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清明的祭祖有啥好的建議?

邯鄲影像


我在林區呆了三十來年,我父親也在林區去逝。在林區防火是第一要務,所以到清明節時各個道口有好多人在把守值勤,打火機和火柴絕對不讓你帶上墳地,所以我預先在家用瓷盆把紙和香燒好,然後用信封把燒成的灰裝進裡面,再拿上供品和頭一天寫好的祭文去上墳,到墳上把紙灰和供品放好,然後唸祭文,祭文的內容主要是父親讓我敬仰的品質以及對他的思念之情和我這一年中工作和生活情況,完畢三鞠躬。其實我對這一切也不相信逝去的親人能知道,但大家都都這麼做我只能跟著。一次祭完,正好我們主管局長查檢到我父親墳前,他見到我供的紙回,他說爾這辦法挺好,你給的錢也能次到,我聽了特好笑,當官的也迷信。


海浪139634508


清明節,是祭祖的一個節日,它不象其它的節日那樣人們都有一種喜慶感,它是祭奠親人的一種節日,是緬懷、追思先人的日子,人們可以在先人的墓前修理墳墓、樹碑、栽樹、對墳墓進行培土,清掃墳墓、上香、獻花、燒冥幣。

在清掃墓地的過程中,有些什麼建議呢?

一:

在祭奠的過程中,全程要莊嚴肅穆,特別是給先人的墳體培土時,動作要輕柔,不能用鋼鍬等拍打。

二:

全程不能大聲說話,不能嘻笑打鬧,不能大呼小叫,高聲喧譁。這是對先人的敬畏。

三:

全程注意防火,煙花爆竹燃放、冥幣的燃燒,墳墓上的枯樹、枯草,都要有專人負責清掃,直到火焰熄滅為至。

四:

全程要簡約,不要鋪張。防範意識和措施要具備,安全問題要注意。

清明節掃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一種祭祀先人、教育後人的美德,大家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給後代留下好的回憶。



平安行者3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清明節前後幾天,家家戶戶都要去祭拜自己的先祖,以示自己對先祖的緬懷之情,以及送出對後輩的祝福,這是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美德。清明節祭祖有很多的注意事項和準備工作要做。下面講講清明節如何祭祖。

清明節如何祭祖

清明節要選擇合適的日子祭祖。其實祭祖的最合適的日子並不是在清明節當天,因為清明節當天極有可能會下雨,不利於出行。可以選擇清明節前後天晴的日子出行祭祖。

清明節如何祭祖

祭祖前要把自己和家人的個人衛生都整理乾淨,帶著一片誠心前去祭祖。穿著和衣服顏色都要得體,最好以黑色和白色為主。不可穿顏色豔麗的衣服。

清明節如何祭祖

出發前要準備好祭祖的東西,比如供的水果、三炷香、鮮花、酒水等等。祭祖的時候要拜三拜,向先祖說說家中的喜事等等。

清明節如何祭祖

祭祖要特別留意很多注意事項,比如不要放鞭炮,放鞭炮不但對環境造成了汙染,還對先祖有些不敬。祭祖時不要發生爭吵,祭祖後要把現場收拾乾淨。

清明節如何祭祖

祭祖的時候可以在旁邊栽樹或者在旁邊種一些花,花和樹都表示家族興旺,可以帶來好運氣。另外,要拔掉那些雜草之類的植物。

清明節如何祭祖

清明節祭祖的目的是緬懷先祖,祝福後人,最主要是祭祖人的心要誠,除了購買一些必要的供品和供紙外,不要做其他鋪張浪費的事情。


鄭西城事ZXCS


在地球上,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大象具有紀念同類的情感。作為人類,緬懷遠去的先輩,寄託思念的情感,是不忘根本的理性智慧。

