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低调园林 和珅纪晓岚多次下榻 被誉“乾隆行宫”却少有人知


位于苏州木渎古镇山塘街上的虹饮山房,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二处明代园林联袂而成。虽然面积在苏州园林中不算最大,历史也不是最悠久,但其造园的方法、园内的文物古迹,以及流传的一个个传奇故事,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虹饮山房背靠灵岩山,门前一条香溪流过,“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于其它园林,故而深得乾隆皇帝的青睐。当年乾隆六巡江南,都是在此弃舟登岸,游园品茗,行吟作乐,虹饮山房也被誉为“民间行宫”。当年乾隆登岸的御码头至今仍保存完好。

与一般江南园林不同的是,虹饮山房既具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规整,同时又兼具江南园林的细腻。园内池塘栽满荷花,夏季时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由于其建筑密度相比一般江南园林要低许多,不易藏匿刺客,这也成为乾隆选择此处作为行宫的原因之一。


虹饮山房的园主徐士元是一位落第秀才,他不慕功名,唯好读书饮酒,经常与朋友们交盏痛饮,据说此园的“虹饮”二字,也是由此而得名。此外,徐士元也十分孝敬双亲,为消老人之闲,他还在园内搭起戏台,逢年过节都会请戏班子为老人家唱戏。

据说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都要在此与徐士元品茶、下棋、看戏。戏台正对面摆放的一把千年金丝楠木制成的龙椅,就是乾隆当年的御座。由于园林面积不大,除随乾隆一起下江南的刘墉、和珅、纪晓岚等大臣之外,当地的四、五品官员只能站在戏台前的广场上陪看戏。

每天直到夜色降临,乾隆才依依不舍沿着门前的山塘街回灵岩山行宫休息。而刘墉、和珅、纪晓岚等随行大臣们就下榻于虹饮山房。清代著名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的刘墉还为园主徐士元馈赠过墨宝,现在厅堂内悬挂的“程四子箴”匾额就出自刘墉的手笔。


虹饮山房还拥有中国唯一的圣旨博物馆和科举制度收藏馆。馆内展示了清代10位皇帝的20道圣旨真迹,以及清代科考的各类“执照”、“试题”、“考卷”、“夹带”等真迹,弥足珍贵。苏州地区自古人文荟萃,仅乾隆年间就出了九位状元,成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宫廷用品馆内还展示了明清两代的龙袍官服、花翎顶戴、龙辇,满汉全席,以及清代状元书写的匾额等遗迹遗物,让人大开眼界。由于虹饮山房距苏州市区较远,游客稀少,正是游玩赏景的绝好去处,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