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賤傷農,糧價低迷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十里八村眾鄉親




西門觀點:不是糧價太低,而是種糧利潤太低,農民收入太低。

一、國內糧價高於國際糧價

如果我們還是閉關鎖國時代,沒有加入世貿組織,與國際市場沒有關係,國家為了保護農民利益,可以提高糧價。

但我國早在2004年就加入世貿組織,也就是進入國際市場。加入世貿前,也有進口,但關稅很高,所價格很高,保護了國內產品的價格。

加入世貿組織後,根據談判協議,要逐步降低關稅,很多進口產品零關稅,所以進口貨競爭力越來越大,逼迫國內企業升級換代,提高質量,降低成本。

糧價也是如此,加入世貿後,儘管國家為了保護農民利益,關稅一直沒有放開,但由於國際糧價比我們低很多,即便加了關稅,價格依然低於國內。所以,國內糧價一直低迷。



二、不是糧價低,而是種糧成本高,農民收益低

我國九億農民,只有不到18億畝耕地,人均種地僅有二畝,人力成本太高,美國農民人均種地1100畝,人力成本是我們的五百分之一。

其次是家庭式分散耕種,土地不能集中連片,機械化耕作程度不高,機械化資源浪費過大,物力成本太高,導致利潤太低,收益太低。



三、提高糧價,賣不出去

很多人沒有明白糧價低,國家為什麼不提高糧價?認為國家故意壓低糧價。

其實,這是誤解。不是國家不提高糧價,而是無效。你糧價高,人家進口糧價低,從事糧食加工的企業都去購買進口糧食,誰也阻擋不了,因為你不能讓企業賠錢去加工糧食,那樣只會倒閉破產。

誰要不信,你把自家糧食拿到市場上,標價5元一斤,物價局不會管你,但你能賣出去嗎?有人要嗎?沒人要。

所以,農民愁的不是糧價低,而是種地成本高,利潤低,不賺錢!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第一點,大環境下,國內糧價高於國內,因為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美國的土地基本上是一馬平川,所以大型機械應用的爐火純青,基本上三個人就可以種植一萬畝植物,中國大多數地方都不是平地,更有些地方是連綿的群山,比如甘肅,貴州,山西等等,這樣的土地不僅產量低,種植成本高,還不能大面積種植。

第二點,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的GDP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產行業,而房地產離不開農民工,你讓城市裡的人去當農民工,很難,所以糧價低,農民種地收入少,迫不得已去城市打工,當然這些人大多數都在從事農民工,一旦糧價上漲,一些人不願離開農村去城市當農民工。

第三點,國家的控制,因為糧食關乎國家安全,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導致了糧價太低,就目前來說,國家的重心還是留在了重工業領域,農業在GDP上不是很重要,導致了關乎九億農民的糧價沒有被重視起來,

個人認為,應該適當的提高中國國內的糧價,不然過後幾十年,真的沒人種糧了,那會我們就參與被動位置,有時候,有些東西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的。




lv前方的路途


糧賤傷農不僅僅體現在農民身上,舉一個例子,假如一個地由於受到自然災害,糧食大面積減產,那麼這個地區的老百姓只有靠國家的救濟,經濟陷入蕭條。賣建築材料的,賣日用品的,賣保健品的,茶館飯店等等各行各業都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損失。一旦糧食價格下跌,直接的經濟損失就是老百姓。說到糧食價格的下跌原因可能是是什麼呢?一是全國糧食大面積豐收,造成供過於求,也可能價格下跌,由於單產量的增多,收入還一如既往。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加入了wtO,糧食價格直接受到國際梁價的影響,國外的梁價比中國的梁價低,國外一是產量高,二是土地成片,人均土地面積多,更有利於農業機械化的操作,從而減少成本。美國人口比中國少,中國人口幾乎是美國的3倍,而美國的土地卻高出中國許多,美國的玉米大豆在沒有和美國鬧經濟摩擦時通過太平洋大量的運往中國,直接衝擊到了中國的糧食價格,這就是糧賤傷農,梁價低迷的原因


用戶50065570882


糧賤傷農。

一,國內糧食產量不斷提高,物以稀為貴,越多越不值錢,所以糧食價格一直低迷。

二,進口糧食價格更低,在國內糧食充足的情況下,國內進口外國的糧食而且價格比國內低不少,所以壓低了國內糧食的價錢。

三,中國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溫飽問題早已經解決,而現在人們需要的是健康的食品,過去種植糧食大多是打農藥,施化肥,一些人已經不滿足吃這樣種出的糧食,有一點經濟基礎的家庭都買高品質的糧食吃。

