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严惠宇(1895-1968),名敦和,以字行,号箑斋。江苏镇江人。民族工商业者、实业家、收藏家。他一生致力于民族实业与教育、公益事业,为人豪爽,具有崇高的爱国气节,被称为“镇江三杰”之一。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严惠宇


爱国实业大亨


严惠宇出生于商人家庭,幼年读私塾,颖超敏捷。后攻读政法,曾任扬州法院书记官。

严惠宇曾在扬州钱庄做学徒,满师后在镇江交通银行任职,旋转上海金城银行,后任副经理,并定居上海。

严惠宇有志于实业救国,在前辈徐静仁支持下,被聘为溥益纱厂经理。后来,他在上海还创办大东烟厂,任董事长、总经理。在徐州租办贾汪煤矿,任华东煤矿公司董事长。在镇江又陆续创办了维生油厂、北固建筑公司、泰丰米厂、鼎昶钱庄等企业。他还出任上海溥业纱厂、杭州福华丝厂、南通大生纺织公司、扬州麦粉厂、镇江水电公司常务董事等职,成为上海滩上颇具影响力的实业家之一。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大东烟公司出品-永金门香烟-木雕版印版


严惠宇与冷遹(辛亥革命时的爱国将领冷御秋,南社社员,同盟会会员)、陆小波(镇江工商界领袖)通力合作,在镇江创办“四益”农场,即均益蚕种制造场(在高资)、三益蚕种制造场(在桥头)、益民蚕种制造一场、二场(在四摆渡),严任常务董事、总经理。

严惠宇还在镇江与陆小波创办私立京江中学(现镇江市一中),并自任校长;大力支持经济上陷于极端困难境地的南通学院,并资助南通学院在沪分校,资助京江中学在沪租界复课办学,捐助为镇江在沪难民治病的诊所,还曾捐资在苏州创办昆曲传习所,培养出一批“传”字辈的昆曲新人。严曾资助过很多青年上学,用自己赚来的钱送他们读大学或出国留学,其中的大部分他根本不认识,只是得到了他提供的奖学金。严惠宇还参与筹建了弘仁医院。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四益农产育种场聘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严惠宇与冷遹、陆小波(此三人被合称为“镇江三杰”)在南门外都天庙宣誓,以表坚决抗日的气节及忠贞之志。镇江成立民众组织委员会,他们三人分头负责。镇江失守后,严惠宇转道至沪,因拒绝出任伪中央储备银行总裁之职,避居香港,香港沦陷后方返沪。

抗日战争期间,严惠宇还创办云起楼收藏古玩字画。解放后,严及其后人将收藏的5000余件文物捐赠给上海、南京和镇江三地的博物馆。

建国初,严氏曾任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徐州贾汪煤矿私股董事等职。

1968年9月,严惠宇在上海病逝,终年74岁。

新乐府昆班与顾传玠


严惠宇非常热爱昆曲。民国16年(1927),正当穆藕初经营纱厂受挫,乏力维持昆剧传习所之际,严与挚友陶希泉合作,以“维昆公司”名义,投入了两万四千元,定制了全套的行头,在接收原传习所出科的“传”字辈青年演员的基础上,成立新戏班,取名为新乐府。

演员们演出时继续学艺,还向京剧艺人学戏,如周宝奎、林树森、盖叫天等,学的都是保留在京剧舞台上的昆戏和吹腔武戏。由此戏路大开。不少戏还请了名家修改和编剧,如赵景深的《白罗衫》,吴梅的《湘真阁》等。此时,学员们的剧目从结业时的六百多折戏,已经积累到七百多折戏,观众也觉得耳目一新。

新乐府先租赁上海笑舞台为专演场所,后又辗转演出于苏州青年会、上海“大世界”游乐场等处,受到众多行家与观众的赞许,形势一片大好,令人完全不会想到接下来急转而下的复杂局面。

新乐府成立后,小生顾传玠成为了偶像级的角色,他与朱传茗搭档,生旦之美,天作之合,吴昌硕曾为之题联:“传之不朽期天听,玠本无瑕佩我宣。传随李白花闲想,茗倘樵青竹里煎。”当时严惠宇、陶希泉有捧角想法,给予了顾传玠超高薪酬外加绸裘华饰,甚至还有包车待遇,由此矛盾也跟着起来了。

30年代初,新乐府昆班内部矛盾激化,顾传玠弃伶就学,新乐府从此一蹶不振,严惠宇、陶希泉与之的合作也告结束,戏班随后解体。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顾传玠1924年舞台演出照


