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微博很多人在討伐釘釘?

屎蛋君


表象來看,釘釘在一家企業越是被推崇,意味著這家企業的管理模式越倒退!

或者說,釘釘是順應整個經濟倒退和市場低谷的產物。

形式的日報、週報、月報;嚴苛的打卡制度;貌似便捷的線上溝通會議模式,等等……這些功能都在不停磨滅企業和員工互相的信任度,員工每天機械重複寫著甚至要編造出他並不願意或者對他幫助並不大的工作記錄,更何況這些工作記錄他的領導真的會一一細看給出建議和意見嗎?所以時間長了,中層及以下的員工,會有多少公司和團隊在真正認真地使用呢?又有多少在走形式呢?

從2010年開始,互聯網公司和年輕老闆們,好不容易花7-8年時間打造了適合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彈性工作、扁平管理、家庭式工作氛圍,在2018年這個經濟低谷狂潮,被釘釘全部打破,他們有些無奈接受釘釘這樣的教條主義,有的迫於壓力用工具壓榨員工,有的開始用自己創業者的要求來要求拿基礎工資的員工們,我就想問,你的員工會開心嗎?不開心能做好事情嗎?能長久嗎?而且,這真的公平嗎?

要記得,他們不一定有大夢想,他們只想開心工作!而教條的環境,大概率是不開心的!

我個人是不推崇類似釘釘這樣所謂“完善”“人性”“詳盡過程管理”“996”等管理模式的!人,都不是靠這樣“管”出來的!

企業家們,這次經濟危機是很苦,但這不是你壓榨員工的理由,你只可以壓榨你自己,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員工死心塌地地跟你拼,而不是用工具!

換位思考,你在年輕時,願意被這樣“先進”的工具管著你的一舉一動嗎?你不需要隱私嗎?

將心比心,70-80後老闆們,你們吃應試教育的苦吃夠了沒?被教條式家庭、學校“雙管制”管著的苦忘記了?你希望你的小孩、員工,以後和你一樣嗎?

停下來看一看,聽一聽,在用釘釘的公司裡,有多少個的員工整天在怨聲載道在吐槽?強制使用釘釘那些教條管理工具的公司,到底是些什麼樣的公司?

寫在最後,釘釘,只是一個工具,裡面也有很多很好,讓大家更簡便工作的工具,有自己和其他團隊互通有無的直接橋樑渠道,有方便的文檔共享功能等等,用的人,才決定了他的好壞!


13點石頭


釘釘幾大功能真是折磨人不償命啊,都有哪些技能呢,功能一.每天發工作報告,彙報每一天的工作進度,以及遇到的一些問題,讓那些在外面跑的業務狗們頭疼的不知道寫什麼好。功能二.訂位功能,彙報還不算完,要手機定位到那裡,想偷懶都不行。功能三.領導在群裡說的話,發的信息說看誰沒看一目瞭然,沒看的專門發信息釘一下,讓那些想渾水摸魚裝做沒看到信息的玩完了。還有釘釘會議,釘釘郵件,釘釘簽到,這些防不勝防的功能真是讓人蛋疼了,小編工作只是為了混口飯吃啊,為什麼要互相傷害呀。



健榜


因為違揹人性。

上述觀點是本答案的核心,但答主嘗試用管理學及心理學知識,來解釋釘釘的成功與失敗,最後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全文滿滿都是乾貨,沒有段子和雞湯哦!

1、釘釘為什麼會成功,而且備受老闆們的青睞?

