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

Cc_Rock柴超_柴伟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是孔子说的,语出《论语·宪问》。

这句话也成为很多人误解的一句圣人之言。

“匹夫老贼”这句经典骂词,恐怕就是从此而来。

其实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来是原壤这个人在等待孔子,但是他没有好好坐着等,而是叉开双腿坐地上。这个动作就极不雅观了,尤其在没有内裤,都是穿着长袍的春秋时期。洒脱不羁的庄子就曾这样坐过,也留下了一个生动的词——“箕踞”。

正经的坐姿——跪坐

孔子一看原壤这样不恭敬,就骂他了:“你这家伙,年幼的时候不爱护小弟弟,不讲孝悌。年长之后也没干什么正经事,现在老了还不死,留着真是个祸害!”

说着还不解恨,拿着随手带的手杖,敲了敲原壤的小腿。

这是《论语》里,孔圣人不多的生气骂人记载。

由此而知,“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是有特殊的背景的,因为这个人一辈子不做正经事,老了还是老不正经,所以孔子无法忍了,骂了一句。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贼”的。虽然在动物界,弃养没有传承基因价值的年老个体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在人类社会,特别是传统时期,老人的丰富社会经验,还是巨大的财富的,所以也有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结合现在社会上那些为老不尊的那些群体,如碰瓷的,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对于这样的人,还真是应了孔子的话:“老而不死是为贼 !”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孔子在鲁国有个老友叫原壤,有一次原壤来见孔子,岔开双腿坐在客厅等他。孔子看见原壤叉开腿,坐着没有礼貌,于是骂他说:“你年幼的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又没有贡献,老了一点用处也没有,真是个害人精。”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非常气愤。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非常重视礼节,他推崇周礼。可以说,孔子是周礼的忠实粉丝,谁不遵守他就会骂人。所以,对于不礼貌的行为他常常很反感。只要看到那个不懂礼节,就会骂人,说你这人怎么怎么。其实,文中的“老而不死是为贼”说的就是原壤叉开腿 ,对人不尊敬,孔子看到很反感他这种行为。比如,你去某公司应聘,老板还没有到。你挑个二郎腿坐在沙发上,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老板看到你挑二郎腿,像个大爷似的,估计也会反感是吧!

在孔子眼中,年轻人挑个“二郎腿”估计还能理解,他看见原壤都一大把年纪的人还不懂礼节。非要挑个“二郎腿”,小时候肯定没有父母教育,长大了肯定也不会有出息。所以这样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点用处也没有,简直就是害人的东西。从一件小事,就让孔老大如此生气。可见孔子对礼节的遵守已经到了极致。关于孔子骂人这件事,我持有保留意见。有可能他说的没有错,比如,老的时候都不懂礼貌,小的时候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么长大以后对于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等,估计也不懂。这样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除了白吃粮食,就是一个祸害。

要是放在今天,孔子看见某些人随地吐痰、打骂父母、欺负弱小、高铁霸座等等,估计要被孔子骂死。我相信今天没有人骂得过孔子,如果孔子在天之灵,估计很多人会气得吐血。当然,我们讨论的是孔子说的那句话,大家说说,孔子的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谋士说


孔子是个温润和善的人,骂人不多,但这句话却在历史上流传甚广。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看孔子当时说这句话的背景。孔子是强调孝悌观念的。他认为不孝的人,肯定要骂。孔子有个小时候一起玩大的朋友,叫原壤。这个原壤大概是道家人物。原壤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去吊唁,去了后发现原壤披头散发坐在地上,很不雅观,一点也没有严肃的礼仪。孔子一看肺都气炸了,拿着手杖打原壤的小腿说,你这个家伙,小时候不孝顺父母,长大了一无所成,这么老了还不死,简直就是残害世界,残害自己。注意,贼在这里,是动词,残害的意思。而不是说老了不死就是小偷。孔子的这句话,其实反映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差异。儒家重视孝悌,重视葬礼,重视个人的努力,而道家一切顺应自然,认为人死了是重归大自然,道家也反对一切违反人性的繁文缛节,所以,孔子才大骂他的发小原壤。


好玩的国学


比如说这么一批人吧,年轻的时候深受法家思想教育,尊崇商鞅韩非,极度憎恨孔老二,破四旧挖孔墓,把大批的孔二门徒臭老九拉去扫厕所游街批斗,幸好他们批斗的“周公”能力大,保了一些臭老九,为八十年代的发展留了些火种。现在他们老了,能说会道的就又开始吹捧起法家实干兴邦,儒家空谈误国来,仿佛没人知道他们四十年前做的事情一样!普通一点的呢,搞碰瓷讹年轻人,为了跳广场舞和年轻人大打出手,为年轻人没在公交地铁上为他们让座而挥舞着拳头,他们似乎确实有血性,至于人性么,他们说讲仁义道德的都是虚伪的!

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尊重长辈,年老的时候没有善待晚辈,“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东风一起千帆动


本来是孔子的一句玩笑话,但硬要解读的话是,就象有人废物一个,却占在位置上不下来,这就相当于这个废物窃取了别人的发展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