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謀:應變-應對大全(下):學會應變,遇事不慌

21、除禍宜早,春申君迷色喪命

中國智謀:應變-應對大全(下):學會應變,遇事不慌

【原典】

楚考烈王沒有兒子,宰相春申君很是擔心,就去找會生孩子的女人,想獻給考烈王。李園的妹妹就是這樣一個。但是,春申君見了她以後卻十分喜歡她,便將她納為了自己的妾。

不久以後,李園的妹妹就懷孕了。李園知道了這件事後,便和妹妹商量,想出了一個計謀。

然後,李園的妹妹便去勸說春申君。

“請你把我送給楚王吧。”她向春申君說。

“你不喜歡我嗎?”春申君問。

“怎麼會呢?”

“那你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您想一想,如果我到了楚王那兒,生下了你的孩子,雖然名義上是楚王的,但這卻意味著你的孩子將成為楚國的下一代君主。所以,雖然你把我送給了楚王,但其實我還是屬於你的。”

李園的妹妹終於說服了春申君。他們談話之後,春申君便將她送給了楚王,不久,李園的妹妹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就是後來的幽王。這之後,李園和妹妹都生怕春申君洩漏秘密,總想找機會加以刺殺。

後來楚王患了重病,當時朱英來找春申君,一見面朱英便對他說:“你現在正面臨著意外的災禍及幸福。所謂意想不到的災害,乃是指楚王死後,李園將會刺殺你。而意想不到的幸福,則是你將有可能成為楚王。”

春申君聽了後很生氣地說:“豈有此理,李園不會這樣做的!”

十七天之後,考烈王死亡。李園果然派刺客藏於王宮門內,刺殺了春申君。

【新說】

趁禍苗小就將它除掉,這的確是一個要牢記的真理,就如樹木在幼苗之時,用手就可以摘除,但長大了後不用斧頭就無法砍掉了。

春申君的故事,正是喪失時機而遭災禍的悲劇,正如司馬遷所說:“應下的決斷而沒有下,自作自受。”春申君正是這種人。他沉醉於女色之中,被李園之妹的一番話說動了心,而喪失了應有的判斷力,輕信他們會對自己忠信。試想,如果春申君及早地判斷出了李氏兄妹的詭計,當機立斷地加以剷除,也就不會遭致殺身之禍了。然而春申君卻沒有那樣。李園之妹到了楚王身邊,生下了兒子,勢力增大了許多,李園便乘機向春申君下了毒手,春申君是一位賢明的臣子,然而由於輕信給自己帶來災禍的小人,結果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當然,春申君除了無決斷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被矇蔽了眼睛,沒有看清禍苗所在。可惜的是,有些人明明清醒地看到了禍苗,但就是難下決心剷除,優柔寡斷,最終失去了機會,終於養虎為患,自己反被其害。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當然是“鴻門宴”了。項羽當然算得上是大智大勇之人,但是他輸就輸在了優捎寡斷的性格上。在鴻門宴上無論范增如何暗示,如何急切,項羽總是視而不見,無動於衷,失去了唾手可得的良機,使劉邦逃之夭夭。

現在的我們當然無法明白地知道項羽當時的心理,但我們仍可以肯定地說:對敵人的善良,就等於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典源】

除禍宜早:語出宋代歐陽修《進擬御試應天以實不以文賦》:“禍患可銷於未萌。”宋代蘇洵《審敵》:“除患於未萌,然後能轉而為福。”

春申君迷色喪命:事見《史記·春申君列傳》。

22、斬草除根,陳桓公自食惡果

【原典】

公元前717 年,鄭莊公出兵進攻陳國,結果大獲全勝,奪取了很多財物和俘虜。這是鄭莊公對陳國兩年前討伐鄭國的報復。

此前兩年,衛國和陳國曾經聯合起來討伐鄭國。鄭莊公知道敵不過,向陳桓公請求講和,陳桓公不同意。執政大臣公子佗五父是陳桓公的弟弟,他勸諫說:

“親近仁義,對鄰國友善,這是立國的法寶,大王還是答應鄭國的請求吧!”

陳桓公聽了公子佗的話很生氣,說道:“宋國和衛國都很強大,它們才是陳國真正的禍患。鄭國那麼弱小,它能把我們陳國怎麼樣?”

陳桓公不聽勸諫,繼續攻打鄭國。

兩年後鄭國強大起來,出兵伐陳,打得陳國大敗。鄰國見陳國吃了敗仗,都坐視不救。

後來有人評論這件事說:“善的東西不可喪失。惡的東西不可滋長,這話是針對陳桓公說的。滋長了惡而不悔改,接著就禍及自身,這時再要挽救,就來不及了。《商書》說過,惡的東西一旦蔓延開來,就像大火燎原,連接近都不可能,怎能指望撲滅它?”

這個人接著又引用古代史官周任的話說:“治理家國的人,見到惡就應像農民種莊稼要除掉雜草一樣,把鋤掉的草堆積起來肥田,徹底挖掉它的老根,使它不能再生長,這樣善就能得到發展了。”

【新說】

這則故事帶有濃厚的勸戒意味:它要人們揚善去惡,除惡務盡,不留餘患。陳恆公之所以敗在鄭莊公手中,是因為他不善待鄰國,心地很壞,遭受失敗理所當然,咎由自取,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我們也可以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讀這則故事。倘若陳桓公在鄭國還很弱小時,將其徹底消滅,恐怕不會有兩年之後的滅頂之災了。這不也是“斬草除根”的一種解釋嗎?

政治鬥爭,乃至人生的種種競爭,往往是很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斬草除根,就是要徹底除掉禍根,不留後患。在鬥爭雙方利益尖銳衝突,彼此不共戴天,對方的存在對自己的存在構成嚴重威脅時,尤其需要牢記這一策略。

歷史為我們提供的教訓買在是太多了。春秋時代的宋襄公臨陣對敵人講仁義,結果大敗而歸。楚漢之爭,項羽擺下鴻門宴,為除掉劉邦提供了一個幹載難逢的良機。項羽的猶豫使劉邦死裡逃生,項羽最後竟落得烏江自刎..

後人把對敵人付出無謂的感情叫做“宋襄之仁”,把不當機立斷斬草除根叫做“縱虎歸山”。古希臘《伊索寓言》中講的《農夫和蛇的故事》,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

魯迅先生在三十年代曾大力倡導“痛打落水狗”,因為他深知“落水狗”

們的卑劣。你以慈悲之心救助了被打落在水中的狗,它上岸之後說不定會反過來咬你一口。現實生活中的事實經常是這樣。

因此,對貌似可憐的敵人,對落難的敵人,對藏起狐狸尾巴花言巧語的敵人,應毫不留情地痛打到底,直至徹底喪失戰鬥力。在這種時刻萬萬顧不得仁義、信用之類教條,否則只能招致自己失敗。

所以,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犯罪。

【典源】

斬草除根:語出《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陳桓公自食惡果:事見《左傳·隱公六年》。

23、落井下石,白門樓呂布殞命

【原典】

呂布字奉先,是三國時代的一員猛將,武藝天下無敵。《三國演義》作者對他作如此描寫:

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追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虎牢關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呂布曾一人力敵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足見其武藝非凡。

呂布最先是荊州刺史丁建陽的義子,後被董卓派李肅遊說,又送赤兔馬,於是便殺了丁建陽而投董卓為義子,為虎作倀,助董卓把持朝政。沒過多久,司徒王允用貂蟬行美人連環計,招呂布為婿,呂布又助王允誅殺了董卓。

董卓被殺後,餘黨李榷、郭汜、張濟、樊稠等人一邊抵抗呂布,一邊攻破京城,殺了王允。呂布先後投奔南陽太守袁術、渤海太守袁紹,上黨太守張楊、陳留太守張邈,均不長久。後來又帶兵投奔剛剛得了徐州的劉備。劉備要讓徐州給呂布,但義弟張飛容不得,只好叫呂布駐軍在徐州附近的沛縣。

呂布在沛縣駐軍後,曹操採納謀士荀或的“驅虎吞狼”計,獵用天子的名義要劉備去討伐袁術,卻讓呂布乘機奪了徐州。呂布奪得徐州後,又採用謀士陳宮的意見,請討伐袁術失敗的劉備回徐州,駐軍沛縣。剛好與原來劉備駐徐州、呂布駐沛縣來了個掉換。無奈之下,劉備只好接受。而且,兩邊守望相助,倒也和平友好。尤其是當袁術派紀靈率大軍討伐劉備時,呂布出面調解,轅門射戟,使紀靈不敢進攻劉備,解了劉備的危難,兩家關係更好。

呂布曾對劉備說:“我今天解了你的危難,今後得志,不可相忘!”劉備再三感謝。

後來,張飛攔路搶了呂布派人從山東買回的一百五十匹馬,引發了兩家矛盾,呂布圍攻沛縣討馬,劉備等突圍投靠曹操。

曹操率大軍親征徐州,呂布兵敗,退入下邳城堅守。兩個月後,呂布在睡覺時被手下人捆綁開城門投降。

曹操在白門樓上處置呂布及其隨從。當曹操下樓時,呂布對劉備說:

“公為座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救呢?”