經典管理學有四大要素: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用過釘釘的小夥伴可以回憶下釘釘內的所有功能,其實都是圍繞這四個要素來展開的。

釘釘作為一款為提高管理效率而存在的應用類APP,其目的就是為了做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包括打卡、定位、審批、流程、溝通等等功能,無不是契合了管理學最基本的要素。

因此,釘釘對一家管理並不成熟,或者說管理相對鬆散的中小企業老闆來說,是非常好的管理工具,幫助老闆以最小的成本實現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提升了組織的管理效能;而對中大型企業來說,釘釘又能通過即時性和便利性有效緩解溝通複雜、流程繁瑣、組織龐大的大企業病,也能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因此,釘釘備受老闆的青睞,火了。

2、釘釘被人討伐,原因在於違背了人性。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提出,未來的工作將會越來越趨向知識與創新,他把這類工作者定義為知識型員工,如科研、設計、互聯網等新興產業中的人才,都是高知人群。

知識型員工具有很強的自主性與創造性,並且勞動過程與勞動成果難以監控,比如一個科研項目,可能99%的時間都在走彎路,但只要抓住1%,整個項目就有可能產生巨大的價值,你又怎麼去約束與管控呢?


於是,彼得德魯克提出對這類員工必須要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來持續激勵,而不是用傳統的管理方式來進行約束。

這個理念也契合了馬斯洛創立的人本心理學,他有一個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管理學中,幾乎所有的激勵模式都是基於這個理論來實現的。

隨著互聯網崛起,今天的中國早就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人才就是知識型員工,他們更多的是嚮往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他們的勞動過程與勞動成果更無法用監控的方式來管理,對他們最佳的管理方式,就是激勵。

於是,以經典管理學為基礎的釘釘,自然成了知識型員工的天敵,無效的打卡、定位制度不僅對管理知識型員工毫無意義,更與他們期望獲得尊重與自我實現的核心需求背道而馳。

矛盾不可調和,討伐撕逼就在所難免了。

本答到此結束。那麼衍生出一個新問題:知識型員工究竟該怎麼用激勵來管理呢?

BY高太爺團隊。


高太爺


釘釘被討伐,原意是釘釘踩到絕大多數上班族的痛處了。早些日子,釘釘APP上線了個計步功能——釘釘運動,據稱最大的特點就是讓每個用戶能看到自己在公司內排名第幾,以及自己所在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排名對比。


為了宣傳新功能,釘釘於今天中午在微博上公佈了自家各部門每週步數比拼活動的結果,並表示排名墊底部門接受懲罰(2選1):1、站著辦公一週;2、從排行第一的部門中任選一人,參照下圖的姿勢做10個深蹲,一下子便成為了引人圍觀的熱門話題。

隨後,釘釘便讓“整天久坐並對著屏幕擼代碼”的程序猿們背了這一口大鍋,並貼出了幾張他們願賭服輸,寧可站著辦公一週擼代碼,也不願對著部門經理做這10個給力給氣的深蹲動作的圖片,作為本次活動真實可信的有力證據。

實際上這些圖片卻恰恰獲得了相反的效果,甚至讓大多數網友(上班族)認為釘釘內部的懲罰機制十分地不科學、不人性化:“明面上打著健康運動的旗號,卻罰程序猿們低頭站著擼一週代碼,不是讓他們更易患上頸椎病?”

眼見著網絡輿論失控要一路朝著不良的方向發展,被罵的狗血淋頭的釘釘這才發微博澄清此事是“一時腦殘編的段子”,並灰溜溜地賣萌跪求網友們的原諒。後來阿里的公關部門也發表“澄清”聲明,不過網友們都不太買賬。

這早已不是釘釘第一次想搞營銷卻沒用對方法了。這次雖然只是一場小小的微博營銷,不過營銷也要注意下邏輯和智商!否則沒把自家產品宣傳到位,反倒搞臭了公司的名聲,被群眾討伐,實在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作者:任玩堂(appgamecom) 專注推薦好玩的手機遊戲和資訊


任玩堂


人是感性的會自我判斷的種群,他不是機器人。所以人需要被關愛和呵護才更能激發他的動能和潛力,而釘釘把人當做了機器去對待,本質上是一款監視器加定位器加指令傳達器。

機器是沒有感情的,老闆越是信賴這樣的東西約會變得冷酷無情,當員工無法感受到老闆的人性又怎麼會展現自己的努力,勤奮,忠誠,態度?

