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提倡穿汉服?

夏天-向日葵在微笑


这是一个相当傻的问题,汉服是古代服饰,是明朝以前的服装,只有古人才穿着,我们是现代人,要穿现代服装。

历史是进步的,时代是发展的。中国有古代服饰,外国也有古代服饰,发展到现代,外国人的服装没有停留在古代,中国人的服装同样不能一成不变。

服装和所有事物一样,都有发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对过去繁复的东西加以改进,使之变得简洁,更为实用和舒适。

古人的服装是当时时代的产物,他不但是遮体御寒的东西,而且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但传统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也不一定就是实用的,就如今天的计算机和过去的算盘比,人们选择了更方便的计算机。

同样道理,我们为了更方便,选择了简洁的短衣和裤子。如果我们穿着古装去上班,必然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效率,甚至还会发生安全事故,我们当然不会选择。

为什么有人提倡汉服?这是一种文化理念,是一种浪漫主义,是一种文艺范儿,但并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有人穿着汉服招摇过市,只因他们很悠闲、要么是学生,要么是没工作的闲人。假如让他去开汽车,开飞机,骑摩托,你看她还穿汉服吗?

古代的东西只能是历史,要么写在书里,要么呈现于舞台,把它搬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很不现实,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决定了我们的着装。如果想穿着汉服生活,只能来一次冥冥中的穿越。





若愚趣谈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67000bfef7e75072a6\

晨晨169021068


笑死我了。什么恢复汉服啊,我觉得都是凑热闹或者说是没有弄明白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优秀传统。中国人自古以来,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拿来主义,什么东西好对我有用就拿来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汉朝找了匈奴人来教军队骑兵战术。还有,我们在唐朝之前一直是跪坐(小日本还是学的我们),胡人传过来的胡凳改变了我们的习惯。还有,当时床是坐具,榻才是卧具。难道你们要恢复跪坐的习惯么?所有这些都是表象,我们应该继承的是文化核心,品德,而不是这些外在的表象。外在的东西适合的就继承,不适合的就淘汰,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聪明绝顶36


从来都没有人不提倡过汉服,现在也有很多女孩子会穿着汉服在路上走,也是很漂亮的啊,而汉服现在人穿的不多,也是有以下几点原因的。

第一,汉服就像是古装剧里的古装,现代的人,都喜欢直接披着头发或者扎着马尾,而古代女子的盘发十分复杂,就显得穿着汉服,但是发型看起来特别的奇怪,也会让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第二,现在的女孩子都基本上是女汉子了,搬重物也不在话下,穿着简简单单的衣服裤子,做什么都方便,而穿着长襦裙,那就只适合坐在那里当淑女了呀,偶尔还好,天天如此,那就不用养活自己了不是吗?

第三,汉服的穿着方式其实应该还是挺复杂的,现代人都追求简单明了,快节奏的生活,每天花一分钟穿衣服和花半个小时穿衣服,那大部分人都愿意选择花一分钟吧。。不过现在有很多商家,做出了改良版的汉服,有汉服的特点,也不显得累赘,深受女孩子的喜爱。




虽然汉服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文化,但是与时俱进的发扬光大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吐葡萄皮的巧克力


我也算是一汉服粉,喜欢汉服的典雅,喜欢汉服的灵动。自己也有套衣裳,不过只穿出去几次…

首先感觉题问就有问题。为什么要不提倡汉服?汉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艺术的瑰宝。我更倾向于平常不着汉服,但应提倡中华各民族在各自的传统节日中着民族传统服饰,这里不仅指汉服,也包括旗装,赘规等少数民族服饰。几近流失的汉服为全民接受显然需要更长的路要走,不过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发展就要勇于面对问题。首先我感觉汉服不怎么适合现代起居。第一,汉服袖口较宽,即使是琵琶袖和窄袖,对于现代生活也有所不便。第二是汉服形制较宽松,虽有曲线美,不过打理起来麻烦。第三,穿着较繁琐,中衣外衣,有时再穿个褙子大氅,大都还需系带。纵使短褐也难适应现如今快节奏生活。 第四,汉服的刺绣花纹也决定难自动流水线化生产,价格难下来,不易推广寻常百姓家。总而言之,汉服对于现代生活失去了时代实用性。其次想谈谈汉服圈子化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厌恶汉服的缘由,可能也是题主问题的来源。其实汉服本应全民化,并非圈子化。前吧主溪山琴况也极力反对圈子化。不过总感觉有少数人想形成小圈子迫使许多粉转路,路转黑(和许多明星因“粉丝”而被黑被讨厌一个性质)。少数人自恃甚高,以为懂了一些就多了不起,毫不包容新人。曾见过有新人说“喜欢古装求推荐”而被谩骂“什么都不懂”,“汉服不是古装,走错地方”之类的话;也见过辛辛苦苦准备的成人礼因形制不对而被讽刺“影楼装”。汉服是文化载体,而中华文化更应讲究包容。不过这毕竟是少数人,大多同袍还是友善的。需要深究汉服背后的民族底蕴才能避免走错路,但我认为只因漂亮而喜欢也无可厚非,规矩研究还是留给专家们吧!自己喜欢就好(不过基本的了解也是必要的)。

最后想提一嘴,总感觉如今有些过分在意汉服形制了。汉服同西服时装一样终究是衣服,衣服应实用至上。对于如今的现代快节奏生活,汉服也应与时俱进。与时代脱轨终将被遗弃,形变神不变才是最主要的。难不成赵武灵王还是华夏服饰的罪人了? 观点可能有误,欢迎指正。


不忍折枝乱素华


汉服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我们作为中华儿女,需要传承汉服文化。但是,为什么不提倡穿汉服呢?

