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许宏: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胡化”的历史

考古学家许宏: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胡化”的历史

许知远:我就好奇,比如说您也喜欢用比喻,这是紫禁城这是长安街这种比喻,那您会意识到就是说这么早的古代中国跟现在中国之间有这么强的一个连续感一个映照感,会觉得历史的延续性太强了,我们甚至逃不出古人的布局吗?

许宏:中国是从秦汉开始几乎就是在社会结构上变化不是很大的。我们这个国家大的地形,像一个大的盆地吧,没有自然地理阻隔。两条大河,这几条大河以及支流这种四通八达,然后周围相对封闭的海洋和高山高原荒漠,导致人们文化底蕴、生产生活习惯的类同。包括后来的汉字,都是这种凝聚力,这样就是不可避免的共同的思维方式吧。

考古学家许宏: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胡化”的历史

当时为什么能从战国走到秦汉,大家都是一些小国,你是上游的我是下游的,你把坝一拦我没有水了,我这边欠收了,没粮食吃了,我跟你借你不借,但是你那地方要是我的这事就好办了,对不对。上游下游如果都是归一群人管这事就好办了。赈灾治水,再加上一个防御北边,没有整个广袤的大北方,完整的中国古代史就无从谈起。整个一部中国古代史几乎可以说成胡化的历史,一波一波的游牧(民族),从青铜潮代表着最先进的科技一波一波来。长城就建在400mm的等雨线上,气温稍降一点,恶化,他要往南找粮吃是吧,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脉络。

考古学家许宏: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胡化”的历史

这些构成游牧和畜牧的板块,就整个这个中原三代王朝都是在这两大板块中间,在这种情况下,像这种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这种东西它没有历史的合理性吗?一直到现在,是吧,这样你贯通起来看,好多东西我觉得就不会太纠结和拧巴。

认同上我们说你不能说中国是汉人的中国,整个中华民族的概念在中华民国期间开始正式形成了,所以这个中国太复杂了。中国从来没有自外于世界,整个一部中国古代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胡化的历史,我认为不应该过多地强调就是类似于东方西方这种内涵外延严重不清的这种概念。

考古学家许宏: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胡化”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