作為員工希望得到的是善意的提醒,技能的提高,領導的關懷,人性化的管理,自身改變的時刻檢測,這樣的企業才能壯大,發展,長久。

所以如果我是釘釘負責人我會要求研發團隊把研究重點放在以下幾點。

幫助企業分析影響其生存發展的幾大核心指標或者事項。

分析影響這些指標和事項的可控人為因素。

依據這些因素開發可評測程序及模塊並應用到釘釘。

簡單地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員工進步數據可視化

比如,通過加班次數,到崗效率,工作完成效率,業績指標達成率,等可視化數據來體現員工的進步幅度,同時查看自身數據的同時還能看到自己在同部門和企業中的排名情況,依據排名佔比確定獎勵或者獎金。

2,員工晉升指標明確化

讓員工明白自己需要晉升到更高一級崗位需要完成或者達到哪些明確指標,同時顯示自己在當下的需要提升點和段位,並給其提供相關資源鏈接【比如學歷提升機構鏈接等】

不同崗位的薪資待遇也需要一併明確公示,就是需要形成良性競爭的態勢。

3,員工展示平臺

開發求助平臺,讓各部門針對疑難雜症進行公開平臺打擂,凡是有真本事的都可以打擂。

這樣可以激發各部門之間的互動和人力資源銜接,讓合適的人到合適的位置。還能激發員工的潛能和學習慾望。

相關更多功能和需要推動的請聽下回分解


沒有尾巴的喇叭


釘釘個賤貨,幫企業坑員工,要說它有什麼好,其實最終沒什麼好,對企業非常有利是真的。

1釘釘做為小企業辦公平臺,員公被離職後,無法查詢個人在職時的相關記錄,主要是上下班打卡考勤記錄,其它如工作日誌,如與同事個人聊天記錄等。嚴重損害個人利益。導致勞動者無法向企業追討勞動報酬。

2考勤記錄等個人信息應規個人信息,離職後不該由企業管理。

3考勤記錄涉及到個人利益,個人離職後,企業應無權查詢考勤信息,因為考勤信息已對企業無任何利益。

4釘釘讓個人聯繫企業,企業蓋公章向它們申請才能提取個人數據,簡直“無用功”,如果找企業有用,那企業直接後臺查詢給我就是了,還有必要向釘釘申請麼。

5我們又不是要其它員工的信息或企業拿不出的數據,需要通過企業向你釘釘申請麼。

6正常情況,企業與員工是平等的,如果是員工和企業共同產生的數據信息,應當有共有權,而不是企業佔為已有,個人無法查看。一男一女生的孩子,歸誰,當然是兩個人人的,誰都有權看孩子。

7釘釘軟件邏輯混亂,分不清哪個是企業保密信息及自有信息,哪些是個人信息。一味的歸企業所有,不考慮勞動者的利益,致使勞動者投訴無門,取證困難,福利待遇受到嚴重的損失。

8釘釘為了擴大市場,幫助企業侵犯和損害員工的利益,屬於違法行為。

希望大家轉起來!


佳語妙天下


首先要分清邏輯:微博上肯定是多數人討伐釘釘,對釘釘的負面評論大多是普通員工發出的,但是企業中決定使用釘釘的是管理層。換句話說:釘釘發展迅猛與否和“基層員工發出的網絡評論”沒有關係,和管理層口碑有關係。

很不幸,釘釘在管理層口碑好,這就導致釘釘發展迅猛。

我們理清這個簡單邏輯以後,再看為什麼釘釘在基層員工中口碑如此之差:

