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中貴公子——月尾石篇

月尾石,又名牛尾石,出產於與善伯山相連的月尾山的山麓之中,洞在杜陵坑北部的月尾溪旁。

月尾峰樹木茂盛,青翠蔥蘢,猶如一位盛裝的倩女,與“和尚頭”一般的高山峰迥然有別。這裡還有一條小溪流入壽山溪,兩溪交匯處稱之雙溪,山青水碧,景色誘人。


壽山石中貴公子——月尾石篇

月尾石主要有紫、綠二色,紫者較多,而以綠者為貴。

月尾紫石是指純紫色的月尾石,呈不透明的紫黑、紫紅或芋紅,質精粗差別頗大,常含紅色斑絮或白色流紋,且含金砂地難得純潔。月尾紫石以色青紫,質光潤者為難得。最常見的是一種色濃紫稍帶深紅,猶如新鮮的豬肝,稱作豬肝紫,次則色黯暗中含白色筋絡及不純色斑。《壽山石考》曰:如莘夷花,微澀微潤。

《小志》亦記:“月尾紫,俗呼牛尾紫,色紫,不透明,中多白筋,油浸則顯。濃者帶紅意,絕似生豬肝,石工呼為豬肝紫。質嫩,磨光之後,潤澤可鑑。粗者色多不純,有濃淡相間者,有紫中具白塊,或白紫相雜,似花坑。大凡外皮大者,質較粗,易碎裂。內裡小者,質細潤而結。復有砂點似鐵屑,閃閃作光,則不便奏刀。”


壽山石中貴公子——月尾石篇


月尾紫雖不通明,卻別有一種大氣沉穩的感覺,甚至有種“金屬質感”,佳者做圓雕古獸鈕,有其他石種所無法表現之美。質地普通的月尾紫,亦常見用於雕件底座。


壽山石中貴公子——月尾石篇


關於更為珍貴的月尾綠,《小志》記:“月尾石之綠色者,名月尾綠,明翠如玉,光輝燦然。質極嫩潤可愛。卞二濟(注:《壽山石記》作者)所謂:‘蕉葉方肥,幡幡日下’,信非虛語。另有綠中見紫者,亦有黃色中泛紫意綠味者,色亦甚豔美。”

月尾綠石指純綠色的月尾石,質地細嫩而較松,時有格紋,以色澤青翠通靈者為上品。月尾綠石色明翠如玉,正像卞二濟《壽山石記》所形容那樣,給人以“蕉葉方肥,幡幡日下”的美感。有些月尾綠石剛開採出來時,往往明潔動人,久之則發現有裂紋,如果長期上油保養石色則會變暗。

壽山石中貴公子——月尾石篇


月尾綠的綠色與壽山石其他綠色石種如綠箬通相比,綠色中略帶有棕黃之意,絕似艾草之色,故今人亦呼其為“艾葉綠”。

月尾艾葉綠簡稱“艾綠”,指月尾石中色花翠似老艾之葉的礦塊。月尾艾葉綠產量甚微,以奇特稀有而見珍。“艾綠”一名早在南宋已見文獻記載,不過古時所指乃壽山五花石坑所產的石種。在明代以前極負盛名,鑑藏家均評壽山石以“艾綠”為第一。

自清以來,該石少人問津,其地位漸被“田石”所替代。近代月尾山所產,皆借用古名。在標名時,應冠以產地“月尾艾葉綠”為妥。在月尾艾葉綠中,有色淡拖白者,別其名曰“艾葉背綠”;有質地溫潤凝膩者,別其名曰“艾葉凍”;有質地晶瑩通靈者,別其名曰“艾葉晶”。


壽山石中貴公子——月尾石篇


有趣的是,《壽山石小志》的“艾葉綠”石種就緊跟在月尾綠的後面。作者雖並未言明艾葉綠就是月尾綠,但想必也有這種傾向吧。


壽山石中貴公子——月尾石篇

月尾凍是指質地溫潤、凝膩的月尾石礦塊。月尾凍產於月尾山礦脈,色澤柔美,多數色青綠帶紫紅,另有白、黃、淡紫、紫黑或美人紅,質細隱白色針芒(晶)點及水流層紋,無蘿蔔絲紋,半透而富光澤,因靠近善伯礦洞,故常含細碎花生糕。此類石材新開採時,細嫩明潔,青翠可愛,但歷久易變黝暗,漸失風韻,故不宜油浸。

壽山石中貴公子——月尾石篇

而月尾晶指質地純淨而晶瑩的月尾石礦塊。月尾晶罕見難得,且塊度多細小,常有綿砂雜質侵入,難於成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