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修汽车发动机还有前景吗?新能源汽车未来真能代替燃料汽车吗?

沐橙风雨



发动机是汽车上十分重要的部件,在早些年汽后市场人才稀缺的情况下,能够修发动机的人才的确是不可多得并且收入不菲的群体。但是随着汽车技术的成熟和人才的培养开始量产,能够发动机不再是一项了不起的卓越技术,甚至可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技能。小工经过1-2年的培养,能够独立大修发动机也是常见的。所以我并不认为修汽车发动机是一项十分有前景的事情,当然,这也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



新能源汽车面世之初,大部分人都怀着不看好的心态,但是这几年它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完全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即使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并不成熟,电池的瓶颈困扰了所有的顶级工程师,但是我认为,新能源汽车代替普通燃料汽车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随着传统燃料的日渐枯竭,我们看到的景象是涡轮增压代替大排量给汽车增强动力,油价9涨1跌,汽车的保有量也在一天天的增加。早几前美国科学家发出申明:地球已开采能源最多可以再供给汽油50年。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和推算方式有待考证,但是燃油资源必将在某一天枯竭是不争的事实。

在燃油资源枯竭之前呢?人类必须找到新的方式去代替它,无论是现在我们见到的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车还是燃料电池车都是人们在新领域的探索。路还很长,但是这是必经的路。车主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之前保持观望的姿态无可非议,但是作为汽车行业从业者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学习的心态,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马头人车库


别不说电动车,烧氢,烧甲醛等等关于前景的问题!就目前成熟的内燃机,六年之类如果正常保养,基本很少坏的!就算坏了也只是更换配件,因为客户已经不愿意支付工时费!他们只认为我哪里坏了直接换个新的就行,只愿意出材料费,所以大部分街边修理店都是修些面包!在一个现在的内燃机技术在不停发展,对汽修工要求越来越高,还要不停学习!所以真的前景渺茫,我之前是做磨具的,做了四年都改行做销售了!突破自己,我一月份拿了14000,2月份拿了9000.这要低我以前几个月的工资!而且我性格也越来越活泼,不像以前很闷,不爱说话!


奕俊风扬


能源分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所谓一次能源指的是大自然里开采出来的矿物,或者源自大自然的直接可以利用的能源。比如煤矿、木材、石油、天然气、太阳光等等都属于一次能源。而二次能源的含义也很好理解:通过一次能源转变而来的就是二次能源了。

比如电能就是二次能源的典型代表。电能是二次能源中最为常规最为便捷,影响力最大的能源形势。你想啊,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发电厂的原理就有很多: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地热能……光是火力发电,除了传统的燃煤方式外,重油(石油提炼完汽油、柴油之后剩下的部分),甚至焚烧垃圾都可以用于发电。

发出来的电能,通过金属电缆可以输送到世界各地,只要你想要的话,甚至可以全球覆盖一张网(当然现实中不可能做到,但不是因为技术层面的原因)。因此可以做到集中发电,分散用电。

这么一来,电能运用起来就非常简单:我并不需要知道发电厂在哪里,我只需要知道,当我想用电的时候,随时打开开关都可以使用电力。无延迟,无等待。现代家庭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把你的家改造成全电气化住宅:电饭锅、电磁炉、电热水器、空调,一切都可以交给电力。

于是乎人们想到了电动汽车。事实上电动汽车早在100多年前就问世了,操纵简单“傻瓜化”是它最大的优点。任何人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就可以熟练掌握电动汽车的操纵。就在人们以为找到了汽车的最终发展形态的同时,人们发现它无法带着你“跑天下”,“短腿”的问题日益显著起来。

可以这么说,电动汽车一定会是未来汽车的最终形态,因为电动汽车可以非常方便的做到“每个轮子一台电机”,这样等于就是全时四驱的最顶级版本了。并且电动汽车无需离合器,无需变速箱,行驶起来从起步到极速的整个过程都是完全线性的“平滑无级变速”。

电动汽车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电池,大虎悠不止一次地在任何场合都这么说。只要电池科技某天一旦有了惊人突破,那么未来再没有什么形式的汽车可以和电动汽车比高低了。遗憾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电池技术依然没能迎来想象中的质变。

地球上的工程师们想尽各种办法:电动车增加一台汽油机构成增程电动车,好主意!大虎悠的车就是这种。要不然,氢能源?氢燃料电池发电然后给电池充电!好主意!额,但很贵。氢气运输也很危险,不方便。氢气不方便,那什么方便?酒精么?也许是个好主意!

