让50万中国人受洗加入了耶酥会,成为史上最成功的传教士。也因为如此,一些视西洋教为邪教的清廷官员,担心汤若望势力过大,于康熙3年上疏皇帝,要求惩治汤若望。

以汤若望为代表的西洋历法,与中国传统的历法,自然有诸多不合之处。上疏者指责汤若望,故意为已故皇室成员错算葬礼时间和地点,以此加害大清朝。汤若望和他在钦天监、天文台的传教士们,以及5名中国官员,一并被锁拿下狱、判处死刑。

但是,由于北京地震,汤若望和外国人全部获得赦免,5名中国人被维持原判执行了死刑。获释后的汤若望,年老多病,不再为朝廷所用。他住在他自己翻建的教堂里,著书整理笔记。死后3年,康熙皇帝为他平反,令其迁葬于利玛窦墓旁,并御赐祭文一篇。


世界真的很大


汤若望是德国天主教的传教士、神父、学者,自1619年抵达中国后,在中国生活47年之久。这期间汤若望历经明清两个朝代,成为了中国科技史、天主教传播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同时他也极大的增加了中西方的文化科技交流事业。



汤若望来到中国后,将自己整理的天文地理知识呈送给了大明朝廷,因此获得了朝廷的赏识。后来供职于明朝时期,还为明朝制作了20多门大炮,不过再多的大炮也没有挽救明朝的命运。

清朝入关后,汤若望向清廷进献了望远镜、浑天仪、地平晷等等,还准确的预测出了日食和月食的时间。因此也得到了清廷的赏识,成为了钦天监监正。



清初时期,多尔衮摄政,与孝庄和顺治帝的矛盾强烈。在双方的斗争中,汤若望选择站在了顺治的一边,并且经常利用自己的天文知识忽悠多尔衮。曾经多尔衮想为顺治母子在京城外建造一座宫殿,以此将他们驱逐皇宫。但汤若望上书,说最近天空星象紊乱,尤其多尔衮选择建造宫殿的方向,很可能是不祥的预兆,多尔衮因此放弃这一决定。

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掌权,所以对汤若望礼遇有加,甚至称呼汤若望为玛法(满语中为爷爷、尊长的意思)。后来京城爆发了天花,顺治染病期间,曾经询问汤若望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汤若望直言,只有得过天花的皇子才能即位,因此康熙成为了顺治的后继之君。



康熙即位时,汤若望已经在中国创造出了我们现在通用的农历,并且发展了十几万的天主教信徒。这件事让很多信奉其他宗教和儒家学说的人员嫉妒不已,最终在康熙三年,回回人杨光先在信奉萨满教的鳌拜支持下弹劾汤若望,其中有三条罪证;第一、污蔑汤若望密谋造反,第二、说汤若望的天文历法荒谬有误,第三、指责汤若望邪说惑众。

在杨光先的弹劾中,汤若望所制作的《时宪历》非常不准确,而且十分荒谬,正是因为汤若望为顺治第四子选择的下葬日期和地点不对,导致了顺治帝的驾崩。并且还抨击了汤若望的地圆说,内容说到如果大地真的是圆的,那么除中国之外,四旁的人如何站立,难道像壁虎一样趴在墙上吗?再者天下之水,高向低流,中国人生活地球之上,西洋人生活在地球之下,岂不是西洋人成为了鱼鳖?

看似荒谬的言论,却得到了鳌拜等人的支持,所以汤若望和一些信奉天主教,并且帮助汤若望研究历法的人被逮捕。在鳌拜的权威下,汤若望等人被判凌迟处死,其余汉人教徒被判处斩首示众。




汤若望被判入狱之时,已经72岁,并且因为脑溢血而半身不遂,入狱后一直由南怀仁照顾起居生活。在众人感觉到绝望的时候,京师发生了地震,而且有彗星划破天空,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太皇太后孝庄趁机下旨,特地宽恕了汤若望等人的罪行,但汉人教徒还是被鳌拜等人坚持处死。

杨光先弹劾汤若望后,被清廷任命为了钦天监监正,但其根本不懂天文历法,所以最终被罢免了官职。鳌拜倒台之后,经过众人的推算,时宪历确实优于旧历法,所以汤若望被平反,他们制作的历法也延用到了今天。


