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秀才從商記(幽默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有個落榜的王秀才,科舉屢屢不中,就想棄文學做生意。聽說田記米鋪的田掌櫃很會做買賣,於是王秀才就扮成乞丐來到田記米鋪前,想學學田掌櫃做買賣的本事。

突然,一個彪形大漢怒氣沖天地進了田記米鋪,大漢開口大嚷:“掌櫃的,你家的秤是不是壞了!”王秀才認真地聽著,趴在門邊往裡瞧去,只見田掌櫃迎上前來:“苗兄弟,稍安勿躁!”王秀才覺得好笑,認定是田掌櫃是在秤上做了手腳,這下看他要如何解決此事。

田掌櫃接著說:“苗兄弟,除去苗字的草字頭,不就是個田字嗎?你我原本是一家,先消消氣,有事慢慢說!”

那大漢說:“我買的一百斤大米,回到家我一過稱,怎麼只有九十斤?”

田掌櫃聽大漢說完,立馬去查看了自家的稱,試試了,果然是稱出了問題,於是十分抱歉地對大漢說:“苗兄弟,實在是對不住,的確是我的稱出了問題。少你的十斤,我這就補給你,為了表示歉意,這些錢你拿著,就算我給你賠不是的。”

聽到田掌櫃這樣說了,那大漢的氣也消了,態度也變得客氣起來,最後滿意的離開了。


酸秀才從商記(幽默故事)


王秀才把一切都看在眼裡,不禁對田掌櫃豎起了大拇指,心想:這做生意待人就得熱情,田掌櫃真的是太精明瞭。

過了不久,王秀才的王記米鋪也開張了,大家也不叫他王秀才了,而是改口叫他王掌櫃。王秀才沒有多考慮,首先就在稱上做了手腳。

幾個月後,兩位衣著光鮮的客人進了王記米鋪,王掌櫃急忙笑著迎上去說:“二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二位貴姓?”其中一人說:“我姓馬。”王秀才驚道:“真是巧,我們五百年前可是一家啊!”那人道:“掌櫃的也姓馬?”

王掌櫃說:“不,我姓王。”那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於是王掌櫃用水在桌上寫了個馬字,說:“砍去馬的蹄,扒了馬的皮,不就是一個王字了嗎?”

那人冷笑著說:“今天我們是來買米的,給我來一斤,我要先看看米是不是好。”王掌櫃這下有點不高興了,本以為來的是大主顧,沒想到卻只買一斤米!

把米拿到手,姓馬那人突然臉色一變,對王掌櫃說:“這位是本縣的知縣大人,我是馬師爺,今天縣衙裡接到群眾的舉報,說你這米鋪賣米短斤少兩,長期坑害群眾,今日一見,果不其然,你還有什麼話說?你這果然是扒皮店!”馬師爺話未說完,王掌櫃早已汗如雨下。

王掌櫃忽然想到知縣姓金,於是笑著對知縣道:“知縣大人,咱倆五百年前可是一家啊,就饒了小人這一次吧!”金知縣說:“你姓王,我姓金,這怎麼會是一家?”

王掌櫃說:“揭了你的皮,挖了你的心,咱倆不就成一家了嗎?”金知縣聽完大怒:“好一個奸商,果然是一家扒皮挖心的黑心店,來人,綁上帶回縣衙!”金知縣話音一落,外面衝進來幾個衙役,把王掌櫃綁上帶走了。

縣衙大堂上,金知縣先下令打王掌櫃二十大板,兩個衙役左右站著,正準備開打,王掌櫃想拉個墊背的,於是把田掌櫃的秤有問題的事說了出來。

金知縣聽完更生氣了:“好一個迂腐的酸秀才,田記米鋪的田掌櫃為人正直守信,人家的秤是見窮人就多一兩,是仁義之秤,你還敢誣告別人,來人,給我再加二十大板!”

王掌櫃一聽癱軟在地上,哀嘆道:“田掌櫃啊,你這回可把我這個本家害慘咯!”金知縣道:“人家姓田你姓王,這怎麼成了本家?”

王掌櫃抓住兩根煞威棍說:“我是姓王,現在左邊一根棍,右邊一根棍,王字不也成了個田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