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话,哪些985大学是比较排斥外来考生的?

侯佳仪


没有排斥外来考生的学校,也没有排斥外来考生的导师。只有成绩不好,专业不扎实,不求上进的考生才会被排斥。

2005年,跟我一起在考研辅导班兼职的一位同学,从济南大学考取了清华研究生,当时济南大学还是一所不入流的普通本科。清华的导师并没有因为他的本科学校不入流瞧不起他,而且出了成绩后主动跟他沟通了解情况。我是主动联系导师的,导师也非常热情,后面还让大师兄专门联系我,给我好多资料和专业书籍让我提前学习提前融入实验室工作。

我们学校一起考研的那些朋友,物理系生物系有几个上中科院的,机电系有上北航的西工大的同济的……没有听说谁因为学校被歧视。

导师都是很聪明也很务实的人,他们招研究生都是一起做项目的。所以,他们不会排斥一个成绩优秀,专业扎实的学生。

如果谁在复试面试被歧视了,别让本科母校背黑锅,导师歧视的一定是你本人。





七七是祺祺


考研本身就跟不容易,想要跨校考一所好学校,又怕选择不慎,因为各种原因被拒之门外。目前各高校保研录取率越来越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教育部规定保研录取率不得超过当年总人数的50%,但对学校的各个具体专业并无严格限制),留给考研同学选择的余地就越来越小。很多同学有个感觉,本校的同学不管是在考研或者保研的过程中往往都更容易,而外校的同学则更为艰难,在985高校尤其如此。




接收研究生更倾向于本校学生,本也是正常现象。对985高校来说,首先生源质量有保证,其次本校的学生对本校的课程体系更为熟悉,跟相关老师也熟悉,联系导师也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导师熟悉本校的学生,不用从研究生阶段再重新培养,即便是考研,本校的学生在专业课上也有明显的优势,毕竟一开始就学的相关课程,这可以理解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天优势。


但要说哪些985高校比较排斥外来学生,这个恐怕都说不上。首先,考研作为全国的选拔性考试,其过程是公开透明的,基本不可能有太多人为因素参杂其中;其次,即便是最顶尖的985高校,保研率一般也只有30%左右,相当一部分还达不到,考研的人数更少了,985高校相当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出国留学。而且保研的这部分有不少也会选择保送外校。对于985高校来说,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是比本科生多,而且多不少,也就是说,除了保送和考取本校的研究生外,绝大部分是从外校录取的。第三,研究生入校后,对导师来说都是自己的学生,不管本校还是在校的同学,都要看自己的科研态度和能力,并非学校来源。


所以不要觉得跨校跨专业考研难度大就是高校排外,对于优秀的人才,没有学校和老师会拒绝的。只能说在同等情况下,有可能会优先考虑本校的学生。有同学可能在初试的时候考了高分,但复试没过,就觉得有内幕,但实际上进入复试阶段后,大家的起跑线基本一样了,比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综合能力,特别是科研经历和能力等,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仅仅是分数高,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象牙塔里讲故事


关于考研,我自己是经历者,而且考研了两次,最终进入的是top2学校,而我的本科母校是一所财经211,自然,我属于“外来者”,但无论是考研录取过程中,还是就读研究生期间,并没有因此受到排斥,也没有感觉到有排斥的氛围。所以,在我看来,对于外校考研生有明显排斥的985大学应该是不存在的。

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校,其实都是内外兼收的。招收的研究生新生,既有本校生,也有外校生,而且,通常外校生是明显比本校生更多的。即便是北大清华及华东五校这种保研率很高的一流985,本校生占的比例通常也不超过30%,其他学校往往本校生的比例更低,外校生始终是占大部分的。正因如此,在研究生群体中,既形不成排外的群体性动机,也形不成排外的整体氛围。排外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从考研和招生的角度来看,研究生招生单位很多时候比较喜欢本校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可能会优先录用本校学生,这个情况,在很多985里面,甚至211里面都是有的。但这不是排外,而是基本遵循了“择优录取”的原则。

因为,通常而言,本校学生往往是比较优质的生源,而外校生则往往参差不齐,既有很优质的学生,也有只是考试成绩不错而实际综合素养较差的考生,从“择优录取”的角度而言,在同等条件下可能优先录用本校学生,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为了排外。

当然,这种“优先录取”,是可能会被解读为排外的。我猜测,题主来问这个问题,也是有这方面的疑惑和担忧,担心自己报考某985,但因为他们比较“排外”,而导致可能考研失利。

但实际上,题主担心的这种情况,并非排外,而是“排劣”,是排斥相对较差的学生而不是不加区分地排斥外来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机构,流动性较强,很多人在考研的选择中并不报考本校就是明证。而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招生大量外校生则是大学并不排外的有力证明。

所以,题主及有类似担忧的朋友,要报考任何一所985大学,都不用担心会因为是外校生而遭到排斥,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你自己是否足够优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燕园博雅教育


现在研究生录取比例越来越往推免倾斜了,985高校的优秀学生很多选择了出国,他们接收推免生的时候都是力求能留住自己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但也不能强硬留下来,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奖励钱,然后还让优秀学生不用考试就能读研究生。

