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丨汕頭南澳島:一場宋明歷史的驚夢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我是被相機的咔嚓聲叫醒的。

按快門的人十之七八,看來是無法為我的睏倦負責了,因而在惺忪中往窗外隨意掃去一眼,孰料陷入了一片臨海聽風。

行駛在南澳大橋上,勻速的汽車將窗外轉成了動態。眼神與空間造成了錯位,讓南澳大橋的衍架是白色的“槳”在撥動空氣的海流,一道道不重複地往上輕擺。山光已西落,掠過的縫隙裡俱是揉碎了金屑的海天一色,和搖落了秋季的潮風。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在前往南澳島的途中,一段從南澳大橋上截下來的“迷人眼”的雙側山海成了此行的第一個收穫。

從汕頭西堤坐車到南澳島不過一個多小時,但在南澳大橋建成前,只有輪渡能夠將這個廣東省最大的島嶼與汕頭市聯繫在一起。不過今時,汕頭輪渡碼頭停船處,石道與鐵板仍是老模樣,但大多數人只會在這裡花上一元,去往海對面的礐石風景區。曾經輪渡上最為人青睞的目的地——南澳島,漂亮轉身,與半小時一班的公交車“傾蓋如故”。

過橋之後,海要比山長得多。起伏不斷的藍帶要先連上南澳縣縣城後,才能接上綠色的山邊。在廣東,南澳島是唯一的海島縣——南澳縣的主體所在,距高雄僅160海里,是與臺灣相隔最短之地。南為南方,澳為海灣可停泊船之地。島上的南澳象山文化遺址能夠證明其新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的存在,但據《南澳縣誌》所載,宋時楊萬里派兵平定南澳海盜之亂的記載,為“南澳”之名始現。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沿山而行,一路海色袒露在沿海公路,不自知的迷人,吸引自駕遊的遊客在某一處觀海點駐足。平坦的觀海臺上微風清淡,岩石從山林里長出來自由呼吸,我想起日本電影《季春奶奶》中一路緩行的自行車:後座上的少女與朦朧的藍海一同,在鵝卵石砌邊的小路底下蔓延到沒有鏡頭的遠方。

夕陽已餘半海明,這條路上也沒有鏡頭。我看到一排排高聳的假日酒店已就緒,遠方的盡頭是“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的青澳灣。

01

從沉夢中甦醒時,天際正鋪展第一層淺淡的金紅。黑雲仍在壓城,金鱗的孵化看起來艱難無比。四野裡俱是薄淡的、還傾斜於夜色的灰色蒼穹,只有技藝高超的油畫師才能模仿出它天然的色調。遠處,被隨意勾勒的雲片在金光最盛的地方連成一道長線,底下的幾處孤島世界還未被照亮,因此呈現出一個個三角形的濃重陰影,懸浮在褶皺的海面上,直至好久後,一道紅影直直從東方入海。

鉛雲未散、風涼露重,我知曉這將是個多雲日。

多雲日的日出總讓人遺憾,但一路以來,沒有哪一處能比過青澳灣。因為在南澳,北迴歸線廣場與青澳灣是同一站。這條人類假想中的線,在分割太陽光時,讓位於南澳島最東端的青澳灣,在南澳這個園裡相遇了一個“驚夢”:廣東省的第一縷日出。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這是自然和人類的藝術。千江萬水一片暗沉,第一縷魚肚白拂過。它從宇宙間涉水,最快抵達了人間。

大凡有古蹟之地都如此。在被人類注意到之前,疊嶂無情江湖無意。而後有人誤入其中,徜徉其中,便是“日暉青瑣殿,霞生結綺樓”之雄渾壯麗。古人從石料、山澗裡尋找顏料或墨汁,將人跡罕至處的自然奧秘賦予了另一重意義。透過“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萬里之遙處,生出新的嚮往與期待,後來,更為寫實的相片與視頻從近代走出,地理與往昔被不斷勘測,給一個地方下定義,又成了吸引人們熙來攘往的原因之一。

