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千歲丘天然湖泊為珍禽營造“小環境”

千歲丘位於豐城市西南邊緣,海拔987米,十處天然湖泊如同十顆閃光明珠點綴其中。千歲丘生態環境良好,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四季氣候宜人,天然湖泊四周的森林為眾多野生珍禽異獸營造出清幽安寧的“小環境”。


豐城千歲丘天然湖泊為珍禽營造“小環境”


▲千歲丘環境優美,生態良好。

豐城市境內風光秀麗、層巒疊嶂、森林茂密,自然造化在這裡留下了豐厚的地質遺產。千歲丘位於豐城市西南邊緣,儘管相比與它連成一體的玉華山,它顯得有些名不見經傳,但它獨有的自然風貌也是別有一番風味。進入豐城市荷湖鄉,向前遙望,便可見青山逶迤、翠峰連綿,一座險峻的獨柱峰拔地而起,在霧氣中如夢如幻,宛若仙境,那便是千歲丘。

豐城樟樹兩市的天然界線

最初名為湖田

千歲丘位於江西省豐城市西南部,是豐城、樟樹兩市的天然界線,其主峰海拔987米,周圍有玉華山、昇華山、昭明山等數座海拔在千米左右的山峰,遠望如玉屏環矗,巍然屹立。

記者一行人爬石崖、觀異景,其樂無窮。在千歲丘的峭壁之上,一棵大樹橫躺在壁間,懸空處樹幹忽而朝上,如同一隻金雞細頸昂頭,朝天啼曉。樹根部又“伸”出一棵細長的小樹,像金雞的尾巴一樣,高高翹起。

一行人好不容易登上千歲丘,極目遠眺,便能將豐城市的風光盡收眼底。當地導遊馮藝媚告訴記者,千歲丘原本名為湖田,因為這裡的湖田又小又多,後改稱千四丘。到了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官至禮部尚書的豐城名人李孟去世後葬在此地,因民間尊稱其為千歲,與“千四”諧音,故又將千四丘改為千歲丘。

十處天然湖泊

如同山間明珠

荷湖鄉村民王克傑向記者介紹稱,千歲丘中分佈著十處天然湖泊,所以有“清涼世界”之譽。儘管海拔不算高,但山頂與地面還是存在高度差,山頂形成的湖泊年代已久,被當地人稱為“天池”。這十處天然湖泊分別是中湖、大湖、夾湖、底湖、西安湖、沃湯湖、月形彎湖、包西窩湖、巖腦頂湖、千歲丘湖,總面積近千畝。

環顧這些湖泊四周,是茂密的森林。這些森林不僅可以減弱噪音、淨化空氣、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風害,更能有效地調節周邊“小氣候”,為棲息於此的動物營造清幽安寧的“小環境”。據悉,當地居民在這些湖泊的周圍還常發現白鷺等鳥類棲息覓食,之前還曾發現野生娃娃魚、獼猴、麋鹿等珍稀動物出沒。

據瞭解,千歲丘的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四季氣候宜人,是一處得天獨厚的養生避暑勝地。

高山草甸

“野”性十足

“山中的湖泊風光固然好看,但山頂還有更加令來往遊人嘖嘖稱奇的北國草原風光。”馮藝媚說。千歲丘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這片高山草原,連綿起伏,碧綠如毯,面積多達萬畝。儘管這裡的高山草甸無法與武功山的高山草甸相媲美,但也有著自己的特點,那就是“野”性。這裡的草甸沒有經過任何人工規劃和修飾,奇花異草應有盡有。

千歲丘上這片氣質獨特的高山草原,以其無限美好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眾多遊人前往。據經常帶領驢友登山的張天介紹,站在高山草原上舉目四眺,可見遠處山巒疊翠,還可晨瞻旭日東昇之壯觀,暮看晚霞鋪天之絢麗。

除了草原風光,這裡還有成片的天然“盆景”帶,低矮的灌木沿著山巒起伏分佈,更加凸顯了這片廣袤的大草原。驢友黃志根讚道:“這裡是江西的香格里拉,是澹泊靜謐的空間,是深沉寧靜的家園,是人、牛、山、水共同勾勒的和諧畫卷。”

雲霧瞬息萬變

景色如畫

<strong>

千歲丘身處群山之中,其四周山脈均有千米高,就像四面不透風的牆壁把它嚴嚴實實地圍住一樣,故而時常出現雲霧奇景。千歲丘的雲霧瞬息萬變,景色如畫。雲霧時而瀰漫山谷,或濃或淡,若隱若現,猶如虛無縹緲的幻景。早晚岫雲彩霧,午後雲簇籠罩,如綢似緞。

在冬寒晴朗之夜,從山腰中冉冉升起的雲霧猶如輕紗,在空中曼舞。山中雲霧景象變化之快令人難以捉摸,往往在一天裡能看到多重不同的景觀,一會兒雲霧翻騰,一會兒又云開霧散。尤其是在早晨,日出東方,雲霞燦爛,幻化成煙。

其實,站在千歲丘的最高處看雲海、彩霞別有一番情趣。有時正當人們興致勃勃地在觀看山下風光時,霎那間,薄薄的白霧便從山谷中緩緩升起,越來越濃,轉而變成白絮,再變成雲煙湧上來,完全遮擋住了遊人的視線。


豐城千歲丘天然湖泊為珍禽營造“小環境”


▲豐城市交通示意圖

編後語

今年已經是“江西風景獨好”大型新聞公益活動開展的第三個年頭。如今,這項活動的足跡已遍佈大半個江西。活動開展期間,有不少讀者致電本報詢問活動何時能走進他們的家鄉。

近期,記者一行人應讀者邀約,在春寒料峭中從南昌驅車60多公里,來到了“中國生態硒谷”豐城,品了富硒茶,嚐了富硒米;在導遊的引領下走進了位於豐城市東南部的白馬寨,瞭解了一棟棟古宅積澱下來的歷史底蘊,領略了古村中“歪門斜道”的獨特設計;再由東至西,感受了龍光書院800多年曆史文化浸潤後的書香氣息,遊覽了“奇石博物館”玉華山的奇石異景,呼吸了千歲丘無比澄淨的清新空氣……彷彿踏上了一段穿越之旅。


在本期採寫過程中,記者深切地感受到了豐城市相關文化部門和當地讀者的熱情。在此由衷地感謝豐城市委宣傳部、豐城市旅遊局以及當地熱心群眾的大力支持。

寥寥數篇報道,僅是對豐城眾多美景與人文的管窺蠡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