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量的古文物都是近現代發現的?以前的盜墓技術不高嗎?

鬼小谷


這個問題有意思,遺憾的是居然炸出來了幾條傻傻分不清考古跟盜墓的,只能感慨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率還是遠遠不夠啊。

言歸正傳,盜墓的起源是很久的,而且在古代一直存在。

根據文獻記載以及考古發現,在商周時期就存在盜墓,甚至存在墓主人下葬沒多久,墓就被盜了的情況。在這些盜墓活動中,有些是普通百姓為了謀生而不得不採取的行為,在一些地區,大家以盜墓為生。比如司馬遷就在《史記》中記載:

“中山地薄人眾,猶有沙丘紂淫地餘民,民俗懁急,仰機利而食。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

在司馬遷的筆下,中山國地區的男人們,除了聚會high歌,就是盜墓、搶劫了。。。

除此之外,還有些毀墓、盜墓的行為則是為了報復,其中有私仇,也有公憤。比如史書記載,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秦國大將白起在攻克楚都郢都之後,焚燒了楚國先王的陵墓,以此來報復以及威嚇楚國人。


不過,的確如題主所推測的,古代的盜墓技術是比不上近現代的。大量的古代文物都是在近現代被盜掘出來。為何如此?答主以為有這麼兩個原因:

第一,技術差距。

近代盜墓賊發明了一件利器——洛陽鏟。據說此物是清末民初時期洛陽地區的盜墓賊所發明的,因此而得名。

洛陽鏟的突出之處在於,人們用它往地下鑽探,就可以瞭解地下有沒有墓葬或者遺址,有經驗的人,根據洛陽鏟帶上來的土,直接能夠分辨出墓葬的時代,並且對墓葬形制分析個八九不離十,如此一來,盜墓賊可以有的放矢,直接從墓葬最薄弱的環境入手進行盜掘。另外,有些遺址和墓葬在地表是看不到蛛絲馬跡的,通過洛陽鏟就可以進行準確的判斷。由於洛陽鏟實在是太好用了,所以也被考古人所採用。

△考古鑽探

而在古代,沒有洛陽鏟,盜墓賊基本上只能根據地表現象或者一些傳說、記載去尋找下手對象,比起近現代的盜墓賊自然是“事倍功半”了。

我們還是舉個例子吧。

答主以前曾經參與整理過一座唐墓的資料,此墓的墓主人等級較高,是李唐宗室成員。墓主人也害怕死後被盜墓,所以他別出心裁,在墓道一側斜向掏挖出一條地道來,這條地道連接的才是真墓室,而原來的墓室只是一個吸引盜墓賊的幌子。

△該墓出土文物

他以為這樣的就萬事大吉了。沒錯,這座墓的真墓室在古代一直沒有被盜墓賊發現,不過到了現代仍然難逃一劫,藉助於洛陽鏟,盜墓賊還是找到了真墓室,將其盜掘一空。只在一個耳室裡還殘存了一批陶俑。


第二,對文物的態度不同。

古今盜墓賊,在選擇盜掘對象時大有差異。

比方說,古代的盜墓賊往往優先尋找金銀器以及銅器,因為這些東西拿出去可以熔化,鑄造成別的形狀,便於銷贓,風險較小。而玉器就比較麻煩了,尤其是一些高等級貴族墓葬中所出土的,形制特別,相對難以出手,所以被盜走的可能性要比金銀器小一些。

所以我們在一些被盜掘過的古代高等級墓葬裡還能看到盜墓賊所棄置不要的玉器,有些金縷玉衣或者銀縷玉衣的玉片都在,只是金銀絲已經被盜墓賊抽走了。

至於那些陶器啦、漆木器啦、竹簡啦、壁畫啦,古代盜墓賊更是通通不要的,因為不值錢啊,史書記載,西晉的盜墓賊甚至要點燃墓裡的竹簡來照明。

到了今天,情況已然大不一樣。隨著收藏市場的火熱,凡是跟古代沾邊的東西,似乎都有人願意收藏,根本不會有所顧忌。比如說著名的唐三彩,在民國之前沒有人去收藏吧?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明器,放在家裡不那麼吉利。可是近現代的中外藏家喜歡唐三彩啊,那麼自然而然,唐三彩就大量出土了,還被走私到海外。

△大英博物館藏唐三彩

所以別說是金銀器、青銅器了,哪怕是最普通的陶罐,盜墓賊也不會放過。如果遇到了壁畫墓,盜墓賊就更開心了,會專門想辦法把壁畫揭取下來。遇到了竹簡,他們也會通通帶走。

盜出來這麼多文物,怎麼出手呢?別怕,總會有一些不講究的買家來替他們銷贓的。


由於有市場需求,而且有技術保證,所以近現代的盜墓賊盜掘出來的文物要比古代的“同行們”更多,盜掘活動更加徹底。答主參加過的墓葬發掘,沒有一座墓是倖免於難的,大多數連地磚都被翹起來了。

有什麼辦法呢?沒轍。全國的文物行業攏共就這麼點人手,根本保護不過來。要指望群眾麼?當然有不少熱心群眾為了文物保護事業付出了努力,是非常值得讚揚的。可是怎麼總有那麼些個人,覺得考古就是盜墓呢。。。