我是越关


汤若望是德国人,他的名字是到中国后自己取的,出典于《孟子》的“望道而未见之”,可见他对中国儒家文化研究之深。

汤若望1592年出生于德国科隆,16岁时入罗马德意志学院学习,学完了哲学、古典文学、数学、天文学等全部课程,20岁加入耶稣会,宣誓终生安贫、贞洁、服从于教会,并用4年的时间在罗马学院学习了神学,该学院的除宗教课程外,还包括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机械学、化学等科学科目,这里要说明一点,神学和科学并不予盾,科学诞生于神学,汤若望是一个掌握科学知识的神学家,他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于罗马学院,晋升为神父。



1618年,汤若望等22位神职人员在金尼阁的带领下,从里斯本启航东渡来中国传教,他们先在澳门潜心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伦理、民俗,得到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从而达到了传播其信仰的目的,这就是先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开创的“合儒超儒”的传教策略。

1623年,汤若望等人来到北京,带来了科学仪器和数理、天算书籍,成功地预测了10月8日出现的日食,次年9月又准确地预测了月食,从而得到了朝廷官员的赏识,1630年,汤若望以渊博的知识供职于钦天监,以其所学的化学、机械学方面的知识,为晚明铸造大炮,他的天主教也得以在宫中传播。

清军入关后,汤若望以其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识和技能受到清廷的保护,受命继续修正历法,清政府赐地在宣武门内重建教堂,汤若望在观象台担任台长,即钦天监监正,顺治帝亲政后,汤若望经常出入宫廷,对朝政也多有建言,顺治临终立嗣皇时曾征求他的意见,他认为康熙得过天花,己渡过了人生一劫,顺治采用了他的建议,果然康熙一生身体健康,子女众多,当了61年皇帝。

从1658年,汤若望受一品封典起,耶稣会传教士影响逐渐扩大,一时全国各地教徒大增,终于引起了冲突,1664年,朝廷钦天监官员杨光先上《请诛邪教状》书,经议政王会议,认定汤若望等钦天监官员有罪三条,1、潜谋造反,2、邪说惑众,3、历法荒谬。经清廷会审拘捕了汤若望,杜如预,李祖白、刘有泰等钦天监官员以及外省的传教士30多人,被判处凌迟处斩。由于当时京师接连发生了五天地震,再加上太皇太后力主开释,结果除李祖白等五位钦天监官员被处斩外,汤若望余下人员均遇赦。

这次以“历法之争”为名发生在康熙初年的“教案”,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科学认知的低下,还在固执地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洲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以汤若望编写的《天学传慨》一书来看,他们没有把欧洲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放在等同的位置来看,而是凌驾中国之上,其意就是欧洲人种优于中国人种,这种种族优等的思想难免会引起朝廷和士大夫的反感,但总的来说,还是要承认中国对科学的认知确实是落后了。

1666年,汤若望病逝于南堂寓所,亨年75岁。1669年,汤若望得到彻底昭雪。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十六日,清廷议政王大臣会议作出一桩判决:拟钦天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人皆凌迟处死。

判决中有一个人的名字显得尤为特殊,那就是著名的传教士汤若望。


汤若望这个名字是来华后改的,他本名为亚当.约翰,是个德国人,1619年(万历47年)7月15日,27岁的亚当与一批教友来到澳门传教,与当地居民水火不容,后来毛遂自荐称自己为火器专家,替明朝政府制造火炮,就改名为汤若望。

汤若望这个人比较会钻营,很快就成了个汉语通,他学习中国古老的天文历法和儒家哲学,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顺利入朝为官。

其实汤若望对于火炮技术也是个门外汉,他最大的兴趣还是天文与历法,他一直在观测天文,修正历法,并写了一百多卷的所谓的《西洋新法历书》。


明朝灭亡后他将这部书交给了清政府,在顺治七年,汤若望被委任为钦天监监正,成为掌管全国天文历法的最高官员。

汤若望在清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顺治年间尤为得到重用,经常出入宫廷,顺治皇帝临终册立皇太子,孝庄太后当时就找到了汤若望,提点他让玄烨继位,汤若望便建议顺治选一位得过天花的皇子继位,这才有了后来的康熙皇帝。

