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吃虧案例大揭祕,買新手機注意這五個坑!

手機作為消費類電子產品,是大家一筆不大不小的開支,所以當你決定要買一部手機的時候肯定要貨比三家,然後再買。正規渠道購買行貨,能保證質量並且售後也有保障,只是相對來說價格要高出許多。但如果拋棄正規渠道購買手機,雖然可能會便宜一些,但是就會有無數個大坑擺在你眼前了......對於手機比較小白的朋友,購買新機很容易被坑,下面就給大家捋一捋挑選手機該注意的“坑”。

1. 實體店的真機拆包換配件

危險!吃虧案例大揭秘,買新手機注意這五個坑!

購買手機很多人第一個途徑是到實體店購買,但是有些實體店卻上演“靈貓換太子”的伎倆,用真機拆掉包裝將原配件取出,再安裝上山寨配件給你,名義上以“水貨”的形式掩蓋拆封包裝,事實上是暗動手腳偷樑換柱。將換下來的充電器耳機電池等轉手賣出去,最後用50塊的山寨配件替換原來價值500塊的原配件!!因此,有些人在實體店買到的手機總會出現機殼有縫,電池不耐用等毛病。


2. 某寶掛著“港版、美版”名義的翻新機

危險!吃虧案例大揭秘,買新手機注意這五個坑!

你也許經常在某寶或者線下的某個小店看見明明應該賣的很貴的行貨手機,卻標價特別的便宜。你難不成以為真的是賣家活動?難不成真以為是搞起了大促銷?而事實是——低配充高配、翻新機、有鎖機強行裝港版.......iPhone手機身後常見的有一個“進網許可證”,而這種進網許可證市場價大概賣:一元。這也就是說,很多時候貼上了這個一元標籤手機立刻變身,變成看起來與國行機外表一模一樣,但是這樣低價低質的手機,買了就是吃虧。


3. 某東上面的售後退換貨機重新流入銷售渠道

危險!吃虧案例大揭秘,買新手機注意這五個坑!

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曾報道有消費者在京東商城上買到翻新機,報道稱,吳女士在京東自營上買了一部蘋果手機,用了一個多月後,手機頻繁死機,直至後來完全不能開機。吳女士在蘋果的一個維修中心進行了手機檢測,檢測後發現機內有修理過的痕跡,機內主板掃碼序列號與機身外的序列號不符。隨後記者又致電蘋果官方客服,蘋果方面表示,雖然電商平臺上有蘋果的產品銷售,但不能保證正規的進貨渠道,而這臺機器三個碼都不一樣,或是經過改裝的。


4. 領券平臺的先加價後發券的假優惠

危險!吃虧案例大揭秘,買新手機注意這五個坑!

近兩年像冒出一個又一個的“領取平臺”、“內部優惠券APP”,各種宣稱“有秘密渠道”、“大額內部優惠券”。以“提供X元優惠券”的形式,讓消費者產生了這款商品“優惠了X元”的錯覺,從而讓消費者覺得佔了大大的便宜。只需細心研究一下,就會發現當中的“秘密”:這些可以領“隱藏優惠券”的商品,在其他平臺中直接搜出的別的店家的同品牌同型號同款商品,雖然不能領“隱藏優惠券“,但是人家原價比你的”券後價”都要低,很明顯這些“隱藏優惠券”就是個“先升價再降價”的“局”。

5. 售後根本沒保障

你或許經常在平日能見到外邊大大小小的私人店鋪,他們看起來可能或者乾淨正規或者看起來就透露出一種深深不靠譜的感覺。不排除有良心的賣家在,但是事實上在他們中有很多,售後都是很難完成的。你興許經常看見“7天包退、15天包換、1年保修”這樣的口號,然而你真的發現手機有問題了,那麼還是會被搪塞一大堆藉口和理由,這個時候的你還是要自己掏錢修理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