1、只要看過如何評價騰訊新推出的 TIM? - 知乎,你就會知道辦公軟件中貫徹的兩種理念:自上而下 PK 自下而上。

協作管理領域一直都有個非常經典的路線問題:自下而上PK自上而下。 簡言之就是:抓員工需求PK抓老闆需求。 釘釘的發展路線是“IM”發展到“移動辦公平臺”,“已讀”、“瘋狂釘”等功能側重點都是“抓老闆需求”,你觀察釘釘的廣告語也能看出來,主要面向對象都是老闆,所以釘釘在普通用戶中間才會有惡名。傳統OA也是這樣,都是“打動老闆”,這是市場因素決定的: 1)協作管理軟件的購買決策者是老闆,所以第一步應該打動老闆; 2)協作管理軟件能否成功實施,讓團隊真正用起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制度(比如工作計劃、工作日誌等等),公司制度的制定者是老闆。協作管理軟件的存在是為公司制度更好執行並提升團隊社會競爭力,那麼必然要符合老闆需求才能真正推行下去。

釘釘在產品設計中,肯定會犧牲員工體驗而重點照顧管理需求,直白點說:釘釘是為管理層服務,而不是為員工服務。

2、釘釘其實承擔了企業服務領域開拓者角色,在釘釘之前,中國沒有出現任何一款辦公平臺市場如此廣闊。中國企業信息化方面基礎很差,大公司每年都有信息化項目相關預算,私企、民營根本沒到精細化運營階段,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根本沒有用過辦公協作軟件。釘釘之所以能夠發展迅猛的原因除了精準抓管理需求外,更多是大勢所趨:移動化。

眾多中國辦公人群對電腦不熟悉,甚至有的上班人士根本不用電腦。大家可以列出“電腦銷量”和“中國上班人群數量”對比,勞動力密集產業或者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行業使用電腦辦公的人群非常稀少。

上班人群不可能人手一臺電腦,但是這幾年卻做到了人手一部手機。釘釘之所以發展迅猛離不開移動化。

那為什麼我要說釘釘承擔了企業服務領域開拓者角色?

因為眾多上班人群接觸的第一款管理軟件就是釘釘,管理層通過釘釘管勞資,換誰也得恨釘釘。他們沒經歷過以前PC時代的管理軟件。

3、許多人有個非常大的思維誤區:把企業服務軟件的使用體驗不自覺和C端軟件相比。我經常聽到用戶反饋:複雜、搞不懂、上手成本太高等等。

這群用戶的比較對象是微信、QQ等頂級C端工具使用體驗,沒辦法,這是他們最常用的APP。

但是企業服務軟件的架構相比C端工具天差地別,你在個人上面添加一個日程只需要輸入、完成,但是如果你在協作軟件上添加一個日程你就需要看到非常多的操作選項:備註、負責人、時間等等。

這沒辦法,協作軟件也不知道你添加這條日程是要下發給同事還是自己來做,如果是下發到同事,協作軟件也不知道你要不要求反饋。

利益相關:我們和釘釘不是競爭關係,所以我不吹不黑,釘釘是辦公平臺,而我們日事清是團隊協作軟件。


王凱


我覺得最可怕的是盲目地認為釘釘能提高工作效率。以我們公司為例:

(1)工作性質。釘釘真不是什麼公司或者公司的任意部門都適用。3月的時候領導突然跟我說,從今以後上班不允許用QQ和微信,只允許用釘釘。我當時就懵逼了。釘釘對於公司內部溝通或許能提高效率,但我們做的工作都是對外,隨時需要跟供應商對賬,每天都有訂單,還要跟專家等公司外部人員溝通。然而問題在於這些人根本不用釘釘,很多專家會用微信就不錯了,要我用釘釘怎麼溝通。跟供應商每天訂單和對賬看似能通過郵件和電話溝通,但是每一個細節都不如微信和QQ 方便。

(2)工作內容。我的運營方面的工作經常需要從知道帖子的id或者一些其他信息,平時不給我權限,就只能自己分享到微信和QQ 看鏈接,不讓用微信和QQ ,你倒是給我弄一個分享到釘釘嘛!

(3)是否全公司都用。我們一小公司,我們部門領導要我們只用釘釘,但其他部門又不用,大家隨時要溝通,三種工具到底用哪個?倒是統一起來呀。難道丁點事都用郵件?真的,只是部門強迫用是最騷的。

當時領導這麼要求的時候心中千萬只曹尼瑪飄過。不過這種要求沒堅持三天,我還是三種都登錄,領導也是這樣。講真,作為公司領導,不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怎樣溝通才高效,而是盲目地聽從過跟隨別人,真的心累。

所以單從我的經歷來看,釘釘不僅沒有讓溝通更高效,反而是一種累贅。煩不勝煩!


