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這座山有一個傳說,你知道嗎?


鍋頂山的傳說

我小時候,常常跟著爸爸去自留地轉悠,我家的自留地,地勢比較高,站在地裡往西一看,遠遠的能看見幾十里外的鍋頂山(我們遂城謝坊這一帶的人都這麼叫這座山)

那時候,春夏秋農忙,爸爸一去自留地幹活,我就屁顛屁顛的緊跟著爸爸身後,(因為不到上學年齡)。

我是個女孩兒,可長相,脾氣,秉性,力氣都像個男孩,爸爸也從不拒絕我這個跟屁蟲,當然,我很乖,又聽話。

我特別愛問爸爸一些問題,比如:(我看見爸爸的朋友,楊伯伯從白洋淀送來的魚和蝦,做熟之前,蝦是青的,一下鍋炒,蝦就變紅了,魚,就沒變紅,我不明白怎麼回事,特別好奇,就問為什麼?

還有春天,爸爸給麥苗澆頭水,我就拿著小玻璃瓶,捉喇叭蟲,黑的多,紅的少,這我也想知道為什麼?我的"為什麼?"爸爸也解答不了:"閨女,等你上了學,好好學習都會知道為什麼的"。於是我就總盼著快點長大,能背上書包去向老師請教我的許多個"為什麼?"

記得有一年麥收時節,我也人模狗樣的跟著爸爸去自留地收麥子,中間休息喝水的時候,我望著西邊幾十裡外的鍋頂山(我們遂城謝坊這一帶的人,都稱這座山叫鍋頂山),就問爸爸:"咱們西邊這座山,為什麼老遠的看著向一口鍋底向上扣著的鍋呀?這山上,光禿禿的怎麼不長樹呀?

保定這座山有一個傳說,你知道嗎?


爸爸喝了口水,說:"等一會兒,回家的路上,我給你講講這鍋頂山的傳說。”我急著想立馬聽上這鍋頂山的傳說,就盼著爸爸早點收工。

那天下午,我餓了渴了累了,也乖乖的,一直熬到收工,路上,我緊緊的拉著爸爸的大手,兩條小腿緊倒步,認真聽爸爸講了一路:“很久很久以前,鍋頂山上,樹林茂密,山泉清澈,春天桃花、杏花、梨花、槐花、棗花、開遍滿山遍野,花香飄到方圓十幾裡外,辛勤的小蜜蜂在花蕊上採蜜,蝴蝶也成群結隊在果樹林裡,飛來飛去,蹁蹁起舞,各種小鳥,在枝頭上邊跳邊鳴,清脆悅耳的鳥鳴傳出很遠,像一支支好聽的歌曲,在莊稼地裡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放鬆了疲勞,也哼著鄉村小調收工回家;夏天杏兒黃、桃兒紅、核桃綠、秋天柿子紅滿枝,這鍋頂山實際上就是一座百鳥朝鳳的花果山。

這山上有一座和尚廟,廟裡住著一群和尚,有一年的春天,廟裡來了一位道士,道土與廟的方丈老和尚會面,方丈說,這山四周水位低,到了夏天,經常下連雨,連雨過後,良田就被淹,有許多窮人吃不上飯會餓死。當天晚上,道士說:"我這有一粒金葫蘆子,你把它種上,從開花到結果,七七四十九天的早上,趁太陽剛剛露頭時,你把結的金葫蘆摘下來,放到山下的大石頭上,連說三遍:葫蘆開門!葫蘆開門!葫蘆開門!這石門會慢慢的打開,你可以取裡邊的金豆子,拿出來救濟附近的災民"。記住了:“一鬧災荒,就拿著葫蘆,到山下大石頭上,按我教你方法去辦,取多少金豆子,救濟災民,根據災情決定,救災金子,不可挪作它用”。

老方丈與道士說話的時候,小和尚起夜出來撒尿,偷偷聽到了:金葫蘆籽~四十九天~葫蘆開門~取金豆子.......。

小和尚記在心裡,時刻留心方丈種金葫蘆,並暗暗記下日子,一天兩天三天,一轉眼,四十八天到了,到晚上,小和尚見老方丈睡著了,悄悄的把金葫蘆摘了下來,想趁夜深人靜,趕緊到了山下的大石頭旁,把金葫蘆放在石頭上說了三遍:"石頭開門!"(小和尚是四十八夜裡偷摘的葫蘆,應該四十九天太陽出來前摘才行,不然,你取不走一粒金豆子,門就會自己關上的,這些小和尚是不知道的)

石頭真聽話,慢慢地打開了,一道金光從打開的石門縫向外射出,順光看去,小和尚一陣心喜:天呀!映入小和尚眼簾的是:一間金屋子,金屋子裡有一磐金磨盤,金磨盤上一個金碾子,一匹金馬,正拉著金磨,磨盤上正一刻不停的往外出金豆子,一群手指頭大小的小金人們正在裝箱,金屋子裡碼放著整齊的箱子,箱子裡都裝滿了金豆子,小和尚越看越欣喜,想搬出一箱,可金子重,他力氣小,搬不動呀,他看著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豆子,改變了主意:脫下衣服,紮上袖子和褲腿,先裝他兩袖子,兩褲腿,說來也奇怪,任小和尚怎麼裝,就是裝不滿,裝滿兩袖子後放一邊,再裝兩褲腿,準備出金屋子時,唉呀媽呀!裝滿金豆子的兩隻袖子就成空的了,如此反覆裝呀裝,(小和尚裝滿了袖子,空了兩褲腿子),怎麼也裝不上,他又擔心老方丈發現,又不捨得放棄這些金子,一個勁地裝呀裝,裝到天明,也沒裝滿他的袖子管和褲子腿,這時,只聽一聲吱扭響,石門悄悄關上了,小和尚被關在了金屋子,再也出不來了,之後,這山,漸漸的果樹幹枯,山泉斷流,蜜蜂、蝴蝶、百鳥消聲匿跡,好好的一座山,寸草不生,變禿了,遠遠望去,真像一口底向上扣著的鍋,後來咱們遂城謝坊附近的人,叫它鍋頂山。”

我記得非常清楚,我爸爸講完這個鍋頂山傳說後還告訴我:"閨女,記住,做人,別太貪心了;是你的,你要;不屬於你的,你別想去佔有,貪心貧財會丟了性命的"。

我從小就喜歡聽爸爸講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講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爸爸雖然早己離世二十多年,我也五十多歲了,但爸爸給我的教育,影響了我一生,我做人,做事,都遵循著爸爸的教誨:不違犯法律,不違人文倫理的前提下,踏實做事,本分做人;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爸爸講了許多故事,長大後,我把每個故事都寫到日記裡,遇到難事時,拿出來再翻開,重溫爸爸講故事時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調整好心態,平安度日。(注:文中所說的鍋頂山為釜山)

2019年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