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诈死”躲过朱元璋诛杀,后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是古代开国帝王都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就开始对曾和他同甘苦共患难的开国大臣猜忌,深恐他们谋反,夺取他的皇位,担心那些与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们恃功夺权,于是建造了一座庆功楼。

开国大将“诈死”躲过朱元璋诛杀,后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火烧庆功楼

就在庆功楼建成之际,朱元璋邀请文武百官前来赴宴,而暗地里却准备了大量的干柴、蜡烛。等到百官喝醉以后,朱元璋偷偷地溜出来,命人火烧庆功楼,数千百官和侍奉的宫女葬身火海。

这只不过是清朝为了诋毁朱元璋篡改的历史,真实的历史中的朱元璋也确实大杀功臣。

朱元璋不听刘基劝说任命了胡惟庸为丞相,胡惟庸当了几年丞相,生杀废黜大事很多都不径直告诉朱元璋。刘基病重,胡惟庸又用药毒死了刘基;和开国重臣李善长结亲;老家井中突然生出石笋,胡惟庸认为是祥瑞,从此有了异心。胡惟庸结党密谋,招揽死士,以图大事。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向朱元璋报告说自家老宅的井中涌出了醴泉,并邀请朱元璋观赏。朱元璋认为这是明朝的祥瑞,便欣然前往,刚走到西华门的时候,突然冲出来一个太监,紧拉住缰绳,着急的说不出来话。侍卫们立即将太监拿下,乱棍开始殴打,差点将太监打死,可是这个太监却一直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朱元璋这才感到大事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里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处死。

开国大将“诈死”躲过朱元璋诛杀,后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胡惟庸案

处死胡惟庸还不算,朱元璋借此机会开始大杀功臣。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被诛杀者达三万多人。而远在北平的营阳侯杨璟也莫名其妙的被定位了“胡党”,朱元璋命四子朱棣就近诛杀杨璟,并灭其三族。而燕王朱棣本就包藏祸心,接到父皇的旨意后,便和姚广孝商议,都认为杨璟实乃忠勇之士,如今被朱元璋认定为谋逆贼子,实属无辜,便设法将其活下来,留作以后大用。姚广孝亲自出面说服杨璟追随朱棣,以图大事。姚广孝为杨璟出计谋诈死,而朱子朱棣杀死,便追封杨璟为芮国公,谥武信。

朱允炆即位后爆发了靖难之役,杨璟北上随靖难大军南征。在决定性战役——灵璧大战中,杨璟为救燕王身死,报了燕王不杀全家之恩。朱棣即位后,追封杨璟为璟国公,将他所有的信息全部抹去,并且在史籍中不予记载。杨璟的家人也深知杨璟参与谋权造反的事情,也就将错就错,所有关于杨璟身世的信息全部删除。

据传,杨璟的后人为了安生,躲避到了湖南永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