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入殮 設靈堂 燒馬)

辦喪事俗稱“白事”。辦白事,鄰里親友自動幫忙,俗稱“吃大鍋飯”,諺雲“人死飯甑開,不請自己來”。現在力行移風易俗,辦喪風俗有很大改革。提倡“死人不爭活人地”,現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實行火葬。但是,無論土葬或是火葬,葬禮已改革簡化,只有在農村實行土葬時,葬禮偶有見之。(本篇習俗以冀南地區習俗為主本)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入殮 設靈堂 燒馬)

書接上文——

入殮

在冀南地區,事先準備好棺材的,一般當天就入殮,晚上死的等到第二天入殮。入殮就是把死人放到棺材裡,事先要準備有:一床新被子和雞型枕,即用白布做個三角枕頭,兩個角縫上個紅布條,算是雞尾,雞頭。雞要平行放在死者的腦後。五色糧,除豆類(特忌用黑豆)外,五種糧食一般有小麥、玉米、穀子、稻穀、高梁、沒有稻穀,可用大麥、蕎麥等。硬幣七枚,餅(即發醇餅)棉籽,煤渣。

用五色糧和棉籽是象徵生根發芽,希望下代人旺盛。用麥麩是傳說人死後要過螞蟻山,怕螞蟻咬,撒滿麩子,螞蚊只明吃麩子,也就不咬人了。

發酵餅和墊背錢(即七枚硬幣)是希望下代人發家致富。發酵餅也叫打狗餅。除含發家意義外,還有一傳說,說人死後在往閻王殿報名的路上有惡狗,狗最怕人拿發酵餅打它,所以也叫打狗餅,餅放在死者的袖口內,墊背錢放在死者身下被子上。煤渣灰則是怕天長日久,墳頭移遷時,身骨不好找而鋪的。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入殮 設靈堂 燒馬)

慈禧太后入殮

移靈 設靈堂

這一儀式是在埋葬的頭天下午舉行。移靈就是把棺材移向靈堂。男孝子在棺前,女孝子在棺後均不哭。棺材過街門時,主持人要用菜刀在門楣中間上下劃一下,意思是“斬殺”。棺材放到靈堂後,孝子們才停止哭聲。(移靈,代表著死者的一切氣息,都永遠離開這個家了。想到此處,不由傷感)。

靈堂的大小,長約7、8米。棺材和陪靈的孝子約佔三分之二,寬約4、5米。靈堂用屏布或蘆蓆將棺材擋住。棺材佔據的叫靈棚,其餘的叫靈堂,靈堂正中中一白紙黑字條幅:“當大事”三字,兩旁對稱地各掛4副8條白對聯,有讚揚死的,有勸人生在世不要爭名奪利的,也有其他的內容。如“勤奮誠實一終生,尊老愛幼人人敬”。“眾人只要一條心,能叫黃土變成金”。“東海年年添新水,西山日日長白雲”。“人生南柯一場夢,爭名奪利一場空”。“千里迢迢去燒香,不如在家敬爹孃”。“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兒不知父母心”。近幾年也有人寫“在世不唱“牆頭記”,去世不唱“白頭戲”。“勞動比如搖錢樹,節約好比聚寶盆”。

輓聯下方放一條几,條几前擺方桌一張,條几左邊放紙折童男,右邊放紙折童女,高約1米左右。方桌正中放四堆饅頭,每堆3個,饃前放四碗菜。兩邊各放紙折花盆一對,仙鶴一對,金斗、銀鬥各一個。靈棚內棺材一側放紙糊三合房院一座。靈堂均為布棚,四周布畫均為古裝戲劇人物。(現在的靈棚均為充氣式靈棚,方便快捷。90年代乃至0幾年以前的靈棚的骨架多為竹竿,布畫我記得有一副是元始天尊,靈堂正中橫幅圖為八仙圖)。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入殮 設靈堂 燒馬)

燒馬

燒馬是在死者死後的第三天拂曉進行,這個馬也是用紙糊成的。但是極少數同時還要糊一個紙人,叫做牽馬的,還要給這個小紙人起個名字。燒之前要給紙人的口袋裡裝點吃的,如餅乾什麼的和紙線,一邊裝,一邊囑咐“X到路上多操點心,不要貪玩,讓馬迷了路”等等,這個馬一般是死者的長女糊的,如無親生女兒,是侄女糊的,誰給死者馬,誰出錢。無親生閨女或侄女的,家裡的晚輩出錢也要糊驢,現在也有糊汽車的。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入殮 設靈堂 燒馬)

蓋棺 封口

封口是人死後,無論停放五天,七天或九天,均在出殯前進行,封口時死者的後代必須在場,近親戚,生前好友長輩也要在場,封口時要用床單或傘遮住死者頭部上空,不準日光照在死者臉上,棺蓋啟開後,所有在場的人都可以看看,所謂見上最後一面,這時死者的長女要為死者洗臉。雖然叫洗臉,實際上是用三小團棉花在臉盆裡蘸點水,分別在死者兩腮和眉頭上各擦一下即可。沒有閨女的,侄女可代替,侄女也沒有的,可由其他人代替,但無論是誰,都必是女性。

洗罷臉後,就是封口,封口時四個角站有四個拿錘子或石頭的人。主持人喊“沒人看了,封口吧”?這時所有孝子齊哭喊日“XX躲躲XX躲躲”。喊躲時有種含意:一是躲開這楔子不要讓把你的魂釘在棺材裡,二是躲債的意思。(封口可以說是死者家屬最傷心的時候,所謂蓋棺定論,一切愛恨情仇,就在封口時終止了,這是看到死者面容的最後一面,幾年後就會變成了一堆黃土)。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入殮 設靈堂 燒馬)

謝席

謝席是起殯的預備令。吃飯的順序一般是先街坊鄰居,再一般親戚。死者的後代最後吃飯,如果是“流水席”則不管遲早,誰上祭誰吃飯。“流水席”死者的後代也到最後吃飯,後代要吃兩次飯,第一次是大鍋飯菜,第二次是較好點的。第二次吃飯時,大主管要領著主要孝子到後代飯桌前說一聲”孝子謝席哩”。男孝子由死者的長子排頭,披麻戴孝,肩扛領魂幡,手拿哭喪棒,給舅舅家的人磕頭。女孝子也由兒媳排頭到後代飯桌前給妗子等人磕頭。“謝席”即意味著快要起殯了,得趕緊吃飯和做準備,起殯前還要做的工作即是攙扶,掛披。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入殮 設靈堂 燒馬)

攙扶 掛披

死者的親生兒子,如成家的,則由內兄弟或內侄攙扶,沒有成家的則有其舅舅或表兄弟或姑夫攙扶,兒媳由孃家的嫂子、弟媳或姐妹攙扶。少者用一人,多者用二人。

(未完待續,下章續更。圖片來源網絡,傾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