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经典电影你还记得几个?

歪哥电影集


说心里话,小时候的经典电影我基本都记得……

本人九三年生人,小时候家庭条件中等,父母每天都早八晚六的上班,我都是自己在家呆着,久而久之就开始租电影光盘。

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周星驰系列,从《大话西游》两部曲,到《逃学威龙》三部曲,再到最后星爷自己导演的《少林足球》,尽管很多情节看不太懂,只能跟着傻笑,但至今记忆犹新,以至于长大了还时不时的翻出来看看。


然后就是《乌龙院》系列!

现在想想,达叔除了和星爷合作最经典之外,和释小龙、郝劭文组成的三人组也是相当搞笑啊!

可惜……岁月不饶人啊,这三位如今都变了样了。

前几年有一部《新乌龙院》……说出来都是泪!


还有一个系列,基本上所有中国人都看过了:《黄飞鸿》!

当时感觉BGM一起,李连杰就无敌了!简直和乔帮主是一样的存在!


还有几部也是李连杰主演的!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等这个电影的第二部我特么等了20年!

《新少林五祖》,里面的打斗又狠又帅。

另外,李连杰的演技是真好,洪熙官和黄飞鸿完全是两种人,居然都被他演活了!


最后,千万不能忘的:赌片系列!

《赌神》、《赌侠》、《赌圣》等等……

当时看了之后光学洗牌就学了一个月!

估计九零后的电影回忆应该都是这些吧?


评影人


看来都是同行啊,我也发经典影视片段,不过小时候的电影,很多只有只字片语的记忆,或者说只是某一幅画面。

小时候在农村乡下生活,没有电视,只有收音机。那时候经常来听评书,听歌曲,后来买了单放机,在集市上买影视歌曲磁带听。小时候的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那时候能看个电影已经觉得很幸福很快乐了,小时候电影都是露天影院和卷片放映机,用铁杆搭起白布做屏幕,两边挂着两个大的喇叭,这是这种简陋的设备给我童年增加了无限的乐趣。

那时候的电影放映机都是用胶片,一部电影通常就是九十分钟左右,当然更长的电影那时候比较少。一般一部电影,都是带着一盒胶卷,大概有三卷到四卷的样子,那种铁盒子,外面写着电影名字。

小时候的记忆很深刻的东西基本能记忆几十年或者更长。我在印象中最早看到的就是武侠电影了,印象深刻的有《鹰爪铁布衫》《无敌鸳鸯腿》《夜走鬼城》《大刀王五》《神龙剑侠吕四娘》《大醉侠》《血祭黄沙镇》《复仇大世界》《猛虎闯关》《仁者无敌》《少林童子功》《智勇和尚》《武松》《武当》《武林志》《血滴子秘史》《血滴子》等等。

在大一些的时候基本就是记忆很详细了,就是八九十年代经典的武侠了,像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周星驰的电影,还有《刀剑笑》《黑侠》《新少林五祖》《方世玉》《和平饭店》《新龙门客栈》《新仙鹤神针》《天山童姥》等等。

小时候的电影总是让人印象深刻,那时候一个电影,也都被反复看了很多遍,有时候,街里放映一场电影,有两个到三个影片,我们那里一般都是一个新电影,一个搭配的老电影。所以很多影片看了不下十遍,记忆中总是很深刻。


细雨红茶


记得第一次看电影应该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放的电影《地道战》

后来家里买了个vcd,带来个碟片是《少林小子》李连杰演的是三龙哥

后来就到处找碟片看

《少林足球》那时候喜欢上了星爷的电影。

《灵幻先生》这还是去转亲戚家的时候看的。

《人蛇大战》忘记是谁演的了

《快餐车》买了个盗版的,但是笑了一个多小时!


