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子技术落后 比我国低端货还差 根本拿不出手太弱了

苏联的电子系统有多落后呢?


苏联电子技术落后 比我国低端货还差 根本拿不出手太弱了


看米格25的外形就知道,这机头空间比过去的米格机增加了数倍之多,后来的飞机能和其相比的只有F111一类的战斗轰炸机和苏27,然而苏27这么大的机头空间其实也是一种尴尬。我们假设,60年代末,苏联要是能给米格25安上类似于F14的AWG9雷达,那米格25可就真的是美国人口中“全世界最好的截击机”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别连科将苏联的不足直接暴露给世界,美国人嘲笑之余也有最真实的敬佩,人家毕竟达到自己的目标了,把自己也吓唬了这么久。米格25的雷达型号为旋风A,其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孔径超过一米,比如今战斗机上小巧精致的雷达大得多,自重超过半吨,不小心砸下去能废掉一辆装甲车。


苏联电子技术落后 比我国低端货还差 根本拿不出手太弱了


雷达这个东西,只要性能满足要求,是没有必要往大了做的。旋风A能做这么大,显然是用重量和体积作为代价换取堪用的性能。大家都知道,现在的CPU拥有几十亿的晶体管数量,不但性能出色,功耗和体积也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晶体管可以做得非常小,米格25的雷达那么大,显然不是晶体管。那苏联能用啥呢?

苏联人选择了落后的真空管作为该雷达的基本电子元件,这也是雷达重量堪比炸弹的原因。如今真空管大多出现在发烧领域,制造起来非常复杂,属于主流行业早已淘汰的过时技术,埃尼阿克用的就是真空管,重量可不是半吨,而是几十吨。


苏联电子技术落后 比我国低端货还差 根本拿不出手太弱了


旋风A由于基础技术太过落后,导致其体积庞大但只有非常普通的性能,对轰炸机的探测距离也就100千米左右,压根就没有什么下视能力。这台雷达的峰值功率也极为夸张,600千瓦!什么概念呢,30吨的埃尼阿克也就150千瓦,600千瓦可是一台坦克的功率呀!要是这些功率全部被利用,那雷达的探测距离甚至能超过预警机,在西伯利亚开机,阿拉斯加都能想起警报声。然而落后的基础结构使得这600千瓦的功率几乎都变成了多余的热量,和AWG9差的非常远。

不过这还有好几个插曲,米格25的雷达非常简单粗暴,这就有一个先天的优势,超强的抗干扰能力。真空管雷达的一大特色就是自身很大的噪音率,信噪比很低,如果敌方释放干扰,这台雷达会以一种我是聋子我自豪的方式将干扰信号当做杂波过滤掉。


苏联电子技术落后 比我国低端货还差 根本拿不出手太弱了


由于真空管对热不敏感,反而很适合在高速飞行时使用,不用过多考虑热量,简化设计和制造流程。还没完呢,真空管雷达还有一个能力,那就是对EMP没那么敏感,所以比较合适核战争。唉,这是多么痛的领悟,烂到极致还有意外得来的优点,唉,唉!你无法用闪光弹干扰一个瞎子!但是,调侃归调侃,这些设计有一半的原因其实是苏联的务实,厉害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