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火災著火點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發生森林火災,已造成31人遇難。4月5日,當地森林公安局確認大火為雷擊火,著火點是一棵雲南松。

但令人揪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來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專家李曉景稱,評估發現,涼山火災倖存消防員存在一定程度的急性應激反應

“這是正常的。專家們初步制定了為期一年的規劃,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援助。”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後怕、閃回、睡眠障礙

在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的學習室,李曉景見到了6位從火災現場回來的森林消防指戰員。

李曉景還未提問,隊員趙一兵(化名)首先說道,他曾參加過雅安地震和塘沽爆炸的搜救工作,在現場看到了很多遺體,但他感覺和此次(木裡火災)情況很不同。

“我現在很害怕。當時在參加天津搜救時也經手了很多遇難遺體,那時沒有怕的感覺。但這次,現在我往這一坐,就老想這事,而且越想越怕。

趙一兵說,當時他在山上時一點感覺不到害怕,哪怕是在找到隊友的遺體並把他們運下來時也沒有太多恐懼。但幾天後後怕慢慢上來了,自己從煙盒裡拿根菸手都在抖。

他擔心,自己害怕的程度可能會在往後的幾個月裡越來越大,甚至超出自己能承受的範圍。隊員孫善(化名)也有相似的感受。

“我當時在山頂,看到那個火,還有煙,心裡是嗡嗡地響,根本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跑。前一秒隊友還在身邊,突然一下子沒人了,後來看到遺體被燻得認不出來,說實話是怕,因為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孫善說,回來後除了後怕,他總感覺隊友們還在自己身邊。

隊員錢仁禮(化名)的感受更深,“站哨的時候,前半夜還好,後半夜總感覺他們跟著我們,一個人坐在那裡心裡一陣亂想。有時候晚上睡覺,一下子會驚醒,覺得他們回來了,打火的片段在腦子裡像放電影一樣,一遍遍放。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降半旗。 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 沈文迪

李曉景說,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叫“閃回”,出現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但要看這種情緒是否在可控範圍。

當趙一兵還在山上時,累了就能睡著。但第三天晚上回大隊後,按理說應該很困很累,躺在自己床上也很舒服,但是根本睡不著。孫善接著說,“特別是昨天,真的是睡不著,感覺心跳老快,怎麼睡也睡不好,故意想些美好的事情,立馬又轉了回來。”

他表示自己怎麼躺都不舒服,有時候感覺連呼吸都困難,“要是白天讓我睡覺還比較安心,但晚上必須找個東西,比如看看手機,否則一直躺著只會越想越深。

睡眠障礙普遍出現在從火場回來的消防員身上。李曉景向他們解釋,事件發生後的這段時期叫“英雄期”,參加追悼會、接受採訪、接待家屬等活動會讓他們的神經持續緊繃,處於備戰狀態,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但到了真正需要休息的時候,悲傷和緊張的情緒沒有得到緩解,就會影響睡眠。

“就像高速公路的車,到了服務區還是停不下來,這是正常的,事件對我們影響很大,高度緊張狀態持續了這麼長時間,肯定一時慢不下來。”李曉景建議,隊員們可以適當練習深呼吸,關注自己吸氣和呼氣的節奏,讓心率慢下來,同時把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木裡火災烈士遺物。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 王鑫

互相傾訴,直面負面情緒

李曉景在談話中發現,消防隊員們對出現在自己身上的情況察覺得很準確,

他認為首先這些狀況的出現是正常的,同時他們能夠表達出來,也是一個積極信號

當問起隊員們是否會互相傾訴這些狀況時,孫善說道,“說害怕感覺有點丟人,說實話,我不可能(對隊友)說我真的害怕。”

李曉景鼓勵了他,“首先很多人不敢說害怕,可能就說想隊友了,能夠把害怕的情緒表達出來並不容易;其次,你能夠直面‘丟人’的情緒,這更加了不起。”

他解釋道,消防隊員因為自己職業和身份的原因,不會輕易表達出脆弱或傷痛的一面,於是他們把這種情緒積壓在心中,催生更大的問題。

孫善就坦言道,“比如我們下次上山打火,肯定會帶著心跳上去,肯定都會害怕。包括昨天站哨,真是咬著牙下去的,我不去就沒人,中隊就剩那麼幾個人。去了就左右觀望,就是害怕突然有什麼東西在旁邊,就是有心理陰影。但是還是堅持過去了。”

李曉景對他說,表達恐懼並非丟人的表現,反而是一種自我接納。隊員們可以通過互相傾訴,把對方作為自己表達情緒的出口,在集體生活中互相支持鼓勵,有助於負面情緒的消退。

隨後許久不發言的隊員李石峰(化名)開口了,“我現在有點想回家,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逃避的表現。”

