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龙虾刑警》与韩国版《极限职业》到底差在哪里?为何口碑差异这么大?

小生青年


这两部电影我都看了,先看的中国的《龙虾刑警》,又看的《极限职业》,谈谈我的看法吧。

这两部电影的剧本,其实都源于韩国编剧文忠日的作品,《龙虾刑警》更早一点出现,但却让后辈《极限职业》给打败,这是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尺度问题:

大家都知道,韩国的很多电影,常常让大家大呼过瘾,源于电影的大尺度,打斗场面的血腥,刀光剑影,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感非常的强烈;而我们国内的电影,其实也可以做到韩国电影那样直击人心的真实感,但是限于过审,我们国内的电影人也想去做,却被一个无形的绳子给阉割。


演员问题:

中国的《龙虾刑警》演员配置可以说是强大,王千源,袁姗姗,刘桦,周游,周云鹏等人,特邀嘉宾是沈腾,这个可以说是豪华的阵容,取得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以不到七千万的票房惨败收场,让人有点惊讶。怎么说也得上亿呀,可事实就是这么打脸,实力派王千源,百亿影帝沈腾也救不了《龙虾刑警》。

究其根源,这些人没有捏合成一个整体,你王千源演的再好,也只是桌上的一道菜,拉不动全局。每个演员之间,有点各自为政的意思,想要强行搞笑,但却不得要领。


韩国的《极限职业》,给我最大的感觉,演员表情越严肃,观众就越想笑,本来想监视犯罪份子,谁知为了掩护开的炸鸡店,让警员的好手艺给“害了”,顾客盈门,大家赚的坛满钵满,一时间大家的身份是警员还是店员,大家都有点分不清。


《极限职业》鹏哥我最熟悉的是申河均(他主演的《风风风》贼好看,哈哈),柳承龙,李东辉,李荷妮,陈善奎这些人,我都不熟悉,但是他们的表现,却给人入木三分之感。

演员相互之间,更默契,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要干什么!


导演问题:这个锅你还得背啊

《龙虾刑警》的导演是李昕芸,她是张元导演的女朋友,电影给我的感觉是,导演根本就驾驭不了这部电影,整个电影框架松散,演员不在线,给我的感觉,隔着一层纱,朦朦胧胧的,又像是没有捅破的窗户纸,观众们只能雾里看花,有点不过瘾。


《极限职业》的导演李炳宪,依托于韩国成熟的电影工业,他把电影驾驭的很不错,能把人员全部捏合,剧情节奏把握的行云流水也不为过。音乐,光线也都把握的还不错。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极限职业》成为韩国的历代电影票房冠军,就是证明。


其实,其实简单的来比较《龙虾刑警》跟《极限职业》稍显不公平,因为大家不在一个起跑线,但是如果不比较,我们又会被韩国的电影越拉越远。

韩国的电影,刻画的人性,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的电影工业成熟度,其实是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的电影人,不光要学好莱坞,还要学下近邻韩国日本,师夷长技以制夷,才是根本目的。


我是大鹏哥,喜欢就关注我!


济州府大鹏哥


一样的剧本却排出了口碑与票房大相径庭的两部电影,这次中韩影坛的“同題作文”竞技,我们的《龙虾刑警》明显落了下风,和人家《极限职业》相比,角色没有立起来,故事没有活起来,气氛没有造出来,实在暴露了国产警匪商业电影的创作短板。

首先,《极限职业》结构更加合理,细节填充丰盈。和《龙虾刑警》里男主角带领的监控小组,在警队内部的处境着墨稀疏不同,这部韩国的同题电影用不小的篇幅,描写了他们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的窝囊窘境,和男主角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的悲催。这些情节对于观众跟角色建立感情纽带,产生情绪共鸣,起到了非常有效和迅捷的作用。

而反观《龙虾刑警》对人物故事发生之前的处境未做铺垫渲染,导致男主角和组员们的表现突兀夸张,给人一种用力过猛行为过火的的印象。影帝王千源的表演很卖力气,但是观众却迟迟难以入戏。

其二,和王千源外向型动作幅度较大的表演风格不同,韩国男主演则内敛隐忍了许多,比较自然非常生活化。当然,这只是表演风格不同,两位演员的水准都在伯仲之间。

只是王千源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位特立独行“痞子”警察,意在搭配影片的娱乐风格。而后者则更像是一位经历风霜人到中年又不甘成为咸鱼的废柴大叔,人情味更重一些,和故事也更合拍。两相比较,还是韩国这位大叔讨喜。

其三,组员群戏部分其实不相上下,只是韩国女演员比我们的袁姗姗颜值气质稍稍好了一点。初次拉开差距的就是人家的商业手法娱乐套路比我们玩的溜。喜剧手法娴熟,自然流畅又结合了人物性格,确实比《龙虾刑警》高出了那么一丢丢。

最后要说的是,《极限职业》虽然各方面比《龙虾刑警》表现优秀,但是整体而言也只是类型片里的中等水准。格局和内涵都很有限,视觉和娱乐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远远称不上经典之作。

至于它能在韩国疯狂大卖,你可以想想《煎饼侠》不也在我国票房超10亿吗?票房这玩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外因和运气成分也很重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