劉備點頭應允。

一會兒曹操上樓,呂布表示自己願意投降,輔佐曹操定天下。曹操回頭問劉備說:

“何如?”

劉備卻回答:

“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氣得呂布大罵劉備:

“這個傢伙是最無信的人!”

又譴責說:

“大耳兒!不記得轅門射戟時了嗎?”

劉備一言不發,曹操於是下令將呂布縊死,然後割下腦袋示眾。

一代名將,就此喪生。

【新說】

後人有詩感嘆呂布: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餘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又有詩評論劉備:

傷人餓虎縛休寬,董卓丁原血未乾。

玄德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害曹瞞?

意思是說劉備既然知道呂布是個反覆無常,連義父都要危害的人,就應該替呂布求情,讓曹操收留呂布,好讓呂布今後去殺害曹操。

這當然也是一種見解。不過劉備當時卻是採用的落井下石之法。他怕的是曹操收呂布而多了一員蓋世無雙的猛將,為虎添翼。所以在呂布落入井底時,不僅不伸出援助之手,見死不救,反而再投下一方巨石,用丁建陽、董卓都被呂布所殺的事實來提醒曹操,打消了曹操想用呂布的念頭,置呂布於死地。

在呂布的一方面,那可真是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只有大罵大耳兒不講信用、忘恩負義的份兒了。

其實,他不懂得,人家既要落井下石,哪還有什麼信義可講呢?更何況,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呂布也忘了,自己雖然對劉備有過解危之恩,但畢竟也是兵戎相見,奪城逐邑的敵人啊。這個時候還想人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豈不是太過奢望了嗎?

當然,落井下石畢竟不是什麼很光輝的事情,嚴格說,它的正面意義僅限於對敵鬥爭中,而且當事人往往也不願你說他落井下石,而寧可稱之為“痛打落水狗”或“宜將剩勇追窮寇”之類。因為盂老夫子早就說過:見到你嫂嫂落水而不伸手拉她上來,那你就是豺狼!(《盂子·離婁上》)

不伸手援助就已經是豺狼了,更何況再投下一方巨石!

那真不知該算是什麼了呢?

【典源】

落井下石: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又見明·李贄《續焚書·答來書》:“若說叔臺從而落井下石害我,則不可。”

白門樓呂布殞命:事見《三國演義》第十九回。

24、偷樑換柱,鳳姐暗設掉包計

【原典】

話說賈寶玉因失去通靈寶玉而痴痴傻傻,瘋瘋癲癲,那榮寧二府的人不僅把府裡上上下下找了個遍,還懸賞滿城,拾得送來者賞銀一萬兩,報信而找得者,賞銀五千兩。但無論如何就是找不著,寶玉的病卻一日重於一日。

眼見這種情況,可急壞了賈府的老祖宗賈母。請先生給寶玉算算命,說是要娶了金命的人沖喜才好。這正合老祖宗的心意,忙召來兒子賈政和媳婦王夫人,要趕著給寶貝孫子成親。孫媳婦當然應該是金命的薛寶釵了。這不僅成就了金玉良緣,而且,說不定還會靠了寶釵那金鎖招回寶玉的玉來呢。

這樣,寶玉的病不是也就可以好起來了嗎?

老祖宗的算盤倒是打得如意,寶玉的貼身丫環襲人心裡卻在犯起嘀咕來了。襲人自然是希望寶釵做了寶二奶奶,但是她深知寶玉的心思卻一門都在林黛玉林姑娘身上。若是他知道給自己娶的是寶釵而不是黛玉,還不知會鬧成什麼樣兒來呢?想到這裡,襲人轉喜為悲,打定主意得向王夫人稟告清楚。

王夫人聽襲人說完後,倒也覺得是個問題。到時候寶玉鬧起來,喜衝不成,只怕還會鬧出新的麻煩來呢。王夫人連忙將這事細細報告老祖宗。一時之間,婆媳倆竟都不知怎麼辦才好了。

還是鳳姐腦子靈光,鬼點子多,當時她正在那裡和老祖宗說話,聽王夫人說完後,想了一想說:

“這事難倒不難。我想了個主意,不知你們肯不肯?”

二人都催她快說。鳳姐於是接下去說道:

“這件事只有一個掉包兒的法子。如今不管寶兄弟明白不明白,大家都只對他說老爺作主,把林姑娘配給他了,到時候卻如此這般..”下面的話鳳姐只在王夫人耳邊輕輕地說了一通,把個老祖宗急得連忙追問。鳳姐又悄悄對她說了一遍,三人都笑起來了。

過了兩天,鳳姐到寶玉那裡去告訴他,老爺要給他娶親了,娶的是林妹妹。把個寶玉喜得從床上跳了起來,馬上就要去見林妹妹,告訴她這件喜訊。

慌得鳳姐連忙攔住,說是林妹妹早知道了,如今要做新娘子,自然害羞不肯見的。這才把寶玉給安住,只等著那娶親的良辰吉日早早到來。

到了娶親的那一天,大轎從大門進來。新娘子坐轎,蒙著頭,扶新娘子的正是黛玉從南邊家裡帶來的丫頭雪雁。寶玉見了雪雁竟像是見了黛玉一樣歡喜。拜了天地和老人後便進入洞房。寶玉迫不及待地去給新娘子揭開蓋頭,只想快給林妹妹說說知心話,卻眼前一花,分明看見的是寶釵姐姐,哪來的林妹妹呢?就連那雪雁一時之間也不見了,換了鶯兒等上來伺候。寶玉呆呆的只管站著,兩眼直視,半語全無,倒以為自己是在夢中。原先有些昏聵的病,這一下糊塗得更厲害了,口口聲聲要找林妹妹去,其它便什麼也不顧了。

卻原來,鳳姐用的是一個偷樑換柱、偷龍轉鳳的掉包計。

【新說】

鳳姐這一包倒是掉得好,只是氣死了黛玉,逼走了寶玉,害寶釵守一世空房,豈不是一石傷三鳥了嗎?

偷樑換柱,偷龍轉鳳,或者說偷天換日,都是玩弄手法,暗中改換事物的內容。用現在流行的說法,是屬於製假販假一類的手法,因此,要對付它,就得打假。

在我們這個商業時代,相信很少有人沒有吃過偷樑換柱的虧。本來標的是原裝進口,結果你買到的是國內組裝;本來你買的是茅臺五糧液,結果人家是舊瓶裝新酒;本來你見他羊頭高高掛,結果人家是掛羊頭賣狗肉。如此等等,那可真是舉不勝舉。

應該說,無論用在政治上還是商業上,偷樑換柱都是不那麼光彩的,就是那鳳姐,因用了偷樑換柱之計,自己也不好意思到瀟湘館去見林妹妹了。

唯有用在那兵戎相見的軍事鬥爭中,偷樑換柱指悄悄抽出主力部隊打擊敵人的計謀,這就似乎沒有什麼不光彩的了。

當然,無論光彩還是不光彩,作為計謀,其原理都是一樣的。熟悉它,掌握它,自己不用,也可多一分心眼打假啊!

【典源】

偷樑換柱:“三十六計”第二十五計:“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語本“撫梁易柱”。《雕王集·壯力篇》引《太史公記》:“殷紂..力能索鐵舒鉤,撫梁易柱,步捉猛獸,手接飛鳥也。”

鳳姐暗設掉包計:事見《紅樓夢》第九十六、九十七回。

25、上下其手,伯州犁作弊問囚

【原典】

魯襄公二十六年,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楚軍一路得勝,很快便兵臨匙麇。

駐守城麇的鄭將皇頡領兵出城抵抗,與楚國軍隊大戰,終因寡不敵眾被楚軍打敗。

皇頡敗陣而逃,楚將穿封戌和公子圍緊追不捨。結果是穿封戍搶先一步抓住了皇頡。

戰鬥結束後,公子圍爭功,硬說皇頡是他抓獲的。穿封戌當然不服。兩人正在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隨軍的太宰伯州犁看見了。伯州犁問他們為什麼事而爭執,兩人爭相訴說事情的經過,互不相讓。伯州犁於是說:

“你們都別爭了,讓我來替你們裁定吧。”

兩人都問:

“怎麼裁定呢?”

