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睢县一中找魂——睢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睢县一中找魂——睢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迎接睢中建校80周年,给睢中学子留住历史、留住记亿,让睢中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兴”起来,不断的向外界彰显睢中历史文化的影响力。特提出“一歌一图一像一碑二园”的校园文化工程建议。

一歌——校歌

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大意可以是:“大河之南,豫州东,洋洋梁宋睢州拱,中原文化一脉承;民族危难,吾校生,漫漫旅途指路灯,誓与中华共荣”(笔者对诗歌、作曲一窍不通)。

一图——睢中迁徙地图

迁徙地图是展示睢中文脉的重要形式。从扶沟(理学肇始)、项城(袁氏家族)、开封(中原首府)到睢州(最后的洛学),随着社会战乱,睢中一路迁徙,融进了各地文脉,揉进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睢县一中找魂——睢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像——朱纪章塑像

朱纪章先生是北大“五四”爱国运动领袖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在扶沟任豫东游击区教育专员,兼扶沟、周口、槐店3所联中校长,后来还创建睢中前身之一的豫东中学,朱纪章先生是睢中的开创者。

一碑——洛学正脉碑

洛学有“宋兴伊洛,元大苏门”之说,意思是北宋时,洛学兴起于伊洛地区(今洛阳),元朝时,光大于苏门山(今河南辉县)。明清,洛学可谓衍于睢水,以睢州为中心出现了王廷相、鲁邦彦、吕坤、汤斌、田兰芳、窦克勤和张伯行等理学名家,并有洛学书院,直至清末仍影响很大。老睢中便建于洛学书院附近,延续着洛学文脉。目前,岳麓书院藏有“道南正脉”匾,休宁中学藏有“斯文正脉”匾,睢中应立“洛学正脉”匾额或石碑。

为睢县一中找魂——睢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睢县一中找魂——睢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二园——睢学园和游睢园

睢学园是睢县历代名人文化展示园,打造成现代版的乡贤祠,地点可选在汤斌亭附近。将睢县的父子状元、兄弟三进士、祖孙三代翰林于此展示出来,以时尚化、符号化、现代化和艺术化的形式展示。同时将锦襄书院、绘川书院、道存书院和洛学书院及其名师也以符号化的形式展示出来,体现睢中的一脉相承。

为睢县一中找魂——睢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睢县一中找魂——睢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游睢园是游历睢县的历代名人展示园,地点选在苏轼亭附近。曹丕为皇帝时期,陈琳的《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中记载:“游睢涣者,学藻缋之彩”, 杜甫有“藻绘忆游睢”的诗句,“游睢”指游宦至睢水之地。历史上,孔子(临危不惧、斯文在兹)、司马相如(蓼堤)、苏轼(中山洞庭二赋)、陈与义(襄邑道中)和孔尚任(过睢州)等曾游历睢州。

为睢县一中找魂——睢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