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飲食、高碳飲食是什麼?

低碳飲食、高碳飲食是什麼?

低碳飲食或高碳飲食中的“碳”是指碳水化合物。

低碳飲食和高碳飲食的界定:高碳水飲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65%;中碳水飲食碳水供能比為45%-65%;低碳水飲食碳水供能比<45%;對低碳水飲食又有進一步的分級,輕度限制碳水飲食碳水供能比為26%-44%;低碳水飲食碳水攝入量<130克/天(130克是一般認為的成年人碳水推薦量);極低碳水飲食(生酮飲食)碳水攝入量20-50克/天。

很多臨床研究發現,某些特定的疾病人群,在一定時間內採取適當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產生不少的健康效益,如減重和控制肥胖,減輕胰島素抵抗和改善肝功能,控制血糖,改善血脂,生酮飲食(極低碳)可以治療一部分藥物難治性癲癇。

不過,長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能量不足、蛋白質營養不良,耐力受損、工作效率降低,酮症酸中毒,縮短壽命(柳葉刀公共衛生子刊的1篇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會縮短預期壽命)。

對於普通人,適量碳水(碳水供能比50%~60%)是最佳推薦。當然,碳水供能比45%~65%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除了碳水總量(供能比)之外,碳水的質量(種類)也非常重要,全穀物、粗雜糧、豆類、蔬菜水果是非常優質的碳水,而白米白麵等精製穀物、飲料(糖或糖漿、甜點、小零食等則是質量很差的碳水。薯類處於這兩者之間。

另外,膳食纖維,包括不溶性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低聚糖(如菊粉)、抗性澱粉或抗性糊精等,也屬於碳水化合物範疇。它們對健康有益無害。

注意,“碳水化合物”這個詞現在是一個大坑,包括蔗糖及其他糖(或糖漿)、精製穀物、全谷雜糧、膳食纖維、特殊類型的膳食纖維(如抗性糊精、菊粉、羥甲基纖維素)、阿拉伯糖以及菌類多糖、藻類和其他類多糖等。這些成分功能各異,健康效果差異很大。

低碳飲食、高碳飲食是什麼?

低碳飲食、高碳飲食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