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孩子学习好是孩子聪明家长养的好,学习不好是老师没教好,你怎么看?

不是天方夜谈


净捡好的说,这句话要补完整来。

前半句:孩子学习好,孩子聪明家长养的好老师也教的不赖。

后半句:孩子学习不好,老师没教好家长也没养好,孩子也不够努力。

孩子学习好,智商应该是平均水平及以上。家长也不会太差,至少思想正确,关心孩子。老师也是有苦劳的,且不说贡献多大,让孩子自学考试成绩估计不会更高。再者,如果一个老师不负责任,工作上不认真,这学生学习能很好?一个学风很差的班级学习成绩最好的都不及学风好的班级的十几名。这不反过来证明学生成绩好老师也是有点功劳的。

学生学习差,原因也是多样的。的确有因为老师教得不好导致的,但并不代表全部是。实际有很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导致的。

所以,这话没说全,或者是有意针对老师说的。


钠镁铝老师


前半句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学习好,必然与家长的养育分不开。但也有天生聪明勤奋好学的孩子,即使你不管他,他照样能给你拿出好成绩。当然在大的范畴内,还是家长尽心尽力,培养出的孩子成绩要比不管不问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成绩强的多。

但是孩子的成绩不只是在家就能解决的,家长不光在家要养好,老师在学校的教也是发挥作用的。

至于孩子学习不好就把责任归于老师没教好就完全不对了。

一方面孩子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老师在学校使再大的力,孩子的心就是不往上面使,这肯定不会出好成绩。

另一方面孩子就是笨,这个当然与遗传因素有关。可勤能补拙也在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主要肯在学习上下力气。成绩也不会太差劲。当然这里就需要老师与家长的鼓励与支持。如果孩子背个课文背十遍还记不住,老师说算了算了你就是笨,跟老师说你比上一遍背的内容又增加了不少了,继续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行。这当然势必会养育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孩子的学习态度。

最后就是家长的配合,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学习的良好习惯,老师在学校布置个作业需要家长配合,一类家长家长爱答不理的,另一类家长却是相当重视,试想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更看重哪类家长的孩子。

所以,孩子的成绩不仅需要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教育,孩子的自我教育也与成绩密切相关。



妇好


作为一个教了30年的小学数学老师,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由摇头笑了,很真实,这确实是我们老师面对的境况:那些好学生,包括其家长,有不少都不认为有老师的功劳;而那些学习差的孩子的家长,却大多认为孩子学习差与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平日里,每当说到这个话题,看到有些同事忿忿不平的神色,我总是淡淡说出我的观点:我们既不必居功,也不必揽错,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好,领不领情,领多大的情,那是人家家长的心意。

有的同事说:“那些好学生,如果没有我们的赞赏、激励和关注,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起好强心,促使他们形成良性循环,就算他聪明也不见得能这么优秀。”我倒说:“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看着那些好学的眼睛,我们会不由得喜欢;听着那些条理清晰的表达,我们会不由得赞赏;迎着那些求知的目光,我们一定会愿意帮他们拨开迷雾。既是我们心甘情愿的,又何必居功。”

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在一、二年级时,学习挺好的,就上了三年级换了某某老师后,学习成绩就下降了。”我倒想告诉这类家长:“你所谓的好,有可能只是那一张试卷的成绩。低年级的知识简单,就算出点错家长有时也不重视,殊不知那些积攒下来的小漏洞终有一日变成大窟窿。到了某一阶段暴露了,只不过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哪里是换了某个老师的问题。”既然是这样,作为老师,我们在自己的范围内已经尽力而为的话,又何必揽错?问心无愧即可!

与其抱怨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倒不如更尽一分心在孩子身上,只愿多年以后,挥手告别讲台时,能对自己说一句:“今生我问心无愧!”

您赞同我的观点吗?赞同的话,点个赞再走吧!


一缕阳光am


大家好,我是义哥说教育,一个从事教育研究与管理20年的博士。

对于孩子学习好坏是谁的责任的问题,这个问题较为复杂。如果说孩子学习好就是家长的成绩,学习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这种说法过于武断,那么孩子的学习到底受什么影响呢?我觉得最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遗传

这个绝对是家长的责任。孩子遗传是开展学习的基础,遗传基因好坏确实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这就包含了遗传的好与坏,如果遗传的好,孩子聪明,确实是家长的成绩。但是,如果遗传的不好,家长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家长应该对于遗传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第二,环境

环境主要指的是孩子的家庭环境,特别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比如小学阶段。此时,孩子对于外界的接触较少。一般家庭都管得比较严,孩子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的杰出不多。因此,环境主要是家庭能否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以及家长本身的行为影响。比如说,现在一些家长每天抱着手机玩,却总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这之间本身就有矛盾,孩子看着父母玩游戏,自己很难专心学习。这种环境就不适应孩子的学习。

