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中国动画公司在做“外包”的时候水平特别高?

阿尔敏5


因为是在甲方的框架下完成的。

日本绝大多数的的动画都会采取外包的方式,无非是统包还是部分包的问题。

外包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日本国内动画从业人员的劳动力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如果所有部分都由本国动画从业人员负责,整部动画的制作经费将会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高到连后期的周边和版费都回不了本,而与之对应的是,国内和韩国的动画从业人员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


所以他们通常会把最重要的分镜与原画打包出去,由乙方(这里指国内的动画公司)负责背景制作,上色和动画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部分。由于甲方(日本动画公司)事先就把核心部分的框架定好了,协约和监督方面把控的又比较严格,所以乙方需要做的就是将高重复低效率的活干好,让动画整体不会显得很突兀。


比如业界小有名气的北京金松林动画公司,就长期在做日漫的外包,合作过包括《地狱少女三鼎》、 《死亡笔记》 、《黑杰客》、《叛逆的鲁路修R2 》 、 《KISSSIS》 、《HEROMEN》、 《猫愿三角恋 NYANKOI》、 《钢之炼金术》 、《圣剑锻造师 SEIKEN》、《海贼王(剧场版)》等诸多作品。


另一家星月动画也长期在做外包,作品一大堆,印象最深刻的是《未来日记》。


吐槽届的扛鼎之作《银魂》也曾外包给多家国内的动画制作公司。

在这些外包的作品中,国内动画制作公司在背景绘制,上色还有动画方面都做的非常不错,说明我们这些方面的技术水平的确比较高。

那为什么我们独立制作的,或者外包给日本(原画与分镜)的动画,在同样的背景,上色和动画方面却做的不如做外包时的水准呢?

答案是动画制作周期不同。

同样的制作资金,日漫的制作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所以单集的帧数比较高,动画整体就会比较流畅,感官上的质量更高。

国内大多数动画需要达到流水化,制作周期短,单集帧数比较低,所以看起来就会有种僵硬感。在外包的过程中,制作周期是由甲方决定的,所以在既定的时间内,乙方可以充分的解决这种质量问题,要不然就会砸了自己的饭碗,毕竟比起国内的观众,他们更在乎与甲方的合同。


也就是说,在背景制作,上色与动画方面,国内的技术水平并不低,只是太急于求成。

综上所述,外包时看起来水平高的原因有三点:

1、甲方的框架和核心部分做的好。

2、乙方有既定的制作周期。

3、协约与监督比较严格。

虽然我们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原画与分镜部分做的不如日漫,但在背景绘制,上色,动画乃至帧数方面其实都能做的非常好,看看这几年的一些比较优秀的国漫就知道了,我们有这能力。



但关键是,根本没有动画公司投钱投时间去认真做啊!我们国内也有很多原画师的功力丝毫不输日本,但动画公司就是不要啊!


二次元异闻录


原因很简单:其实国内优秀的动画团队,他们的真实水平本来就是这么高。只是在做外包的时候,得到了露一手的机会罢了。

日本动画的制作,将每集的全部或者部分工作进行外包已经是常态了,有时候会外包给本地的小公司,有时候则会交给中国、韩国、东南亚的公司来做。这类外包负责的基本上都是中割、背景、上色之类的重复性较大、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原画方面工作整集都外包给中国公司还是极为罕见的。

近些年,中国原画师和动画公司都得到了认可,也有机会包下整集的全部工作了。我们也有机会更直观的体会中国动画人的制作水平。

比如十月的《SSSS.古利特》第六集的大部分原画都是中国的震雷动画完成的。制作元请扳机社本来就以质量著称,还有着“业界良心”这样的称号。多数观众看到第六集根本就发现不了哪里有区别,甚至知道看到这篇文章才发现,原来中国公司也画了一集。

这集有一场激烈的近身战斗,难度还是挺高的,能做到这种程度,至少证明了中国公司也有这个实力。

当然,我们有时候会发现,有时候自己做的原创动画,好像没达到外包水准,这是咋回事呢?

一方面是因为外包需要瞻前顾后的地方比较少,签合同之后,按照合同价办事,总包让画多少张就画多少张,要达到什么质量也是按总包要求来的。自己制作动画就不得不考虑到成本与质量的权衡了,有时候面对经费不足的情况,也只能通过减少作画张数或者其他方式来省钱。

另一个原因是在外包工作中掌握作品风格的仍然是日本动画公司,人物设定、剧本、分镜、配乐也都是早就决定好了的。在原画水平合格的情况下,这些才是决定动画效果的主要因素。

其实做外包也是动画公司的必经之路,对于动画人们来说,是锻炼技术的好机会,对于公司来说,是积累资源的好途径。总有一天,国内也会诞生更多像PAworks一样,在外包中成长起来的公司。