中國人具有濃濃的懷舊情結。但正如網絡上說的“中國人把日子過反了”。有的人在長輩面前忤逆不孝,甚至違反人倫,在長輩死後再去“充當孝子”,實在令人不恥。我壪狗伢,多年來只祭祀爺爺奶奶,而不祭祀爹孃。他的理由是,在他年幼的時候,他爹竟然忍心丟下他不管,舍他而去。我勸他說:“你爹當年走上絕路是有原因的,你現在長大成人,還在恨他,是沒有道理的。你是從哪兒來的?”狗伢釋然。

我們的祭祀方式太過於注重形式。看起來是挺隆重,挺熱鬧,其實忽略了緬懷先輩的真正意義。而且燒香燒紙、燃放鞭炮,既危害環境,又存在安全防火隱患。所以,我們的祭祀緬懷方式應該更加環保、文明而且深刻。一是掃墓環節,整理墓地,讓先輩安息之地保持整潔。二是在墓碑前獻上一束白花,表示對先輩的敬重。三是在墓碑前面站立靜默三分鐘,藉此回想先輩的光輝事蹟和諄諄教誨。

如此一來,顯得高貴文雅而又富有內涵。不知道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呢?

謝謝閱讀!

2019-4-5日






皈峰


清明是懷念和祭拜先祖,表示哀悼和敬重,那麼,如何在清明中更文明更好地進行,又能表示自己的哀思呢?

一、不使用爆竹,為了防火,當然有些地方一下子很難改習慣,放爆竹時,一定要看到爆竹打完,而且火已完全熄滅。

二、不能使用複製類的人民幣,必須使用傳統的陰幣,而且在燒陰幣時,一定要看見燃燒完全,並確定沒有火苗火星。

三、點蠟竹和香火,要不直接不點,要點的話,一定要保證插得很牢固,而且保證祭拜四周沒有可燃物。

四、最好的話,建設使用電蠟竹和電香火,即表示了哀思,又保證了安全。

以上建議,不能說非常完善,希望大家補充。



誠心走天下2


清明??????一串問號!

我們要先搞清楚為什麼過這個節?這個節的意義是什麼?先賢為我們傳承下來了什麼禮制?炎黃子孫信仰的根本是什麼?燃紙鳴炮有汙染環境和火災隱患?移風易俗真的好嗎?

第一個問題: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還有一些各別地方還有別的叫法,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第二個問題:清明節的節俗分兩種,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1.清明節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2.踏青郊遊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第三個問題:先賢留下的傳統:清雜草、擺貢品、拜祭、鳴放鞭炮,各別地方還加入了其它傳統。

第四個問題:炎黃子孫這個詞強調的是血脈與文化的統合。 其實可以用一段話表述:我們要繼承先賢血脈與文化;履行族群血脈與文化的義務;傳承血脈與文化給子孫。

第五個問題:燃紙鳴炮是造成了一定的汙染。非工業時代的時候空氣好,那時我們也祭祖,而且再那之前傳承了好多年了。我們平頭百姓種植的綠色植物,決對能將我們造成的汙染氣體淨化掉。汙染問題要找對根源,有關部門要有作為才是硬道理。安全問題是可以控制的,祭祀前按傳統清除雜草,專人燃紙鳴炮。現在也有專門用於祭祀燃紙鳴炮的鐵桶,不貴,還便於攜帶。

第六個問題:現在國家有言論支持"文化復興",這裡包括了傳統文化。這幾年清明節,國家也給了群眾假期,我個人看:國家是支持的。終上所述:"移風易俗"於國不忠,於祖不孝,於後不仁,於族不義!

以上為一家之言,不喜可噴,但請注意言詞!