李曉景說,作為消防隊員,他有著極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為這時候回家就是逃避,有違形象,道德的約束和本能情感就會發生衝突。

他建議,無論回家還是留守,勇於傾訴都會有所幫助。親人和隊友都屬於一種社會支持系統,迴歸家庭也是一種尋求社會支持的途徑。

但他也發現,隊員們存在物質依賴的問題。

趙一兵就提到,自己動不動就是嘆長氣,抽菸比以往頻繁了很多。“以前抽一根就感覺嗓子受不了,現在悶的時候兩根還不夠。”

李曉景建議他引起重視,抽菸是替代性滿足,可能一時很爽,但永遠解決不了問題,比如餓應該吃飯,但沒有飯,只能去喝水。而且吸菸有害身體。

他建議隊友們互相之間多溝通理解,直言恐懼並不是懦弱的表現。很多人關注到的只有英雄的一面,卻很少有人注意到英雄背後面臨很多現實的責任、壓力和恐懼,這是不可避免的。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木裡火災烈士遺物。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 王鑫

心理援助的長期規劃

4月3日、4日,陸續有烈士的家屬前往大隊營地,帶回烈士的遺物。同一個中隊的隊友陪伴在旁,幫著安撫家屬情緒。

一位森林消防局領導擔心,過了這些天之後,未來對於森林消防指戰員的關注度會越來越少,而且是一個急速下降,在關注度上會造成一種落差。

孫善就提到,這兩天很多退伍老兵從全國各地趕來,為烈士送行並來到大隊營地看望昔日隊友,場面十分暖心。

“這兩天大隊人山人海,感覺比較熱鬧。如果今天明天人陸陸續續走了,一個星期後這個大隊就剩幾個人了,我會面臨什麼?以前大夥打籃球的打籃球,突然之間一個大隊二十多個人沒了,老兵們也走了,後面的事情我也不敢去多想。”孫善說。

李曉景在分發心理科普材料時,給了一沓到孫善手中。孫善表示用不著這麼多,中隊沒幾個人了。

錢仁禮提到,以後大家還是會打打籃球,但是不會像以前熱鬧了,人多人少肯定不一樣,“你可能接受不了,至少半個月,如果調整不過來,說不定就是跟著一輩子。而且當時看著那麼多隊友躺著,從山上到山下,全躺著,一開始是心酸,後來是害怕。

有森林消防隊員因為睡眠不足,出現了頭昏、頭痛、四肢乏力的狀況。對此,李曉景的建議是,多組織一些團體活動,幫助隊員減壓,比如吶喊、體育運動。同時他也給隊員們介紹了一些心理測試、減壓遊戲和快速入眠的方法。

但他也提到,目前評估下來,隊員們存在一定程度的急性應激反應,這是正常的,初期的建議並不會立即見效,後續還需要長期規劃

“我們規劃三個階段,目前處於第一階段,也就是應激期,通常在事故發生後的首個月內。“李曉景介紹,在這個階段,心理專家的主要工作是協助安撫各類應激情緒問題,並逐漸開展系統的干預工作,包括災後心理知識科普,心理健康狀況篩查並建立檔案,團體和個體心理輔導。”

第二個階段為安置期,通常為應激期的後兩個月,專家們將持續開展科普、團體和個體輔導工作,組建當地(以及消防系統內)心理健康骨幹隊伍並開展持續系統的培訓,建設服務於消防系統的心理健康中心並配備相應心理學設備設施。

第三個階段為恢復期,他們將持續開展骨幹隊伍培訓和團體、個體心理輔導,更重要的是總結出一套適用於當地的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並協助當地骨幹力量逐漸接手心理援助工作。

網友:請一定照顧好他們

事情發生後,微博話題#倖存消防員出現應激反應#引發網友關注↓↓↓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大家紛紛表示,這個問題必須重視: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不少網友也為消防員加油鼓勁: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還有網友表示:很想很想學心理學了!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看完報道,卻有網友質疑這樣的援助形式: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很快有人回覆道:心理治療是需要循序漸進的...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李曉景曾參與過

多次災後救援人員的心理援助工作

他表示:

“很多人關注到的只有英雄的一面

卻很少有人注意到英雄背後

面臨很多現實的責任、壓力和恐懼。”

希望幸存消防員早日康復

你們都是英雄!

(為保護個人隱私,文中除李曉景其他人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ID:cns2012)綜合澎湃新聞、中國青年報等

精彩推薦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四川涼山森林火災確認為雷擊火,著火點為一棵雲南松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30+1+6,這是最讓人悲傷的加法題!

核心解讀外媒說

雙語新聞看熱點

40年40人圖圖是道

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四川凉山火灾着火点找到了!但令人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