第三,教育

也就是学校教育,学校能够提供给孩子的是系统的知识。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是系统的、有计划地。正常的孩子只要根据学校的安排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是能够跟得上的。但是,由于孩子个性多样化。虽然我们经常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但是这种情况是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说的。就是说,如果教师真正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能够一对一教学,我想大部分的学生是能够学好的。但是现在大部分实行的都是班级授课。老师面对大量的学生,说实话,要做到因材施教,,确实非常困难。

第四,个人主观能动性,

孩子能否在学校学习好,除了遗传、家庭、学校教育,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简单说就是孩子是否自己愿意学习。如果孩子主观能动性不发挥出来,其他各方的因素几乎都是零。也就说老师你讲的再好,学生自己不听、不想,不动手。学习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总之,孩子学习好坏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不能简单的将因素归结为家庭和教育,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不是唯一的两个方面。所以我们的问题是要激发起孩子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他有了主观能动性,不管是在任何的家庭条件下,在任何的学校里面,他都有可能学习成绩非常的好。


义哥说教育


有这种看法的人自私、自傲、偏见,不客观、有失公允!

诚然,成绩好与孩子的先智和良好的家教是分不开的,但否认和怪罪学校老师所起的关键因素,实乃孤家寡人之见!我不赞成!

因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家庭是第一的粗犷的原始的提供场所,学校老师是全面的有目标性的正规引领者,有形社会与无形网络是无法避让的利害兼具的外来氛围。一个孩子在这四个方面的合力冲击之下,是好是坏皆由自身本能取舍。

比如一个人身在旷野,突临狂风暴雨,是赶紧想法躲避无恙还是慌乱无措遭罪,这就考验这个人是否具有灵活机智和果断行动。很显然具备避险能力就安然无恙,否则就成一只落汤鸡。

请问:这个避险能力是父母传的吗?这个罪受是学校老师没教吗?

同理,孩子的成绩优劣谁能予以公判呢?优是家长的功劳吗?劣是学校老师的过吗?










手机用户桂承银


当然不是。

孩子,家长,老师三个都很重要。

1.孩子

孩子不愿意学习,非常抗拒,不听课,不写作业,什么家长和老师都没用。

2.家长

家长要提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孩子回家,家里都是看电视,打麻将,打牌的声音。

那么真的只有天资聪颖,勤奋苦学的孩子才能取得好成绩了。

孩子都是爱玩的,没有天生意志力就很强的孩子,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督促了。

孩子成绩退步的时候,家长能及时发现,及时补救。


3.老师

老师真的是重中之重。

同一个孩子在不同老师教导下,可能截然不同。

好的老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再难的学科,老师也能讲的趣味盎然,把孩子带进去。

好的老师根据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的需要夸奖,有的需要批评,有的需要激励。

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一个难以忘怀的老师,非常感激的老师。

所以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一生受益。




周南筠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孩子成绩的好与坏都是由多种原因组成的,不能把优秀成绩归结为某一方,也不能把孩子的过错归结于某一方。

我们在这里不谈孩子小学的成绩,只谈孩子初中的成绩。因为孩子在小学成绩的好与坏,我们已经谈得太多了。如果对此有兴趣的家长,我可以在以后的文章里专门与你探讨向你请教孩子小学成绩好与坏的原因和结果。初中孩子成绩的好与坏是与家长密不可分的,但同时又与学校老师用心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的学习成绩基本上都是在打基础阶段。但孩子到初中以后,由于过于复杂的课程体系,这时候孩子成绩的好与坏应由三个方面组合而定的:一方面是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另一个方面是你孩子自身的努力、勤奋的结果;最后一个方面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父母和家长能否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的优雅的环境和适合你孩子智力开发的合理空间。同时做家长的你能不能在孩子于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与孩子融为一体,与孩子共同的解决你孩子在学习中所遇到的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所以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能简单的、机械的把孩子考试成绩的好与坏归结于老师或学校,如果机械的把孩子考不好成绩的结果推给老师或学校的话,那么这是对学校老师辛苦教育和辛勤奉献结果的否定。如果把孩子在学习中考得好的成绩归功于家长的话,那么也抹杀了学校老师的丰功伟绩。我们不用看别的,我们只拿衡水中学与毛坦中学举个例子。做家长的你能把孩子在学习中考出的好的成绩归结于你吗?众所周知,在衡水中学与毛坦中学中,孩子们在这里接受的不仅仅是军事化的管理,而且是全托式的教育方式。孩子成绩的好与坏都是与学校和老师辛勤培育和心血付出的多少划等号的,如果衡水和毛坦中学的老师不是这样的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在历年的高考中取得技压群芳的成绩,取得高人一等的成绩,取得令人羡慕的优良结果。大家可以比一比,一个中学在高考中被清华北大的录取率是否能与你一个省的清华北大录取率划上等号,甚至清华北大录取率超过了你一个省的录取率。那么我们就可以问一问,你孩子成绩的好与坏归于学校吗?还是归结于家长呢?