1、首先,时代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不管是言行举止都需要结合时代,结合当下,不能脱离生活去传承。当下为什么不提出穿汉服?反过来问,汉服确实很漂亮,但是中国大部分是老百姓,难道你让农名穿着那么长的衣服下田耕种?难道让农名工兄弟传那么长的衣服上工地?这不太现实。

2、全球气温越来越暖,现在夏天气温高的达到四十多度,不要说穿汉服,现在都人是想越少越好,所以才有很多美女穿一丝丝的就上街,露肉都露得不能子啊露了。

3、现在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早上起床,穿衣服都要很久时间,洗衣服也要很久时间,这样很浪费时间,所以,穿汉服,偶尔作为艺术穿一下可以,但是长久穿,并不现实。


万佑铭



















映山红英雄红


我在大学参加社团的时候发现有个国风社团,里面的同学的穿的很复古的衣服,我对古代衣服并没有多大了解,只是偶尔看见他们的一些社团活动。国风国风,但是大部分都是摄影活动,要谈论些经史子集是一点不懂,背一点伤春悲秋,凄凄惨惨切切的,懂一些个别诗人的诗词,多是婉约派的,要么就是网传比较多的,什么玲珑骰子安红豆之类的…就像网文古言小说看多的大龄中二青年…所以我现在并不觉得应该提倡穿汉服,因为我们的文化教育水平撑不住汉服,我们对古代文化的了解还是片面的,你要说是爱古代文化,发扬传统文化,感觉真是谈不上,更多的像是一种行为艺术,穿着好看就行,还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酸儒气。可能我的观点有点偏激,大概就是你文化不够,那不要穿汉服摆造型好不好,想摆造型求点赞你直说,不要打着发扬古代文化的幌子,我们现在没时间学习的优秀文化就算把他先放在高处,也不要随便轻贱了它。


渊重


穿成这样怎么上班?那一天得有多少人迟到?那我们男人是不是还得束发!穿成这样开车会不会很危险?汉服很美,但我想也只能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即便要穿,也只能是在一些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还有重要的一点,这样的衣服很贵吧。

尊重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最重要的传承在文字里,不是衣冠,与时俱进会比恪守成规更重要,汉民族从来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民族,正是容纳了其他民族的优点,才成就了我们2000年的自信。

虽然我们在近代曾有过很多屈辱,甚至有过亡国灭种之祸,那个时候,我们希望全面学习西方列强,所以今天我们所有的着装都是西式风格,这就是那种风格的延续,但我本人认为这没有什么,这样的穿着的确很方便,它符合时代潮流。

现在的服装设计很偏重实用性,汉族过于华美,穿着干活,就不那么利索,尤其是在工厂,这样的着装可能会引发很多危险,我认为可以多举办一下这样的推广活动和文化节,也可以提倡在某些节日,或者重要场合穿汉服,其实我们结婚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照这样的婚纱照,但全面复古,我认为是一种矫枉过正!


凡铁铸兵堂


1 代价高昂。汉服包括衣服、冠帽、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这么一整套东西,置办这么一套也得花不少银子吧。在大多数人都在为房子,上学,看病这些东西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不认为有这个群众基础。



2 不具实用性。如上一点所说,汉服是一整套衣冠系统,穿戴麻烦,其宽袍大袖的服装风格在生活中也带来诸多不便利,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相适应。


3《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不一定要身着汉服才是中国人,才热爱中国文化,衣服不过随着环境习俗而变,儒之为儒,中国之为中国,并不在一层衣服。”

我明白了,现如今来讲所谓汉服的复兴或者是古文化,很多不过是一些妄图通过别人的怀旧情怀而想圈钱的人,汉服不需要复兴,如果汉服复兴是民族大义,是中国文化的返璞归真,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摒弃圆珠笔签字笔而改用毛笔写字?真正的文化复兴并不是要将这些融入进日常生活,但也不是将其遗忘,而是永远铭记在心,如果你是它的爱好者那么可以做一些对它更加有益的事,例如举办爱好者交流会,或者举办一些展览,或者开创一些有关于它的课程。而不是像愤青一样,用尽气力去和别人争吵,辩论。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有上亿人,我们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穿着汉服走上街头,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时让他们对汉服文化有大体的了解,我询问了很多叔叔阿姨们,他们都不反对年轻人们穿汉服,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热爱文化的表现,但是你身着汉服与人争执不就毁坏了汉服的意义吗?所以,不论是身穿汉服还是没有穿汉服,我们都要将中国文化牢记于心,更要将中国文化的“温良恭谦让”时刻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