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三境界!永和豆浆的成功秘诀

林炳生,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可能甚为陌生,不过他创立上世纪80年代的永和豆浆对很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个滥觞于台湾的品牌目前在大陆已拥有500多家门店,而目前扩张的步伐仍未间歇。

创业的三境界!永和豆浆的成功秘诀

他说:“创业这些年来,我一直以三分傻劲、七分干劲和永不放弃的决心继续努力。”

林炳生,从创业起,他的人生经历了王国维所说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林炳生在创业之前,,他觉得做食品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他卖缝纫机,做过房屋中介,也摆过地摊,开过出租车。跟推销缝纫机和销售房子相比。但是食品做出来,如果吃得不安全,它就会变成一个引爆点,所以我战战兢兢的,从一个小店到涉入一个简单的产品——销售低温的豆浆。

1985年,林炳生累积了几十万元的资金,并且找了两个伙伴。其中一个伙伴做了两个月后,就不想做了,觉得做这行太辛苦了,看不到未来,不做了。另外一个同事,觉得这个比卖缝纫机还辛苦,做了半年,更看不到希望,当时一个月的业绩只有几十万台币,不久另一个同事也退出了。

创业的三境界!永和豆浆的成功秘诀

2002年,林炳生第一次来到了祖国大陆,在福州吃早餐的时候,用一块钱喝了一杯豆浆,还有一个包子,还找了他三毛钱。他还记得那个老板娘边用手抓油条,边用手抓着钞票给他,这个钞票都油腻腻的,放在口袋里面都觉得很污秽。就在这个时候他悟出了一点,这是一个机会点——要让大家饮食方便、卫生和清洁,而这种模式在大陆比较少。

之后,他便开始行动,最初是委托福建的朋友帮代工永和豆浆的产品,做一个试水销售。把豆浆卖了成都、武汉、长沙和福建等地方,但每次去收帐的时候,林炳生却都被迫成了酒鬼,他就意识到在没有建设品牌的情形下,你没有办法把很大的资源投入行销市场。

市面上有很多加盟永和的,而山寨的也比比皆是,数据显示山寨的店面超过一千家。所以,我想永和豆浆满足这种基础消费需求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之后他做了一个区域大联盟的模式,这是结合区域地方的朋友想加盟合作的需求,跟公司合资,他们叫做三道供应:经道、商道和人道。在这种情形下,就要加强发展餐饮的工业化、标准化和简单化的模式。

西式快餐在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中式快餐却还有一些瓶颈,不过我相信这些瓶颈会在创新的机制下逐渐破解。

过去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都有不同的口味,但是在连锁快速的发展下,为了经济结构的需求,就必须在中央工厂里做好很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商品,以在门店里面经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让顾客享受。

中国的气温,南部温度和北部温度有时候一差就差十几二十度。泡豆泡得不足,豆发育不良,磨出来没有浆;泡过头,已经沉淀,对身体则有伤害。这时就用先进的科技突破了过去的传统,可以用几秒钟的时间完成炮豆,而且营养完全不流失,安全系数也很高。

从2005年开始,林炳生开拓了快餐连锁之外的一个事业——豆浆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已经不能用现磨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创业的三境界!永和豆浆的成功秘诀

大豆蛋白做的素食产品,不管在东南亚、欧美,素食人口的成长非常可观,而整个中国市场还处于正在萌芽阶段。所以,这是一个新的方向,做餐饮食品的人可以在这个方向里面多学习,将来有机会创造一个新的品牌。

很多人现在手机都有微群,它的活动力非常强,如果抓住这个重点,也可以满足很多新餐饮的新机会。以餐饮的习性来讲,他认为现在是一个“微时代”,“三公经济”虽然不好,但是可以用微博和微信的营销。

林炳生觉得:“危机就是转机,我不是做高端餐饮的,但是我知道他们的痛”。目前高端餐饮企业受到很大的重创。餐饮界朋友互相砥砺,互相结盟发展,可以降低这种影响。

一个定位在大众市场的门店,每天晚上用餐还是要排队。所以他觉得餐饮只要抓对方向,定位清楚,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发展。一定要抓住结构,调整方向,定位清楚,再投入市场发展。

餐饮肯定是赚到钱了,产品不知道有没有赚的钱,您认为值不值得?还是应该把餐饮做得更深更广? 比如,雀巢咖啡没有做咖啡店,星巴克没有做星巴克咖啡,而现在永和豆浆既做豆浆店,也做豆浆产品。

永和豆浆在还是专一在“永和豆浆”四个字的核心价值上的投入和发展。他们五百多家的门店挂的招牌就是永和豆浆,这是一个重中之重。

所有做得比较知名的连锁的餐饮公司,它背后一定要有一个中央工厂,这个工厂把商品做一个有效的安全处理,然后再配送到门店去运用,去调配,来使用。再延伸一点就变成什么?自己种蔬菜,养猪。这就是为什么永和要往商品方向发展,就是因为当你第三产业做得有一定基础的时候,事实上你要就往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去延伸。

为了餐饮的安全系数,才延伸到前置作业去发展。这样也有互补的,除了自己供应自己的餐饮,也供应给很多其他连锁体系,包括做商品的话,在各大通路,超市卖场都在做销售。

善于发现周围的事态发展,一切的路都是要靠自己去发掘,成功的路上要坚持不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