關於以上言論和清明節,可參考:《文化學的視野:牟鍾鑑》,《黃帝陵圖集:碑刻縱橫》,《通典》,《周禮》,《唐會要》等。


容易感性


清明祭祖應該移風易俗,文明祭祀。我從不主動一個人燒紙,都是隨別人去才動手燒紙的,不是不願意為故去父母丶岳父母盡孝,而我覺得一,燒紙烏煙瘴氣,汙染環境,給環衛工人增加工作量,二,燒紙,近幾年燒的象真人民幣的紙錢,違法。燒那麼多紙,號稱多少億,誰能證明故去的人能收到人間寄去的錢,誰又見到故去的人買樓買地買車開銀行?三,現有個別人買不良商家所謂"小姐“,給故去的男性老人"陪伴",豈不荒唐?精神汙染,毒害青少年一代。四,燒紙,遇上風天,稍不注意,還會引起山火。還得組織人撲火保護森林,有的還有人為之獻出寶貴生命。燒紙浪費金錢,浪費時間,有百害而無一益,有人會說燒紙是行孝,我說,生前盡孝一次勝過死後燒多少紙,有人說,繞紙是上千年傳下來的,我說,新時代該改改了,我提倡清明,自已家人如在本地,最好約兄弟姐妹及孩子到一起,翻翻老人的舊照片,有錄像,視頻的放一下看看,如寫回憶錄的閱讀一下,大家用簡潔樸素的語言,真誠地講述父母的養育之恩,既能促進家庭和睦,兄妹間的和諧,又傳承了孝心孝道,為下一代培養了好的家風。


範玉順13644540969


祭祖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感恩教育,愛祖先,愛自己的根,這裡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凝聚的一大重要紐帶。應該發揚光大!

但是,用火安全也是一個不可疏忽的問題,墓園基本沒有樹林,比較安全。林區的墳墓,燒紙錢就要保證絕對安全,比如帶鐵桶或鐵絲網桶,在桶裡焚化,配備滅火器或噴水器,萬一有事能第一時間滅火,離開前要徹底消滅火種。

如果疏忽造成火災,嚴懲當事人,讓大眾都意識到千萬不能大意,否則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形成震攝力。達到共識、重視,成為習慣!

何況每個人都會為了保護祖墳,誰都不願意祖墳被火影響,對吧?

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也提出來,集思廣益,一起保護優秀的傳統習俗和山林安全!



東方木局


首先,如果要回老家進行掃墓的話,需要注意,要提前買好往返車票。節假日往往一票難求,而且容易大流量人口流動容易造成交通擁擠,因此要買提前幾個小時的車票,這樣可以防止出現意外情況。



然後要提前準備好路上吃的食品,充電寶,也可以帶一本書,這樣如果要做長途車,這個過程就不那麼累啦。





現在就是最該注意了的,有許多地方,要去上山燒紙錢,點燃香火,燒火做飯。這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了,最近才發生火災,消防英雄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這裡小編是建議不要點燃明火,文明掃墓,防止發生火災。



注意森林防火,不要因為我們的失誤,讓別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T心靈之窗


每年過完年,第一件大事就是清明掃墓。我們這最早的那種老公墓區,早前是光禿禿的墳山,家家燒紙會燒很多,也沒有會引發火災的概念。近幾年搞綠化,整座山種了樹,有樹也就有了灌木叢,北方清明時節那些灌木草類是乾枯的,有點火星會迅速燃燒起來,想要控制難度比較大,所以墓區也不允許燒紙了,提倡鮮花祭奠!

作為年輕人是比較容易接受新鮮方式的,老一輩就比較難溝通。總認為燒了紙,地下的先人能過得好,武斷拒絕,會讓老人難過。這兩年掃墓要麼帶個桶去,要麼找一塊寬敞地燒完後,將紙灰裝袋拎走,謹慎了再謹慎!

每年還是能聽到周圍山林因為上墳發生火災。就在上週,那個老墓區因為燒紙引發山火!其實人們都是存在僥倖心理的,但是不怕一萬 就怕萬一!

最近各地的山火觸目驚心!因此還犧牲了眾多的消防官兵,讓人痛心疾首!血淋淋的教訓要汲取,轉換觀念,改變祭奠方式是必須的!

從自己做起,也要求自己的家人,不管什麼方式,心意到了,就可以了!時代在改變,人也在改變,老的不合時宜的觀念也應該要改變。

提倡環保,安全的祭奠方式,是我們對先人們最好的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