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智永書法評價高,為什麼感覺學其書法的人並不多?

踏雪尋梅wsy


若要論及中國書法史上的大書法家,智永的知名度是比較高的。作為二王一脈頗具代表性的書法家之一,智永曾經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是以疑似《蘭亭序》真正書寫者的身份出現的。

在當時著名的文化論辯——《蘭亭論辨》中,郭沫若根據當時文物出土情況以及一些思想上的主張,就斷定《蘭亭序》是假的。

最早引起這個爭論的文章是郭沫若在1965年於《文物》雜誌發表的《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這裡需要解釋的是,“王謝”是指王興之、謝鯤兩個人,而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王羲之、謝安兩個人。

從我們現存的一寫資料來看,這兩塊碑石的確書法上帶有恨濃重的漢隸味道,所以稍顯笨重。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漢隸書體向魏碑書體的過渡。

而郭沫若據此斷言,王羲之創作《蘭亭序》的時間與他們倆墓碑篆刻的時間基本上是一致的,從書法風格和書體上來說,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風格。依照他的思路來看,這兩者之間應該相差無幾才對。

我們暫且不說郭沫若在書體上犯的錯誤,單就以王羲之的書風和當時出土墓誌的書風差異來說,郭沫若所忽略的地方就在於他沒有看到當時社會階層的差異性。

毋庸置疑,王羲之是絕對的貴族,而且是當時掌握國家大權的貴族,即便是王羲之極力逃避做官,也得在朝中擔任一官半職。可見其家族權勢之大。貴族生活養尊處優,整天鑽研屬於貴族“修為”的藝術,因此他們所寫得書法和一般民間工匠書寫得東西有所差異,那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如果用後世工匠的風格來推斷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那是不妥當的。

而郭沫若同時也認為,現存的《蘭亭序》和王羲之的後世子孫——智永——的書法很相似,並且從一系列筆跡分析中找到了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甚至就要論斷《蘭亭序》是智永寫的。

但這件事情依然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分析論證,因為智永是王羲之的子孫,而且他本身就曾經帶著王羲之的真跡《蘭亭序》到雲門寺研修書法二十年,所以,有諸多相似之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郭沫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推斷,忽略了智永和王羲之書法的師承關係,自然就會造成這種認知上的偏差。

不過,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印證了王羲之和智永之間書法的師承關係是多麼的緊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以假亂真。

以假亂真的事情在藝術史上確實存在,比如臨摹高手米芾曾經就臨摹過很多古畫,甚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很多收藏家被他仿製臨摹的假畫所欺騙。

但是,書法作品要想以假亂真比較難,書法作品臨摹複製的成本相當高,一般人是臨摹仿製不來的,稍微有所偏差就可能就露餡了。所以中國歷史上少有此類行為。即便是造假,也只能假託名人書畫家落款。

智永和尚作為王羲之的後代,非常清楚自己身上擔任的責任,因此,一直以弘揚家學書法為己任。他怎麼會做出仿造先人書法的事情呢?

宋代書法家蘇軾對此認識的很透徹,他在《東坡題跋》以及其他地方提到智永時說:“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觀陶彭澤(陶淵明)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其奇趣……永禪師欲存王氏典型,以為百家法祖,故舉用舊法,非不能出新意求變態也。然其意已逸於繩墨之外矣。雲下歐、虞,殆非至論。若復疑其臨仿者,又在此論下矣。”

這句話分為兩層意思,前面以“誇”為主,蘇軾認為智永的書法可以和陶淵明的詩歌相提並論了。陶淵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田園山水詩人,詩歌樸質卻有美感,崇尚清雅純美的風格。

這實際上和智永禪師的書法有很大的相似性。智永最具代表性的書法作品是他的《千字文》,智永擅長用圓筆,方圓兼善,圓轉流美,結體上看似很綿軟無力,實則骨力內存。

但是後面,蘇軾就開始批評智永了。他認為智永的書法,不是“變態”書法,即變換形態的書法、創新的書法,他認為智永學習書法的動機,是為了讓天底下的人都向他的先祖王羲之學習,“百家法祖”。

智永這個動機也反映在他後面一系列的動作上,智永先是給自己“造勢”,立下了一個20年不學好書法不下樓的誓言,而後在精心研究了王羲之的書法之後,楷書撰寫《千字文》,據說說就光《千字文》,智永一共寫了800帖,寫完之後就送給各大寺廟、各位有緣人,然後讓他們通過學習他自己的書法來為王羲之的書法“做推廣”。

所以,智永應該一開始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和尚,而他最艱鉅的任務不是創新先輩的書法,而是做好一個“營銷大師”,把先輩的書法傳播出去。

這樣的直接效果就是,魏晉南北朝之後的隋唐一代,統治者開始有意識地注意到二王書法,尤其是唐太宗,對於《蘭亭序》日思夜想,想要搞到手。而他為了推廣二王書法,也是花了很大一番功夫。但是如果沒有之前智永所作的鋪墊工作,可能唐太宗就不會那麼推崇二王書法了。