虛者為陰霞遠岫、含羞碧影,實的便是天海之間的標誌塔。美不美在次要,我們對於這種被定義的標誌點,總有種一睹為快的飽覽欲。

從大門就可看出北迴歸線廣場的規格整齊,花壇裡擺滿的西洋雕像並無新意,只路過最後一座時,“自然之門”成了一個龐然之物。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紅花綠葉將“南澳北迴歸綫標誌”的刻石簇擁在中央,後面跟著大一輪的“自然之門”。這座標誌塔是基座、支柱和地球模型三部分,由“門”變形而來,高13.6米,底寬30米。“門”字的點是地球模型,中間有一道圓管,充滿鋼鐵質感的兩手臂將它牢牢的抱在中間,猶如一種守護。它是我國建成的第11座北迴歸線標誌塔:“球體半徑3.21米(對應春分3月21日),懸臂長6.22米(對應夏至6月22日),從底座到球體高12.22米(對應冬至12月22日),兩邊門柱所傾斜的角度正好對應北緯23.50”,與汕頭西郊雞籠山上所建的標誌塔寓意一山一海、一東一西的兩相呼應。

依照時間而言,其最好的觀賞時刻,是每年夏至的正午時分。忙忙碌碌的太陽在那一天直射北迴歸線,將穿過圓球中心圓管的日景投放在地臺之中,立杆而不見影,也在這一天對北半球認真地說一句:嘿,你要進入夏季了。

不過哪怕是溼熱的嶺南,南澳島上的十一月份也已與夏季無關。標誌塔基底石階後方往下,已是水面初平的青澳灣海岸。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在晨起八九點之時,潮剛剛退下去,風裡的冷意還未散盡,闊長的沙灘被海水洇溼後極;密,似一張找不到針腳的布。這張布柔韌得很,腳踩下去是踩不開的,只能看到被埋沒的水噗嗤噗嗤地溢出來,腳一移開又被海綿般吸了回去。未來得及跟隨大部隊回海的水流在沙子上流出了彎彎曲曲的枝幹,不知是海草或是螺貝之色,那“枝幹”當真透出了一絲絲的青綠,像一夜之間長出來的,十分違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經驗。

北迴歸線是人類假想中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因此一帶青澳灣,便是半溫帶半亞熱帶的交融,是真真正正處在被劃開的範圍中間點的海灣。這樣的說法頗類似住在兩省邊界時,翻個身就能看到手機上城市定位的轉變之奇妙。小時候,又有誰不曾幻想過住在兩國邊境,一跨腿就是別國的得意和“東邊有雨西邊晴”的晴雨奇觀?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這個層面上的渴望,南澳島藉助青澳灣與北迴歸線,延伸得更寬更廣,將溫度、氣候和地勢一網打盡。而另一處層面,“潮汕屏障、閩粵咽喉”,由今及古,南澳島又不僅僅是虛實相生的標誌點那樣輕飄飄的“驚夢”。

02

從海岸西行,走至無人的青澳派出所後。荒蕪叢生,青山無雲,一座四柱三門牌坊就在兩座石獅子的守護後面,上書“宋丞相陸秀夫陵園”,據說是由吳南生所提。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在東南沿海的多數地區,海上來的富饒是它們以蠻荒偏僻之身從人間得利的根基。而提及它的富饒之源,就一定繞不過宋朝。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這個被陳寅恪高度評價的偉大王朝,在南宋末年,從臨安府(今杭州)一路西逃。在正史中,崖山是它的墳墓,而正史之外,這之間的途徑地則是它的庇護所。

南澳島這處孤懸之地,與南宋皇權的中心,便這樣在歷史的更迭中產生了第一次,也是最後的交集。

南宋末年,宋端宗趙昰和趙昺在數萬軍民的保護中借海逃亡,流落到南澳島。飄海而來,奢求也不過是一口喘息。但是當時,南澳島還是窮山惡海地,全島之上無一口淡水。宋將無法,只得挖井,在哪裡都挖不出的情況下驚訝地在海灘上打出了三口井。

君臣之別,乃至到生死存亡之際仍舊固守。

因此這三口井分別被命名為“龍井”、“虎井”、“馬井”。“龍井”之水專供皇室,大臣們使用“虎井”,剩下的“馬井”則由普通士兵與馬共用。這古井離海僅數十步之距,每每海浪上湧便有淹沒之危,然潮退後井水清甜依舊,令人嘖嘖稱奇。

