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乡镇中学的高中部被撤销了?

安徽吴良喜


为什么有些乡镇中学的高中部被撤销了?

我县农村中学33所。几年前,农村中学办有高中部的有8所,现仅剩2所。今年召开的县教育工作例会上明确表示,在未来五年内,逐渐撤销乡镇中学高中部。甚至建校60年以上的学校都选择了撤销高中部。


要撤销,肯定有其原因。个人分析有以下主要原因:

一是乡镇中学高中部的师资力量。

乡镇中学高中部留不住高素质高能力教师人才。人往高处走,优秀人才到哪儿都吃香,自然容易调离,大多也选择调高。

乡镇中学高中部的中坚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很少有专业专职教师。甚至大部分是初中教师经过一定量的学习进修后指派去教高中,能力略显吃力。

二是乡镇中学高中部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随着人的经济改善,绝大部分家长十分重视教育。期待孩子能接受更好更多的教育。稍有能力者,都选择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毕竟好学校更有可能把孩子培养的更好。

三是适龄学生总数的下降。

随着生育高峰期的下滑,特别是孩子的养育投资增大,人们逐渐自发选择优生优良。以我所在学校为例,6年前在校学生数1600+,到今天只有一千零几十。

四是人口迁移加重学生减少。

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大多选择搬家,农村搬到镇上,镇上往县上往市上搬。

五是大势所趋。

随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经济面的发展,乡下人口越来越少。再加上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的拓宽,农民工大量进入各类城市务工,很多选择把孩子带到务工地就读,最后选择定居。


总之,削减农村乡镇高中部,应该是大势所趋。师资不是最好留不住学生,学生家庭的搬迁差少了生源。


醉z清q风f


农村乡镇的高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已经陆续撤销,合并。特别是最近一些年,乡镇的高中撤销的更多,目前,各个乡镇已经基本没有高中了。

说到乡镇高中的撤并,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

第一,由于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新生儿童大幅度降低,这个时候出生的儿童,到九十年代左右正好是高中。这就导致高中生源不足。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这也导致农村的高中生源进一步流失。同时也就形成了当时所谓的寄读生或叫做借读生。当时的政策是寄读生或借读生,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但不管怎样,高中阶段是在城里读完的。

第三,随着乡镇高中的生源减少,原来高中的师资力量就有了剩余。这时水平比较高的教师,自然就会转移到城市里去。如此一来,乡镇的高中教育质量有所下降,自然又导致部分学生寻求到城市就读。实际上,到二零零几年的时候,乡镇高中就已经很难维持了。

第四,教师和学生的流失,造成了乡镇高中的规模缩小,至使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学校的教育经费,教学器材有效利用率普遍低下。

总的看来,乡镇的高中撤并,是大势所趋,目前还没有什么改变的迹象。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乡镇高中逐渐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铁肩担道义啊


我在教育部门工作,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取消乡镇高中的趋势,将高中往城区集中。这项举措无论是对教育、对学生都是有利的。

我国的高中教育普及率将是越来越高的,很多省份都提出要普及12年教育。因此各地在取消乡镇高中的同时,会在城市增扩建高中学校,因而并不会导致高中学位总数减少。为什么说取消乡镇高中对教育、对学生均有利呢?

由于乡镇高中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初中毕业生宁可选择差点的城市高中,也不愿读农村高中,导致农村高中招生比较困难,生源质量差,并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乡镇高中很难留住优秀的师资人才,人往高处走,往往有点关系或本事的老师都想方设法会往城市里调动。

以笔者所在地为例,我所在市2012年以前有多所农村高中,各高中实力非常不均衡,部分农村高中办学规模小、水平低,而只有一所农村高中还享有一定的盛誉,每年招生1千多人,升学率也相对较被认可。但2012年以后,形势急剧变化,先是撤并农村高中(仅保留1所实力较强的),市内大规模新建、扩建了多所高中,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多年后,唯一的农村高中也陷入生存困境,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招生难度越来越大,每年被网上录取到该校的学生,都有大批人放弃入学,而升学率方面一本数由几年前的平均十几人趋向于零,二本率也远远低于其它高中,形成了恶性循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物都是城市聚集的,高中教育向城市集中,并没有增加孩子进入高中学校的难度,还有利于促进各高中均衡发展。当然,在高中教育没有完全普及,仍然有一部分初中毕业的孩子无法进入高中就读,这种情况下建议孩子可以考虑走中职的途径。目前中职毕业的孩子升学途径也已很完善,通过对口招生可以很容易实现升专科甚至本科大学的梦想。


风云枭雄11


撤销应该有两个原因。

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什么会被撤销,肯定还是自身出问题了,简单来说就是乡镇留不住人才,人往高处走,一些优秀的教师不会满足在乡镇的生活,毕竟居住舒适度、收入、交际圈、医疗卫生等等和市区县城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现象不只是在高中,乡镇小学初中的优秀教师也大多选择更进一步。师资力量的薄弱对高中影响最大,涉及到升学问题,成绩越差,学生越少,老师越少,如此恶性循环。

第二,学生流失了,没学生慢慢的就撤销了,特别是高中,高中生已经接近成年了,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了,所以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小学初中年龄小,不舍得出外学习,到了高中就放心的出去了,高中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家长也舍得花钱让孩子去一些知名学校,导致了乡镇学校的生源到了高中爆发出很大的问题,一些乡镇高中可能一届就招了两三个学生,长此以往,乡镇高中取消就接连出现,小学初中涉及到义务教育,所以哪怕生源不到也得硬撑着。

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必须正视城市和农村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这个差距在近些年基本上不会改变,最好的学校一定在城市,最好的老师也一定在城市,最好的学生也一定在城市,所以,很多农村的家长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因为这是他们的希望。


白开水


第一,为了房地产。

第二,好象所有高中都集中在县城,师资力量力量到最后同属城区,好象上了县城高中都能考上大学似的。学生还是同样的学生,老师也还是同县内的老师(撤并后的老师不可能去乡下种田吧),说到底就只不过是新建学校而已,换汤不换药,然并卵。

第三,决策者跟风,还是为了房地产,扩大县城规模,多卖地房地产先行,增加Gdp。多少县城工业几乎等于零,就靠学校带动房地产。


面对现实137185159


乡镇初中取消了。每个村的小学合并了。十不存一!!!省下了经费,支援了国家建设。


qzuser9499489


农民都进城务工了,孩子也随父母到城里读书了,谁还回农村。


日新月异430


现在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稍微条件好点的都把孩子接到城里上学了,人往高处走,村里的学校一个越来越少


15619309510


初中也是没有学生


大洋微笑


明摆的逼着农民进城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