伯州犁說:

“這還不容易,我們當面問一問俘虜本人,讓他說是被誰抓住的,這不就清楚了嗎?”

穿封戌當然高興,馬上就贊成。公子圍想了一想也同意伯州犁當即叫人把皇頡押過來,先向他說明原委:

“現在他們二人為你而爭執,你知道嗎?”

然後他故意把手抬得高高的,畢恭畢敬地指著公子圍說:

“這位是公子圍,是我國國君寵愛的弟弟!”

接著又把手壓得低低的,隨隨便便地說:

“這位叫穿封戌,是我國方城外的一名縣官兒。他們兩個,到底是誰抓住了你呢?”

皇頡完全聽懂了伯州犁的意思,便順水推舟地說:

“是公子圍俘虜了我。”

穿封戌一聽勃然大怒,抽出戈來就去追公子圍,但沒有追上。

皇頡就這樣被判為了公子圍的俘虜,公子圍帶著他回國領功去了。

【新說】

上下其手的行為雖然不夠光彩,但從智謀的角度來看,伯州犁倒是拿準了俘虜的心態,一舉成功,舔了個肥屁股。

上下其手要成功,離不開對方的串通配合。想想看,假如被俘虜的不是皇頡,而是猛張飛李逵一類,那隻會得到“殺便殺,問個鳥!”的回答,豈不是自討沒趣了嗎?

問題是,生活中張飛、李逵般不怕死的漢子畢竟是鳳毛麟角,滿世走的,多是皇頡之類的圓滑乖巧之徒。這也就使得上下其手大有用武之地。

進入商品經濟社會,上下其手的竅門似乎已越來越多,裡外勾結,上下串通的事情司空見慣,不過,其目的早已不是為了爭什麼功,邀什麼賞了,而是為了大大地中飽私囊。

慾壑難填,上下其手就永遠有市場。

當然,有市場歸有市場,但並不是說就一定能玩得轉。弄不好,伸出去的手縮不回來,尷尬事小,作弊敗露事大。

所以,手還是少伸的好,不管是上還是下。

【典源】

上下其手: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伯州犁曰:‘所爭,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為公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也。誰獲之?’囚曰:‘頡遇王子,弱焉。’”

伯州犁作弊問囚:事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26、請君入甕,來俊臣還治周興

【原典】

武則天當政時喜歡用酷吏審訊犯人、周興和來俊臣都是當時著名的酷吏。周興曾經用各種酷刑殘殺了數千人,來俊臣用酷刑所害的也有一千餘家。

後來,左金吾大將軍邱神■謀反被殺了頭,有人告周興與邱神■同謀,武則天下密詔命令來俊臣審訊周興。

來俊臣接到這道審訊同仁的密令後,很是費了一番心思,然後才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沒有直接去抓周興,而是派人去請他來吃飯。

周興像往常一樣欣然而來。酒過數巡,話正投機,來俊臣把話題引到業務上來。他問周興:“對於那些死不招認的犯人,老兄覺得用什麼樣的辦法審訊他最見效呢?”

周興一聽便洋洋得意地說:“這還不容易!在下給老兄推薦一法:用一個大甕,四周堆滿火炭,用火炭把大甕燒得通紅,然後把那死不肯招認的犯人放進去。這可比死還難受百倍,任他是不怕死的人,也沒有什麼不肯招認的了。”

來俊臣聽後拍手稱妙:“很好,很好!還是老兄的辦法高明,我們要當面一試!”

說完,來俊臣便命令手下人抬來大甕,四周堆滿火炭燒起來。周興只以為他真要在席前審犯人,也不在意,只管吃喝談笑。

眼看著大甕燒紅了,來俊臣突然站起來說:“周興你聽著,我這裡有皇太后的命令,要我審問你與邱神■同謀的事,你最好坦白招供,不然就請老兄入甕吧!”

周興聽了如晴天霹靂、惶恐之極,連忙叩頭認罪。

武則天考慮到周興對自己也有過功勞,沒有治他的死罪,只判流放嶺南,結果在流放途中還是被他所害的仇人殺死了。

【新說】

請君入甕法是典型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說起來還是以毒攻毒,不過也有所區別。以毒攻毒的目的是為了去毒,請君入甕則不是為了去甕。

如果引申一點,請君入甕也可作另一層理解。

在這一層意義上,“甕”是一個圈套,請君入甕就是請你入圈套,就像諸葛亮引司馬懿入葫蘆谷,韓世忠逼金兀朮入黃天蕩,王二小帶侵華日軍入埋伏圈一樣。

這裡的“請”法有多種多樣,有引誘,有逼迫,有帶入,但卻沒有來俊臣請周興的那樣,月亮壩裡要彎刀——明砍。當然,“明砍”的背後,敬酒不吃吃罰酒,那還是要逼迫的了。

作這種理解以後,生活中的甕那可就太多了,隨時都可能有人請君去入,只不過請法已花樣翻新,高明得多罷了。

君不見,電視廣告巧笑信兮,美目盼兮,又是優惠大酬賓,又是省優部優國優世界第一。一旦你信進去,往往連呼上當,才知道被請入甕中。

君不見,鬧市街頭,熙來攘往,有人聲嘶力竭,高呼轉向跳樓,血本銷售。一旦聽進去,到時候你才知道,跳樓的是你不是他,你又被請入了甕中。

君不見,迎賓小姐笑容可掬,儀態萬方,店堂裝修華貴典雅,服務一流。

一旦跨入,到買單結賬時你才知道,你被請進的哪裡是什麼賓館酒樓,分明是一口獅子口大張的甕。

君一定還可以舉出不少。難怪有人說:“處處有陷阱,事事有圈套,人人都是甕中人。”

【典源】

請君入甕:語出唐·張■《朝野僉載》(《太平廣記·一二一·周興》引):“(來俊臣)謂興曰,‘囚多不肯承,若為作法?’興曰:‘甚易也。

取大甕,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處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狀勘老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鹹即款伏。”

來俊臣還治周興:事見《新唐書·酷吏傳》、《資治通鑑·唐紀二十》。

27、狐假虎威,昭奚恤借威宣王

【原典】

戰國時,楚宣王在位,北方的諸侯國並不怕他,卻害怕他手下的大將昭奚恤。有一天,宣王乘昭奚恤不在時,問大臣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大臣們擔心得罪昭奚恤,都不敢言語。有位叫江一的大臣,平時怨恨昭奚恤,這時湊上前對宣王說:“大王,北方的諸侯國懼怕的其實是您的軍隊,而不是昭將軍。”

宣王不明白江一說的是什麼意思,叫他說得再明白點。江一先給宣王講了一個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山林中有隻威風八面的老虎。有一天,這隻老虎到外面找食物,抓到一隻狐狸,打算把它吃掉。這時,狡猾的狐狸卻不慌張,擺出一副神氣十足的樣子說,“你不敢吃我,因為天帝派我來做百獸之王。你要是吃了我,就違背了天帝的旨意。天帝怪罪下來,你決不會有好下場!”

