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行楷应该怎么练?

冷点青春1


飘逸俊朗的行楷,既有楷书的严谨,又有行书的潇洒,集工具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实用性美观性兼而有之。因此,也是不少书法朋友喜闻乐见的一种常用书体。

行楷怎么练,如果从楷书入门一步步练起,方法不会错,但恐怕这样的回答也不是题主想听的。抱庸结合自己练习行楷的实践体会,浅说一二。



首先,要克服两个认识误区。①楷书写快一点就是行楷。②行书放慢就是行楷。可以把楷书认为是连接楷书与行书的中间书体,但绝对不是行书或楷书稍作习惯调整就可以实现的。行楷有行楷的特点,在笔法、结构上都有其特质,是必须像学习楷书、行书一样来认真对待的事情。



其次,认真读悟技法。硬笔行楷想要写规范,市场上销售的硬笔行书字帖,买回来好好临摩训练就可以了。如果想写出造化、写出心得、写出风格,最好还是从传统毛笔行书大家那里找实锤、学真经。推荐几位名家,供学习参考:二王的行书法帖要看看,这是行书最正统的渊源。赵孟頫的行书端庄秀美,骨方肉圆,可以多加临习;何绍基以汉碑之笔入行楷,潇洒隽逸、行云流水,不妨也作一读。

再次,大量的临摹与创作实践。突出行楷的特点,书写速度慢于行而快于楷,笔法之要随于楷而谨于行等等。任何一门艺术、技艺,都是熟而生巧。大量重复的临帖与创作,本身就是在夯筑打磨技艺技巧。写得多了,心得、技巧、甚至是绝活,自然而然也就出来了。



抱庸妄谈。


抱庸斋主


硬笔&毛笔书法,其实讲究起来都差不多。

其实,无论硬笔还是毛笔,都要不断训练笔法,结构和章法。这些都绕不过去。



回过头来看,这些门槛,都得一级一级的过!



普通而言,是要先过笔法关。

笔法,我觉得这可以从毛笔中去取法(当然,也有人不认同硬笔毛笔化,那我这里就不谈了),硬笔毛笔化,这会有许多好处的

但是,这就很考验了——那就是,你需要有一定的毛笔笔法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最好能多读古典书论,会有帮助的,当然,练习毛笔,这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笔法练差不多了,字迹疙瘩就少,这是肌肉记忆和熟练掌握了笔性。这和毛笔大抵差不多。



然后,要临帖。

多临古代法帖,会增加对书法的理解,扩展见识,并遵循一定的法度。当然,这些也都要花很多时间,重要的是,坚持,再坚持。优化,再优化。



当然,有时候天赋,还有师友的指点,也至关重要。

特别是早期的时候,在控制比较粗的中性笔时(1.0笔芯),会有个很难掌控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会让人怀疑人生,觉得怎么老控制不住笔呢,但是,过了这个坎后,后面就会顺利许多。



以苦为乐,乐在其中。

书法是练出来的,遵循正确的方法,选择合适自己的路径(比如毛笔化),别人以此为苦,自己要能以苦为乐,爱好就好!

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共勉!


神秘烙剑许建锋


学习书法唯有临摹优秀或经典的书法家的作品。学习硬笔行书书法临摹仍然是不二法门。

学习硬笔行书,最好有毛笔书法的基础,有毛笔书法基础,学习硬笔书法,可以将毛笔书法的大多技法运用到硬笔书法的学习中。特别是读帖能力和书法点画、结构、章法的基本规律或技法在硬笔书法学习中的融会贯通,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果直接学习硬笔行书也未尝不可,我个人感觉学习硬笔行书,以吴玉生和王正良的硬笔书法作为入门临摹学习教材最后,但并不是绝对的。现代的优秀的硬笔书法家并不少,并且他们都具有较深厚的毛笔书法基础,如卢中南和田英章等知名书法家的作品。


无论临摹学习任何书法,读帖的功夫是必须要做到的,帖不到,对于背临就成为虚言。不会读帖,掌握的技法知识是死的,也无法掌握其书法风格技法的规律,在创作时,由于不能掌握其书法特点风格规律,即便对全部字帖达到背临,一旦字帖中没有的字,在创作时,仍然会捉肘见禁。


翰墨书道


学习书法唯有临摹优秀或经典的书法家的作品。学习硬笔行书书法临摹仍然是不二法门。

学习硬笔行书,最好有毛笔书法的基础,有毛笔书法基础,学习硬笔书法,可以将毛笔书法的大多技法运用到硬笔书法的学习中。特别是读帖能力和书法点画、结构、章法的基本规律或技法在硬笔书法学习中的融会贯通,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果直接学习硬笔行书也未尝不可,我个人感觉学习硬笔行书,以吴玉生和王正良的硬笔书法作为入门临摹学习教材最后,但并不是绝对的。现代的优秀的硬笔书法家并不少,并且他们都具有较深厚的毛笔书法基础,如卢中南和田英章等知名书法家的作品。

无论临摹学习任何书法,读帖的功夫是必须要做到的,帖不到,对于背临就成为虚言。不会读帖,掌握的技法知识是死的,也无法掌握其书法风格技法的规律,在创作时,由于不能掌握其书法特点风格规律,即便对全部字帖达到背临,一旦字帖中没有的字,在创作时,仍然会捉肘见禁。



万堤方


没什么捷径,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行楷字帖,不一定硬笔,毛笔的字帖也行。一次临10个字左右,不要急,前期力求形似即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一个阶段,每次都是这10个字,觉得差不多能闭着眼睛写到形似,再换10个字。

除了临帖,平时可以读贴,背贴,黙记每个字的笔画,结构,心念笔意,手随意动,桌面,沙发,大腿皆可为纸。

前期“入贴”,就是形似,完全照贴来,后期熟练了再结合临帖的结构,根据自己心性来写,有自己的意在,是谓出帖。

大概是这意思,供参考。


谁谁谁221097893


看是什么目的,如果只是为了美观实用,找个现代楷书书法家,如庞中华一类的书帖先摹后临是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如果是书艺目的,那还是要从中国传统书法中长期吸取营养才行,比较容易移植到行楷的书家,如二王、王铎、董其昌、赵孟颖等线条比较流畅流丽的作品都是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