在这里,我劝一劝,无论你的孩子读几年级,都不要忽略学校老师的辛勤教育和付出心血的对你孩子的爱护。你孩子能在考试中取得这样或那样的好成绩,归根结底是你孩子努力的结果,也是你孩子老师辛勤奉献的结果。但同时,也不能排除是做家长的你给你的孩子付出心血的结果。所以说,无论你孩子成绩的好与坏,我们都应该用客观的理念,实事求是的去分析这一结果,而不是机械的抱着好的结果或坏的结果用指令性的语言分配给学校或归功于家长。如果我们这样去做的话,那是永远搞不清,也分不清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结果到底是归功于学校还是家长呢?这里,我们请家长慎重的考虑这些问题,不要夸大自己的教育成果,更不能忽略老师和学校的专业的教育成果。因为你的孩子不仅要在学校完成小学的功课,而且要在学校完成中学的功课。在初中功课完成以后,必须要接受高中的教育和学习。通过这十几年的努力,你的孩子在高考中才能一考获名、一考得中,才能完成你十几年的心愿。

所以说,家长要尊重学校老师的教育成果。家长在尊重老师教育成果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做家长的自身的作用。鼓励你的孩子、培养你的孩子好好的去听老师的话,好好的去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吧!


用户水大鱼大


老师说:“如果家庭不配合,学校再怎么努力也不起作用”。

家长说:“送到学校给专业的老师,有很大的期望,教不好老师当然有责任。”

学习好不好,和学校、家庭都有关系。如果解读为对方原因,不管哪方言辞,都有逃避责任的嫌疑。



下面我说有个电影,一起来思考!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由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执导。这是有关教育的一部电影,我建议大家去看一看,真的很感人,很智慧。

电影是关于一个不被看好的8岁的孩子,和一位帅气十足又智慧美术老师的故事。

所有人,包括孩子的父母、邻居、老师,伙伴,都给这个孩子贴标签。不爱学习、爱打架、写字难看等,他变成一个不被认可或者“失败的孩子”。无奈,被送到寄宿学校,出现更为严重的自闭式行为,与外界无互动。

这个时候,我们观众、男孩的父母亲以及老师都很迷茫,有种无计可施之感。

唯有美术老师发现,孩子字母反着写的,得出孩子患阅读障碍症。

其实,大家都只看结果,被孩子行为表象迷惑。学习差劲第一层大力否定,紧接着孩子出现行为顽劣二重打击。没有人诊断孩子的问题出在哪?也没有人认真的、清晰的、深入的观察和帮助孩子。

后来,美术老师发现,用独特的方法给予男孩“治疗”支持。让孩子康复,并在绘画艺术找到自信。



由此,孩子的任何行为问题,诊断很重要,以后才能因材施教。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责任的问题,是谁能发现问题。

家校协作两个点:

一、彼此相信

父母要有一个意识,孩子聪明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先天或者家庭教育。也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成绩、发展。因为,一样的老师,一群学生,学习各方面总有不同。

老师也要认识到,孩子学习过程有很多因素影响,并非只有家庭。

家校彼此信任多沟通,去了解孩子学习、习惯、注意力、与同学交往等。齐心协力,积极合作。



二、合作互补

彼此信任和沟通后,家校调整策略,先反思教育者自身问题。有没有言行过激,方法不对等问题。

策略讨论:

如,上课注意力集中问题。教师要适当反思教学趣味和吸引力,积极性调动和学生互动的改进。

如,家庭学习习惯,磨蹭、粗心问题,家长注意态度平和,不急功近利。刚开始,兴趣积极性更重要,要多多调动。

所以,老师提升教学方法,家庭培养学习习惯,既有合作又有互补,孩子才会进步。


心草侃教育


我做过六年的数学老师,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我都教过。我可以帮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的读书成绩到底跟什么有关系?

重要的字我说三遍,天赋!天赋!天赋! 而小孩子的天赋来源于父母。

就像身高一样,一般来说,父母身高都很高,子女的身高一般都不会矮。那么读书也是一样,如果父母是学霸,子女绝对不会差,在现在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重点学校和一般的学校对学生成绩影响差别不大。很多家长喜欢花大价钱选重点学校、选名师,这都是在交智商税。

因为现在小学毕业考试试卷非常简单,体现不出来学生之间的天赋差别。

而奥数因为难度大,能拉开学生之间智力的差距,所以只有争取有好的生源才能保证毕业成绩,这已经是所有校长和老师之间的共识,所以尽管教育局一而再再而三的发文件禁止进行奥数相关测试,但是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通过学习奥数能否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呢?

重要的结论说三遍,不能!不能!不能!

学生的学习天赋,通过学奥数是改变不了的,奥数仅仅只相当于测试的作用。

很多家长送学生去学奥数,相当于很多家长天天给学生量身高一样,对身高是没有帮助的。


鹏程健康


001孩子学习离不开家庭教育。成天抱着手机的家长,又怎么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呢?

002聪明,是优势,但多成为劣势。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往往都很聪明,但“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踏实、不扎实!

003名师高徒,不无道理。但是真正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更多的还是自身优秀,更多的靠自身不懈努力。老师只是引路人、点灯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