老虎認為自己是山林之王,沒有認見了自己不害怕的,從沒有聽說過什麼百獸之王。再說,這隻狐狸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老虎心裡對狐狸的話將信將疑。

狐狸看出老虎拿不定主意,又接著說:“你要是不信我的話,就跟著我去走一趟,看看山林裡的百獸見了我,沒有一個不逃跑。”

老虎真想見識見識這隻“百獸之王”,於是決定跟在它後面到山林中去走一趟。不出所料,它們走到哪裡,哪裡的野獸不分大小都跑得遠遠的。老虎以為狐狸的話果然不錯,但是它哪裡知道,實際上百獸害怕的是威風八面的它自己,才一見面就跑得老遠,而不是懼怕假借百獸之王名義的狐狸。

講完故事後,江一接著對宣王說:”現在大王擁有五千裡土地和上百萬兵馬,把管轄權和指揮權都交給了昭將軍,因此,北方的諸侯國才怕他。但是,它們怕的是大王交給他的兵權,正如山林中的百獸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樣。”

宣王聽完江一的這番解釋,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新說】

打著別人的招牌,利用別人的威信,來兜售自己的貨色,為自己謀取利益,是身為臣僕者慣用的手法。過去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一說,其實就是說的狐假虎威的情況。

這是一個很方便的策略,無需自己付出什麼,將別人現成的招牌、權威拿來用就是了。可以公開地,無所顧忌地加以利用。這樣做的主要前提是取得主子的信任和授權,比如像昭奚恤那樣。一般而言,通往這一層的道路往往較為漫長。要作很多鋪墊,要有耐心,或者出生入死功績赫赫,或者奉承拍馬籠絡人心,或者關鍵時刻表現不凡,或者對主子有特殊貢獻,都有可能獲得假主威的特權。

也有人偷偷地狐假虎威。這樣做要冒一定的風險,一旦露出狐狸尾巴,陰謀就立即破產,結果可能是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甚至落入虎口,葬送自家性命。所以,要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樣,在關鍵時刻沉住氣,夾緊尾巴不使外露,裝得若無其事,趾高氣揚,成功的保險係數就高得多。

【典源】

狐假虎威:語出《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之與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昭奚恤借威宣王:事見《戰國策·楚策一》。

28、佐雍得嘗,程元振政變得賞

【原典】

程元振是陝西三原人,唐朝肅宗和代宗時在宮廷中任宦官。

公元762 年,唐肅宗李亨得了重病,任命太子李豫監理國政。皇后張良娣對宦官李輔國擔任兵部尚書深為不滿,認為國家全部的重要權力都掌握在他手中,對朝廷構成了心腹之患。張良娣也十分痛恨與李輔國狼狽為奸的程元振,他在宮廷中擔任左監門衛將軍。

張皇后見李豫監政,要他殺掉這兩位奸臣,為朝廷除患。

但是,李豫生性懦弱,害怕事情鬧大。張皇后在失望之餘只好找到越王李系,說:“太子仁弱,不能誅賊臣。希望就寄託在你身上了。”

不料,這一密謀被程元振派出的密探探聽到了,馬上報告了李輔國。他們兩人急忙調集皇宮禁軍,守住太子李豫進軍之路。太子奉詔正要進宮時,程元振將他挾持,躲藏到玄武門外的飛龍廄中,派兵嚴密把守。隨後,程元振親自帶領禁軍進宮,抓住了越王李系和伏兵。

密謀破產了。張皇后、越王李系等全被處死,病重的肅宗李亨被這意外打擊驚憂而死。程元振和李輔國擁立太子李豫繼承王位,這就是唐代宗。

在這場宮廷政變中,程元振為擁立李豫立了頭功,深受李豫寵信。接著,他們兩人合力,回過頭來對付專橫跋扈的李輔國。

李輔國要求李豫稱他為尚父,並公開對李豫說:“陛下只管呆在宮中,宮外朝廷的事全由我來操辦。”

程元振對代宗說:“李輔國手中的軍隊權力太大了,陛下應該加以限制。”

代宗按照程元振的計謀,撤掉了李輔國的職務,派人闖入他的住處將其誅殺,程元振被委任為驃騎大將軍,封為■國公,統領全部禁軍。程元振的父親也被封為司空,母親被封為趙國夫人。

【新說】

“雍”即烹調菜餚。利用幫忙做菜的機會,乘機先嚐菜餚的美味;借幫助別人,趁機力自己分得一杯羹,實在是一樁既名正言順又實惠的美事。程元振是深明其中奧妙的。

佐雍得嘗的最大好處,就是名正言順。名不正言不順,就有越俎代庖、無功受祿的嫌疑。打著幫助別人的旗號,實際是為自己獲取利益,同時,得到好處的也不光是自己,任何人對此都無法指責。

既然是名正言順,就可以拉大旗作虎皮,挾天子以令諸侯,大張旗鼓,堂而皇之地去幹。程元振政變成功之後反戈對付李輔國,就是這麼幹的。事成之後,得到的實惠不但有物質金錢官位財產,還有名聲榮耀,功垂青史。

所以,運用這一策略,除了利用正當的名義外,一定要選擇好可以作虎皮的對象,也就是要加以利用的對象。最好是對方有性格上的弱點,處在危難之中,有棘手的問題急需解決。在這種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成功就大有希望。

精明狡詐,毫無信義,心狠手毒之徒,是絕不可選作依靠對象的。否則,事成之後可能被炒魷魚,甚至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這樣的悲劇太多太多了!

【典源】

佐雍得嘗:語出《國語·周語下》:“佐雍者嘗焉,佐鬥者傷焉。”

程元振政變得賞:事見《新唐書·程元振傳》。

29、先意承旨,朱高熾巧成太子

【原典】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提出選定王位繼承人。大部分武將認為該立次子朱高煦,因為他屢建戰功,多次在危難之中挽救成祖,足智多謀,深得朱棣喜愛。

大臣解縉等人則力主立長子朱高熾,理由是明太祖朱元璋曾經這麼決定過,於是朱高熾被立為太子。

朱高熾雖不招朱棣喜愛,卻十分善於揣摸祖父朱元璋的心思,應答得體,朱元璋認為他有做君王的才能,決定他應成為太子。

朱元璋認為從小事上可以看出兒孫們的人品。他在世時,經常把兒孫們召入宮中,讓他們讀書,做一些小事,進行一些實際鍛鍊,以此考察他們的品格和才能。

有一次,朱元璋召來秦王、晉王和周王的兒子,讓他們與朱高熾同吃同住,在讀書之餘,派他們分別去檢閱宮中的禁衛軍,三王之子都想以辦事迅速得到祖父賞識,因而得到命令就出發,很快就完成了檢閱任務。朱高熾卻不緊不慢,行動比三王之子慢得多。

朱元璋問他行動為什麼這樣遲緩,朱高熾回答說:“天氣很冷,我讓禁軍吃過早飯再檢閱,所以遲了。”朱元璋聽後十分高興,認為朱高熾能替別人著想,愛惜軍士,品德可嘉。

一天,朱元璋把一些奏摺交給朱高熾,讓他分檢一下,把重要的先選出來。朱高熾所選的是一些與民眾切身利益有關的奏摺,正迎合了朱元璋勤政愛民之心。

在送上的奏章中有一些錯別字沒有改正,朱元璋問道:“你大概看見這些錯吧?”

朱高熾答道:“我沒敢馬虎,但我覺得像這樣的小錯,實在不會影響您的審閱。”

朱元璋聽後異常高興,說:“我的孫子有做國君的見識啊!”隨後他將十八歲的朱高熾立為燕世子,為朱高熾日後被立為皇太子打下了基礎。

成祖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這就是明仁宗。

【新說】

要揣模領會主子沒有表達出來的意圖,需要悟性,悟性是一種天賦。有人天生悟性極高,能從蛛絲馬跡中悟出別人難以言說或不願說的心意;有人卻不善此道,給個棒■就當針(真),直來直去,自然難於討好。

不過,並不排除通過努力而達到這一效果的情形。長時間地留心觀察,將觀察的結果作細心分析,以此為依據來判斷主子的心思。在大多數時候,這樣做是有效的、正如獵人追蹤狡猾的野獸的蹤跡,只要細心並有耐心,最終便能將野獸捕獲。

無論是憑悟性還是憑努力,都需要小心謹慎。漫不經心,毫不掩飾,反應遲鈍,都可能破壞效果。最佳境界是不顯山,不露水,在往來對答中達到默契,達到心領神會。

先意承旨的唯一目的,就是討好取寵主人,身分地位主次是既定的,切不可喧賓奪主或反客為主。難就難在既要表現出謙卑順從,避免鋒芒畢露,又要表現出聰明乖巧,投其所好。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可以討好怎麼都行,這樣效果會適得其反。

不妨說,先意承旨是一門討好取寵的藝術,是以走鋼絲的本領,在謙卑與聰明、順從與主見,偏好和語性之間保侍微妙的平衡和心領神會的默契。

正因為這樣,它與逢迎拍馬、阿諛獻媚不可同日而語。

【新說】

先意承旨:語出《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朱高熾巧成太子,事見《明史·仁宗本紀》。

30、以柔制剛,敬新磨演戲救人

【原典】

五代時,晉王李存勖打敗了朱溫,自立為帝,成都洛陽,成了後唐莊宗。

李存勖稱帝后,重用太監和戲子,朝廷政治一片昏暗。李存勖本人喜歡化裝演戲,他給自己取了個綽號,叫做“李天下”。

有一次,李存勖在河南中牟打獵。在追逐獵物中,李存勖的坐騎踩壞了當地農民的田地。中牟縣令知道後,上前擋住了李存勖的馬頭,言辭懇切地勸李存勖替農民著想,不要毀壞農民的勞動成果。

李存勖心裡想道,我身為堂堂皇帝,竟然受到一個小小縣令當面指責,不禁怒從中來。他厲聲斥退縣令,準備命令手下將縣令處死。

在這個節骨眼兒,隨同李存勖來打獵的戲子敬新磨,十分同情那個縣令和農民,認為縣令為民請命,不該被殺,於是想出個主意來規勸李存勖。

敬新磨帶了幾個戲子跑去追那個縣令,將縣令抓到李存勖眼前。他假裝斥責縣令說:“你身為本縣縣令,難道不知道我們皇上喜歡打獵嗎?你為什麼縱容農民種莊稼,給國家提供賦稅?你為什麼不讓全縣的百姓餓著肚子,讓出這片土地,好讓我們皇上在這裡縱馬奔馳打獵?你罪該處死!”