汤若望还曾经与几个人一同验证日食,因为他的结果比较准确而获胜,然而中西历法之争由来已久,在康熙三年的时候,同为钦天监的杨光先上书《请诛邪教状》,弹劾汤若望等人,称其在推演和硕荣亲王安葬日期时存在疏忽,而且编写的新历也有漏洞,次年以数条罪名判处汤若望等人凌迟处斩。

后来得到孝庄太皇太后的庇护、力保,加上京师发生大地震,康熙觉得有违天意就免除了汤若望的死刑,汤若望所制定的时宪历也遭到废止,复用大统旧术,直到康熙九年才又恢复使用时宪历。


经过这场斗争,新法终于战胜旧法,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也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又一位重要的对华友好的外籍人士。

康熙五年七月十五日(1666年8月15日)汤若望病逝,死后葬在利玛窦墓旁。


有好多人说中国传统的农历是汤若望发明的,那真是天大的笑话,汤若望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中国最早的传统农历叫夏历,相传在夏朝就已创立,其实现在使用的这部传统历法其根本规则是沿用汉代制定的汉历(太阳历),所以应该叫汉历,目前称为农历、阴历、古历、旧历等,属于一种阴阳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汤若望只是在古老的历法上加以修正,完善,总有那么一些人要否定中国传统的文化,很无语。




遗产君


笔者认为汤若望的一生有点像《圣经》里的保罗,一生都很神奇。另外,传教士汤若望是险些被凌迟处死,但是实际上是躲过了一劫。康熙帝将其平反昭雪,被称为“鞠躬尽瘁之臣子”。汤若望也堪称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桥梁。提问者问的是杨光先控告汤若望的案子。

汤若望算是在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做官做的很高的了。是中国钦天监的第一个洋监正,还当过太常寺少卿和光禄大夫。汤若望在中国生活了47年,从明末到康熙。因为汤若望精通天文历法,有过硬的本事,多尔衮恩准他“安居天主堂”,皇帝非常欣赏他,特别是福临,曾经赏他宣武门天主教堂,福临这么喜欢汤若望是有原因的,据说孝庄给福临介绍的那个皇后得了怪病,咋治都治不好,是汤若望祷告给治好了。估计那时候福临还没认识董鄂妃。另外宫里很多太监和宫女都跟着他信了教。

所谓树大招风,汤若望对天文的能力触犯了一些中国官员的利益。比如杨光先,笔者说说这个杨光先,杨光先这个人本事没多大,脾气特别大。他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宁可使中夏无历法,不能使中夏有洋人”。他对天主教特别的排斥。等到康熙年幼刚继位的时候,就告发汤若望谋反,当时鳌拜本来就不喜欢洋人。汤若望被下到监狱里,汤年过古稀,肢体偏瘫,久患痰厥,言语不清,打入刑部大牢,立即九链加身,只待凌迟处死。但是北京却突然发生了大地震,还是孝庄太皇太后下的旨意饶了汤,认为这是上天的警示。

杨光先他与汤若望争论的问题有很多,笔者认为很多真的是杨光先的错误,比如他反对汤若望删除紫气一说,中国古代迷信紫气东来,实际上它有时候一点也不准。第二地球是否为圆,杨光先就认为中国男儿顶天立地,怎么可能是圆的,他质问难道球上国土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人之脚心相对吗?这很明显示错误的。另外他极度的排斥天主教,认为是邪教,与中国的白莲教类似。

笔者之所以说汤若望和保罗很像,使徒行传有一节,监狱里发生了一场地震,保罗和西拉重新获得了自由。

我们应当客观的评价汤若望的贡献,翻译各种西学著作达40多种,里面有很多都是西方最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

喜欢请关注文史工作坊账号,每天学点精彩的文史知识。


文史工作坊


清朝汤若望案,实际上是开明派与顽固派的一场较量与冲突。汤若望冤案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顽固派认为: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



汤若望虽然是传教士,却也是一个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主持修编的历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但他在中国朝廷入职遭到了清朝顽固派的攻击,他们认为汤若望身为西洋人,非我族类,不可重用,叫嚷: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