天光已暗,想必很快這三口井又要與海相融。我瞧不見它們在海里巍然不動的姿態,但直至今日,這三口古井仍舊在南澳島的海灘上,且被當地人叫做“宋井”,併成為一處頗為出名的獨立遺蹟。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這如上天搭救般的奇景並未打斷南宋的哀歌,但我油然升起一個念頭:倘若南宋並未滅亡,這三口古井只怕會真正被載入歷史,成為“真龍天子”得上天認可的另一處絕證之筆。

但歷史並無倘若。陸秀夫寧死不降,背幼帝縱海而亡。這一縱,是陸秀夫的終點,也宣告了南宋在中國歷史上的謝幕。

他曾經為南宋做的一切都在這最後的悲壯裡褪色,沒有任何東西比得過死亡的絢麗,一個王朝與一個人同時被歷史刻骨銘心地劃下了句點。

繞過古墓,灰瓦白柱的“忠貞亭”就處在日光與蔥蘢之間。南澳島的陸秀夫墓是在1993 年,由潮汕地區的陸氏眾裔孫捐資重修的。在1995 年擴建成“宋左丞相陸秀夫陵園”,並修建了“忠貞亭”來紀念。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在潮汕許多地方,我很意外他們對於追尋祖先歷史的執著。當年十萬軍民投海,這執著卻跨過了上百年之距,為古人一生的榮辱尋到一處安心埋骨之處。本會湮滅在彈指之間的種種,悉數被後人查找、記錄並妥帖收藏,一個人的故事從此在暮暮朝朝裡找到了定點,並隨著同一個姓氏百載、千載的繼續銘記下去。

相較於青史留名的“身後名”,我竟覺出另一份出自血緣的溫柔與動人。

03

數百年後,南宋的輝煌與悲壯皆隨風而去,這一場驚夢又換了新人來做。

明朝時,海盜肆虐,戚繼光清繳時,在南澳島上一處不足千平方的金銀島上,海盜不敵而逃,留下“水漲淹不著,水涸淹三尺”的一句海盜藏寶口訣和碑記,為南澳島平添不少神秘色彩。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南澳島處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距離太平洋主航線上只有七海里,看慣來往商船與軍船的你來我往,早就沒了少女心事,在鏡頭之外,就要到了福建或臺灣,因此這裡也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起點。

當年,其父親鄭芝龍決意降清,而鄭成功對明朝忠心耿耿,不願歸順。他無法勸阻其父,便到廟裡拜別了孔子。他燒了代表書生的儒巾與藍衫,披上戎衣以示誓死抗清之心。

順治三年他離家出行,傳檄勤王前往南澳島招募士兵。當時,南澳島是鄭氏集團的長期據點,為海上天險之地。剛剛佔領福建的清軍無力討伐廣東、控制閩粵,因而這裡成了年輕氣盛的鄭成功的選擇,和他成為民族英雄的起點。

而他招兵、練兵的地方,便是如今位於南澳島深澳鎮大衙口的總兵府。

一個地方與一個人的命運交織在了一起。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總兵府是明清時期的叫法,深澳的總兵府建於明朝萬曆四年,是由南澳副總兵晏繼芳所建。這裡也是全國唯一的海島總兵府,除了極其明確的正史意義外,也是個很有趣的地方。

從門到院到總殿,本不出奇的中國典型對稱風格,但在對稱下卻是一個涇渭分明的歷史遺留。

南澳島是東南沿海的要衝之地,軍事戰略意義極重,又位於沿海“天高皇帝遠”之地,因而為了防止當地官員擁兵自重,朝廷將南澳島分屬福建與廣東兩地管轄。明萬曆三年,朝廷在深澳設立閩粵南澳鎮,派兵駐紮,便將左營歸為福建省,右營則屬廣東省管轄,因而那時候,在這裡上班的人從不同的門進出。福建人走左,廣東人走右,“閩粵界”的界碑就設在兩門之間。

地理丨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古時朝廷規矩的森嚴可見一斑。相傳鄭成功在南澳訓練水師,還曾到中澎小島一帶演練。澎上,水軍尋到一口泉眼並挖掘成一口水井,解決了淡水之缺,世稱“國姓井”,但如今,它們都成了南澳島上回顧往昔的觀光地。

只是流年已逝,在此地留下驚夢的人早已不見蹤影。

世事是一場大夢,歷史是一個故事。南澳島的驚夢已經做了幾千年,在跌宕起伏裡再夢一回生平,又有何妨?

-還可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