說完這番話,敬新磨畢恭畢敬地走到李存勖面前,請求立即對縣令執行死刑。在一旁的戲子們也隨聲附和,請求立即執行死刑。

李存勖聽完這些話,居然哈哈大笑起來,他覺得敬新磨的即興表演很不錯,不亞於平時在宮廷中的演出,在高興之餘,他下令放了縣令。縣令得以免死。

不過,自稱“李天下”的李存勖的皇帝癮沒過多久,便被大將李嗣源取代了。

【新說】

皇上的震怒,如同獅子起身大吼,是不可阻擋的。盛怒之下,豈能保命?

然而,戲子略施小計,以戲平怒,以柔制剛,終於化險為夷,虎口救命。觀者無異於在看一場恐怖劇。手心捏著汗,心提到嗓子眼兒上,直到落幕,才喘出一口大氣來,再回過頭來仔細品味戲子的幽默,越發覺得其味無窮。

事情經常是這樣,看起來最柔弱的東西,卻能制服最強硬的東西。水夠柔軟的了,而滔滔大水卻能沖決堅固的堤防,造成巨大災難;涓涓細流、能將頑石的稜角磨去;小小水滴,天長日久能穿透石塊。再剛強的漢子,也有被似水柔情瓦解的時候。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一剛一柔,既可以相輔相成,也可以相剋相服。

柔不過是一種表現形式,在它下面其實蘊藏著力量。水中蘊藏著能量,兒女情長具有使人心動的情感力量。剛,其力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看似勢不可擋;柔,其力藏而不露,看似軟弱無力,其實如綿裡裹針。因此,不妨說,以柔制剛,是以一種無形之力去戰勝另一種有形之力,不過是兩種不同的力之間的轉化罷了。

柔中也包含著智慧和機敏,諸葛亮的空城計未用一兵了卒擊退了強敵,用的是看不見的智慧之力,其中奧妙是不可以吐露的。

柔中也包含著自信和勇氣。敢於出面和強敵對抗,並非人人都能做到。

面對老虎之時,旁觀者不難看出處境的危險和結局的可怕。既已挺身而出,首先是置安危於不顧的氣魄,同時也相信自己能力挽狂瀾。

所以,不要小看柔,因為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是常人悟不透的。

【典源】

以柔制剛:語出《老子》第三十六章:“柔弱勝剛強”;第七十八章: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奠不知,莫能行。”

敬新磨演戲救人:事見《新五代史·伶官傳·敬新磨》。

31、下馬上馬,孫臏小計贏千金

【原典】

孫臏從魏國逃到齊國後,受到齊國將軍田忌的熱情接待。兩人經常在一起談論兵法,孫臏那睿智的談吐和驚人的韜略使田忌佩服不已,幾天後便無話不談了。

當時,齊威王在空閒時喜歡和王親大臣們賽馬。田忌老是愛輸,每次都輸掉不少黃金。田忌為此而非常煩惱。這一天,兩人談話談到投機處,田忌無意間說出了自己的煩惱。孫臏說:“沒關係,下次將軍賽馬的時候,讓我去看一看。”

隔了幾天,田忌果然邀請孫臏一道去觀看賽馬。孫臏看了看,田忌的馬其實與威王的馬實力差不多,雙方都有上、中、下三等馬。但三局比賽田忌都輸了。孫臏於是對田忌說:“將軍明日再與威王賽馬,我可以保證您取勝。”

田忌大喜,說:“先生如果真能使我取勝,我就去向威王挑戰,下個大賭注,每局一千兩黃金,怎麼樣?”孫臏說:“將軍只管去下注好了。”田忌便對威王說:“臣賽馬屢賽屢輸,明天我願以所有的家產來與大王一賭輸贏,每局賭注一千兩,好嗎?”威王一聽便大笑起來,連說:“夠刺激,夠刺激!”

於是一言為定。只等第二天開賽。

第二天一大早,王公貴族們都駕著裝飾華麗的車馬來到賽馬場,老百姓數千人也都聞訊趕來觀看這激動人心的一賭。

賽馬就要開始了,田忌不禁緊張起來,悄悄問孫臏說:“先生,您的必勝秘訣在哪裡呢?這可是千兩黃金一局的賭注啊,開不得玩笑!”孫臏這才不慌不忙地說:“威王的馬勝將軍的馬一籌,如果您的馬按順序對等與他的馬比賽,自然非輸不可,現在您只需要略施小計,第一局用您的下等馬去對他的上等馬,第二局用您的上等馬去對他的中等馬,第三局用您的中等馬去對他的下等馬。這樣比賽下來,您的馬雖然會敗一局,但必然會勝兩局。三打二勝,一千兩黃金不就是將軍的了嗎?”田忌一聽忍不住叫了起來,一拍大腿說:“妙啊!我以前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比賽開始,第一局當然是田忌輸了。齊威王大笑不止,田忌說:“大王,還有兩局呢,如果這兩局臣也輸了,大王再笑臣也不晚啊!”結果,第二局、第三局都不出孫臏所料,田忌的馬都贏了,觀眾掌聲雷動,歡呼聲不絕於耳。

田忌滿面紅光地從齊成王手中接過一千兩黃金。

比賽結束後,齊王很是不理解,為什麼同樣的馬,同樣的賽法,這一次田忌會獲勝呢?田忌忍不住把自己的秘訣告訴了齊王。他對齊王說:“這哪裡是臣馬的功勞啊,完全是因為孫臏的計謀。”威王聽了感嘆說:“在這種小事上就可以看出孫臏先生的過人智慧!”於是趕忙召來孫臏,請教兵法,拜為軍師。

【新說】

說起來,孫臏的確不過是略施小計而已,在今天的體育團體賽中,大到國際奧運會,小到一個單位的業餘比賽,這種“下馬上馬”的戰法已是常識。

只不過,現代人聰明得多,早已發明了抓鬮兒或電腦排名之類的辦法,使你孫臏的計謀無從施展。

問題倒是在於,孫臏的計謀本身雖小,但其思維方法卻是不同尋常。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就怕想不到,就怕腦瓜於打不過轉兒。

由此看來,下馬對上馬的計謀在體育競賽中雖然已走不通了,但用於其它領域其它事情上呢?比如說軍事角逐,比如說市場競爭,如此等等..

【典源】

下馬上馬:通常說“下馬對上馬”。語出《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

孫臏小計贏千金: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32、解鈴繫鈴,優孟悲馬勸簿葬

【原典】

優孟是春秋時楚國的戲子,他身高八尺,滑稽善辯,常以說笑話的方式向楚莊王提意見。

楚莊王非常愛馬,他給自己最心愛的一匹馬穿上繡花衣服,讓它住在豪華的房子裡,晚上讓馬睡在床上,用棗脯來餵它。後來這匹馬得肥胖病死了,莊王要用大夫的禮儀來厚葬它。大臣們認為這樣做太過分了,都表示反對。

莊王下令說:誰敢反對他的主意,就處死誰。

優孟知道這件事後,決心挺身而出勸諫莊王,有一天,他一見到莊王就爺天號啕大哭。莊王大吃一驚,忙問其中原因,優孟邊哭邊說:“這匹馬是大王最珍愛的,現在不幸死了,像楚國這樣的大國,按大夫禮遇安葬它太小氣了。請莊王照君主的禮儀來安葬它吧。”

莊王反問道:“那麼怎樣照君主的禮儀來安葬這匹馬呢?”

