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的农村酒席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菜?

江湖电台


我这边是山东潍坊的一个区,我们这边乡镇上的标准一般从480到880左右的标准,最少的也是16个菜,再加就是18个,22个,26个,再有就是菜品的品质差别不同。

所有标准里都必须有的就是寓意比较好的,全鸡,鱼,肘子,烤鸭,红烧肉,大虾,这些是最基本的,然后加各种配菜,然后是豆腐,意思是都有福气,糯米枣饭,里边有红枣,桂圆,核桃,花生,寓意早生贵子,都是图比较好的寓意。

现在反而是肉类的菜吃的很少了,跟生活水平有关系吧也是,也都注重健康饮食了,婚宴上青菜跟海鲜是比较受欢迎的。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好几家人的大事,都是尽心尽力图个好寓意,祝天下所有有情人永远幸福~~





韩小乐的日常


大家好,我是水帘洞我是农村人,我来给大家看讲下我们的广西南宁酒席是怎么样的!

我们这里是红白事吃三天,第一天的时候先请厨意思就是通知自己村里的人(男人)商量出什么菜路和安排工作需要做的事情。

第二天就是要提前做好一些比较难做的菜花时间长的比如扣肉啊这些的我们这里男人负责炒菜女人就洗菜洗碗上菜这些的,第三天就开始正式的因为在我们这里都是80桌左右的菜路所以花的时间比较久在上我们这里是下午吃的大概4点30就开台。

一般我们的菜的话主要是4样扣肉,叉烧,鸡,鸭这四个是我们重点的菜路

基本上到了下午4.30就开始陆陆续续有客人来吃饭了我们广西人的话喝酒都喜欢猜码和玩牌这样添加了很多乐趣气氛,








水帘洞的芒果


我老家镇平县张林镇的,也不知道贫困县的帽子摘没?我知道我老家真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一,镇平县是贫困县,两大块收入一个是劳动力输出,二个是玉饰品加工,二,镇平几乎无工业,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工业体系已不覆存在,在新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几乎没有大的工业项目来支撑GDP,因此人均收入还主要靠传统产业。每年要回老家过年,免不了走亲串友,见证着农村老家的变化:村村通道路,不再泥泞。农田耕作不再是人挖肩挑,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吃饭不再是一碗端,两三个菜随手拈来。家里各种电器齐全,吃水不再是全村一口井,家家都用上自来水。最明显是占相当比例的家庭小轿车已经是常用通勤工具。

要说到有什么菜,有待一拼,传统四大件:鸡猪鱼牛自不必说,老家红白喜事最能体现直观变化:红白扣肉,烧羊排,红烧鱼,烧大虾,凉拼牛腱……不一而足,这在过去想都想不来,现在是家常菜。

如果朋友你来南阳作客,我定好酒佳肴相待!


爱之翼ex


我是山东鲁西农村农民。我说一下我们这里的酒席,在我们这里有两种酒席。一个是结婚酒席,另一个是贵客到家里来的那种。

楼主指的应该是结婚酒席,在我们农村结婚,以前的时候,大约在2010年以前把,也就10年前,那时候农村配套都不是很好,没有像样的酒店,一大部分都会在家里举行婚礼,到时候村里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村里有几个会炒菜的大厨,也是帮忙那种,我们年轻人也基本都会去,因为结婚的基本都是发小,不管玩的好不好,总得要捧场。

农村酒席和饭店的做法还真是不一样,口味上农村酒席偏淡不腻,以香,鲜为主,辅料调味基本就是大葱,姜,大蒜,辣椒,花椒,八角,香菜,豆油,酱油,醋,盐,味精,香油。

酒店的放油和其他佐料比较多,就是将就色香味俱全那种。因为酒店毕竟专业,为了增加菜的口感,也分什么菜就什么炒法。比农村佐料还多了,味达美,葱酱,老抽,浓汤宝,鸡精,料酒之类的。所以农村的酒席更偏向于家庭口味。