四,國家對糧食的價格不夠重視,糧價是受國家直接調控的,國家覺得定的這個價格對農民來說已經夠高了,而面對糧食的這種價格,大部分農民的反應並不大,所以國家就沒在意。

五,糧食是大部分人每天吃的最多的食物,一旦漲價對一些家庭收入較低的人來說是有些壓力的。糧食一旦漲價,一些飯店或者食堂肯定會提高飯菜的價格,對市場有些影響,因為他們會藉著糧食漲價謀取更高的利益。

以下就是我的個人觀點,謝謝各位瀏覽!


農村小悟空


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糧食絕非一般的產品,因為糧食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由於糧食供應短缺和糧價飛漲問題都有著深刻的經濟影響,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糧食價格的波動不僅影響經濟,更是涉及“三農”,目前是什麼情況影響我國糧食價格持續走低?

第一,造成糧食市場價格波動的因素很多,但糧食產銷對接過程中信息的不對稱性,產銷脫軌,農民作為生產經營的決策者,受信息資源限制,缺乏對市場科學判斷,會導致農產品價格波動。

第二,當前我國農產品面臨困局是生產成本高、效率低,與國際農產品價格相比缺乏競爭力,由於國外農產品生產成本低,也對我國農產品價格造成衝擊,雖然有政策補貼體系,但仍難以為繼,面臨調整。





耕小田


糧賤傷農,糧價低迷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糧食是全人類生存最基礎的必需品,糧食的價格只有維持在較低水平才能讓全世界的人都輕鬆吃得上糧食。常言道:“糧賤傷農,糧貴傷民”,這是矛盾中的對立,糧食出售價格低,農民不願種糧食,而糧食價格高,人民吃不起糧食,每個人都在埋怨糧食價格過高,使得民心不穩定,社會就會不安定。直接影響執政者的執政能力,世界每個國家都一樣,都在不遺餘力地用宏觀政策來調控本國的糧食價格。

看來糧食價格是每個國家穩定的第一要素,假如糧價真的漲了,那麼豬肉和雞蛋等農副產品都會不約而同地飛漲,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導致物價上漲,咱農民也不一定會受益,畢竟糧食附加值太低了。所以種植高附加值的果蔬、發展禽畜養殖、糧食深加工、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等途徑才是種糧不掙錢的破解之路。這也是很多人說農民為什麼種糧少了,拋荒多了的原因。

因此,真正使農民種出來的糧食價格低迷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政府主導糧食價格,是穩定社會的基本因素,因此,政府會全力把糧食價格控制在有效的範圍內。但政府也會考慮農民的利益,在種糧生產工具,農機、肥料、減產等都給於適當的補貼。

二:受國際糧食大量進口的影響,衝擊著國內糧食市場價格,我國糧食大部分都是農民自己承包種糧,種糧土地面積小,規模沒有國外大,發達國家的機械化規模化生產加上高額的補貼,我國糧食根本競爭不過發達國家。糧價自然就不會上去。

三:我國世貿農產品保護期結束後,糧價被外國糧食衝擊的出現斷崖式下降,特別是以玉米為代表的價格下跌尤為嚴重。加上農資的飛漲,農民種地不僅賺不到錢甚至要賠錢,農民種糧還不如自己吃划算。不僅吃著放心而且還可以降低生活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農民只種些口糧,甚至撂荒,這也就是農民情願選擇外出打工來維持家庭的生計的原因。

所以很多專家都非常擔心,要是不解決目前面臨的糧食低迷矛盾,光靠單純增加進口糧食,必然就會威脅中國農業產業的安全,威脅中國幾億農民生計的安全。解決糧食問題或解決糧食價格問題是擺在我們目前的首要問題。


墨上雲端


農產品價格低,一方面是市場調節,一方面是國家的管控。

總體來說,中國的農業種植,由於國情和種植技術原因,相比於美國,巴西,澳大利亞,俄羅斯等,絲毫不佔優勢,質量不比他們好,產量不比他們高,成本也不比他們低。即使對國外產品加增關稅,放到國際市場,中國農業仍毫無競爭力。如果完全放開市場,中國農業可能會完全垮掉。


