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行书扛肩多少度比较合适?

lsdm95053196


所谓的扛肩,基本上是指楷书和行书横笔,向右上方倾斜,草书中可有可无了。

至于汉字为什么会扛肩,一种说法是,在书写过程中,由于两眼之间有个视觉差,如果向右上方倾斜,感觉会是平一点,而若是写平的,反而看上去不平整。


另一种说法是,在写横的时候,手腕相当于画弧,所以写出来有一点斜势。

当了,早期的篆隶并没有扛肩,这肯定有个演化的过程。

不同书体的扛肩幅度大小不一,扛肩幅度比较大的是元倪墓志和欧阳询的楷书,现代硬笔楷书行书中,扛肩并没那么夸张。


对此,我国书法家有这方面有过研究,曹长远主编师范硬笔书法教程里描述:倾斜角度在8度——12度之间。

在现代书法家,扛肩力度较大的,莫过于田英章了,可能是传承欧阳询的衣钵的缘故吧!

当然了,这说的是楷书。行书也差不多,8度到12度左右。


一般来说,扛肩比较大的是小短横,中横次之,长横扛肩比较小,或者不扛肩。

说起扛肩,就得说大众对书法的审美的认知,在出版的硬笔书法字贴中,庞中华的字帖是几乎都不扛肩的,另外,他的字写得比较宽松,所以导致现在他的硬笔书法争议声非常大!

如下,几乎不扛肩的庞中华行书,备受争议:

而扛肩比较大的,肯定也不好看了,比如,赵忠祥写了个福字,我看着实在丑,别的不说,大伙看一下他“福”字右部分这个小短横,几乎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感觉!


有人说,赵忠祥这字,是意临的张飞的脸,起初我还不信,看了张飞的眉毛后,我信了,扛肩扛的多像,连下面眼白都一样了!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主流审美,对于楷书、行书,还是要有适度的扛肩的,没有不行,扛肩太过也不行!

“关注我,为你分享最真实有效的练字方法,和最有温度的行书示范。”


行书一点通


书法的扛肩其实不只是行书了,楷书也需要扛肩的。什么是扛肩呢?是说我们在写横画时,这个横画要写的左低右高,不能是纯水平了,这就是扛肩。

很多人都听人说过写字要“横平竖直”,那这里的横要真的写成水平了就好看吗?其实不然,由于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你真的把横画写的水平了,那看上去反而给人一种要向右倒下去的感觉。所以横画要稍微有一点的斜势,但是又不能斜的太过分了,那么斜多少比较合适呢?大致横画的斜度为5-10度比较好。而如果超过这个角度太多就有点太斜了也不好看,而不及这个角度就太平了,没有扛肩的效果了。行书跟楷书的扛肩差不多一样就好了,行草书的可能有时候需要更厉害一点。

历史上很多书家的书体,扛肩的角度不一样,也造成了很多不同的书风,你像欧阳询的楷书扛肩就比较大,给人一种险峻的感觉。柳公权的楷书扛肩就相对小一些,给人一种中正的感觉。

而早期硬笔书法的推广者,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几乎就没有扛肩,他的字写的也比较宽松,所以后期他的字引起的非议也很多,我们这里不做过多评价。初学书法一定要注意扛肩的这种变化。

书法,这个法指的就是书写的法度、规则,自古传下来的书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继承,打破了这种书写的法度、规则那就破坏了传统书法的那种美感了。


翰墨今香


直答题主:

1、行书横画上仰,“扛肩”以15°为基准,上下变易。

2、规范字国标楷书横画上仰7°。史上楷家横画上仰多在上两者之间之间。

3、“扛肩”描述横折、横钩,略有肩的感觉与意趣,讲横画则不切。此字亦俗。

横当称“上仰”。书圣讲意在笔前,预想大小、偃仰,即有此意。

4、怎样理解横要上仰?

先是身姿自然、手势舒适。由隶到行草,先解放人,自由舒适是必然取向。

横画上仰是字形动态的第一步。篆隶横本水平,变成动态只可上仰,不可下覆。如果没有横仰,就没有楷书字形。篆隶字形就象标准像,行草字形象抓拍,楷书字形象摆造型。

点侧实现了笔画的变革,笔显其锋,画分阴阳。横仰实现了字形的动态,有斜有平,有偏有正。

横画上仰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明确了不同风格,如虞之和气、柳之险峻等。

感于“行书一点通”所言,遂多絮语。谅之。


一点清风O学生漂亮字


笔者以为:

所谓扛肩,就是笔画呈现出左低右高之势,而横画最为突出。其实所有的横画都是这样的。所谓的横平竖直的横平的平字,并不是指的水平的意思,而是看上去是斜的,而整体却给人的感觉是水平的,平稳的,这是初学者必须要搞清楚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此外,扛肩的角度,并无明确的定论,只是一个模糊的概数而已,大概5度~30度之间,以10度左右最为常见。具体情况,因历代书家所形成的风格流派不同而不同,各个单字不同而不同,认真慎微的去临帖,去体会,去总结。

一家之言,敬请指教!


青主墨影


因勢而定,没有固定角度。




老广行书晋唐心印


横方要扛肩,角度不一一样……


程心13


没有定论,也没有人专门去量,应适可而止!顺其自然的写,不可做作!


百川13965711838


行书抗肩角度没有太固定的标准,因字而异,因人而异。要说角度一般控制在5一IO度左右即可。如果固定了,那就太呆板了。


荷芦塘


自然为佳,行书不是规范字楷书,行书没有唯一标准,流传千古的法帖便是很好的说明。


正圆堂


具体得看哪个字,没有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