山东的酒席肯定是以鲁菜为主,农村也不为过,但也有些将就,就是很多菜不能上席,比如狗肉,韭菜,萝卜,鸭肉等等。

说一下农村菜:清汤炖鸡,糖醋鲤鱼,清炒鱿鱼花,清蒸虾,手切酱牛肉,清炖排骨,清汤丸子,黄瓜炒虾仁,这几个基本算是硬菜。配两个青菜,芹菜炒肉,清炒油菜,辣椒芸豆。再配几个凉菜如姜汁藕,姜汁松花蛋,香肠。大约就是这些菜,凑12个菜,图数字吉利。

你看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确实都偏清淡。而且山东鲁西这边辣椒菜比较少,和胶东区别还是很大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是头条三农创作者,长清小数据





长清小数据


我的老家是河南的!一般结婚办酒席都是在附近找俩专门做过酒席的大厨,然后在加一个打下手的几乎就可以开始了。然后大厨们就根据主家提供大致有多少桌客人,开始去买酒席需要的各种菜!我们那一般都是主家找人自己杀猪,客人多的话得需要杀两三头,少的话一头就够了。在然后就买酒水饮料和香烟了!

到第二天中午就开始迎宾接客了,一早上大厨们就开把忙活了,把鸡鱼肉比较费工夫的比如整只鸡呀整个鱼肘子啊先弄成办成品吧,到时候加上料一加热就出锅了。菜比较好做些吧,都是当时在做也不耽误的。一般都是在院子里摆桌子,院子大的摆个十几张小的摆八张,一个桌子上一般是十八到二十多个菜!一张桌子坐八个人小孩多的坐是个人!我们那办酒席大致都是这样的。





顽强的小二


看到楼主的问题,小编刚好前两天参办了农村的一场酒席,我把酒席的过程和菜式给大家分享一下。

小编老家湖南长沙农村,我们这里办酒席,主家会提前几天把酒席的“督管”(也就是酒席的主事人)请好,请的主事人一般是村里声望较高能力突出者。请好了主事人,主事人会和主家一起将要办酒席的日子确定好,并把办酒席的日子通告给亲戚朋友,并准备操办酒席的人手,如厨师、礼仪等。根据酒席的大小、类型,村中的乡亲都会提前一天或几天自发的去喜家去帮忙,帮忙打扫庭院、整理场地、杀猪宰羊等等一些准备事宜,这在我们这已经是固定的习俗。

正席当天,会在村口比较显眼的位置拉上充气拱门,并在拱门打上主家及酒席类型。红喜事一般用红色拱门,白事一般用黑色拱门。

正席一般在11点半到13点之间进行,一般都会分两场甚至三场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场地限制的原因。正席开餐上菜前,餐桌上已经摆上各类酒水零食,我们这里的席上配置一般是一百多一瓶的斤装白酒一瓶,啤酒四瓶,水果盘两个,零食两种,饮品两种,好一点香烟一包,槟榔一包。在没正式上菜前,关这些东西也是满满的一桌了。

再说说主菜配置,一般都是十主菜两点心的方式,十二大碗。就前两天参加的酒席为例主菜有:梅菜扣肉,蒜蓉蒸扇贝,清炒鲍鱼,干锅黑山羊,清蒸花斑鱼,香菜牛肉,香茹肉丸汤,盐焗基围虾,清炖鹅,韭黄炒肉丝等。不得不说相对我们内地来说,好一些菜式在农材都是不常吃到的,而且食材的价格也不便宜。

最后再说说我们这的礼金,吃酒席送礼金,这在全国都一样,不过根据地方不同送出的大小都不同,我们这把送礼金叫做“送人情”,人情有大有小,不过按照关系亲远一般在400-1000元之间,普通乡亲朋友一般400,关系再近一点500-600,直系亲人基本都是1000左右。这次村里人的喜宴,小编就随了大流包了400,个人感觉不算小了,虽然礼金是礼尚往来,但一个月多吃几次喜宴,真有些吃不消。

不知道其他地方礼金是多少呢?希望大家一起分享出来,一起涨涨知识。


吴家山少


大家好,我是高老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老家农村,最近一些年,酒席大都是孩子结婚才会张罗的比较盛大。