爱德华郭梓谨


记忆比较深得电视剧有西游记和武林外传。

西游记只认准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我我老爸超级爱看西游记,甚至去买了碟片一集一集的去慢慢放能放个几十遍。以至于我不知道看过多少遍,闭着眼睛都能描述其中的剧情,从我记事起到二十来岁,伴我成长的一部经典。武林外传这个就不用多说,相信是每个人童年的回忆,自从在同福客栈遇见你边学会了排山倒海,葵花点穴手,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最喜欢老白,简直句句都是经典。


影象大厅


小时候看过的经典电影有很多,到现在为止记忆犹新的有

1. 《虎口脱险》 这部电影太搞笑了。每过一段时间就想看一看。

2. 《少林寺》 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看过一遍,这辈子就忘不了了。估计看过不下十几遍了吧。

3. 动画片《天鹅湖》 动画片里的最爱,尤其是两只小松鼠玛格丽达和汉斯,一出来就想笑😄😄

4. 《富贵逼人》 香港喜剧片里看的最多的就是这个系列了。太逗了。过几分钟就笑一次。不开心的时候总得看看。

5. 《尼罗河上的惨案》 上译的配音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不看电影光听配音都行。

6. 《大篷车》特别爱听里面的歌曲,实在太好听了。








经典怀旧影视


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整个村里都没电,照明用的是煤油灯,所以那时带“电”的东西除了手电筒外,我们知道的少之又少。电影是我们接触的第二个带“电”的新鲜事物,用的是柴油的发电机,放映的地点一般是在学校的操场上,它给小时候的我们带去了欢乐。那时只要看到乡里的放影队来我们村,小伙伴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搬凳子,目的非常的单纯——抢前排,晚上电影开演后小伙伴们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着,目不转睛地看着,放映换带期间,结伴跑出去对着墙头尿尿,现在回想起来,都忍俊不止。不知道看此文章的同龄人,有没有同样的感受。细数下来,小时候看过的电影虽然不多,但都很经典。

1、地道战

这部电影是以教学片的形式讲述了1942年冀中平原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地道战,配合我主力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业绩。

2、地雷战

《地雷战》是一部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影片取材于山东海阳县人民群众用自制的土炸药制造地雷抗击日寇的故事。

3、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白洋淀,少年张嘎为奶奶报仇,参加八路军的故事。

4、雷锋

影片描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要发扬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冰山上的来客

1951年夏,新疆萨里尔山口牧民纳乌茹孜从外地娶来一个冒名古兰丹姆的新娘子,新娘子的来到,勾起解放军哨所新战士阿米尔的一段辛酸回忆。

6、闪闪的红星

该影片讲述了红军长征离开后的江西苏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7、妈妈再爱我一次

记得小伙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哭得一塌糊涂。影片讲述了林志强寻求母亲,母子相认大团圆。


影视随风


最早的电影记忆是很小的时候,我们院子里有一位当兵退伍的年轻人一边拿着一挺机关枪保养(那时候全民皆兵,他退伍回来任民兵连长,管理着枪支),一边讲着新看的电影,讲得相当精彩,不过我当时并不知道电影名字,记得最清楚的是主人公叫杜丘。后来根据主人公的名字才弄清楚了电影是日本的《追捕》,由高仓健主演。

小时候农村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也没谁听说过电视,一般家里有个收音机那已经很稀奇了。唯一给人以娱乐新奇的东西只有电影。没有电影院,哪家有喜事了就放两场电影,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跑过来看,人群攘攘,热闹非凡。干一天农活回来,只要听说哪里放电影,再苦再累不管多远都要去看。乡里不象现在有电话,有时可能某个人一句玩笑话说哪里哪里放电影了都会当真的,而可能跑了一个晚上还没看到电影。

那时看过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漂亮的女主演(七仙女由严凤英主演),舒缓而悠美的黄梅戏唱腔,大胆而神奇的想象,欢悲离合的传奇故事令人喜泣交加,让人受到强烈的艺术薰淘。

电影是黑白的,但在那个时代完全不影响我们对电影的狂热。同样类型的还有越剧版电影《追鱼》,也让人为美好的爱情而泪崩。

当然战争片也是我们喜欢的。《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小兵张嘎》、《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等等。八十年代的电影已经是在百花齐放的状态,喜剧片、谍战片、功夫片等等,《喜盈门》、《黑三角》、《少林寺》,都是让人记忆深刻,久久难以忘怀,每当电影主题旋律响起,都会激动不已。这个时候的电影已经色彩丰富,情景逼真,人物的表情更加丰富多彩,不象早期电影人物造型单调,表情呆板。