总之,单说“制作水平”观众大可对中国的优秀团队抱有自信,但动画产业仍然有太多需要发展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太着急。


动漫简评


作为一个动漫公司,跟外包公司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外包的水平如何,实际上不取决于外包公司,而是取决于原创公司的因素。

1. 外包公司和发包公司之间的博弈:两者之间不是竞争关系,也不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对于外包公司来说,接包业务是一个生意,既然是生意,那么其中核心的就是如何利益最大化?那么利益的最大化来自于哪里呢?肯定是以最低成本达到发包方的最低质量需求上。所以,发包公司的质量底线在哪里?发包公司的时间底线在哪里,就是外包公司同发包公司博弈的关键点。

为了节省成本,再发包也是外包公司常用的手段。这无可厚非,没有任何一家外包公司所有的环节都强,那么强强联合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分包公司还会转包,层层转包下去,价格更低,质量控制环节更多,导致质量基本不可控。

而当原创公司时间到底线的时候,就不得不去妥协一些事情。这就要考究制片部门如何跟外包公司进行博弈。

2. 创作的不确定性:原创公司是否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可笑的问题,不过在国内原创领域经常出现,原创公司内部对创作的摇摆,不仅仅会让外包公司无所适从,还会让成本无法控制。最后无法交代的时候,以交差的形式提交一部作品。

而在日本多年的动画制片经验而言,最初的设定、剧情和关键帧的制作全部已经规划好,外包公司做的是手臂的延伸工作,相对来就有了较为严禁的质量衡量标准,也利于外包公司对于工期、人手和质量的评估。

3. 试探心理:国漫目前仍没有一个特别靠谱的商业模式,而制作成本却是很高,导致了大家再做的时候有第一季试探一下的心态,所以在各种成本方面做了很多控制。一旦第一季火了,第二季的制作成本就会提高很多,也就出现了第二季的质量比第一季好很多的情况。甚至于后面一季比一季质量好的情况。不良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后面的质量较之前面的改良很多。

画面完全不在一个制作水平上

而做外包基本不需要考虑以上的问题,按照发包方需求进行制作就 OK 了。


谭运鹏


艺术类行业不行的根本原因是艺术类院校是给有钱人上的,不是给有天赋的能成为大师的人上的!

中国各行各业的人才一定是均匀的分别在全国人口当中的,

但高考不公平扼杀了绝大多数真正的人才,所以中国的教育出不了大师!这是钱学森之问唯一的答案,也是一部分工业领域技不如人的唯一原因!但官方避而不谈。

而在艺术方面,中国大多数家庭都不足以支持自己的子女学艺术,大多数有天赋的艺术天才无法接受正规的系统的专业教育栽培,往往被迫进入其它行业,比如我。

而上艺校的基本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加以机械性的练习和培养,基本都能上,但是没有天赋,永远成不了大师!

于是它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哗众取宠的标榜自己而已。

没有天赋,再怎么教都只有技术性的提高,创造性,开拓性,和有天赋的人的艺术创作思维,美学认知,它们永远都是不会的。

所以,在一个好的领头羊,大师,或者甲方的带领安排下,它们能把一些技术性问题很好的解决,但是它们自己本身无法有效组织起大制作,无法创作知名度极高的艺术作品。

就好比有天赋的人发明了一台机器,他有这个思维,

于是请来最好的焊工钳工车工铣工油漆工来给自己制作,但是这些工人却无法发明这样的机器一样。




长机大人


因为中国,纯粹说动画的制作水平就是世界一流的啊,只不过捞钱的贱货,还有一些不懂装懂的蠢货当道,加上国内动漫文化环境不好,动漫的国民认可度暂时还不够高,(主要是60,70后现在还作为中老年家长辈限制着年轻人价值观)导致中国自制动漫题材限制太大,很多优秀作品不被认可,配音等方面人员大多不够敬业,才让一些过于过分的垃圾作品成为了国漫的标签,(比如雷锋的故事)一黑毁所有,不过其实随着90后00后的发力,国漫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国漫前景,还是可以的。


万象昔生


同样一秒质量的动画,国外外包给的是1秒不低于800美金,国内不好意思,不高于1秒400人民币,请问…你选择做好谁的?梦想要有,饭也得吃啊!


喵猫喵喵喵


国内做事情,两个问题,钱不多,工期紧。


医学数学苏博士


自己瞎JB做跟甲方硬性要求是两回事


助攻大师姜


中国的烂片你觉得多不多?那为什么中国导演还乐此不疲?难道他们都没看过好影片吗?不!当然不是!我问你,如果你躺着1小时赚的钱和高强度工作12小时的收入比例为1:1,你该怎么选


蔬菜狂人


质量差的留给自己人,好东西给外人。没毛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