優孟止住了哭泣,一本正經地說:“我看要用玉石做一副棺材,外面套上最好的木料。派全副武裝的兵士為它造墳墓,老百姓去背墓土。出喪時,請齊國和趙國的來賓走前面,韓國和魏國的來賓跟在後面。再為它修一座祭祀的寺廟,封給它一萬戶的封地,這樣,各國的諸侯就知道大王是真正輕視人而寶貴這匹馬了。”

楚莊王聽了這番話,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點過分,對左右說:“我的過失真有那麼嚴重嗎?該怎麼辦呢?”

優孟接著說:“依我看,還是請大王按照對待一般牲畜的方法去辦吧。

挖一個土坑,用銅槽做棺材。給它準備些姜棗,獻上些木蘭和稻穀,然後把這些東西全放進火裡燒熟,把它安葬進人的肚子裡。”

於是,楚莊王便派人把那匹馬交給管御膳的官員去處理,下令不讓天下百姓知道這件事。

【新說】

一個戲子,竟做出了位高權重的大臣們所不敢做的事。認真想想,人生萬事,同演戲之間有絕對的界限嗎?可以肯定他說,即使有,這界限也是模糊的,而在骨子裡,世界是個大舞臺,世上的男男女女都是演員,都在演戲。

優孟的真正意圖,是把哭馬當作進入角色、入戲的切入點,然後讓莊王自己來收場。道理很簡單,誰把鈴子套上去的,誰就去把它解下來;誰惹出的禍事,最後還得由誰來收拾殘局。這個方法很有點像今天的“崗位責任制”,誰在崗位上,就自始至終負責到底,自己惹出事端,還得自己設法解決,別丟下一攤子禍事,讓別人來揩屁股。

讓惹出事端的人去解決事端,並不是為了推脫責任,相反,這才是真正負責的態度,因為,最瞭解情況,最明白事情因果奧妙的,非當事人莫屬,誰去代替他,都隔了多層,不僅要多費周折,弄不好還會惹出更多的事兒來。

所以,為了迅速、準確而有效地解決問題,最便捷的辦法是直接請當事人出場。

請當事人出場,還可以收到給人臺階下、“治病救人”的效果。為當事人提供將功補過的機會,豈不是可以體現寬大力懷的胸襟氣度嗎?

當然,當事人能自己醒悟,自己找臺階下,主動去把鈴子解下來,是最好不過的,這體現了他的聰明。倘若執迷不悟,敲打一下使之醒悟也無妨,只是得注意方法。優孟的戲之所以演得成功,除了達到警醒莊王的目的外,還在於他具有令人捧腹的幽默天才。

【典源】

解鈴繫鈴:語出明代瞿汝稷《指月錄·法燈》:“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

優孟悲馬勸薄葬:事見《史記·滑稽列傳》。

33、不神之神,郭子儀一語破的

中國智謀:應變-應對大全(下):學會應變,遇事不慌

【原典】

唐代大臣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以後,又經過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屢建功勳,被封為汾陽王。他身為國家元老,功高几可蓋主。

然而,在汾陽王府第裡,卻與別家府第大不相同,毫無森嚴壁壘之勢,而總是門戶大開,任出任入。

有一天,郭子儀部下的一位將軍求見。當時郭子儀正在侍候夫人和愛女梳妝,他毫不在乎被人看見,仍不慌不忙,照舊待候完畢才去接見。他的兒子們見了,面子上很覺得過不去,便一起約好向父親勸諫。他們說:“父親功業赫赫,世所罕有,但卻不注意尊重身分,憑誰都可以進入你的臥室,這樣沒有規矩怎麼行呢?”

郭子儀聽了這話以後,只好向兒子們講明他這樣做的用意。他說:“你們的心意我又何嘗不知道呢?可是你們卻一點也不懂我的良苦用心,我們的家現在有五百匹吃公家草料的馬,有上千個吃公家糧食的僕人,人口雜多而繁亂。而我自己呢,權勢地位,聲名財產,什麼都已經到了頭。往前,我沒有什麼可以再去追求的東西:往後,也沒有什麼可仗恃的東西。就我現在這樣的情況,如果像別人家那樣大門緊閉,不與外人往來,搞得森嚴似海,只要有一個人誣諂我什麼,就會有人跟著胡亂猜測,如果傳到聖上的耳朵裡,弄不好全家九族都將遭遇殺身之禍,那時便有口難辯,悔之莫及了。而像現在這樣,我們家的四門洞開,任出任入,一切都明白地擺在眾人眼裡,誰要想加罪於我不是就找不到藉口了嗎?這正是我的用意所在啊。”

郭子儀一席話,道破了玄機。他的兒子們聽了全都恍然大悟,認為實在有道理,紛紛拜倒在地,深深佩服老人的深謀遠慮。

【新說】

謀略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身一看就詭詐神秘的,另一類則是表面平淡無奇,無“神”的跡象,然而其深處則是包含了極深的玄機,不易讓人識破,只是在關鍵時刻才顯露山水,讓人恍然大悟,歎服不已。這兩類謀略不能說哪一種更高明一些,只是在不同的具體情況下用不同的謀略罷了。

封建社會官場險惡,政治鬥爭激烈,像郭子儀那樣地位和權勢的人,必須時刻提防別人的陷害,而這類陷害往往又是難以預料的,他不可能時刻盯在這方面,只能採取這種開放性的方法,從而達到了“不神之神”的境界。

這樣的基礎就是對客觀事物及其運行規律的異乎尋常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郭子儀的做法,是對封建社會深刻理解,對封建官場瞭如指掌,對最高統治者心態透闢掌握後的聰明措施。

其實,由於世間萬物無不處於對立統一、矛盾變化之中,“神奇”與“不神”往往也都是統一和可以轉化的,而不是完全對立。有些人往往容易用習慣的舊有眼光對事物進行衡量,因而看不到這類特殊事物本身蘊含的神奇內質,只是把它視為平凡的變體而予以忽視,甚至加以嘲弄,直到該事物的神奇內質彼揭露開來,露出奇光異彩時,才恍然歎服。

所以,人們對於自己的一些習慣思維最好還是多進行一些革命。

【典源】

不神之神:語出《陰符經》:“人知其神之神,不知神之所以神也。”

郭子儀一語破的:事見《舊唐書·郭子儀傳》。

34、知已知彼,孔夫子坐論智者

【原典】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路、子貢、顏淵三人與孔子討論“何謂智者?”

首先,子路說:“智者,乃使人知己。”也就是說,世上有許多人總在埋怨別人不瞭解自己,因此能使別人來了解自己,就稱得上智。

孔子聽了,只是微微一笑。

接著,子貢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說:“智者,知人之事。”即瞭解他人,知道他人的價值、性格及才能,能夠做到如此地步,才算得上是智。

孔子聽了,認為把這種“知人”的人稱為“士”就可以了,但還稱不上士君子。當然,子貢的回答已比子路更進了一步。

最後,顏淵——孔子的得意門生——起身直言:“智者,乃知己。”

孔子聽了顏淵的回答,很是滿意,極其欣喜,稱讚道:“正如你所言,這種人稱得上是‘士君子’了。”

【新說】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早已為人熟知的孫子的名言。然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卻是不容易的。

知彼,就必須要越過很多客觀障礙去了解對方的情況,當然不甚容易。

所以在戰爭中,情報是十分重要的,雙方都無不費盡精力地去刺探對方的情報,同時又千方百計地保守己方的情報,有時一個情報的洩露就會導致慘重的失敗。

知己,看似一件並不難的事,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比知彼要難,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了解自己很難,要戰勝自己就更難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人特別容易被一些假象迷惑,而出於本能也特別不願正視自己的某些弱點,加之金錢、地位、權力又常常容易讓人膨脹,飄飄然之後更是無法看清真正的自我。因此,瞭解自己的障礙更大一些。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要了解自己。”這句話與顏淵的“智者乃知己”

不謀而合。老子也曾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說知人只是智者應有的智慧,真正的明達之士必先知己。一般人總自以為非常瞭解別人而指東論西,正如觀棋的人,議論總是特別多,而一關涉到自己,就如同高聳於夜空的燈,只能照射遠方,卻看不清自身近處。

成功之後的人,萬不可權令智昏、利令智昏,只作解剖別人的專家,而不能解剖自己。

在戰爭中,只是知己,或是知彼都是不夠的。所以知己知彼在我們的頭腦中應是個整體的概念。

【典源】

知己知彼:語出《孫子·謀攻》:“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孔夫子坐論智者:事見《論語》。

35、明知故昧,楚莊王絕纓盡歡

【原典】

春秋時,楚莊王大宴群臣,文武官員和莊王的愛姬美妾都出席宴會。大家開懷暢飲,直喝到天黑酒酣,興猶未盡。於是又點上燈繼續夜宴。

正喝得高興時,一陣風吹來把所有的燈都吹滅了.宴會廳裡一片漆黑,大家亂哄哄的。這時,突然有人趁亂去扯莊王一個美妾的衣服,這位美妾也未叫喚。只是順手把那人帽上的帶子扯了下來。然後悄悄對莊王說:

“剛才有人趁黑扯我的衣服,我已順手把他的帽帶扯了下來。趕快點上燈,看誰的帽上沒有了帶子,就是誰犯下了非禮的罪行。”

莊王聽了心想:既然是我賞酒給大家喝,要求人人都一醉方休,現在這人是酒後失禮,我又何必為了顯示美人的節操而去羞辱處罰他呢?