当然电影院也在不断涌现出来,学校有时候组织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也有每周让电影放映队到学校放映的。那时候的乡镇电影院非常简陋,有用木板支起做为座位,也有用条石支好做为座位的,但丝毫不影响人们对电影的衷爱。

外国电影后来看过南斯拉夫的《桥》,美国的《超人》,超人在当时来说非常震撼,特别是绕着地球飞的时候,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一直想看看日本电影《追捕》,但很遗憾这么多年却还没看过。

现在很少去影院看电影,偶尔去感受一下氛围,对现在影院的豪华大气、设施的先进,确实感觉到另外一种不同的境界,又有不同于它时它地的艺术感染。



阆人侃农事


小时候看的经典电影还记得的有-长城电影公司1962年出品的《三笑》、凤凰影业公司1975年出品的《屈原》、凤凰影业公司1975年出品的《马陵道》、长城电影公司1980年出品的《白发魔女传》、凤凰影业公司出品、夏梦、高远主演的《抢新郎》、凤凰影业公司出品的《我来也》、凤凰影业公司出品的《欢天喜地对亲家》、长城电影公司出品的《云海玉弓缘》、长城电影公司出品的《侠骨丹心》、凤凰影业公司出品的《碧水寒山夺命金》、长城电影公司出品的《皇帝出京》。《胭脂》、《精变》、《笔中情》、《华陀与曹操》、《张衡》、《李冰》、《毕昇》、《杜十娘》、《八仙的传说》、《乔老爷上轿》、《满意不满意》、《女理发师》、《大李老李和小李》、《毛脚女婿》、《他俩和她俩》、《庐山恋》、《御马外传》、《车水马龙》、《好事多磨》、《月亮湾的风波》、《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回头一笑》、《清水店》、《开枪为他送行》、《石榴花》、《快乐的单身汉》、《邮缘》、《雅马哈鱼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飞来的女婿》、《飞来的仙鹤》、《烦恼的喜事》、《街上流行红裙子》、《大桥下面》、《姑娘今年二十八》、《女大学生宿舍》、《少年犯》《丈夫的秘密》、《小小得月楼》、《女局长的男朋友》、《取长补短》、《风流局长》。少林寺、少林寺弟子、忍无可忍、少林小子、岳家小将、木棉袈裟、自古英雄出少年、新方世玉、南拳王、八百罗汉、杨家将、浪子燕青、太极神功、少林俗家弟子、南北少林、绝处逢生、少林童子功、阮氏三雄、鹰爪铁布衫、黄河大侠、新方世玉续集。大上海1937、过江龙、西安杀戮、江湖奇兵、西行平妖、神通。