第二,遭嫉恨形成历史上有名的“康熙历狱”。



汤若望向朝廷呈递了历书范本一册,有根有据地指出了旧历的七大谬误之处,并准确预测了8月1日的日食。汤若望所阐述的天学道理得到清廷的认可,朝廷决定采用汤依新编制的新历,定名为《时究历》,并在册面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颁行天下。这一切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嫉恨。

第三,汤若望曾是伽利略的学生,对中国科技多有贡献。



1644年7月,汤若望向清廷进呈了三件仪器:浑天星球一架,地平日晷一件,望远望镜一台。他还呈递了历书范本一册,并任命他为钦天监监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洋监正,开创了清朝任用耶稣会传教士掌管钦天监的将近二百年之久的传统。这同样遭到顽固派不满。

第四,汤若望冤案,把明末清初的天文科技人才杀戮殆尽。



康熙三年,杨光先串通鳌拜,以数条罪名判处汤若望等人凌迟处斩, 康熙三年九月二十六日,清廷“会审汤若望,以及钦天监官员,翌年三月十六日,廷议将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皆凌迟处死。



已故刘有庆子刘必远,贾良琦子贾文郁,宋可成子宋哲,李祖白子李实,汤若望义子潘尽孝俱斩立决。”汤若望由于北京发生大地震,孝庄太后力保,才勉强保住老命。

第五,汤若望逝世后得到康熙高度评价。



康熙五年汤若望逝于南堂,享年75岁。康熙八年9月,汤若望得到彻底昭雪,恢复“通玄教师”之名,康熙帝赐地重葬汤若望于利玛窦墓旁,御赐祭文一篇。



镌刻在汤若望墓碑的反面,从“鞠躬尽瘁,恤死报勤,国之盛典”等用词,足以见中国一代明君对这位来自万里之遥、莱茵河畔的德国传教士高度的评价和认同。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与清朝康熙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在顺治年间,汤若望力谏立康熙为储君,康熙也因此而做了大清的皇帝,结果康熙称帝期间却要剐了汤若望,这位当初被他极力推荐的皇帝除些要了他的命。同样是康熙皇帝,最终为他的案子平反,还为他御赐祭文。汤若望与康熙到底是前世的冤家,还是今生的对头?今天跟大家聊聊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凌迟,又因何而平反。

(利玛窦与汤若望)

天主教的传教士——汤若望

在宗教领域中,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教派就是天主教,由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带进中国。到了明朝末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紧随利玛窦的脚步也来到中国,他不但带来了宗教的宣传,还带来了西方科技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

一直以来,中国农历的历法都不能计算出日食或月食的时间,对很多天体运转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汤若望带着西方的天文历法研究成果来到中国后,通过对各种天体现象的运算,给日食和月食得出一个准确的时间,这让明朝的皇帝和官员都非常佩服,于是便安排他与当时的“历局”一起编写新的历法《崇祯历书》。

后来崇祯皇帝发现汤若望对火炮也有研究,但命令他设厂铸炮。这位德国传教士能耐确实不小,仅两年时间就做出了20门大炮。不过这些大炮都没有阻挡住明朝的灭亡,崇祯煤山上吊后,清朝代替了明朝,所有的政府工作都由清政府接手了。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对汤若望不怎么看好,几次想把他驱逐回国,但汤若望一心只想留在中国,他把自己会的东西都展现给多尔衮看,比如望远镜、浑天仪、地平晷等等,还给多尔衮推算出准确的日食和月食时间,这让多尔衮刮目相看了,于是便准许他继续留下来修正历法,而且还受到清政府的保护。

(汤若望与他的浑天仪)

汤若望与康熙的种种渊源

汤若望在清朝受到了很高的待遇,就连顺治皇帝都尊称他为“玛法”,甚至在顺治帝病危之时还召见汤若望,希望他在选储君方面给予意见。汤若望当时提出应该立康熙为储君,因为那时候整个清朝都被天花病毒所困扰,而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并且已经康复,体内产生了永久的抗体,可以保证康熙一辈子不会再得天花病。顺治采纳了汤若望的意见,康熙也因此而登上皇位。