但是糧食市場是一個關乎國家安全的特殊領域這個市場不能完全交給市場,必須由國家來管控。幾十年來,國家一直估計工商業發展,中國的工業產品價格一路走高走高,像化肥,種子,農藥,機械,油料,價格不斷上漲,導致農業生產成本卻一路飆升,而農產品價格卻徘徊不前,事實上是農業對工業的反哺。是國家在特定歷史時期採取的發展策略。

現在國家有能力調整糧價,跟國際市場有一定關係,但不能完全由市場說的算。比如中國油價,一直以來我們國內油價都高於國際油價,這個就是國家管控以及國企的壟斷。對於糧價也可以採取類似的措施,但這並不是一種健康的發展模式。農產品實現盈利,還是要憑藉過硬的生產和管理技術以及對生產成本的控制。可以參考日本的農業生產模式。



現階段,農產品的價格上漲仍然時機不成熟,國家的發展重心依然在工業化上,農業無論是從從業人數,還是生產規模來講,對於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所佔地位並不是很重要,以汽車工業為例,國產汽車並不佔優勢,可是仍然不能開放進口市場,因為一旦開放這對汽車工業的打擊是毀滅性的。但是農業不同,可以採取先進口,後發展的策略。


炊煙漸遠


現在的糧食須求量少,人們往精上用,各類商品變現實太花樣,飽足了胃口,過去那種無底胃也變樣了,糧食深加工星羅棋佈,變戲法式的勾引胃口,想想誰這粗米鹽菜歸劃胃口?糧食的消售和漲迭能有多大的原子效應,你農糧叫板如同生豬的命運有多大?不可能左右糧食起落,重視和平淡都是市場形為,不是用漲來歸劃政策的指導,地給你了,不種荒地心疼的是自已,反正也不上稅,說了算自主,因為真正的農心是零活,又不是過去大鍋飯掙工分?怎麼種?改變態度認真做好田裡的稼秧,怎麼著?不種?誰都管不著,想想好好想,總能有辦法,


艾紹江


說一千道一萬都是現象,其根源在:

第一我國的制種技術大多落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玉米,單產與同緯度的美國相比差距甚大。

第二我們與美國相比,我們的農業人口是美國的若干倍,可土地卻比美國少若干倍。

以上兩點就足以讓美國、巴西等囤積了大量玉米的國家,憑藉種子優勢土地數量優勢,把他們的_玉米傾銷到中國市場,雖說有配額,但基於貿易的平衡,受損失的還是農民。

說起來,就我國而言,玉米根本就滿足不了國內的需要,絕非非是供大於求,這裡只能說就看國家對農民利益的保護程度有多高,決心有多大。

就當前的農場我想說一下個人見解,在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實施農場經營已迫在眉睫,否則就浪費了國家本就不足的土地資源,就吉林省而言,是經濟發展速度最落後的省份之一,過快的擠壓式的成立農場,無疑是讓一無知識二無頭腦的中老年農民到城市做乞丐(年輕人除外),再說我們所看到的身邊的農場,經營的效益只能說太差太差了,真是枉費了國家的低息貸款和高補貼的農機具。

還是那句話,吉林省的土地資源相比其他省份是豐厚的,農業勞動力是廉價的,農機只能提高勞動效率,並不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海納百川37216


糧賤傷農,糧價低迷的原因有哪些?我感覺有多方面原因!

國外糧價低於國內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許多東西都同世界接軌,糧食也一樣,而國外糧食價格低,所以更多的糧食廠家選擇進口糧食,而國內糧受到國外低價糧食衝擊,基本上很難漲價,甚至是降價!



受國內經濟水平的限制

目前來說,在中國,站在一個普通工薪階層來講,目前的糧食價格至少不會讓我們吃不起飯,而簡單的日常飲食不會佔據我們收入的一大部分,這方面來說,挺好的!糧食是我們日常必需品,如果糧食價格偏高,那麼我估計會是連鎖反應,其他的很多都會漲!


國內生產效率限制

其實說糧價低,確實是這樣的情況,但是這也是相對,因為我國現在很多的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而在國外很多都是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所以即使糧價低可以靠數量取勝,所以從這方面考慮也對應了目前土地流轉的趨勢!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確實是目前農民所面臨的一個主要難題,希望國家出臺更多政策使農民獲得更多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