於是莊王叫不要忙點燈,而宣佈說:

“今天我請大家一醉方休,不扯斷帽帶不算盡興。大家都趁黑把帽帶扯下來吧!”

喝酒的一百多位大臣都紛紛把帽帶扯了下來,莊王這才叫人把燈重新點上。大家繼續飲酒,尺歡而散。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有那個非禮的人自己心中有數!

兩年後,吳國興兵攻打楚國,楚莊王親自率軍迎敵。有一位大臣總是衝在前面,奮不顧身。兩軍五次交鋒,那人五次都砍下了敵人的腦袋,打退敵人,使楚軍取得了勝利。莊王對他的勇敢又感動又吃驚,忍不住問他說:

“我德行淺薄,平常並沒有特別對你好,你為什麼這樣把生死置之度外為我效力呢?”

那人回答說:

“臣下實在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天晚上酒後失禮被美人扯掉帽帶的人啊!我犯下了死罪,大王卻不忍心治我的罪,並且不讓大家知道。大王的仁德我不能不報答。所以,我一直在想為大王肝腦塗地,用我的一腔熱血去濺灑敵人。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我還有什麼可顧惜的呢?”

莊王聽了感嘆不已。於是重用那人率兵退敵,楚軍大勝。

【新說】

正所謂:

“美人空自絕冠纓,豈為娥眉失虎臣。”(《古今小說》卷六)

楚莊王明明可以知道誰是那個非禮的大臣,但卻故意想法放過了他,裝作不知道這事。結果得到那人出生入死的報答。

這就是明知故昧所見的奇效。

它既是一種處世策略,又是一種領導藝術。

對一般人來說,生活在紛繁複雜、人際關係險惡的社會之中,明哲保身不過是一種避免禍害的態度,明知故昧也不過是一種少惹是非的策略罷了。

別說是一般百姓,就是那三度為宰相,以敢說敢言著稱的呂蒙正,當初入朝參政時,曾有人不滿而發出譏諷,呂蒙正也明知故昧,裝作沒聽見。有人想為他追查那譏諷的人,呂蒙正卻阻止說:“不必了,如果知道了他是誰,必然會終生記在心頭,對雙方都不好,所以,還是不知道的好。”(《宋史·呂蒙正傳》)這就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大人有大量。

作為領導藝術,明知故昧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非原則問題,能夠放過去的就放過去。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人官》)也就是這個意思。宋太宗時有兩位名將叫孔守正和王榮,他們在邊疆屢建奇功。一次陪太宗宴飲,酩酊大醉後發酒瘋爭功,侍從官請太宗治他們的罪,太宗卻叫迭他們回家。第二天兩人酒醒後向太宗請罪,太宗卻說:“那時大家都喝醉了,你們二人講些什麼我可沒有聽見啊!”(《宋史·孔守正傳》)這個故事與楚莊王絕纓盡歡異曲同工,都顯示了領導者用人的藝術。

可見,明知故昧實在是“明”而不是“昧”啊:

【典源】

明知故昧,楚莊王絕纓盡歡:事見《韓詩外傳》卷七,另見《說苑·復恩》。

36、從善如流,欒書納言嘗勝果

【原典】

戰國時代,強大的楚國有一次進攻鄭國。鄭國抵擋不住,便向晉國求救,晉景公派欒書率領部隊前去援救。

晉軍與楚軍在繞角地方相遇。楚軍見晉軍來勢洶洶,便撤兵回國了。但欒書不甘心就此收兵,前去攻打與楚國結盟的蔡國。小小的蔡國急忙派人向楚國求救。

楚國本來不想同晉國交戰,但盟國來求援,只得應允,於是派公子申和公子成帶領各自的部隊去救蔡國,在桑隧一帶防守。

晉軍大將趙同和趙括向主帥欒書請戰,欒書剛同意他們的請求,部下知莊子、範文子和韓獻子阻止說:“不能這麼做。我們是來救鄭國的、楚軍見我們來了就撤退了、我們現在來打蔡國,是轉嫁於人。這樣會觸怒楚軍,一定難以對付,我們去打,如果取勝,只不過是打敗了楚國兩個縣的軍隊,沒有什麼光榮可言。如果失敗了,就恥辱到了極點,還不如收兵回國為好。”

欒書覺得這三人的意見有道理,準備班師回朝。軍中有很多人想與楚軍打仗,見欒書準備撤兵,便不以為然地說:“聖人與大多數人有同樣的想法,事情就能成功。您為什麼不照多數人的想法辦事呢?您身為大帥,有十一個人輔佐您,其中只有三人不主張打,想打的人佔多數。”

欒書回答說:“正確的意見才能代表大多數。知莊子他們三人是晉國的賢人,他們的意見不錯,我採納他們的意見有什麼不好呢?”

就這樣,欒書率領大軍回國了。

兩年後,欒書再次帶兵攻伐了蔡國,然後想去攻打楚國。知莊子、範文子和韓獻子等人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建議欒書暫時不要打楚國,先進攻較弱小的沈國。欒書接受了建議,向沈國進攻,取得了勝利。

欒書善於聽從部下的正確意見,受到了當時人的稱讚:“欒書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就像流水向下流一樣,迅速而又自然。”

【新說】

樂於聽取正確的意見或善意的勸告,對領導人來說,是應當具備的一種基本素養。正確的意見,善意的勸告,往往能減少決策中的失誤,糾正行動中的偏差。

只可惜,歷來像欒書這樣的人太少。大多數手中有權的人,不是難以聽進別人的意見,就是被小人讒言所包圍,被拍馬屁拍得雲裡霧裡,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了。這正是權力異化人的表現之一。

的意見和善意的勸告,聽起來經常不那麼順耳。它們或者與當事者的意願衝突,或者吾辭尖銳,故有“忠言逆耳”一說。但它們的另一面卻是“利於行”。也就是說,“難聽”外表下的實質,是有利於事情的成功,至少對人有警醒作用。

真正的大將風度,不但要善於笑納各種意見,而且要善於分析,認準道理,並身體力行。這時,寬容精神尤為重要。與其說它是一種涵養,倒不如說是一種境界,要成大事業者才能企及。

進一步說,不但要善於聽從正確意見和善意勸告,也要善於聽從錯誤的意見和惡意的反對,因為它們有助於我們重新確認自己在群體中的座標,衡量我們的所作所為,校正我們的方向。

所以,從善如流能為我們提供重要的參照系。

【典源】

從善如流:語出《左傳·成公八年》:“楚師之還也,晉侵沈,獲沈子揖,初從知、範、韓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欒書納言嘗勝果:事見《左傳·成公八年》。

37、借題發揮,誅晁錯七國謀反

【原典】

西漢時,吳王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哥哥劉伸之子。劉濞二十歲時隨劉邦討伐黥布有功,因此被封為吳王,轄三郡五十三城。據說劉邦剛一封劉濞為吳王,就發覺劉濞生有反相。不過,後悔已來不及,便找劉濞談話,要求他樹立天下一家均姓劉的思想,今後不得謀反。劉濞叩頭謝罪,連稱不敢。

漢文帝時,吳王的兒子入京城與皇太子飲酒下棋,發生爭執,被皇太子殺死。吳王由此怨恨,常常稱病不入京城,有失藩臣之禮。文帝得知吳王裝病,有所指責,吳王更生謀反之心。

後來,晁錯做了太子家令,被稱為“智囊”。晁錯多次勸文帝治吳王的罪,文帝不忍心,結果使吳王越發驕橫。

文帝去世,景帝即位,晁錯做了御史大夫。又勸景帝削吳王的權,治吳王的罪。吳王知道後決心謀反,於是派應高去遊說勇而好戰的膠西王一起舉事。膠西王大吃一驚,說:

“謀反是彌天大罪,怎麼可以做得?”