汤若望在朝中虽然受到重视,但他传播的始终是外教,对于中国本土道教和当时盛行的佛教来说,简直水火不相容。

康熙二年,汤若望出版了一本名为《天学传概》的书,里面记载了西方的创世学说,这与中国本土的学说完全是格格不入。当时的钦天监杨光先马上就抓住这个把柄,向皇帝上奏折说汤若望宣传的是邪教,必须取缔。当时康熙年幼,主要朝事还是由鳌拜和其他几个辅佐大臣在打理。鳌拜也赞成杨光先的说法,于是汤若望就被押入大牢,判了凌迟处死。

(汤若望与火炮)

也许是上天不想让这位德国传教士受此重刑,就在汤若望等待行刑期间,北京城连续几天都发生地震,甚至还有传闻说在汤若望入狱期间天空出现了慧星。彗星在古代被称为“扫把星”,每次出现都会带来不祥之兆。于是皇帝决定大赦天下,汤若望才免于一死。三年后汤若望病逝,享年75岁,又过三年康熙皇帝为汤若望一案平反,并且恢复了他的“通玄教师”称谓,还为他御赐了祭文。

汤若望在中国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为中国的天文历法、火炮铸造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他参与修订的新历法一直被延用至今。至于他与康熙皇帝之间的种种恩怨,最终也算是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水煮汗青


汤若望是一位德国传教士,他于1623年来到北京,历经明、清两朝,崇祯、顺治、康熙三帝,直到1666年去世,在中国生活了长达47年。汤若望还是一位学者,对历法修订和火炮制造方面造诣颇深,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就是汤若望在前人沿用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而成的。可以说汤若望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一定贡献。汤若望在顺治朝备受恩宠,曾获赐一品封典。但为何盛极一时的汤若望在康熙四年的时候又被判处凌迟,差一点丢了性命呢?



在明崇祯年间,由礼部尚书徐光启举荐,汤若望任职钦天监,从事天文历法工作,并在宫中传播天主教。后又筹办火炮厂,为明朝铸造了20门大炮。

清军入京后,由于历朝对天文历法都极为重视,汤若望这类技术型人才并未受到冲击,汉臣范文程、摄政王多尔衮对他都极为看重。特别是在顺治元年进行的一次日食预测中,汤若望的西洋新法计算结果分秒不差,而大统历和回回历都有所偏差,从而说服多尔衮将新历颁行天下。随后汤若望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

汤若望是一名传教士,在天文历法方面的突出业绩,也使得他的传教活动进展顺利。顺治七年的时候,清政府专门在宣武门内拨出一块地皮重建天主教堂。此时,在钦天监工作的传教士多达五十多人。

顺治亲政后,汤若望圣眷更隆。顺治对汤若望深为倚重,顺治内外朝政经常问计于汤若望。甚至在立储问题上,顺治也是在汤若望的建议下,选择了曾经得过天花而病愈的玄烨。一时间,汤若望成了顺治身边的大红人。

顺治十五年的时候,汤若望受封一品,声望进一步提高,他的教徒队伍也进一步壮大,发展到了十几万人。本来中西历法之争,就从未停止过。随着教徒队伍的激增,矛盾也更加激化。

顺治十六年的时候,吴明煊就上书顺治皇帝弹劾汤若望历法计算错误,结果被顺治以诬告的罪名治罪,差点性命不保。可顺治去世后,汤若望失去了靠山,再次成为排外者打击的对象。

康熙初年,杨光先上书朝廷弹劾汤若望谋反、宣扬邪说、历法荒谬。特别指出,顺治帝的儿子荣亲王的葬期不吉利,从而导致两年后其生母董鄂妃病逝,百余天后,顺治皇帝也驾崩。而葬期正是汤若望等人选择的。随后,刑部对此案做出判决:汤若望等钦天监官员被判凌迟处死。


或许汤若望命不该绝。判决后,京城出现怪异天象:先是出现彗星,几天之后又发生地震。这在封建的古代看来,是上天对朝廷不当做法的一种惩诫。于是,汤若望的死罪被免除。但此时汤若望已病患缠身,最终在康熙五年(1666年)在京身故。