过去的时候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那都是全村老百姓的事,家家户户都会来帮忙。男的帮忙劈柴,搭锅建灶,结婚一般都是秋收后,当院里冷,男的们还得搭大棚,这都好几天之前就得开始准备,女人们就得去帮助给新人做被子,做新衣裳。

结婚的头两天,大家就开始忙活菜了,村里人都会来,帮着杀鸡,洗菜,炖肉,家庭条件好的,还会杀头猪,来款待大家。



东北酒席的菜,那是有讲究的,一般条件的家庭,在这一天也会把菜做的“亮堂”,每一桌大概坐10到12人,但上菜一般都是16个菜或者18个菜,16就是要顺,18就是要发的意思,也是主人感恩村里老少爷们的一片心,让大家都吃好喝好,同时也寓意小两口和睦和条件越来越好。

这16个菜,一般都会荤素搭配,大菜就是荤菜,一般必备的是炖鸡,炖鱼,四喜丸子,锅包肉,红烧肘子,酱猪蹄,还有东北的酸菜血肠五花肉,酱牛肉,溜肥肠,再来个挂浆拔丝地瓜,芹菜粉,蒜薹炒肉,西红柿炒鸡蛋,尖椒干豆腐,农村大酱拌凉菜,清蒸大虾。……



办这样的酒席分工明确,有人放桌子摆放桌椅,有人负责发放瓜子糖块和香烟酒水,有人负责切菜改刀,年轻力壮的负责端菜上菜,有专门的几个大师傅炒菜,有专门负责烧火的,有专门人负责放炮接新娘的,有张罗事带着新人敬酒的,那是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酒席期间来的宾客都得喝点酒,喝高兴了东北人会划拳,还有唱歌送祝福的,新人挨个桌子敬酒,这是现在,一桌敬一次,以前那一桌有多少个人,新郎新娘得给每个宾客点烟还得挨个敬酒。


酒席过后剩菜会有人打包,亲戚邻居们分别拿回家去吃,过去农村穷,到现在也是这样,没有浪费现象。大家一起动手帮着收拾桌子刷碗刷盘子,年轻人就闹洞房,岁数大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扑克,打麻将。玩到晚上再喝一顿,这时候都是比较亲近的人,直到深夜才睡去。



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年轻力壮的也会再来帮忙,撤大桌面,撤裤子,撤大棚。这种酒席,也会让村里的乡亲们更和睦更融洽。


高老慢


我们这里,红白事酒席一般都是在村里大街上摆的。届时请上附近的流动厨班,在家里盘上几个煤火,锅碗瓢盆,桌子板凳,都是人家一并带齐的。那些年,厨班定菜单,由几个家人,开着拖拉机去县城买菜。厨班只负责做菜装盘,择菜、洗菜、刷碗洗盘、摆放桌凳、发菜上桌这些活,都是由长辈安排家族人员来完成。

其中端菜上桌的活,我可是从十几岁干到现在三十多岁,都快20年了。每当家族办事,一般都由我的份。也不是夸我勤快,这种差事年轻的男人,一般都脱不了。因为先要把客人们伺候好,最后才轮到我们坐下吃饭。虽然辛苦点,不过会有特别专利,可以亲自随便选菜,好菜多上几盘都没关系,放开大吃一顿,不亦乐乎。主家有好酒,也会特例拿出,犒劳我们。

这些年,条件好了,一部分人会选择下饭店,招待客人。一部人还是继续延续村里大排档,这样也便于办事。但是厨上的一些杂活都由厨班全包了。每桌收费标准,根据菜品20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价高了一点,但也是挺划算的,这样亲人们又可以专心忙正事。

至于菜品,花样繁多,品种多少、硬菜比例,一般看什么事。喜事,尤其结婚,菜质菜量都是顶级的。白事会差一些,适宜低调。

以前就只是大锅炖菜,回锅猪肉丝,红薯粉条、油炸豆腐条、腐竹,大白菜等烩菜。一碗不够吃两碗,觉得不够味可以放上一妁油炸辣椒油。虽然只是一碗烩菜,客人们就着大馒头,都吃得很过瘾。毕竟在经济落后年代,家常便饭一年也不舍得吃不上几次肉。