考古軍中馬前卒


古代墓葬,多作用於中國一項古老的勘與(風水)學說,如:坐北朝南太師椅、金鉤釣葫蘆、背山含水出人才…根據地形地貌,羅列出一方方風水寶地。

也由此學說,成了盜墓者的盜挖線索,在古代的墓室防盜水平千差萬別,也逃不過賊人之手,以至出現十墓九空的現實,挖掘之人林林總總,大至集團、軍隊,小至亂世小賊,無不為一夜暴富鋌而走險,幾千年來的盜墓行為,從而積小成多,盜者侮見於世,盜墓技藝傳承又多禁忌,記載少而感覺古代盜墓沒有現代考古發現多而已,在沒有現代大型重工機械設備的古代,水平可以說相當落後,不乏盜墓者留屍墓中,可見盜挖者甚至是要付出生命代價。

到了現代社會所發掘的考古發現,在古代沒被盜挖不外乎幾點:一、墓室結構嚴謹,建築結實,如始皇帝嬴政,唐皇李世民、武則天墓。二、狡兔三窟,真假混雜讓賊人無從下手,如曹操墓,成吉思汗墓等。三、地理環境被自然力量把地貌進行了改變,比如洪水浸漫,地震顛覆,讓有著風水知識的挖掘者看走眼。

現在的大型古墓發現,大多都是盜墓者挖掘過程中被民眾發現告發而由考古隊接手搶救性發掘的,高手還大多在民間,除此之外就是民眾修建,掘土過程中無意發現。

現代的勘探技術,地下金屬探測設備,衛星全息地形勘測…為現代考古發掘添上一件件利器。雖然探明的古墓在國家統一統籌規劃有序地進行發掘,但發掘出古墓的重要文物將如何進行保護,這卻是一項擺在科學家面前的重大課題。

較之而言,現代的發掘技術,文物保護水平應該比古代先進的程度是幾何級的提高。

社會進步,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從古老的文物中追溯國度,民族文化的根源,向全人類展示、認知祖先在歷史長河中創造的燦爛文化,科技文明,放之全世界都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隔岸水手


其一:古代的盜墓技術比現在的盜墓技術要高很多。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盜墓現象。不過,在古代,盜墓的話,只有可能遭到守墓者的打擊,沒有哪個古代政權會去專門打擊盜墓者。所以,盜墓者比較猖獗,盜墓技術成為了一項傳家的手藝。

而現在,盜墓者是受國家法律重點打擊的。現在生活水平進步,盜墓的話危險係數高,盜了以後賣出去也比較難,弄不好就得坐牢。所以,盜墓的人還是比較少的,都願意幹陽光下工作,除了少數不法之徒,沒有去犯法盜墓。導致很多盜墓世家技術逐步失傳。

其二:近現代之所以能夠發現大量的古文物,是因為西方世界弄了一門考古學,並傳到我們中國。

盜墓對於國家來說,那不叫盜墓,那叫考古,光明正大。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在太陽底下使用現代的大型器械進行挖掘。由此,古代盜墓者個體戶相比現在大規模的考古活動,所能發掘的古文物,少得不能再少。因為太多了,古代盜墓者也不好拿出來,畢竟是見不得光的東西。

古代政權,如曹操的摸金校尉,盜墓也得悄悄的,見不得光,畢竟挖人祖墳,在古代中國,祖先崇拜,以孝治天下的觀念來看,盜墓是十分不道德的,被人知道那比殺人還要恐怖。而且古代迷信風水,認為祖墳葬得好,可以庇護後人。而皇室的祖墳更是被認為關係到王朝的氣運。這墓是不可能光明正大地進行發掘。

所以,近現代發現的古文物肯定比古代多,畢竟古代就算髮現了也不能說出來,說出來那可是要動搖民心的。


青青說文明史


考古和盜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拋掉科學和法律的意義不說,單就挖掘來講:一個是偷偷摸摸地幹;一個是大張旗鼓、熱火朝天地幹!你說,哪一個挖得多?


盜墓是考古的鼻祖,盜墓從商朝就很流行,不過畢竟是一種見不得陽光,且時時都會被歷朝歷代嚴打的高危職業。從歷史來看,盜墓不過是類似於耗子打洞的學科,儘管盜墓者一盜一個準兒,可終究掀不起什麼高潮來。

而考古就不同了!雖然它是近代才出現的一種地下挖掘科學;但它的目的不是為了金錢。它是在尋找我們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那些即將失去的記憶。
歷史上,古代儘管設立有專門盜墓的機構,但也是不敢光明正大的幹,只能小打小鬧地玩玩而已。可是,如今的考古是通過大規模的全國文物普查,根據地貌形態、地表特徵、文獻資料等進行地面調查,同時採用現代的考古勘探等手段,埋多深!它都能給你挖出來!


歷史兵說


問這問題可笑,一百多年來就現在是和平時期,那時戰爭連戰爭,外侵內亂,建國初期千瘡百孔,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誰有心思關尚文物,最近這些年,吃喝不仇了,人們才有這份心,


用戶56718972379李鐵


只是聽說盜墓賊大部份都是祖傳的經驗與現代勘探枝術進行勘察有無寶藏,也有師徒傳授枝術,不可小觀盜墓賊,他們的盜墓枝術也是很高的,他們想的是如何獲取經濟利益,根本不會考慮文物保護,盜墓一般都是夜間進行,速度是極快的。國家考古與盜墓是兩回事,主要考古保護文物,小心勘察,繪圖、利用現代枝術,進行的是保護性挖掘,一但上報發現,離城外較遠的地方,有的盜墓賊還搶先下手,破壞文物挖掘的也多,只有打擊盜墓,才能保護文物挖堀。


14885143955


以前官家是禁止挖掘墳墓的,現在是政府出面發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