日产公司在巴西测试的e-BioFuel-Cell乙醇(酒精燃料电池汽车)就给了我们非常正面的回答:只需要加入纯酒精,它便会自动发电,然后驱动车辆前进。加满一箱子乙醇后,该车的续航里程将不少于600公里。同时,该车的排放物仅仅是水蒸气,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生物乙醇在甘蔗和玉米中都可轻松获得,对于大量种植该作物的地区来讲,使用该燃料电池技术将会十分合适。另外传统加油站只需要做非常简单少量的改造,就可以直接给车辆提供燃料乙醇,安全便捷投资少是其最大优势。


途虎养车


长远来看,汽车的电气化趋势已经成为定局,但是电动汽车并不是汽车电气化的唯一方向,燃油车也不可能马上淘汰。另外以现在的保有量来看,修汽车发动机还是有市场的。

十年的时间内,汽车行业将逐渐演变成一场三国杀,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燃油车,如同曹魏、蜀汉、东吴三国之争,谁将笑到最后还很难说。燃油车包括了所有以化学燃料作为能源的汽车,包括汽油车、甲醇汽车等等。

先看燃油车,燃油车成熟稳定、基础设施完备、便利性强的优点暂时无法被取代,未来几年,混动车将逐渐成为燃油车的主流,包括各种插电混动和轻混车型,甲醇汽车等新型燃料汽车也将登上历史舞台,但无论燃烧的化学燃料是哪种,燃油车都需要发动机作为运转的心脏,至少在20年内,燃油车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并且将以各种混动车型的形式继续发展,因此修理汽车发动机的职业就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再看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目前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续航里程低、充电时间长、基础设施不完善,由此导致的便利性不强,但是电动汽车也有一些燃油车无法媲美的优点,运转平顺性好、NVH更容易控制、使用成本低、加速更直接,随着电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动汽车将会成为燃油车的有利补充。

氢燃料电池是内燃机的理想替代者。油箱由氢瓶代替,内燃机由燃料电池发动机替代,而排放物仅仅是水。与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相比,燃料电池车更适合于大功率、长里程运输。目前氢燃料未能大规模利用的主要原因是氢气的成本较高,人们对于氢气运输使用过程的安全性问题仍然有质疑,但是随着我国第一台氢燃料电池车研制成功,以氢能为动力、采用碳纤维车身的格罗夫乘用车首辆样车20日在“中国光谷”亮相,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氢燃料汽车的发展障碍已经逐步被扫除,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又一大势力之一。

综上,燃油车不会马上消失于历史舞台,汽车的电气化浪潮并不是一定值得是电动汽车,希望可以帮到你。


老司机侃侃车儿


个人感觉至少未来5-10年,新能源汽车还不能完全取代燃油汽车。

换个角度考虑,排放法规的出现使得大排量自吸车渐渐成为汽车里的“奢侈品”,而随着新能源政策和汽车的普及,燃油汽车也会渐渐显得“高端”起来。

最后,接下来一段时间会是各种混动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百花齐放的时代,熟练掌握汽修和电子技术,反而将会更有前景。


越野车不越野


现在修汽车发动机至少10-15年内前景还是不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1.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北上广、海南等地区都提出了禁售燃油车的计划。这个计划最快也要到2030年。从这个时间上算燃油车发动机至少也还有10年的生命周期。但是,如果要所有地区全面禁售燃油车,那这个时间就不知道有多长。所以,修发动机,这10年还是有干不完的活的。


2.其实汽修行业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果你修好了修发动机,建立好了人脉,以后学修新能源汽车,转型还是很快的,只要你技术过硬,以前那些顾客还是会找你的。

3.现在众多车企还在大力发展国六排放发动机,那证明发动机的市场还是很大的。所以,修发动机现在前景还是比较不错。

再说说新能源汽车未来真能代替燃料汽车吗,这是必然的。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燃料汽车必将会被纯电动汽车、氢燃料能源汽车或者其他清洁的能源汽车替代,这些新能源汽车未来要么是零排放,要么排放物就是水,这样才能达到对环境的保护要求。


但是,新能源汽车要想替代燃料汽车的这条路相当漫长,我们的汽车企业还面临着太多的挑战。所以,燃料汽车被替代的时间也还长。

综上,燃料汽车被新能源汽车完全替代的时间还很长,发动机还会长时间存在,所以修汽车发动机的前景还是蛮不错的,可是,你一定要技术好,才有人找你修发动机。

更多汽车咨询,欢迎大家关注交流互动!!


车迷小唐


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传统内燃机已经无法再继续做到节约能源了,但是内燃机的优势在很多方面不可替代,未来也不会淘汰,只会被替代,慢慢变少。新能源作为内燃机的替代品,它将拥有环保高效节能的特点,并且更加廉价的优势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是新能源出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吹牛


我是研究分子推进皿,源理以定,设计大小问题,未来的水能源汽车产业明年可能生产,在中国正在谈投资问题,我是爱国的,如把枝术去外国生产,外国人抢着投资?


用户1445194490208


中国在新能源车推广最快的就是海南省,但要全国禁燃油车起码2030年以后的事,估计得到2045年,2045年之后的十多年还有不少没报废的燃油车,也就是说你这小辈子想修燃油车你还修不完呢,你儿子就别学这个了,因为以后的新能源到底是什么能源为动力还不好说


AKclub


没搞头!排除电动车来说,传统汽车发动机很可靠,很难坏,就算坏了很多也是换总成,维修质量有保证,普通车型花费也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