丹華抱一KYZ


1、既然需要打卡下班,那麼到了下班時間了,打個卡是否意味著就不用再管工作消息了?現實並非如此,下了班我們還是要及時回覆老闆消息,該做的工作還得做。這就是釘釘被非議最多的地方,它建立了一種無形的不信任和壓榨。而其實,如果在健康的管理機制下,員工都是有職業精神的,不需要打卡來限制。

2、釘釘是一個完全以老闆為需求導向的軟件,老闆以極低的成本就可以掌控員工狀態。尤其是“釘”和“已讀”兩種功能,只要你在釘釘上看了信息,就會為對方顯示“已讀”,如果不看,就會有奪命連環“釘”。對於普通員工,這是非常不友好的功能,交流溝通必須即時回覆;而對於老闆則非常實用,你看到了就必須回覆、不能裝死假裝沒看到。

3、釘釘的興起其實企業服務領域管理軟件的發展有關。在釘釘之前,中國沒有出現任何一款辦公平臺市場如此廣闊。中國企業信息化方面基礎很差,大公司每年都有信息化項目相關預算,私企、民營根本沒到精細化運營階段,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根本沒有用過辦公協作軟件。釘釘之所以能夠發展迅猛的原因除了精準抓管理需求外,更多是大勢所趨:移動化。

眾多中國辦公人群對電腦不熟悉,甚至有的上班人士根本不用電腦。大家可以列出“電腦銷量”和“中國上班人群數量”對比,勞動力密集產業或者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行業使用電腦辦公的人群非常稀少。

上班人群不可能人手一臺電腦,但是這幾年卻做到了人手一部手機。釘釘之所以發展迅猛離不開移動化。因為眾多上班人群接觸的第一款管理軟件就是釘釘,管理層通過釘釘管勞資,換誰也得恨釘釘。他們不一定經歷過以前PC時代的管理軟件。

4、從企業管理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功能大概是很好的解決了信息傳遞成功率和效率的兩個痛點。從普通用戶的角度來看,其實體驗未必很讓人開心。


吳懟懟


因為釘釘是一款為老闆服務的軟件,而老闆的利益與員工的利益是矛盾的

釘釘是一款從老闆需求出發的軟件。老闆希望員工不遲到,所以釘釘有打卡功能,老闆需要知道員工有沒有擅自離開公司,所以釘釘有定位功能,老闆想知道員工看沒看到消息,所以釘釘能看到消息是否已讀。釘釘所有的這一切功能都是老闆想要的,老闆希望隨時隨地掌握員工的動態,而員工肯定不希望全天被老闆監視,所以在員工口中釘釘的口碑肯定不好

既然釘釘口碑這麼差,為什麼釘釘用戶還這麼多呢?因為很多時候,產品的使用者和購買者並不一致。比如玩具是給孩子玩的,但是決定買不買玩具的是家長。所以生產玩具的廠商需要討好家長,迎合家長的需求,才能把自己生產的玩具賣出去。同理,決定公司是否使用釘釘的是公司老闆而不是員工,所以釘釘是一款無限討好老闆的產品,根本不要在意員工是否討厭釘釘,只要滿足了老闆的需求,釘釘自然會有市場

大家對於釘釘的吐槽,實際上是對公司制度的不滿意。本來公司的各種規章制度就是束縛員工,老闆希望員工多幹活,員工希望自己少幹活,這個矛盾是不可能調和的,釘釘的出現加劇了這種矛盾,員工一般不敢直接吐槽老闆,所以只能吐槽釘釘了

另外,聽說釘釘的競爭對手——企業版微信,最近也開發了能看員工是否已讀消息的功能......

最後。上班有風險,願各位多保重,早日當老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