應高說:

“御史大夫晁錯矇蔽皇上,讒害諸候,朝廷官員多有怨恨,諸侯都想反叛。我們可以以誅殺晁錯,清君側為名,借題發揮。到時候,吳王與大王您兩分天下,這不是很好嗎?”

膠西王於是同意與吳王一起以誅晁錯為名,行謀反分天下之實。

應高回報吳王后,吳王怕膠西王有所反悔,又親自悄悄地去膠西王處,約定奸謀反諸事。

等到景帝聽從晁錯的計謀削去吳王的會稽和豫章郡時,吳王便起兵謀反了。由於吳王和膠西王兵多勢大,加之其他諸侯也多有不滿晁錯的,於是紛紛起兵響應誅晁錯,清君側的行動。一時之間,形成了七國謀反的局面。

景帝聞訊大驚失色,連忙召來曾經做過吳相國的爰盎問計。爰盎說:

“七國謀反,都是為晁錯而來。陛下只要殺了晁錯,恢復各諸侯國的領地和權力,他們自然就會罷兵了。”

景帝聽信了爰盎的話,果然斬了晁錯。並派爰盎去見吳王,請吳王及各位諸侯罷兵。

殊不知吳王以東帝自稱,根本不予接見爰盎,更不用說聽詔了。

景帝這才知道上當,謁者僕射鄧公對景帝說:

“吳王謀反由來已久,這次不過是以誅晁錯為名,借題發揮,其真正意圖不在殺晁錯而在奪天下。想不到晁錯為國家深謀遠慮,主張削弱諸侯勢力而加強中央集權,竟遭到如此下場!”

景帝長嘆一聲說:

“是啊!我又何嘗不是後悔不已呢?”

【新說】

七國謀反雖然最終被周亞夫等鎮壓了下去,但景帝的教訓卻是非常深刻的。尤其可悲的,當然還是那位鼎鼎大名,權重一時的“智囊”晁錯。

從謀反者的一方面來說,吳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行謀反稱帝之實,卻不失為一個頗具蠱惑性和煽動性的計謀。

這就是藉端生事,或者說借題發揮。

假託某種事由製造事端,或者以借做某事為理由而實質上做另一件事。

這其實是挑起事端者慣用的伎倆,大到奪權篡國,小到尋釁鬧事,都有采用這種計謀的例證。

藉端生事或借題發揮的第一個效用是使其名正言順。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之所以要“藉端”,之所以要“借題”,就是要替自己所做的見不得人的事,告不得人的目的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名分,使其名正言順起來,使陰謀變成“陽謀”,從而得到人們的支持。

藉端生事或借題發揮的第二個效用是混水摸魚。打著名正言順的旗號把水攪渾,使許多人不明真相。不明真相的人多了,亂哄哄一片,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然後可以趁亂起事,趁水渾摸魚。

【典源】

借題發揮:語出明·王衡《鬱輪袍》(雜劇)第二折:“這個原是借題發揮。不什麼要緊,要緊的全在我半邊紐絲

誅晁錯七國謀反:事見《漢書·吳王劉濞傳》、《漢書·晁錯傳》。

38、旁敲側擊,淳于髡諫齊威王

【原典】

淳于髡是齊威王時候的人。他雖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卻幽默風趣,能言善辯,常常在笑談之間諷諫齊威王。

齊威王即位後,沉湎於酒色之中,好幾年不理國事,左右大臣都不敢勸諫。淳于髡去見威王,說有一個謎語要他猜。威王最喜歡猜謎語了,便催淳于髡快說。淳于髡於是說,“有隻大鳥,停在王宮的庭院裡已經三年了,既不飛也不叫。請大王猜猜這隻鳥是怎麼一回事?”

威王回答說:

“這隻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從這以後,威王開始內治國政,外收失地,稱霸天下。

齊威王八年,楚國發兵攻打齊國。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趙國求救,叫他帶一百斤金、十駕馬車去送給趙王。淳于髡忍不住仰天大笑,連繫帽子的帶子都笑斷了。威王問他是不是嫌帶去的禮物太少。淳于髡說:

“豈敢,豈敢。我只是想到一件好笑的事情罷了。”

威王一聽是好笑的事情,連忙叫淳于髡講給他聽。淳于髡於是說:

“今天我從東邊來時,看見路旁有個種田人在祈禱。他拿著一個豬蹄子、一杯酒禱告上天保佑他五穀豐登,米糧堆積滿倉。我見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東西卻太多,所以笑起來了。”

齊威王當然聽懂了他的意思,便把去趙國的禮物增加到一千鎰金、十對白壁、一百駕馬車。

淳于髡到趙國獻上禮物,陳說利害關係.趙王發出精兵十萬支援齊國。

楚王聽說後連夜退兵回國了。

齊威王非常高興,在宮內設酒宴為淳于髡慶功。

威王問淳于髡要喝多少酒才會醉,淳于髡回答說喝一斗酒也會醉,喝十斗酒也會醉。威王覺得他真有意思,既然喝一斗就會醉了,怎麼還能喝十鬥呢?因此要他講一講這其中的道理。淳于髡於是便說起了他的酒經:

“如果大王當面賞酒給我喝,執法官站在一旁,御史官站在背後,我戰戰兢兢,低頭伏地而喝,喝下了一斗就會醉了。如果父母有貴客來我家,我恭謹地陪酒敬客,應酬舉杯,喝不到兩鬥也會醉了。如果有朋自遠方來,相見傾吐衷腸,暢敘友誼,那就要喝上個五六鬥才會醉了。如果是鄉里之間的宴會,有男有女,隨便雜坐,三兩為伴。猜拳行令,男女握手也不受罰,互相注目也不禁止,自由自在,開懷暢飲。這樣,我就是喝到八斗也只會有二三分醉意。如果到了晚上,宴會差不多了,大家撤了桌子促膝而坐,男女都同坐在一個坐席上,靴鞋錯雜,杯盤狼籍。等到堂上的蠟燭燒盡了,主人送走客人而單單留下我,解開羅衫衣襟,微微能聞到香汗的氣息。這時,我歡樂之極,忘乎所以,要喝到十鬥才會醉。所以說,酒喝過頭了就會亂來,歡樂過頭了就會生悲,世上的事情都是這樣的啊!”

齊威王聽了他這一段精采的酒經,沉思了好一會兒,然後說:

“講得好啊!”

於是戒掉了通宵達旦飲酒的壞習慣。

【新說】

既不同於郭舍人的指桑罵槐,又不同於觸龍的循循善誘,淳于髡採用的是旁敲側擊的手法。

指桑罵槐激烈,循循善誘委婉,旁敲側擊則是幽默。

激烈是猛擊一掌,是強心針;委婉是細雨滋潤,是潤滑劑;幽默則妙趣橫生,意味深長,是開心果,酸梅湯。

無論是指桑罵槐、循循善誘,還是旁敲側擊,都是一種說話的藝術,應對的計謀。

這種藝術或計謀是相對於直言相告而說的,因此,它的發達的確有君主專制的因素在內。因為它使說話人既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又不至於觸犯龍顏。

不過,即便是在高度民主的現代社會里,“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情況依然是很常見的,所以,說話的藝術和應對的計謀依然有著廣闊的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發達的時代,公關部成為各家公司必不可少的重要部門,公關小姐公關先生成為少女少男們熱中的職業,公共關係學成為熱火的學科,既然如此,這種藝術和計謀是不是也會順理成章地熱起來了呢?

【典源】

旁敲側擊:語見《聊齋志異·新鄭訟》但明倫評(會校會注會評本):

“事有難於驟明者,有得其端倪而不能以口舌爭者,非旁敲側擊,用借賓定主之法,則真無皂白矣。”

淳于髡諫齊威王:事見《史記·滑稽列傳》。

中國智謀:應變-應對大全(下):學會應變,遇事不慌

謝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