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代的問題就是這本書的答案

《小偷家族》之前已經看了電影,看完電影以後,有幾個揮之不去的疑團一直困擾著我,所以拿到《小偷家族》這本書以後,我一個通宵就迫不及待的把書看完了。看完,合上書,看著封面的那個手勢(祥太偷東西的時候做的手勢),我突然明白《小偷家族》中信代問阿治的那個問題——凜為什麼在經受過父母對自己的傷害以後還是那麼善良?

因為大家都在渴望愛!

電影放映之後,影迷對電影裡角色的設定給與了各種各樣的解讀。大家對劇情的設定中前半部分的過度緩慢不願接受,猜測是枝裕和是不是故意而為之。對《小偷家族》中祥太和阿治能夠成功實施他們的工作而感到疑惑,難道超市沒有防盜設施,沒有監控裝備嗎?特別是對電影結尾處凜的張望,影迷更是做了各種各樣的猜測。

這些疑問在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當然每個人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樣的,就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好的作者總是會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所以說,看完書你會發現原來在文字的世界裡,是枝裕和給了我們另外一個樣子的《小偷家族》。信代的那個問題,我在讀完書以後才能肯定告訴自己,是的,答案就是這樣的。


信代的問題就是這本書的答案


因為渴望愛,才有了現在的祥太

警察在詢問祥太的時候也發現,這個孩子沒有因為在這個不正常的家庭長大而成為“問題少年”,他有愛心,從她總是詢問妹妹——凜怎麼樣了就可以看出來。

警察疑惑,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個在正常人眼裡不正常家庭是一個有愛的家庭。他們沒有文化,但是有愛,可是沒有人願意接受這個答案。恐怕信代和阿治也不接受這個答案吧。

祥太自己呢?祥太一直覺得自己也是被拋棄的孩子,和《小偷家族》裡所有的家人是一樣的,大家都是被自己的親人傷害或者拋棄的人。就像信代和阿治是流浪的人一樣,祥太知道自己也是。就像初枝是被家人拋棄的一樣,祥太知道自己是,凜是,亞紀也是。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有自己和原先家庭無法化解的痛苦。這痛苦在心裡沒有人願意看到,他們互相掩飾,成為家人,沒有血緣,只有這個“家”給他們的羈絆,他們在“家裡”裝作傷害從來沒有發生。

每個人都傷痕累累,除了祥太。

家裡的其餘五個人(奶奶初枝,爸爸阿治,媽媽信代,阿姨亞紀,妹妹凜)對傷害記憶尤新。但是祥太的記憶不是來自自己的切身感受,而是來自阿治和信代的描述。這些痛不是他的真實體驗,在他的記憶裡已經沒有原來的家人,他的家人是沒有血緣關係奶奶,爸爸,媽媽,和阿姨。祥太不是在傷害中長大的而是在愛中長大的。

想一想在自己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居無定所的時候,為什麼阿治和信代要抱走祥太,那一定是因為他們一直渴望愛,既渴望得到別人的愛,也渴望去愛別人。得到愛是自己沒法控制的,比如信代的父母,有著血緣卻沒有帶來愛,帶給信代的反而是傷害。那麼去愛別人呢?在心底又怕會得到背叛,所以孩子就成了信代和阿治的首選,這個孩子就是阿治。

也許有人會說一個沒有道德底線,靠偷竊過日子的家庭有什麼愛可言呢?他們去偷竊是錯了,還教會祥太去偷竊更是錯上加錯。那麼他們想要愛別人也錯了嗎?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我們可以指責他們偷盜,但是站在愛的角度,我們看到了一個為人著想的祥太,他怕凜被抓住,故意推到超市的物品,他怕阿治傷心, 說出“我是故意被抓住”這樣的話,讓自己做結束關係的“惡人”。


信代的問題就是這本書的答案


祥太確實不是一個壞孩子。

我們常說如果想知道父母什麼樣,看孩子就知道了。那麼看看祥太,難道還不能看到信代和阿治的內心嗎?

愛不是用物質衡量的,更不是用血緣決定的。是枝裕和把故事放在一個站在溫飽邊緣的,拼湊在一起的家庭,他難道只是在譴責原生家庭對這些人的傷害嗎?我想不是,他想說就算有傷害在,我們還是可以愛別人。別人對我們的傷害從來不是我們傷害別人的理由,就像飽受家人,丈夫,朋友,同事傷害的信代抱著凜說的那句,“愛你是應該這樣緊緊的擁抱。”

這個“家”髒亂不堪,在高樓大廈的包圍中它掩蓋了自己,就像這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有著他們不為人知的陰暗面。奶奶初枝會厚著臉皮在前夫祭日的時候,去前夫和小三生的兒子家中氣定神閒的吃蛋糕,走的時候還會接受別人的“補償費”。看上去這是一夥卑劣的人在正常人的背後過著卑劣的生活。但是歡樂在這裡,當一家人擠在屋簷下“聽煙花”的時候,快樂在這裡。當一家人在海邊玩耍,戲水的時候,快樂在這裡。在海邊奶奶初枝半憂傷半擔心說“這樣的快樂不多”的時候,我們都明白,這個家庭遲早要分離。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否認愛在這個“家”的存在這個事實。

就像學生時期優異的成績不能決定一個人人生的全部都是精彩的,就像衣著乾淨的人們不能代表內心一定是乾淨的一樣。物質的充裕不能決定我們的快樂到底有多少,血緣的羈絆不會決定愛一定在這裡。


信代的問題就是這本書的答案


看過電影《小偷家族》以後,我相信大家會說,這是一部成功的電影。這部電影讓是枝裕和贏得了更多影迷的崇拜,也讓他的影迷找回了自信。我們熟悉的是枝裕和又回到他熟悉的領域,也是影迷喜歡他的地方。當有人在懷疑是枝裕和是不是已經江郎才盡,也開始刻意迎合市場,遷就觀眾的時候。《小偷家族》給了我們一個完美的解釋,沒有,是枝裕和還在。看完《小偷家族》,不論是電影還是書,你會發現故事裡某一樣東西在平靜中,軟軟的,又不失力度的打了我們的內心一下。有感觸,有疑問,更多的是有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

信代的問題就是這本書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