然后,985高校另外一个就是接收其他985高校的优秀推荐生,好学校都是学生好多都是互相流动的,然后也会接收一些211大学的优秀推免生。

对于那些普通高校本来名额就已经很少了,然后竞争压力也非常大,就算初试过了,复试有的也被刷掉了,留下来的名额又给了那些985,211调剂过来的学生。不过也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普通高校考进去的学生,不过真的是凤毛麟角。而且在发奖学金的时候真的是出身决定的,连那些调剂过去的,都比那些普通高校第一志愿考进去的奖学金高。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毕竟哪个学校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真正了解你和那些985高校的学生的差别在哪,毕竟985高校培养出来的却是在学习研究方面是有一定能力的。

我身边同学一个真实的案例,宁夏的一个普通高校,考厦门大学的研究生,初试以非常高的成绩进入复试,表现的还挺好的,而且在本科时候也是非常优秀的,然后最后有个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你是哪个学校的,然后就说了一句,宁夏?那地方有什么好学校?(不是黑宁夏和厦门大学啊,只是陈述一件事实)可能我那个同学表现的也有不好的地方吧,但这件事却是也让我明白了在一所985高校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丰富,这个社会对它的认可度不是一般高。高中欠下的总是要还的。


向日葵微语


在大学期间,总是有两条路要走,有的人选择工作,有的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大学一位导师说过:考研是有上进心的表现。现如今本科生数不胜数,如果说考研是提升层次的机会也是人生的转点,那么考研院校的选择是实现华丽转身的关键。

考研院校选择需慎重,不是说看哪个教学水平高选哪个。很多985高校是排斥外来考生的,就算你的初试分数达标,但是复试的时候学校还是更偏向于本院校考生。很多985高校的要求是本科211及以上才有资格读他们学校的研。为了考研党们在选择院校时对其多些了解,我下面介绍几个排斥异己的高校,供大家参考。

像保研率最高的北京大学,保研率达到了一半以上。作为我国的最高学府,本科生考研也大多数是选择母校,他们的本科生的确优秀。其实这些院校的录取规则都是择优录取,如果你的初试成绩过关,在复试的面试官眼里不算什么,因为他们面试的都是过关的……然而复试的时候看的是学生的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如果你真的在核心期刊发表了核心论文,或者研发出了科研成果,获得很多国家级竞赛证书,也可以去试一试,有机会被破格录取。

有一个学长的亲身经历是这样的,他当时在普通的一本院校学习,由于成绩在学院里数一数二,所以选择了考研。通过自身努力考了一个很理想的分数,于是报名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复试。他当时注意到了有一条要求是非211考生不录取,但是觉得自己实力可以,想去尝试一下。不过最后他并没有通过复试,上海交通大学还是坚持了他们的原则。

很多时候我们跑慢了一步,总是想没关系,等我到时候再冲刺超过别人。可是事实总是你的对手没有歇着,他之所以能跑的更快,是因为他不会像龟兔赛跑里的兔子睡觉等你超过。就像我们高考从小到大学了10多年都不如人,想在4年逆袭是有很大困难的。逆袭的人是有,但你,能否有和逆袭的人们一样的决心和毅力?这才是关键。

虽然有些985高校排斥外来考生,但是我们仍然要努力搏一搏,即使失手考不上梦想的高校,一个很好的211学校也是不错的,毕竟我们小时候都有过清华梦。所以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没有好高骛远的资格,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才能接近梦想的地方。


大三老学长


题主说的比较排斥外来考生,可能就是考研时很多考生说的“歧视”问题。

所谓的“歧视”就是,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复试的导师也是人,是人的地方就有歧视,只不过是有的歧视,对被歧视者来说是无关宏旨的,因此,没有人注意,更没有人关系而已。

不过有些“歧视”可能只是占的角度不同,不是有一句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作为面试官或者招生老师,当然都期望招收到优秀的学生,更何况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复试最低要按照1:1.2的比例进行,也就是说即便是所有的学生表现都一样优秀,面试官也必须要有淘汰掉一部分考生。

985院校并不会盲目的排外,在“排外”时还是有选择的。比如,有的985院校在复试时,会明确规定985院校的毕业生加多少分,211院校院校的毕业生加多少分之类的。再比如,据说北京某985院校,在复试前老师们已经开会说,会优先考虑211、985。

作为考生当然觉得这样做十分不公平,但是面试官和招生老师,对于考生认为的公平还是不公平一点也不care,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完成招生计划,并且高质量的完成招生计划,如果一所985院校招收的大部分都是“双非”院校、三本院校的毕业生,就算校长没有意见,考生心里可能就要犯嘀咕,这所学校是不是不行了呀。

之前,看过一份考研的调查报告,接近八成考生认为推免比例提升对于考生不公平,仅有两成左右的考生认为推免比例提升对考生公平。与此相反的是,超过九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质量普遍高于统考生;超过六成招生单位认为推免政策对考生来说比较公平。