杰迷庄挺


我本人是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的人,在我们小时候电影对于农村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交通不发达,一般来说放电影不是天天可以看的,一年也就可以看几次,并且都是深更半夜要跑好远好远的路去看,一张电影票是何其珍贵。面对科技发达的今天,在各大平台去搜索以前的老电影很多都搜不到了,下面我就把我小时候看过的电影进行一个回忆,并对里面的故事情节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与点评: 《黄河大侠》(是由张鑫炎、张子恩执导,靳德茂、淳于珊珊、于承惠主演的电影。该片于1988年6月9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这是一部比张艺谋《英雄》、《黄金甲》,冯小刚《夜宴》好一万倍的电影。如果一个人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就等于没有看过武侠片。黄河。英雄。中原。乱世。黄河大侠在波涛汹涌的历史中独行,一路坎坷一路顽强,他的身影是那样地孤独,而又是那样地悲怆。那些小人,为达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在他身影下的衬托下显得那样地卑微和丑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平民英雄,一个被老百姓在苦难压迫的困境中虚构出的一个理想人物,他集中了人性的优秀品格和美好性情。他孤独,但是他勇敢。他敢作敢当,疾恶如仇,杀恶人唯恐不尽。虽然他的眼睛瞎了,看不见面前的一切,然而任何邪恶的东西都躲不过他的眼睛。黑白的色彩在他眼里是如此分明,仿佛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黑与白。而他,却夹在黑白之间,拼命抵挡着黑对白的侵袭。《地道战》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有一天,可恶、令人憎恶的 鬼子来到了一个村子里,无情地抓了居住在这里的所有村民,只有一位老师、麦包及麦包爷爷和其他几位孩子顺利逃脱。躲在了麦包家里的地道,在这种险恶的地方,鬼子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他们。但他们还要想尽一切办法营救生命难保的村民们,随后就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搞笑的地道战。《天仙配》:古老的中华民族,流传着许多百转回肠、可歌可泣的神话传说,天仙配即是其中一个经典的故事。不知何年何月,名叫董永的小伙子为了埋葬去世的父亲,情愿卖身为仆,筹措殓资。他仁厚诚实,是万千穷苦众生的一员。谁曾想,这样一个普通的男儿竟然引起偶然来人间游玩的七仙女的主意。七仙女无法再忍受天庭的清冷,而董永的品质又让她心生爱慕。看似意外的偶遇,成就了一段影响至今的传奇姻缘。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羡煞世人,但是他们的爱情毕竟不能为天庭所容。《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42年5月,敌酋岗村宁次组织数万日伪军对我冀中平原展开大扫荡。为掩护主力撤退,阎志刚(令欣 饰)带人留下坚持斗争。遭敌夹击后分散突围,阎在战斗中受伤,被抗属李大娘(陈立中 饰)和儿媳凤霞(李雪红 饰)救回家中养伤。敌联队长(严寄洲 饰)得知村里藏着八路,叫嚣要活捉阎志刚。养好伤后阎志刚滋生大意,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特务跟踪,给我方造成损失,阎自责不已。冀中人民发明的地道战,让狂妄的敌人吃尽了苦头。一次,敌人纠结兵力到刘家营村抢粮,配合县大队的战斗任务交给了阎志刚,他和区小队、县大队分三面包围了抢粮的敌人,并将计就计拨掉了敌人的据点《白毛女》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的杨各庄,恶霸地主黄世仁为非作歹,鱼肉乡民,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他看中了佃户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于是想出诡计给杨白劳下套。老人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却被逼着还清本利,不然就要签下卖身契拿女儿抵债。在北风呼啸的寒冷除夕夜,家家户户迎新团员之际,可怜的杨白劳喝下了卤水自杀。悲伤的喜儿被抓到黄世仁的家中,遭受惨无人道的凌辱。不甘受辱的喜儿最终从魔窟中逃脱,她躲到山里靠吃娘娘庙的贡果为生,最终因长期缺乏营养而变成了一个传说中的白发仙姑。在万恶的旧社会,人就是如此被逼成了鬼。.......经典老片子太多太多我也不能一一列举,有机会为大家提供一些。


富哥追剧



本人86年生人,小时候条件匮乏,喜欢看的经典影片只有港剧和红色革命电影,都是从有限的几个电视台中和露天电影中第一次看到的。年代比较久远,当时看过的有很多,但能记起来的绝对算是经典。

能想起来的露天电影中,《新龙门客栈》,《赌神》、《新少林五祖》、《旋风小子》、《冬天里的一把火》。

后来上了初中,学校每星期组织看电影,能记得的有《背起爸爸上学》、《一个都不能少》、《女警神威》、《洪湖赤卫队》、《地道战》、《地雷战》。

再后来就是录像厅时代了:
周星驰系列《逃学威龙》、《赌圣》、《唐伯虎点秋香》、《算死草》、《审死官》、《食神》、《少林足球》等;
成龙系列:《红番区》、《A计划》、《飞鹰计划》、《醉拳2》、《城市猎人》、《笑拳怪招》、《尖峰时刻》等;
李连杰系列:《精武英雄》、《黄飞鸿》系列,《中南海保镖》、《黑侠》、《给爸爸的信》、《方世玉》等
周润发系列:《英雄本色》、《喋血双雄》。
还有《开心鬼》系列、《古惑仔》系列、金庸武侠系列等


国外的影片,小时候看的少,有印象的只有《泰坦尼克号》。好多经典的好莱坞电影都是网络发展起来后,在电脑前看的,在这就不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