严惠宇非常欣赏顾传玠,简直达到了“溺爱”的程度。他告诫顾传玠,教育是他获得独立及尊严的途径,严惠宇鼓励顾传玠学习农业,在他的资助下,顾传玠先后进入东吴大学、光华大学附中学习,最后毕业于金陵大学农科,成为“传” 字辈演员中唯一进入高校深造者。严惠宇并为顾策划了一些宏图大计,准备日后让他经营一处在镇江的农场。后来,经严惠宇推荐,顾传玠还出任上海大东烟草公司副经理多年。严惠宇甚至还希望顾传玠能够娶他的大女儿为妻,不过,顾传玠最终还是选择了更为爱好昆曲的合肥张家四小姐中的老大张元和(详情参阅:此人是不是一介之玉?如是,嫁他!)。

云起楼收藏“只进不出”


日军占领上海后,严惠宇拒绝与日本占领者及汪伪当局合作,停产所办企业,拒不出任伪职。

沦陷期间,稍有家产的人都逃难到孤岛上海避难,许多没有生活来源的人靠出卖古董字画维持生计。严惠宇看到大量的古董字画被外国人收购转售海外,心情十分沉重。

为了保护中华文物,严惠宇开设了云起楼字画古玩店,收购文物,他奉行“只进不出”的收购宗旨,以保护图籍文物、古玩字画,不使流入海外,完全不同于一般古玩店有买必有卖的生意经。他请印坛名宿兼收藏大家秦更年、书画家兼收藏家汤定之为掌眼人,又聘潘君诺、刘伯年、尤无曲三位名画家兼鉴定家专门修复古字画,为上海地区文物、字画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云起楼位于上海西摩路慈惠北里(今陕西北路119弄)26号,慈惠北里系上海滩著名的犹太富豪哈同的房产,石库门建筑, 该单元“三开间、两厢房、一客堂、两层楼”。严氏租赁了26号的楼下西前厢房、中后厅及东后厢房,东后厢带阁楼,作为严氏企业大东烟厂的俱乐部。26号楼下的前厅与东前厢房的邻居共用,面积25平米的楼下西前厢房则为云起楼洽谈业务之处,一些与严志趣相投的落难文人雅士,视此为栖身之地,常在此聚会。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严惠宇书法扇面


严氏自幼勤习书法,笔势挺劲,腴美中有古朴之气,有相当造诣,又爱与书画家交游,好收藏书画及文物古董。此时收购文物,正好借以消遣时光、陶冶性情。存世不多的严氏墨迹,如给李轫哉的《何处难忘酒》(五律诗)立轴、给潘君诺的24字长联等,都写于这段时间。

据李家本(严惠宇的“机要秘书”)编撰的严惠宇年谱记载,云起楼开业时间应为1943年,歇业时间应为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抗战胜利后严惠宇重出江湖,忙于实业复兴,无暇再专注文物,古玩店自然不再有存在的必要。

1950年,李家本举家入住云起楼旧址,改云起楼名为西邨亭,自号西邨、西邨亭长。李家迁入之前,住刘姓古旧货商,此人与云起楼有无关系,已无从查考。

云起楼开办期间究竟做了多少文物生意,现在无法查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收藏了不少精品。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潘君诺、尤无曲、西邨、刘伯年合作作品《夜半客》


藏亦有道


严惠宇大规模收藏文物应在开设云起楼之时,此后在1960年代困难时期至“文化大革命”,又陆续收购生活困难的亲友等变卖的藏品。

严氏收藏文物有其原则,一是避免“怀璧其罪”,特别贵重的文物一般不收,以免惹祸。二是不只看画家的“名头”,而是看“东西”好坏。“热名头”如吴昌硕,价位高,造假亦多,一般不收。与之同时的蒲作英,当时是“冷名头”,市场不走红,严看好,则收购之。

据尤无曲回忆说:“他家里藏有很多名画。全是古代的,明朝、清朝的比较多,明朝的扇面就有几大册。他的收藏几乎每一幅我都临摹过,在那里我临到了真迹,以前都是临的印刷品和柯罗本。”

严氏收藏的文物虽然涉猎较广,但是重点为瓷器和字画,晚年更仅限于字画。字画之中又以扇面为重点,抗战期间收藏明清名家扇面一千余帧,故自号“箑斋”,60岁后又号“箑斋老人”。1945年5月,他将收藏的明清扇面挑选24帧,包括唐寅、文徵明、陆治等24人的画作,每人一帧,出版画册《箑斋藏箑》。《箑斋藏箑》由秦更年题签,汤涤首页题词。黑白珂罗版,大十六开,横开,连史纸线装,以“鉴真社”名义,印行于世。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箑斋藏箑》


