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當我們第一次來到位於揚州古運河第一灣的現場時,就被深深觸動,一組三層高,體量巨大連綿的灰色仿古建築荒廢安靜的矗立在面前。建築的北側有喧鬧的城市道路和商業化空間,南側則緊鄰大王廟及大運河,沿岸自發形成了頗受歡迎的市民休憩廣場。體量巨大的建築體橫亙在城市道路與大王廟之間,割裂了它們之間的聯繫。室內粗大的混凝土結構統御著空間,多次加建和改造使得室內空間被隔牆切分得七零八落,大部分被黑暗所籠罩。驚喜的是二、三層的一系列庭院,未充分利用的情況下,依舊可以將一部分光線帶入室內,形成了不同的戲劇化時刻。

▼入口立面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浮現的秩序——建築中的城市

仿古的街區是一種當代常見的符號化處理歷史城市文脈的方式。 符號是淺顯的,訴說了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急於得到快速的文化認同的心理,充滿了快速與廉價,並不是城市真正沉澱的結果,不能適應城市在向現代化功能發展時的真實生活與功能審美——動態的生活無法在僵化的空間中展示,真實的空間品質往往被空洞的符號所掩蓋。我們試圖如同解題般揭示城市建築的真正品質,如處理城市空間般處理建築,通過植入了一個新的交通/漫步體系,如同將城市空間引入建築內部,使建築與場地發生更直接的互動。這同時創造出一種秩序,在其框架下讓使用者能和我們一起慢慢地讓設計生長又不走樣,讓建築隨著時間而改變。由此一個可以適應各種功能需求的包容性的場地重新浮現。

▼原始建築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項目鳥瞰概覽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浮現的物體——新與舊的對話

1. 外部的中軸懸挑物體及環廊體系

我們將巨大的建築體切開,剝離,剔除那些冗餘的部分,將必須的公共空間體系建立起來。第一刀自然動在了在中軸上,我們拆除了上一次改造中違章搭建的各層樓板,只保留了原有的樑柱和三層屋頂,並在屋頂植入了三個3米見方的玻璃天窗,將自然光引入其中。由此我們在建築的中心部位得到了一個貫通南北的三層通高空間,外部則橫空插入一個漂浮的由鏽鋼板包裹的懸挑體量來指示和強調這一空間的存在。我們既可以將南側運河邊閒逛的市民導入到北側商業空間以及我們的建築中,又可以將北側的城市居民導入到大王廟和運河邊。通過這條有儀式感的流線,單體建築的體驗感得以大幅提升,南北衝突的城市空間關係也被消化緩和到一個舒適的體驗中。原始的建築,前次加建的混凝土樑柱屋頂體系與這次新加的玻璃天窗和不鏽鋼幕牆以一種互相尊重的態度並置在同一空間中,展開了一段新老的對話。建築外環的各個出口處也同樣使用了鏽鋼板體量包裹,形成外部統一又醒目的效果。

▼總平面圖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中軸連接城市和運河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中軸懸挑體量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外圈商業界面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2. 內部的藝廊院落體系

在二層,我們設計了環形的室內街道,不僅僅定義空間格局,同時又肩負著藝術之廊的這一新使命。灰色水磨石的鋪地彷彿從房間內蔓延出來,各自咬掉了街道上的一部分空間,暗示出公共性的過渡,許多有趣的事情可以發生在這些“灰空間”中——展覽、外擺甚至集市。蔓延的意向暗喻了城市街道中室內空間向街道延伸的現象——有時讓城市管理者撓頭,卻往往是街道生活活力的最好體現。同時環形街道串起了路徑上一系列的庭院,院子空間既是步行系統上最具活力的公共節點,又可以和商鋪空間一起組合利用,變幻出不同的意趣。雖然風格也許會不盡統一,但卻又恰恰可以暗合我們的建築中的城市理念:即越豐富多變的城市空間,城市活力越發可以彰顯。

▼公共空間系統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屋頂露臺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三層被主要的中軸屋頂一分為二,成為兩個獨立的辦公空間。寬闊的中軸屋頂露臺空間適合承辦酒會、露天電影、燒烤派對等各種活動,等待著使用者去發掘創造。同時露臺逐步向南延伸,拾級而上,可以登上整個建築的制高點,一覽江景與大王廟。新建的雨棚與平臺構成了巨幅的畫框,框出了近景的大王廟、中景的大運河和遠景的城市天際線。歷史與今天、人文與自然在這裡交匯出一幅四季多變的畫卷。在這片歷史淵源深厚的土地上,浮現出一個嶄新的交流與生活的舞臺。

▼露臺夜景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浮現的質感——廟堂運河邊的材料運用

為了強化呼應原始的坡屋頂建築,我們在外部挑出的中軸體量採用了鏽鋼板,鏽蝕的質感和原本的灰磚立面形成了醒目的反差。通過鏽鋼板這種“動態”的材料,新老材料一起慢慢留下歲月的變化和痕跡。新舊之間的戲劇化的對比與協調的關係為整個項目奠定了基調,建築不再是過去那個沒有表情的遍佈揚州乃至全國的仿古建築。中軸處用這樣一種重色調包裹著的體量懸挑出去,懸浮在兩個房子中間,內部則使用了亞光的不鏽鋼板,讓巨大懸挑的體量內部有一種被新鮮切開的奇特感。同時由於不鏽鋼的反光效果,將周圍的環境隱約的反映在表面上,這樣周圍的綠樹磚牆,地面的鋪裝就都成了立面表情的一部分,“浮現”著壹點文創園的別樣特色。在光影晃動之間,隱隱的訴說著建築體量的漂浮質感,而這種漂浮感也能更好的暗合運河堤岸的地域性。

▼中軸內部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樓梯細部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不同於建築外部的懸挑帶來充滿“重量感”的漂浮,在三層的室內空間中,我們想體現的則是相反的“輕”之漂浮。因為原有的空間被巨大的斜屋頂所籠罩,再加上深灰色的巨大混凝土結構梁,如果空間再加重色調無疑會是種負擔,所以我們在這裡大量的採用了聚碳酸酯板的材質,在燈光與自然光的配合下帶來一種輕盈的漂浮感,在三樓最大的中心庭院中,我們將原有洞口擴大,並使用藍綠色材質將院子的各個洞口包裹,將光線從四面八方引入進來,帶來一種明亮與深邃工業空間對比下的漂浮感。這些植入的輕質的盒子,提供了人們活動與休憩的一個軟界面,使人們可以與原有粗糲的內部空間進行接觸。

▼室內生成gif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路演空間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茶水休息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閣樓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聚碳酸酯板的辦公和會議室盒子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外部視角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浮現的生活

在運河這個強烈地域性的背景下,我們小心又大膽的使用著各種材料,試圖建立一種建築與自然、人與環境之間的多重疊合和的對話,帶來一點點儀式感,一點點細膩,讓原本就美好的場所重新浮現出原本就潛藏著的美好古都新生活的畫卷。

▼浮現的各色生活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大王廟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施工過程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建築生成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一層平面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二層平面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三層平面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剖面圖

重新浮現的秩序與生活——揚州“壹點”文創街區

項目地點:江蘇省揚州市

項目性質:改造、商業、辦公

設計週期:2017.6—2018.9

建造週期:2017.10—2018.6

設計單位:普羅建築

主持設計師:劉敏傑,李汶翰,常可

設計團隊:張昊,趙建偉,林旺銘,馮攀遨(駐場),楊琴(駐場),李嘉藝(駐場),朱孝珺,郭根英

攝影:UNIT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