所以,這就在智永身上產生了一個非常奇特地現象,世人好像不怎麼了解他的書法,但是對於王羲之的書法、對於二王筆法卻很熟悉。

智永在書法史上算是一種傳承型的書法人物,與之相比比較類似的是元朝書法家趙孟頫,關於趙孟頫,後世認為他“集無五百年之大成”,者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趙孟頫繼承、總結前人書畫成就的一面。

趙孟頫和智永兩個人在後世書法家中,評價並不完全一致,趙孟頫雖然多有惡評,但這是因為他的人生經歷所導致,因為他該改節事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違於傳統儒家價值觀。即便如此,趙孟頫依然還是要比智永更有名氣些。

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智永生活在一個名家輩出的時代,他的前面是二王這樣的高峰,後面是隋唐時期諸位書法大家,所以,他作為一個傳承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傳播前人書法而存在。

趙孟頫則不同,在經歷宋末戰爭後,中原大地上建立起來的少數民族政權並不重視文化建設,整個元帝國時代,中原藝術能否持續創新、並且源源不斷的傳承下去還是一個問題。而趙孟頫就像一個“空降”下來的文化巨人,在一群“文化矮子”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高大,即便他的藝術創作也多半是“學古用古”,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和智永不一樣。

因此,智永的書法雖然直接師承二王,但是名氣遠遠不如後世的書法家們,他作為一個堅定的二王書法傳播者,在二王書法的傳承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他自己的藝術天分被傳承的使命所壓抑、磨滅了,這是智永的幸運,也是他的不幸。


松風閣書法日講


智永和尚的書法筆法屬於二王一脈。傳承正宗。法度嚴謹。歷代對其的書法水準評價還是很高的。智永書法全守王氏家法,缺乏創新精神。如李嗣真的《書後品》就認為“智永精熟過人,惜無奇態”。其實這也說明了所謂的千篇一律這個缺陷。且魏晉韻律不足。


對此,蘇軾《東坡題跋》另有一說:“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觀陶彭澤(陶淵明)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其奇趣”;蘇軾又說:“永禪師欲存王氏典型,以為百家法祖,故舉用舊法,非不能出新意求變態也。但後人無人不肯定“智永用法精熟過人”。這也是他過人的一面。功力深厚,筆法純熟。

何紹基形容智永的書法:從空中來,從空中住,雖屋漏痕,猶不足以喻之。這個說法類似於米芾說的八面出鋒,也可以理解為八面入,八面出。大概這個意思。當然有不當之處,還望大家指出。

那麼他的這類筆法失傳後,後世只有米芾和董其昌窺見了其中奧秘,併成功上溯到了二王筆法,終有所成。現代人很少有人練習他的字,除了無新意外,他的筆法也有一定難度,不容易入手,且不是正規的唐楷標準字,所以,很多人只是看,並未練習。


書法影響力


智永禪師的書法流傳於世的主要是《真草千字文》,而這本帖雖然筆法完全延續了二王體系的精髓,達到了極致,但是因為定格書寫,章法上有所不足,缺少韻味,加之法帖太少,所以練習他的字的愛好者並不太多。我一直臨習智永的真書千字文,感覺每次都有新的收穫。

智永和尚(生卒不詳),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書聖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

智永善書,書有家法。將王羲之作為傳家之寶的《蘭亭序》,帶到雲門寺保存。雲門寺(原名永欣寺)有書閣,智永禪師居閣上臨書20年,留下了“退筆冢”、”鐵門檻“等傳說。

智永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他傳“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所臨《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廣為分發,影響遠及日本。即使現在,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方圓居書法與詩詞鑑賞


智永大師書法我臨寫過幾天,感覺雖然大師寫的應該很熟很快,但沒有圓滑之感,筆筆交代的清楚,細節上不含糊,個人很喜歡。我這純粹自娛自樂望大家多指教!




竹影清風221884827


首先智永留下的千字文並不好學,對於一個入門者沒有唐楷來的容易。另外,一般初學者比較喜歡九成宮,多寶塔這種規規矩矩的字體,智永的字,在初學者眼裡一般都會認為不夠規範甚至是難看。但是學智永有兩個無法比擬的優勢。第一是直接二王,筆法一脈相承。第二,智永的千字文留下的是墨跡,自比石刻高一等。所以欲入二王門庭,智永是必要的敲門磚。


書山勤為徑


他是魏晉薪火與大唐氣象之間的橋樑,也處在楷體定型的最後階段,作為僧人和普及文化的推動者(《千字文》是本識字教材,在隋初全國人口經幾百年動盪戰亂人口僅剩九百萬人,且識字率不高,因此才有智永書千字文廣送各寺求字者鐵限為穿的典故),都決定了他的書法結體成熟、規範但無鮮明個人風格的特點。


愚言7


智永真草千字文不是一般人寫的了的。評論區沒有一個真正懂書法的。鑑定完畢!


山畈閑人


高處不勝寒。武功到華山論劍這一級別,仰望就好,強意模仿不到位容易傷身傷腎傷氣。


飲者留其名5677


作品不多,難度較高。古代其真跡價格就很高,而且及難獲得。很難得到智永的墨跡。導致後人很少學習他的書法,久啦就習慣啦


田心大可2


學一段時間就感覺,他的字很有韻味,很瀟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