严氏用于藏品的收藏印,早年多为陈半丁所刻,晚年多为刘伯年所刻。但是晚年收藏的字画,一般不加盖收藏印,一则是观赏书画以自娱,是否盖印无关紧要;二则严氏认为,从古到今,文物珍品总是在诸多藏家手头流传,即使留下收藏印记,也不能永为己有,还不如不留痕迹。

“博物馆之友”


1949年以后,严惠宇及其后人多次向国家捐赠文物,上海、南京、镇江博物馆均有所得,总计约5000余件。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龚贤《千岩万壑图》(局部),纸本水墨,纵:27.8厘米,横:980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目前可查的严惠宇本人的重要捐赠记载有:

1951-1962年间,捐镇江博物馆(1958年前为“韶宗藏书楼”)古籍100余箱、字画158件、古陶瓷177件、玉石35件、铜杂件30件,包括宋建窑黑釉盏、明“梅花白瓷三足洗”、清陈鸣远款“破竹筒白瓷紫砂陶笔筒”、清郎世宁《马》横批、清京江画派顾鹤庆《平川十六景图》卷等。

1958年,向上海徐汇区政协(后转交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捐献:明清名人扇叶集册1816开81册,明清书札1616开61册。

向南京博物院捐龚贤巨幅山水轴等文物300余件。

1959年,严惠宇被聘为镇江文管会委员,1960年又被上海博物馆聘为首批“上海博物馆之友”。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居住在上海建国西路402弄4号三层楼独栋洋房的严惠宇被“扫地出门”,迁入建国西路384弄2号二楼朝北的一斗室,卧病两年去世。家中文物被上海第四机床厂查抄入库,逐一标记,并冠以“宇”字编号。“文化大革命”结束落实政策发还,严氏后人将其捐献镇江及上海博物馆。但是严惠宇所用的印章,抄去之后多数未还,近年来见有部分严的印章在境外网站拍卖,可见已经流失。

严惠宇在镇江九如巷55号(今为66号)的家,“文化大革命”中自然也在劫难逃。1966年8月,镇江机械学校的“红卫兵”来抄家,抄走文物字画、书籍等至少7箱,下落不明。同年9月下旬某夜三时许,自称“红卫兵”的七八人闯入,疯狂破坏,击毁所有瓷器及大理石红木桌椅等文物,事后扫除的残片在天井中堆成小山。1985年起落实政策,通知家人去镇江市委落实政策办公室认领,1985-1987年间3次取回仅27件,如潘思牧山水立轴、陈半丁山水立轴及扇面等,九牛一毛。抄家前镇江九如巷主要保存清代京江画派的作品及蒲作英的画,不下数百件,可惜绝大多数均化为乌有,令人痛惜。

1979年,严氏后人严忠婉、严忠媛、严忠慎遵父遗愿,捐上海博物馆宋、元、明、清瓷器11件、明清书画9件。此后又捐该馆明清书画12件,包括明董其昌《溪山雨意图》轴、清恽寿平《双松图》轴、清李渔山水人物四段卷等。

1986年,严忠婉、严忠媛、严忠慎捐镇江博物馆元、明、清书画等172件,包括明陈洪绶人物、明董其昌行书、清郑板桥竹石等。镇江市政府奖励人民币1万元,严氏后人将其捐赠镇江市第一中学,供设立奖学金之用。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严惠宇纪念文集(资料图)


海上孟尝,再世春申


云起楼也是海上画家雅聚之场所,除严惠宇外,汤涤(汤定之)、秦更年、黄葆钺等前辈名宿常来常往(时汤寓胶州路,黄居新闸路,皆离陕西北路的云起楼不远),刘伯年、潘君诺和尤无曲“云起楼三客”借此请益于诸老,摩挲、观摹严惠宇先生收藏和云起楼购入的古代字画,从古人的气息中直接吸取到大量的艺术精华。汤、秦、刘三人生前均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1942年,严惠宇延请刘伯年、潘君诺(1907-1981)、尤无曲 (1910-2006)三位画家在云起楼鉴定、整理购藏的字画,资助潘、尤,为刘(时任蜀腴川菜馆经理)提供住房(鹤园,现为安福路296弄6号)。此举是出于其惜才养士的一贯意识,也是对已崭露头角的画家的保护。严惠宇惜才养士,先后举荐尤无曲(在开设云起楼之前的1939年)、潘君诺(在云起楼歇业后的1946年)拜陈半丁为师,北上前又都为他们联系北平的金城银行安排任职,以解后顾之忧,安心学画。故刘伯年悼严公诗中有“夙昔从游公健谈,每逢佳士总扶持”之感慨。刘、潘、尤既非云起楼股 东,亦非伙计,严惠宇与三人之谊于师友之间,尤无曲后来还成为了严惠宇的外甥女婿。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潘君诺、刘伯年、尤无曲合作作品《素友》


