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高塘街道的傳統手藝虎頭鞋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

在堅守和傳承被遺忘的東西

雙眼圓睜,目光如炬露霸氣

勢如雷霆,額上大王顯威風

雖然色彩斑斕,但這可不是猛虎

這是憨態可掬的虎頭鞋

作為我國傳統的手工藝品之一

虎頭鞋是一種為兒童設計的鞋子

因鞋頭呈虎頭模樣,故稱虎頭鞋

在華州區高塘街道看見老婆婆親手繡制的一雙雙虎頭鞋,千層底,驚歎那一雙雙佈滿老繭的靈巧的雙手!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虎頭鞋製作過程

打袼褙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袼褙是做虎頭鞋必備的一種原材料,鞋底和鞋幫都是用它做成的。首先在桌子或茶几上擺一塊木板,木板要求平整、無裂縫,然後在木板上鋪一層紙,再把一層層碎布用麵粉做的漿糊粘在一起,碎布貼得要平整,將貼好的碎布放在通風處晾乾,揭下來就成了袼褙。

剪樣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在袼褙上剪出需要的鞋底,鞋底一般需要三四層的袼褙,就要剪六八塊鞋樣,把三四層疊在一起鞋底就有了厚度。

納花、包邊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疊好袼褙,會在做內底的一面先鋪一層純色的軟布,再納花。選線要選擇與鞋底顏色反差明顯,但還要搭配協調的綵線,綵線一般是由多股細線擰在一起的粗線。如果鞋底比較厚,納鞋底時還時常會用到針錐,針錐扎孔、大針引線,拉線、緊繩。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線花的形狀各地有各地的不同,有斜排列、十字花、菱形,以及能夠想象出的各種圖案。例如江南一帶的九孔圖,就寄予了長輩對兒孫聰明伶俐的期盼。

包邊條也有講究,剪包邊條的時候要沿著布紋成45度角,斜著剪,否則布條較窄,容易脫線。包邊時要順著鞋底的走向,均勻而平滑的將布條包在鞋底四周,兩側布條所留寬窄一致。

繡虎臉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繡虎臉先從虎鼻子開始繡起,而後是眉毛、眼睛、嘴巴、牙齒,還有那個大大的“王”字。最後還要用金色的絲線勾一下邊,這樣整個虎臉就更漂亮了。虎臉是整個虎頭鞋最能出彩的地方,幾縷彩色的絲線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張生氣勃勃的虎臉:雪白的壽桃鼻,黑洞洞的老虎眼,粉嘟嘟的蓮花臉。

做鞋幫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鞋幫面兒多為綢緞,或紅或綠,顏色鮮豔;鞋幫裡子則選擇棉布,柔軟舒適,顏色淡雅。鞋幫正面可以繡上各色裝飾花樣,可繡五毒蟲,也可繡花鳥。

上鞋幫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剪下繡好的虎臉,剪成與鞋幫前半部分相同的形狀,爾後結合包邊把虎臉上到鞋幫上。上鞋幫時,先從前端虎臉處開始,針腳扎得要勻,線繩拽得要緊。上鞋幫需要針錐、麻繩和大針相互配合,針錐扎孔、大針引線,拉線、緊繩一氣呵成。

上好虎臉後還有一道工序就是掩鞋口。掩鞋口其實就是把鞋幫上留作鞋口的地方,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包邊處理,使鞋看起來整潔、美觀、大方。

扎虎鬚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虎鬚是用彩色毛線做成的。選擇與虎頭鞋顏色協調的毛線,取大約有六七根的一小綹,在手指上繞幾圈,剪斷後紮在虎嘴的兩側,並修整成絨球狀。霎時,這虎頭鞋就又多了些靈氣。

華州區高塘街道的手工虎頭鞋

扎 好虎鬚,一雙既威風又賣萌的虎頭鞋就在指尖誕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