面试官和考生的立场都不一样,大部分面试官自然也不到可能对所有的考生都一视同仁。而作为考生,特别是双非院校的考生,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一些,另外是在目标院校选择上,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尽量避开那些比较排外的学校。

在选择考研目标院校时,这两类院校一定要注意。

第一类,保研本校的比例很高。

大部分985院校的保研率都是比较高的,但是有的985院校在保研的时候,特别“青睐”自己学校的学生。如果在保研的时候,就倾向于本校的学生,那么在考研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复试是以院校为单位的,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院系都存在歧视,并且考研时,同一所985院校中,不同的专业竞争激烈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有的专业一志愿就没有多少人报考,他们想“歧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类,二区的某些985院校。

如果只是极个别老师或者极个别专业排外,考生一般也不会太关注。毕竟,大部分人的想法是,自己考上了,一定是自己比较优秀,考不上了就是自己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但是,如果每年都有很多考生都在网上说,自己遭受到“歧视”,那么自己在报考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学校了。比如,西北地区某985院校,有不少专业的老师,在面试时候,对待二本、三本院校的考生,相当简单粗暴,看完你毕业院校,先问你几个专业前沿或者跨学科问题,如果问答的不好,直接毙掉,如果回答的还可以,然后再详细聊一聊,再观察下。【不想拉仇恨,根据这两标准自己顺便查一下,就能查到那些几所学校比较歧视“双非”考生了】

您觉得哪些985大学是比较排斥外来考生呢?


升学与考试


现在,由于社会压力过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选择去读研,继续深造,以保证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这种想法当然很好,只是他们在考研的过程中却遇到了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考生会自我想象,我报考的985高校会排斥外来考生吗?

在这,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答案是不会。

教育一直是不分国界、地域、种族的,没有哪一所学校会歧视外来考生,无论是从情理还是法规出发,它们都没有权利以及理由排斥外来考生,相反,对于学校本身来说,它更希望广收生源以此来提高综合实力。

考研生与本校生唯一区别就是起点不同而已,但那又能怎样,努力并不分先后,大家最终都在同一个学校相遇,谁也不会比谁差。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记住,出身差点本科不重要,只要你真正有本事、有能力,没有学校会排斥,相反它们的大门永远会为你敞开。


叶落临秋DX


关注考研的朋友或许经常会听到一些分享,一些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学生吐槽某某高校排斥外来考生,针对我这类现象,我想说一些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学校不会歧视外来考生,有些人说在复试阶段存在很多的人为变量,可以左右复试成绩。但是仅仅凭几句话,这无疑是缺乏证据的猜测,被淘汰的考生有次猜想和抱怨也能理解,但也要认识到淘汰的最大原因往往还是自身实力问题。另外,考研最重要的环节初试和复试的笔试环节,都是凭实力说话,如果你的笔试分高,基本上很少有被淘汰的风险。

至于哪些985大学排斥外来考生,我相信学校肯定不会也不敢这样做。985大学难考的原因更多的在于非常高的保研比例和竞争压力,所以往往会给外来考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和借口:我考不上985高校,并不是我不够努力,而是我受到了歧视!




在这些985高校中,一方面有很高的保研比例,另一方面没有保研资格的本校生和实力相近高校的学生都可能会考虑报考,由此使得外来考生面临着非常大的考研压力。

说一千,道一万。考研目标高校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有选择适合的学校,可以适当的放弃报考保研比例比较高的985高校,转向保研比例相对较低和综合实力排名相对靠后的学校,这样成功率会大一些。


学习源动力


我不认为有哪所985工程院校会有这种做法!如果是个别院校、院系会优待985、211工程院校的考生,这还可以理解,但是要说会排斥外来考生,一般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不清楚你是担心这方面问题,还是道听途说的!

其实无论是985院校,还是双非院校,招生的时候都是想招一个好学生,因此相对来说导师会更喜欢好院校毕业的考生。毕竟这样招到一个好学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的,当然普通院校毕业生只要你表现的足够优秀,肯定也是可以打动导师的。

所谓的本科歧视,要说没有肯定是不可能的!假如说复试到了最后,同样的分数,双非院校与211工程院校之间,最后被选择的肯定是211工程院校的考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学校天然的优势。

但是如果说你的分数比985、211院校的毕业生要高一些,所谓的本科歧视便也就不存在了。

至于你问题中所说的排外的985院校,无论存不存在,学校肯定是更相信自己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说来说去还是要自己的水平,只要你学的足够好,录取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要说因为复试不理想,被刷下来也不能归结为学校排斥外校学生。

19考研在即!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就读自己理想的院校。


考研字D


北京别的院校不敢说,北清肯定不存在歧视。两校在这方面在历届考生中的口碑便可证明。

前几年听说上海的院校的导师们有个默契;对某两个省一些二三本院校来的考生,无论你初试考分有多高,一律不予考虑。原因是这些院校的学生在大二大三时就几乎放弃了其它课程,专攻考研那几门,而且学校还为这样做的学生予以各种方便。这样等于大学四年,本专业的课程都没掌握,也难怪导师们会嫌弃这种学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