严惠宇书赠三客之一的潘君诺联语:“茅屋万山中车马不来正避俗,柴门疎竹处簟瓢可乐自忘年。”“避俗”正是三客在日伪时期自甘隐之于市的格尚风义,“忘年”则展现他们遵养时晦,心安清贫的生活,游心于严惠宇之收藏中,得益良多。

李家本,字叔原,江苏镇江人,1943年被严惠宇聘为私人秘书,次年正式就任,同时拜严为师学习书法。李家本不仅做文字工作,还替严管钱管账,乃至文物收藏。严对李信任有加,李对严忠心不二。终其一身,严与李师生情谊矢志不渝。“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李协助严惠宇长女严忠婉等,将发还文物捐赠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回赠李纪念品以表谢忱。1994年,严忠婉应江苏政协与镇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之约,编写《严惠宇纪念文集》,李执笔,与严忠婉、陆汝纯编写完成《严惠宇年谱》。还撰文《在惠师身边的见闻》。

云起楼开设第二年即1944年,严惠宇五十寿庆,云起楼诸人或作诗或作画,每人一帧,集为一册,充作寿礼。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严惠宇


结拜兄弟陈半丁

陈半丁(详情参阅:大藏嘉艺术指数【3】:陈半丁中国画投资价值分析)与严惠宇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据说两人还曾经结拜为兄弟。

1937年,北平沦陷后,陈半丁拒日伪政府聘请,辞教以卖画刻印为生。“为了避开日本人的吵闹,几番周折,在严惠宇、杨济成等友人资助下,购得地安门米粮库四号院宅邸,该院落占地十余亩,院中有园中园五亩,故以‘五亩之园’命之。”陈半丁常在家中举办“周宴”。“周宴”就是沙龙性质的聚会。参加宴会的常客,除书画界名流如严惠宇、方巨川、杨济成、蒋兆和等,还有京剧界的名流,如梅兰芳、奚啸伯、程砚秋等,他们都是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

严惠宇的印章绝大多数为陈半丁所刻,石材均佳,其中一方无边朱文印“门外汉”,表明不以书法家自居的心迹。此印为小长方鸡血石,白、红、黑三色俱备,称为“刘、关、张”。还有“不求原谅”一印,黑色寿山石,印文显示了主人不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这两方印是在云起楼书写扇面时常用的闲章。


大收藏家434期:严惠宇,镇江三杰,海上孟尝


陈半丁 《人物》四条屏之一(严惠宇订)


义助黄宾虹刊印画册

1943年,黄宾虹沪上好友秦更年与傅雷(详情参阅:收藏名家331期:傅雷,发现和推广黄宾虹的大学者)、张元济(详情参阅:大收藏家429期:张元济,中国出版界传奇人物的收藏故事)、吴仲洞、邓秋枚、陈叔通、高吹万、姚光、王秋湄及女弟子朱砚英、顾飞等为庆祝宾虹八十寿诞,经一番筹备,于十一月在上海举办了“黄宾虹八十书画展”,同时出版珂罗版印刷的《黄宾虹先生山水画册》及《黄宾虹书画展特刊》。这是黄宾虹80年来最隆重、最具学术性的一次画展。珂罗版印刷的《黄宾虹先生山水画册》是秦更年出面找严惠宇的,秦更年找到严先生,严先生就和一个叫徐十四的共同出资刊印。


陆承平《严惠宇与云起楼及西邨亭》

李家本《严惠宇年谱》

姚善一《潘君诺与云起楼》

张值《尤无曲访谈录》

尤灿《尤无曲》

郑重《海上收藏世家》

其它

欢迎各位朋友提供各大收藏家相关资料,十分感谢!


大藏嘉——您的艺术财富管理专家

服务10000名会员

收获10%以上年化收益

发现·收藏·传播·塑造人类新文化

这是您的追求,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