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界堪稱鳳毛麟角的“宋坑小方壺石”有怎樣的收藏傳承故事?

歡迎戳右上方加關注!每天上午準時與您分享三篇優質文章~本文共計1124字,閱讀僅需3分鐘~

賞石界堪稱鳳毛麟角的“宋坑小方壺石”有怎樣的收藏傳承故事?

宋坑小方壺石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藏有一方古石——宋坑小方壺石。其最初由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收藏,上有高的題刻“小方壺”及“丙寅秋日南阜左手製”。丙寅年為乾隆十一年(1746年)。當時高已至晚年,其55歲時因病右手致殘,故此處為“左手製”。

由此可知,“小方壺”至今已270餘年了。此石名“小方壺”,但是“壺”在哪裡呢?其實,“壺”在古人觀念中除了是個器具,還有特別的寓意——古語有“壺天”之說,也可稱“壺中天”,指仙境或勝境。

賞石界堪稱鳳毛麟角的“宋坑小方壺石”有怎樣的收藏傳承故事?

高鳳翰題刻“小方壺”及“丙寅秋日南阜左手製”

此石後為錢鏡塘所得。錢在底座左側刻款:“海昌錢氏數清草堂珍藏金石書畫印。”錢還曾請吳湖帆欣賞此石,吳對其鍾愛有加,在底座正面題刻:“宋坑小方壺。南阜舊藏小方壺石,濃翠欲滴,宋坑中奇品也。鏡塘兄獲之,為數青草堂益友。辛卯冬吳湖帆題。”並鈐白文方印“倩庵”。

賞石界堪稱鳳毛麟角的“宋坑小方壺石”有怎樣的收藏傳承故事?

吳湖帆題刻

不僅在底座題款,吳湖帆還專門為此石繪圖。此畫中初題:“宋坑小方壺石。鏡塘道兄珍藏,屬為寫象。辛卯冬至,吳湖帆題記。”從中可知,該畫作於辛卯冬至(1951年12月23日)。此時吳湖帆早已揚名海內,石綠墨皴技藝也已成熟多年,石綠的色澤更為寧靜、清雅。吳湖帆在畫中勾勒細緻,通過筆墨的皴擦點染表現石之紋路肌理,以顏色的深淺明暗表現石之高低層次,尤其臨“小方壺”等石上文字更是惟妙惟肖。

賞石界堪稱鳳毛麟角的“宋坑小方壺石”有怎樣的收藏傳承故事?

吳湖帆《寫小方壺石像》軸 紙本設色 1951年作 上海博物館藏

奇石在歷代書畫中雖然常見,但以石為主體的則常與竹為伴,並稱“竹石圖”,獨石則稀有。吳湖帆在畫中又題:“瑤島蓬萊玉碎時。身輕浮碧海,浪漪漪。女媧當日可曾知?青天外,長袖捲雲歸。夢醒是耶非。方壺雖小小,卻依依。綠陰環翠有鶯啼。神仙窟,應滿護花枝。小重山,次白石韻。湖帆又題。”

賞石界堪稱鳳毛麟角的“宋坑小方壺石”有怎樣的收藏傳承故事?

吳湖帆《寫小方壺石像》軸 局部

上世紀60年代,錢鏡塘因生活所迫將小方壺石轉讓給收藏家李研吾。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錢鏡塘又將吳湖帆所作小方壺畫轉讓給收藏家王一平。李研吾得知後便成人之美,將小方壺石也轉讓給王一平,使畫與石破鏡重圓。

賞石界堪稱鳳毛麟角的“宋坑小方壺石”有怎樣的收藏傳承故事?

吳湖帆1951年在繪製此畫時初題:“宋坑小方壺石。鏡塘道兄珍藏,屬為寫象。辛卯冬至,吳湖帆題記。”

賞石界堪稱鳳毛麟角的“宋坑小方壺石”有怎樣的收藏傳承故事?

吳湖帆在畫中步白石道人《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的作詞一闕。右側為1980年王一平邀請謝稚柳在吳湖帆畫上的補題。

到了1998年,王一平將包括小方壺石與畫在內的一批古代藝術品捐給了上海博物館。

賞石界堪稱鳳毛麟角的“宋坑小方壺石”有怎樣的收藏傳承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