康熙亲政后,汤若望案被昭雪。而汤若望案的始作俑者杨光先在汤若望入狱后,被提拔为钦天监监正,其实他对天文历法一窍不通。康熙亲政后,他就落马了,南怀仁就任钦天监监正。不久,杨光先作为鳌拜的党羽被判处死刑,后被康熙赦免,死在回乡的路上。

汤若望案虽然表面上是历法之争,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较量。杨光先们盲目排外的做法,使日后的清廷付出沉重的代价。


岁月是一条河流


汤若望:清军入关后,汤若望投归清朝,被任命为清朝第一任钦天监监正(天文历法局局长),仍然不理会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的理论,继续坚持太阳率领八行星绕地球,地球大、太阳小[3]。1644年清兵占领北京,需要颁布新的历法,汤若望的“西洋新法历书”获得颁行,为《时宪历》。汤若望深得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十二年(1655年)受封为通政使,晋一品,封赠三代。顺治皇帝死后,小皇帝康熙登基。辅政大臣鳌拜反对西洋学说,康熙三年(1664年)发生“历狱”,汤若望被判凌迟死刑。康熙四年(1665年),京师地震,免死羁狱,获孝庄太皇太后特旨释放。康熙五年七月十五(1666年8月15日)病故。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给汤若望平反。

..........................................................................

杨光先:杨光先祖籍浙江余姚,出自泗门双桥杨氏,早年受荫官为新安所千户。崇祯十年(1637年),将卫所千户位让与其弟杨光弼,以布衣身份抬棺死劾大学士温体仁和给事中陈启新,遭廷杖后流放辽东。不久,温体仁倒台,杨光先得以赦免回乡。

清兵入关之后,顺治帝任用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为第一任钦天监监正,南怀仁为其助理。他们依照天主教教廷理论及西洋天文学制定新历法,主张地圆说,太阳绕地球运转,地球大、太阳小,杨光先对此表示怀疑,批评西洋历法误以顺治十八年闰十月为闰七月。后因天主教徒李祖白的著作《天学传概》提出中华文化西来说,引发杨光先对天主教的强烈反感,写《摘谬论》、《辟邪论》等文章加以驳斥,并屡次上疏称汤若望等妄言惑众、意图谋反,必须将天主教信徒“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他表示:“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康熙帝即位后,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沙哈等四大顾命大臣执政,颇重视杨光先的意见,交由礼、吏二部会审。康熙四年(1665年),议政王等定谳,判决汤若望处决(后在孝庄皇太后斡旋下未执行),南怀仁流放;钦天监中与传教士合作的中国官员如李祖白等亦处死,史称“康熙历狱。”

历狱后,杨光先被任命为钦天监监副,但他自知天文学学识远远不足,于是上疏请辞。结果清廷非但驳回他的辞呈,反将其提升为钦天监监正。杨光先屡辞不获,只得将自己的著作编辑整理为《不得已》一书,以旧说制约汤若望。接着引荐吴明烜为钦天监监副,由其负责推算,复用元、明的授时历法。杨光先在其《不得已》中反驳地圆说,“果大地如圆球,则四旁与在下国土洼处之海水,不知何故得以不倾?试问若望,彼教好奇,曾见有圆水、壁立之水,浮于上而不下滴之水否?”若真如西人所言,那么“四旁与在下之国居于水中,则西洋皆为鱼鳖,而若望不得为人矣。”

康熙五年(1666年)春,杨光先疏言十二月中气不应,须访求通晓古代候气法之人。康熙七年(1668年),杨复疏言尚未找到能候气者,并称自己患风痹,未能董理。至此清廷发现杨光先无法胜任,复用南怀仁以非官方身份治理历法。次年,南怀仁疏劾杨光先、吴明烜在历法推算上的种种舛误,经众臣检验,证实南怀仁所言皆应验,杨光先所言皆不应验,清廷决定康熙九年历采用南怀仁之推算。南怀仁复指控杨光先当年依附鳌拜,援引吴明烜诬告汤若望谋叛,致使李祖白等无辜被戮。结果杨光先被判决处斩,康熙帝以其年老赦免之,罢官还乡,死于途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