近些年条件好了,宴席一般都是比较丰盛的,凉热、荤素、果蔬、汤菜均匀搭配。凉菜:黄瓜变蛋、辣油豆腐条、蒜蓉西兰花、姜汁莲藕、洋葱木耳、杏仁苦菊、萝卜猪肝、蒜苔牛肚、芥末粉皮、西芹鸡蛋干、哈密瓜、红油金针菇、红油耳丝、五香牛肉、腰果、地瓜丸、圣女果。热菜:香菇青菜、千叶豆腐、红卤肘子、孜然羊肉、麻辣甲鱼、红烧鱿鱼、油焖大虾、麻辣鸡款、料子全鸡、玉菇炒肉、孜然猪肉窝窝头、大唐醉仙鸭、香甜玉米。蒸笼菜:梅菜扣肉、芥菜扣肉、红焖排骨、红焖酥肉,豆酱肉片,八宝糯米饭。热汤:酸辣蛋花汤、米酒小汤圆,蜂蜜玉米羹。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宴席的方式也在变更。菜品越来越丰富了,硬菜越来越多了,吃的越来越好了。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的新生活,衷心感谢政府的福民好政策!





有源千里来乡会


河南农村婚宴酒席

从小生长在农村,记得每次有亲戚家的哥哥姐姐结婚,就特别开心,因为又可以吃到酥酥脆脆的粉条丸子了😂

在我们那个小镇里,一般结婚酒席都是先上九盘凉菜,所谓一些:凉拌牛肉,猪耳朵(嘻嘻,我的最爱)老醋花生米,凉拌银耳,拍黄瓜,猪头肉,白糖西红柿,炸鸡柳,和炸鸡块,有时还会夹带一些河南的特色“果子

凉菜一般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上完菜,发了筷子🥢,孩子们就开始狼吞虎咽的开造啦(毕竟从坐桌开始到可以动筷要差不多一个小时)最后是风卷残云般的吃完了一桌的凉菜,这个时候热菜也开始陆陆续续的上桌了,孩子们看着大碗的扣肉,小酥肉,粉丝大肥肉,也都没有了兴趣,唯一能使我再一次感到高兴的就是酥脆丸子汤端上来的那一瞬间,这个时候如果同一桌的小孩比较多的话,那最怕的就是刚吃完一个再去舀的时候碗里已经没有了,所以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是先积极的往自己面前的盘子里使劲的挖,大概每个人挖了三四个吧,看看碗里就剩汤了,也就心满意足的开始满满品尝“自己胜利的果实”了这个时候的大人往往是不动筷的,再往后上的菜还是一些以大鱼大肉为主的蒸菜,孩子们这个时候也已经吃饱了,下午上课的预备铃也开始想起了,孩子们都该一窝哄的抓起书包就往学校的方向跑了,大人们就以一道“滚蛋汤”结束了此次的宴席😂

所谓最后一道菜“滚蛋汤”就是用几个鸡蛋搅散倒入放有调味料的开水里,等鸡蛋稍微凝固一些,就盛到碗里供来赴宴的亲友们喝一杯


瓶盖儿日常


我是甘肃农村的,我们这儿酒席现在也特别丰富,每次亲朋好友结婚,孩子满月都去随礼吃席,凉菜八个,热菜八个,每桌8到10个人都可以吃饱。

八个凉菜又分四个荤菜,四个素菜,一般都是:凉拌皮冻.凉拌肘子.卤鸡爪.五香皮蛋.凉拌黄瓜.凉拌凉皮,凉拌豆芽.凉拌海发菜。

八个热菜大多都是荤菜,一般都是:大盘鸡.香辣虾.爆炒牛肉,红烧鲤鱼,糟肉.青椒肉丝.香菇炒肉.酸辣白菜,最后一盆醪糟汤,花卷馒头随便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